茶言茶语喝一杯禅茶 静空自我.doc_第1页
茶言茶语喝一杯禅茶 静空自我.doc_第2页
茶言茶语喝一杯禅茶 静空自我.doc_第3页
茶言茶语喝一杯禅茶 静空自我.doc_第4页
茶言茶语喝一杯禅茶 静空自我.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言茶语:十个数字 教你读懂茶2014年10月23日 来源:中国茶网茶有一道:茶道,犹如人生之道。自古以来,文人雅士总是把品尝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论,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茶有二悟:一杯茶,喝入口中,先得其苦,再得其甘。人生亦如此,先苦才会后甜。喝一杯茶,拿起,放下。拿起是为了生存,放下是为了生活。茶是三友:饮茶以客少为贵。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茶之四气:一曰生气:天地得以清,生命得以动,心情得以宁静,生气之时意大矣;二曰灵气:茶气不仅要生动,更要鲜活,有流动的感觉,称之为灵气;三曰正气:茶气不偏不倚,平和中庸为正气;四曰意气:茶气不僅要平和,更要有一种慷概激昂的意气在,这不仅是对茶的要求,更是对茶人的要求。茶的五性:清:形神俱清;洁:品质高洁;和:温和脾胃,润择五脏;长:长养精神,益气生津;舆:提神醒脑,养生益智。茶之六味(亦是六度):轻:入口轻扬,过舌即空;甘:后味回甘;滑:口感滑爽;嫩:无粗老之感;软:无生硬之感;厚:无淡薄之软。茶有七情:喜:使人心情愉悦;爱:茶德仁,但“哀而不伤”;幽:发人幽情;寂:使人生空寂之情;淡:使人有澹泊之志;真:发人真情。茶之八难:一造、二别、三器、四火、五水、六投、七瀹、八饮。采焙不精,非造也,辩形认色,非别也;镂金刻玉,非器也;幽暗无明,非火也;粗老濁重,非水也;不知茶时,非投也;不谙茶理,非瀹也;吸香啜味,非饮也。茶有九香:一清、二幽、三甘、四柔、五浓、六烈、七逸、八冷、九真。干茶清香、点茶香幽、壶盖香甘、沦茶香柔、盏底香浓、淋壶香烈、注茶香逸、凉后香冷、茶汤香真。茶终十德:晚唐时期,刘贞亮将茶道精神称之为茶德,即: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百味;以茶养修身;以茶可明志;以茶恪行道。茶言茶语:禅茶一味 道在其中2014年10月30日心静之处就是最好的茶场茶本就是文雅之物,国人饮茶更是早已脱离了解渴的低层次需求,在饮茶上我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道,一种情趣,一种境界。纵观历代文人雅士,饮茶时他们所追求的也大都是一种品茗与心境特殊的融合。于是,很自然地禅与茶结合到了一起。茶道中人常说“ 一人品茶,谓之禅茶”,而佛家则更是有着“禅茶一味”之说。“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慧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饮茶最易将人导入禅境。茶性清凉,可伏心中燥热,可涤体内沉浊;茶味枯淡,可去名利之欲、可息奔竞之心。由实物之茶冲水泡为有形有态有色、可视可触可饮之茶汤,茶汤复冒出丝丝缕缕、飘飘渺渺、视之则无、嗅之若有之茶味,茶味又让人进入无限广大、清朗空明、不可言说之茶境,这是茶逐渐由“有”入“无”、由形而下升华为形而上的过程,这是茶在虚化、淡化中不断超越自身、超越时空的过程,这是茶由“形质”蜕变为“精神”、由“实物”蜕变为“灵物”的“返魅”与“显灵”过程。入此境者,即茶即禅,即禅即茶,饮茶即是参禅,参禅即是饮茶。唯恍唯惚,若有若无,非出非入,不即不离。道心冥契,天人合一。可观照实相,可体悟本真。其妙味佳境,唯宜心领,实难言传。如赵州禅师,只是一味“吃茶去”。其实,心静之处就是最好的茶场。深谙此道者,无论行走坐卧,无论有茶与否,他随时都在“吃茶”。直如淤泥之中可绽莲花、火宅之上可得清凉。饮此心茶者,不拘茶迹,不落茶痕。不取茶相,不取非茶相。有茶亦饮,无茶亦饮。饮而不饮,不饮而饮。无心用茶,茶灵自附。茶灵附体者,心饮之间,与空相应,与真相冥,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物相谐,与人相和。看得破,想得通。提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事来即应,事过即忘。无所不备,无所不可。随其所便,因其所宜。随时做主,立处皆真。在世出世,妙行无住。轻安自在,活泼空灵。情不随境转,心不被物迷。生死一瞬,常作终极之想;自他不二,尽可悲天悯人。荣辱在所不计,毁誉无动于衷。信念八风不动,名利云淡风轻。直饮得地老天荒乾坤转,直饮得神清气爽逍遥游。心静茶至,茶至灵来。灵来神往,道现其中。善饮心茶者,最得茶灵三昧。此乃饮茶之上上境也。茶言茶语:品茶悟人生2014年11月13日恬静的午后,与同事沏上一壶清茶。当热水冲进杯中,茶叶浮上水面,而后舒展开来,茶香便弥漫着四周。喝一口香茗,甘甘的味道,平淡无奇,可是,过了一会儿,一股淡淡的清香在唇齿间荡漾开来,令人回味无穷。当我把一杯茶喝完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已忘却。此时的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品茶了,因为茶能让你所有的烦恼都化成一缕清烟,被清风卷走,无论是生活上的,亦或是身心上的。