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B类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国际法》B类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国际法》B类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国际法》B类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国际法》B类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法(B类)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中文):国际法 课程名称(英文):International Law3、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4、先修课程:国内法基础课程(如法理学、宪法学等)5、面向对象:法学院全体本科生(含第二专业学生)6、开课院(系)、教研室: 法学院 国际法研究所7、推荐教学参考书:1.梁西: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2.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2002年重印);3.万鄂湘:国际条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 Malcom N. Shaw, International Law (fourth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5. Antonio Cassese,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6. Rebacca M.M. Wallace, International Law (fourth edition), Sweet & Maxwell, 2002;7. Martin Dixon, Textbook on International Law (fourth edition),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2000;8. Malcolm D. Evans,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9. J. G. Starke,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tenth edition), Butterworth & Co Ltd, 1989;10. Ian Brownlie,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国际法学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14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我院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3个学分,共54学时。本课程的任务在于:1. 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国际法发展的新动态;2. 理解国际法在国家政治、经济、法治文化和科学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用国际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运用它们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3.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专业外语水平和能力。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国际法国际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十部分,各章后面所附数字表示供参考的学时数,共计54学时。第一章 国际法的性质和基础 (4)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国际法的概念二、国际法的特性三、国际法的社会基础四、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和效力来源第二节 国际法的历史一、国际法的形成二、国际法的发展三、国际法的现状四、国际法的编纂第三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学说二、他国关于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实践三、中国的实践第二章 国际法的渊源 (3)第一节 国际法渊源的概念和类别一、国际法渊源的概念二、国际法渊源的类别第二节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一、国际条约二、国际习惯三、一般法律原则四、法学家的学说五、国际组织的决议第三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 (3)第一节 概述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二、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国际强行法三、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历史发展四、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基本原则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第二节 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一、国际主权平等原则二、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三、不干涉内政原则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五、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六、国际合作原则七、民族自决原则第四章 国际法主体 (4)第一节 概述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二、国际法主体的历史发展第二节 国际主体的种类一、国家二、国际组织三、争取独立的民族四、个人是否国际法主体问题第三节 国际法上的国家一、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二、国家主权豁免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一、承认的概念