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故事说的是:一位迷失者去向一位得道高僧求教,他问:“人生到底有何价值呢?”高僧无语,微笑着泡了一杯茶,他在杯中加了一些冷水,对那人说道:“你来品味一下这杯茶。”那人迷惑地看着高僧,不解高僧的用意,但他还是喝了一口。高僧问道:“这茶的味道如何?”那人说:“平而无味。大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高僧依旧是笑而不语,他又用温水泡了一杯茶,说:“你再来试一下这杯。”那人又喝了一口,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高僧又笑着用沸水泡了另一杯茶,茶的那股特别的幽香弥漫在空气间,他示意让那人再喝一口,那人喝了一口,满脸的陶醉,说:“这杯茶浓郁甘甜。”高僧问:“你难道还不知道答案吗?”此时,他恍然大悟,说:“高僧,我懂了,多谢指点。”其实,高僧的确很高,他借用了三杯茶,就把人生的价值一一叙述了出来,他的意思是:人生就如一杯茶,没有遇过挫折的人生,将会平而无味;而遇过一些小挫折的人生,它的味道就如那杯温水泡出来的茶,只是夹杂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并不精彩;而那些经历过大挫折的人生,它就如那杯热水泡出来的茶,拥有浓郁的香味,脱颖而出,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人的一生可以多姿多彩,也可平淡无奇,而这一切,又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挫折,大胆地去尝试吧,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便是了。茶言茶语:喝一杯禅茶 静空自我2015年06月18日为了生活而忙碌,现在感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烦恼越来越多,不知如何放松?如何解压?工作停不下来,下了班还整理家务或想着工作,有多少人泡一杯茶静下来过呢?更不用说禅茶了。在忙碌生活中学会享受生活,给自己泡一杯清茶,便有了放空心灵的禅意。选择气温适中,还有穿来的凉风,空气特别清新的傍晚,是一种最美的傍晚,在寂静的窗台前仰望夕阳下的天空,安静得只听见自己的呼吸。深吸一口气然后再慢慢吐纳,那些俗世中庸庸碌碌的烦恼,全都烟消云散,整个人,就此彻底安静下来。选择禅修旅行,通常只奔着一个目标去:暂时放下日常生活的困扰,在修心过程中舒缓压力。一杯禅茶,推窗满眼山景。茶在品,禅在参,经常会有来访的茶客问:这茶与禅,究竟是什么关系?大师答:如果只带有一颗品茶的心,那么只能品茶的味。而出家人参禅,其实不在于茶味的好坏与否,而在于通过品一杯茶的过程来悟心。悠悠香茗,搭配款款美味。按庞颖的说法,茶是有灵性的,在水中时,茶叶的每一个毛孔都是张开的,释放出的是它生长所在的那片山水和人文景观,品饮落肚自然生出无尽回味,唇齿留香茶言茶语:世人皆谓 最是知己便是茶2015年07月16日世人皆谓,人生难得一知己,既是难得,又何必强求呢?苏东坡有句诗说:“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视茶为佳人,认定茶是可以帮助自己排忧解愁的心爱之物。可见,如若茫茫人海中,无法求得一知己,那么何不像苏东坡一样,与茶对话,在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人生中让茶成为你朝夕相处的良朋益友。茶,它是无声的,但是于无声之中胜似有声,于静默之中给人以强大的力量。它不吵不扰,就那么静寂无声的呆在它的位置上,以最美好的姿态等待着你的到来。茶,它不会像咖啡一样,给你以浓重的苦涩感;它也不会像酒一样,给你以膨胀感,让你有面红耳赤的机会,让你有肢体不协调的时候。它总是那么优雅,不急不躁、稳稳当当是它的个性,有着俯瞰众生的气魄,有着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运筹帷幄的气度,教会你以淡定、从容的姿态为人出事。茶,它可以是感性的,在你孤独无助时,像母亲般温柔,抚慰你所有的感官,愉悦你的灵魂,鼓舞你奋发前进;它可以是理性的,像导师一般,让你在安静的氛围中沉着思考,理清思路,不被外界所侵扰。茶,世间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变数尽收纳于它的浮浮沉沉之中,如明镜般洞悉世间万事万物,每一次都能倾听你的内心独白,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这时候,你可知最是知己便是茶。茶言茶语:茶倒七分满 留下三分是人情原标题:茶倒七分,是人生的一门哲学以前不管是在酒桌上、还是在茶几上总能听到主人说“酒满茶浅”来劝酒和劝茶,但对这句话的含义却一直是半知不解。直到有一天,同一位精于茶道的朋友一同饮茶,听他边斟边说:“从来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时才恍然大悟,深得其中韵味所在。所谓“茶七酒八”,是指主人给客人倒茶斟酒时,茶杯、酒杯满到七八分的程度。主若以茶待客,则以倒七分为敬,不宜过满。当然这有很多种说法,今天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1、茶水倒七分满首先不至于烫着客人或洒到桌子及衣物上。2、品茶需要一遍遍品,一壶茶要平均倒好几杯,所以不可能一杯倒得太多。3、品茶时,不仅喝茶汤,还要看汤色、闻茶香,茶水太满品鉴起来不方便。4、茶水倒得七分满留得三分人情在,就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一杯浅茶,在轻抿慢啜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谊来。5、茶杯倒七分茶水,茶水的面距离杯口有一定空间,茶水的清沁芳香就不容易失散,在饮茶前,能闻到浓郁的茶香。七分,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分寸上的把握。行事把握分寸,说话留有余地,待人宽容之心,处世淡泊从容。茶倒七分满似乎也在提醒人们,为人做事一定要虚心谨慎,不骄不躁,不可锋芒毕露,要谦和含蓄,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留一点点情意,留一点点余闲,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为人处事,“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要懂得为自己、为别人留有余地,明白“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人生如白驹过隙、草露风灯,短暂得就像这片片茶叶。我们不应该刻意地去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我们应该活得实在、活得真切、活得淳朴、活得坦然。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不必为追求短暂的大红大紫而穷尽一生,其实人生如茶味一样清淡略带苦涩实为最佳。如果,如果我们肯给自己多一份宽松,在追名求利的空当儿抬头看一看蓝天白云,也回头望一望青山绿水,那么,我们的心便不会那么年轻的时候就已变得衰老坚硬,抱怨牢骚也不会纵横地写在脸上,而让我们失去了真诚的笑容。茶言茶语:一盏茶的时光 便决定一种相逢2015年05月07日一直都喜欢静,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泡茶,享受整个泡茶过程的每一个工序。也喜欢平淡,觉得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不好。安安静静,多了一种观摩世态的感悟。春天的早上,有点清凉的,房间里面放着轻柔的音乐,慵懒地躺在沙发上,很喜欢这种感觉。有人问,为什么这么喜欢茶。因为喜欢茶的感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在茶的世界里,喜欢享受每一道,每一泡茶所带予不同味觉的冲击,可以完全体会着茶的各种变化。有人问,什么是好茶?只要你喜欢的,就是好茶,每一种茶,都是好茶。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喜欢的,就是好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感,你认为好的,他不一定这么认为,如同别人的方法,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的。不然,即便自己认为很好,可是当自己用的时候,同一样的事情,同一样的方法,结果也不同。有人问,应该怎么样选茶?主要是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茶,如果自己没有一个定论,盲目跟从,往往会让你容易迷失。人,首先看清自己,看清了自己,才会了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才适合自己。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当自己没有决定的时候,不如退一步静思,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喜欢茶,喜欢茶的包容,喜欢茶的睿智,喜欢茶的自然凡事莫强求,静己三思路自宽。静者,茶也,思者,悟也。静心,悟道,观人,观己,观心茶言茶语:你若愿等 茶不负你一杯茶在手,人缘、茶缘、善缘、法缘、佛缘尽在其中。茶苦,如生活。苦涩,有时清淡如绿茶,有时浓郁如普洱。茶的形成是磨练的积淀,在烈日下发芽开花,在骤雨中成长,在疼痛中被分离,在烈焰上焙制,终用沸水沏煮。经历重重苦,方能流香。浮生不在,茶语清香,注一湾水,取一瓢茶,入壶、出汤、浓稠甜蜜。观而赏其妙,闻而悦其香。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喝一杯茶是一种茶缘,在不同的地点品饮守候着不同的缘分。结缘,无论是结人缘,结茶缘,还是结佛缘,结法缘,都体现在一个“善”字上。从“禅茶一味”角度而言,结缘者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茶缘,结佛缘。以此心此缘创造善因善果,成就善因善果;从茶人角度而言,缘分本就是一杯茶,生命伊始,茶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在千千万万的人当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禅者和茶者。在千千万万年当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了,那也没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吃茶了吗?一杯茶在手,人缘、茶缘、善缘、法缘、佛缘尽在其中。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一壶好茶,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说珍惜世界,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做一片茶叶!当我们这样想时,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品茶是品茶人心的回归,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澡雪。因此,品茶时要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即心境,才会真正体味到品茶的真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世上好茶数不胜数,有些茶,你或许此生无份,有些茶你可能避而远之,由此便产生“好茶”、“坏茶”。然而,任何一种茶,都各有其佳处,茶无好坏,只有喜欢与不喜欢,适合与不适合。珍惜每一杯茶,与其相遇也是人生一茶缘。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你若愿等,茶不负你。茶言茶语:可遇不可求的品茶五境2015年03月26日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可遇不可求的品茶五境喝茶除去性情相投的同饮之人和心情闲适之外,一个适当的环境往往能锦上添花,让人回味不绝。就闲适与清净的氛围来讲,大概将其捏成五境,供爱茶之人娱乐。1、蕉窗夜雨蕉窗夜雨自古是件雅事。这往往是在一个秋夜,天气渐寒,且小雨偏又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人也难免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叹。此时喝茶,往往是一人独啜,思绪万千。或是得其清幽,或是孤客一夜不眠,窗前听雨伤感时光飞逝,如此,品茶的心境与秋夜的清幽才能最大展现。故会有“风淅淅,夜雨连云黑。雨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或是“独坐窗前听风雨,雨打芭蕉声声泣”,乃至“冷暖眉间消岁月,清曲罢,几人听”之叹。2、寒夜客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是南宋诗人杜耒的诗句,也出现在了齐白石老人的画里。在一个苍山日暮、天寒地冻的冬夜,主人不期有故人来访,于是铲雪融水、引火煮茶。老屋之外积雪压枝,窗外繁星朗月,梅花疏影横斜,老屋之内竹炉里松炭星火,炉上釜内茶汤翻滚,暗香浮动,茶已更换几次,亦不觉无味,二人竟是一夕之谈。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千利休披着蓑衣突然造访了薮内绍智。千利休穿过露地,脱掉蓑衣,绍智迎了出来,利休从右边的袖子中取出一个暖身用的暖炉,无言地递给了绍智。绍智左手接过暖炉,同时又从右边的袖子中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暖炉,无言地递给了千利休。如之前所讲,二客曰胜,千利休和薮内绍智的这个传说,可谓此景的一个极致写照。(千利休,1522-1591,日本茶道宗师;薮内绍智,日本茶道薮内家流派的始祖。)此外,茶解也如此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潋滟,此时幽趣,难言矣!诸如梅花初雪、雪峰梅梦、围炉煮茗、访友初归等景也是同工之妙。3、石松听泉石松听泉泛指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趣,尤以清爽夏日为佳。自古也不乏于山水之间,在松竹下,临近溪水,拾柴烹茶的文人雅士。试想,新茶才出,或是三五好友,或是只身一人,而后亲自拾柴烹茶,取山泉活水,其水清寒甘冽,与新茶之鲜相得益彰,更兼山间之美景为茶味增色。其喜乐与闲适不言而喻。固有,“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以及“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之趣味。4、小院闲坐小院闲坐,可独啜,也可三五好友,但不宜过多,否则小院的闲适则破坏了。此时,最好是初秋季节,天朗气清,秋叶初黄,却也不至于太冷,疏篱内菊花盛开,引一二好友,撑一张木桌,品茗闲话;或是春季清明过了,和风日暖,窗外垂杨千万缕,正是莺莺燕燕之时,品茗之余,细赏春日。恰如唐皎然与陆羽饮茶之景,“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与“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之时。5、山寺焚香自古,“茶禅一味”。山寺往往环境清幽,有好茶,更不乏懂茶之人。“天下名山僧占多”,山寺往往多居名山幽处,风景独好。而天下名山往往盛产好茶,僧人诵经之余在山坡种茶,既可自饮清修又可奉客,“山僧后搪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往往寺僧又多讲究,制茶功夫自然不凡,“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正是此意。如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所云:“幽期山寺远,纤扳石泉清。寂寂燃灯农,相思一些声。”踩着布满青苔的青石板小路,路边或松或竹,风吹来沙沙之声。你独身到寺庙寻茶问道,同寺内高僧谈会,也会多沾些佛门的清净之气。如能得高僧亲自烹茶,即使寺庙破旧却也无妨,只因茶香幽幽,满室生香,而所言内容,令人醍醐灌顶,会心一笑,也是人生乐事了。茶言茶语:茶香有九种 懂香才懂茶2015年01月29日 来源:中国茶网茶香有九种,懂香才懂茶。茶叶香气组成复杂,形成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著成品茶香气归纳为以下九种香气类型,不妨一起看看,你杯中的茶是什么香型?1、毫香型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之毫香。凡有白毫的鲜叶,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均可能会有毫香。茶叶示例:如银针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则有嫩香带毫香。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2、嫩香型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鲜叶新鲜柔软,一芽二叶初展,制茶及时,会带有嫩香。茶叶示例: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3、花香型茶叶散发出类似的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青花香香型可包括兰花香、枙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其品种很多,一般鲜叶嫩度为一芽二叶,制茶合理,会有一些花香特点。茶叶示例:属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如铁观音、包种、凤凰单枞、水仙、浪菜、台湾青茶等有明显的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较大。绿茶中如桐城、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4、果香型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茶叶示例: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红茶常带有苹果香,如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等。5、清香型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一般见于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制茶及时正常的绿茶等;另外,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和青茶类摇青、做青程度偏轻及火工不足的,香气也属此香型。茶叶示例:清香属绿茶的典型香,如竹叶青、恩施玉露、蒙顶黄芽;此外如清香型铁观音也是此香型。6、甜香型该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凡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红茶制法,可能会出现这些特点。茶叶示例:甜香为工夫红茶的典型香型,如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7、火香型凡鲜叶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烘焙火温高、充足、糖类焦糖化。该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在内。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有黄大茶、武夷岩茶等。8、陈醇香型像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黑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伴随着持续的后发酵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陈醇香型。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茶有陈放的普洱茶、六堡茶等。9、松烟香型凡在制造干燥工序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烟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茶叶示例:属此香型的茶有小种红茶、沩山毛尖、六堡茶及黑毛茶等。很多时候也是各种香型的综合呈现,可能以一种或几种为主。茶言茶语:无须在意人走茶凉2015年01月15日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人走茶凉,物是人非,简短的词语,道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海茫茫,不论是一次偶然的擦肩而过,还是无意中的一次对视,抑或是人来人往中的一次相逢,都是一次难得的缘,皆应珍惜。但当缘分过去,我们也不必执著,亦不必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只有适时地放手、恰好地转身,才是淡定之人应有的选择。人走,茶总是要凉的,你走了,肯定会有别人来,如果还一直为你热茶,那新来的人怎么办,如果人走茶不凉,那该有多累,所以你走了,茶自然就凉了,如果有机会回来再给你把茶热上,这才现实。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想明白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可感叹的。其实物是正常,人非也是对的,什么都正常,不正常的是你的心态。人走茶凉,换人换热茶,这是人生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人想不开,看不透,痛恨此中人情世故。可是,人生的因缘际会确实如此,一路相逢,一路告别。身边的圈子就那么大,人的精力就那么多,除却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一二知己,其余多是会路过的人和事,过去了就过去了。纵使面对人走茶凉,也要宽容,这样彼此在社会上才能找到各自的生存道路。生活为什么无奈?只是我们执拗着不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活着而已。想要拥有的越多,害怕失去的就越多。既然世界是变化的,万事万物不断更新,那么,我们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勇于接受改变。人既走,茶凉也罢。因为离开意味着重新开始,一个新环境的降临,一段新情感的产生。过去的不能挽回,无需再耿耿于怀。以前的好与坏都会随着你的离开而变得越来越淡,就像一杯茶一样。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秋至枫必落,曲终人定散;物虽在,人却非,无须感叹,无须遗憾。把杯畅饮世间情,物是人非尽随风。生命是一个不断飘移的过程,你我所路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所以,别太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茶言茶语:只愿 相逢如茶2015年01月01日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只愿,相逢如茶。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回头,而且只能摘一次。”爱情就是这样的风景,一方山水只能看一次。你要么在此间常驻;要么离开,那么再也回不来。茶也是这样,每一泡茶的滋味,都是壶中那几片茶叶最本真的释放,也是品茶人当时心境的显露。当下的茶是当下的滋味,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返觅的。你能做的只是珍惜每一盏。滚滚红尘,碌碌苍生。在纷繁喧嚣的世事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静下心来品品茶。让我们把心变成一壶茶,包容百味,吐故纳新。茶蕴灵性。名山出名茶。茶或袭了山的灵气,或沾了水的清纯,都使茶脱却尘俗,尽展纯洁淡泊之态。试想,喝了蕴含天地精华之茶,能不让我们世俗的心中增添几许超然的灵气么?茶中有品位。古时士人相聚,迎宾待客,必以烹茶,举行茶宴、茶会,品茗清谈,吟诗联句,诗词书画,佳作迭出。郑板桥曾描述饮茶会友之乐:“坐小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是人间仙境。”一杯名茶在手,神思飞扬,奇思异想流注于笔端,一篇篇美文便创作出来,这就产生了茶的文学,这文学便是一个人性情品位的极佳展示。茶中有闲韵。文人要求有清、幽、寒、静、雅、淡之品茗环境,诗僧皎然品茶伴以花香琴韵:“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茗爱传茶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心中抛去俗念来品茶,方可有“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境界。一杯清茶,一本闲书,伸展四肢那样的闲适,怎能不令人羡慕?茶中有禅意。品尝生活滋味,哪能一味浅尝辄止?茶中有禅意,意就在于那种天地大道般高远而空灵的意境。茶的升降浮沉,恰如世事;茶的由浓而淡,恰似人情;茶的滋味各异,犹如旅程。情用水调,茶需静品,禅需清心,生活就得平心静气,用感觉沏茶,用静心悟禅,用淡泊名利之心来面对生活,不也就悟得了几许禅机么?相逢是份缘,心是一壶茶,皆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手握精致茶杯,轻抿一口,醇和馥郁,让心在茶香里成长到足够面对人世间的风风雨雨。茶言茶语:用四种心态喝一杯禅茶2014年11月06日用四种心态喝一杯禅茶(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感恩,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包容,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气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分享,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结缘,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一日禅:人生太多不完美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2015年07月16日人生太多不完美,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人生的三把钥匙:接受、改变、离开。不能接受就改变,不能改变,就离开。有人对你好,是因为你对他好;有人对你好,是因为懂得你的好。无论爱情还是友情,终极目的不是归宿,而是理解、默契。换位思考,人生有太多的不完美,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一日禅:人心有冷暖 懂得就是幸福2015年07月15日人心有冷暖,懂得就是幸福。人在轮回路上,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相逢,也总有一些失之交臂的陌生。缘分有聚散,有人能随行,就是一种温暖;人心有冷暖,有人懂得,就是一种幸福。握紧几份真情,以心交心;拿出几许真诚,以诚换情;相识于真,才能相知于心;相处于纯净,才能相望于透明;相守于珍惜,才能相伴于一生。一日禅:做人如兰 淡泊自然2015年07月14日做人如兰,淡泊自然。淡泊的人生,如一株幽兰,静静地生长,默默地开放。开花不为与百花争艳,只为不辜负宝贵的生命。远离尘世喧嚣,独居幽处而从不寂寞,与世无争而从不孤芳自赏。无论你看与不看,花都在那里,不悲,不喜。做人如兰,烦恼和忧愁会随风飘散,幸福和快乐会到处弥漫。一日禅:你善良 世界才宽阔2015年07月03日你善良,世界才宽阔。无论周遭如何,不管未来怎样,都要保留善良的本质,你善良,世界才宽阔,他人才宽容。要有济人之心,物质有厚薄,精神无囿限;要有赞人之口,好言令冬暖,恶语使夏寒;要有纯净之眼,你看简单了,众生并不复杂;要有助人之手,少些锦上添花,多点雪中送炭;要有忍人之胸,你接纳多少,就能得到多少。一日禅:真正的得到 是心的快乐2015年06月30日真正的得到,是心的快乐真正的得到,是心的快乐,得到如果不能使我们快乐,还不如失去;失去如果能让我们如释重负,就不必期望得到。得到如果不能让你快乐,就让该得到的人快乐吧;失去如果能使别人幸福,就该真心的送上你的祝福。当我们懂得珍惜时,会发现获得的越来越多;而当我们一味执着时,会发现失去的越来越快。一日禅:心有多净 世界就有多净2015年06月28日心有多净,世界就有多净。这个世界是干净还是脏,并不取决于眼睛,而是取决于想法,心有多净,世界就有多净。这个世界是简单还是复杂,常常不取决于世界本身,而是取决于你和它相处的方法,你用复杂的办法对付它,它会呈现出无比的复杂;你用简单的办法和它相处,它就回馈出奇的简单。一日禅:逆境使人成熟 绝境使人醒悟2015年06月26日逆境使人成熟,绝境使人醒悟。逆境使人成熟,绝境使人醒悟。麦穗越成熟越懂得弯腰,人越懂得弯腰才会越成熟。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放弃,变成自己对自己的放弃。人生的日子都是越过越少,剩下的日子都是越来越重要。所谓顺其自然,并非代表我们可以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我们有勇气接受一切的成败。一日禅:谁都有脾气 但要学会收敛2015年06月20日 谁都有脾气,但要学会收敛。谁都有脾气,但要学会收敛。在沉默中观察,在冷静中思考,别让冲动的魔鬼,酿成无可挽回的错;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谁都有底线,但要懂得把握,大事重原则,小事有分寸,不讲情面难得别人支持,过分虚伪亦让人避而远之。一日禅: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2015年06月21日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路,有短有长;事,有喜有伤;味,有涩有凉。走过千山万水,还是小家最美。经过姹紫嫣红,还是淡然长久。越过繁华喧闹,还是平淡最好。唯有经历,才能懂得。人生是自己的,你是唯一的掌舵人,舍什么,不可以舍快乐;输什么,不可以输微笑。世界很大,风景很多,生命很短,快乐着,微笑着,走好自己的路。一日禅:残缺也是一种美2015年07月11日残缺也是一种美老天是公平的,它一边给你苦难,一边让你快乐,生活的苦与乐总在更迭,没有谁的命运是完美的,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快乐是精华,能让我们信心十足,痛苦是良药,能让我们顽强支撑。别为难自己,别苛求自己,放宽心,让它包容伤害和痛苦。一日禅:关键时一步 决定着人的一生2015年06月16日关键时一步,决定着人的一生。一步很短,一生很长。一步近在脚下,一生漫远无边。一步易于修饰,一生难于描画。一步闪现一瞬,一生烛照永恒。每一步都刻满一生的选择,每一步都关及一生的希望。每一步都镶了密码,每一步都相扣着一生的成败。走对一步人生会光明一片,走错一步人生会惨淡黑暗。关键时一步,决定着人的一生。一日禅:心安 人静2015年06月14日心安,人静。心地最客观的态度,是包容,是开朗,去留无意,泰然处之,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与匆忙,总给心地留几分淡然与昂扬,经得起喧闹,也活得起平淡,不被浮华的喧嚣所困扰,活出自己的人生,心安,人静。一日禅:欲望犹如手中沙 握得越紧失去越多2015年06月13日欲望犹如手中沙,握得越紧失去越多。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失去的越多。学会放手,甘愿舍弃,你才能真正得到。得与失,不过是相对而言,你自认为得到时,或许正在失去;你觉得失去时,也许恰是得到。所谓舍得,就是要舍迷入悟、舍小获大、舍妄存真、舍虚取实。凡事看淡点看开些,一切随缘随心。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一日禅:心完美世界就完美2015年06月09日心完美世界就完美生活总不完美,有辛酸的泪,有失足的悔,有幽深的怨,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看生活是否完美,就要淡视那些不完美,然后放大可能的完美。只要你的心完美,这个世界就完美。一日禅:人生最值得七笑2015年06月03日 人生最值得七笑吃亏的时候坦然一笑,是一种豁达;被人误解的时候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淡然一笑,是一种大度;无奈的时候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危难的时候泰然一笑,是一种大气;被轻蔑的时候平静一笑,是一种自信;觅得好茶的时候舒心一笑,是一种知足。一日禅: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2015年05月28日 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凡此种种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这里,所以,每一次烦恼的出现,都是一个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一日禅:最美人生 淡然一笑间2015年05月25日最美人生,淡然一笑间。保持一颗溪水般的心,坦然清澈,随着季节流转;保持一颗大海般的心,豁然容纳,对着阳光微笑;保持一颗无谓般的心,顺其自然,与世界一起美丽。学会放下,学会珍惜,学会用一颗心面对一颗心。来者自来,去者自去,留者自留,无愧于人,无悔于心,无憾于世,就是一种自己!一日禅:淡然 是人生最高境界2015年05月24日淡然是人生最高境界既然不能改变,不妨试着接受。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恒定淡然,豁然开朗。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淡然,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对人生的态度,是一种美德,一种涵养,一种风度,一种勇敢,一种力量,一种原则。来自于心灵深处,不与群芳争姝丽,淡若清风。一日禅:学会让思维转弯2015年05月15日 学会让思维转弯人生处世如行路,常有山水阻身前。行不通时,有些人就开山架桥,最后蛮力耗尽,也逃不脱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而有些人只是转了个弯,轻松绕过障碍,就成功地到达了终点。世事洞明皆学问,我们很多时候需要转弯的思维。让思维转弯,是一种大智慧。一日禅:一切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2015年05月14日 一切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在佛菩萨面前,我们习惯于求福,却不知: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若不断除恶念恶行,再多祈求也无益。我们说信佛,其实是信因果。想要得福报,就要种福因;想要离苦祸,就得断诸恶。一切苦乐福祸,都取决于你自己。所以说:求佛,不如学佛。学佛的大慈悲、大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福乐之因。一日禅:烦恼天天有 不捡自然无2015年05月12日怀善心,做善事。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怀善心,做善事,一生无愧。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宁。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心宽一分云消雾散,让人一步晴空万里。有缘相逢共一笑,从此再不论古人。相逢一笑是养心第一良药,愁上眉梢即自杀第一钢刀。贪心过海无足时,过眼浮云又笑谁。一日禅:痛苦缘于比较 烦恼缘于心2015年05月06日心若无恙,奈我何其。凡事不求十分,只求尽心;万事不讲圆满,只求尽力。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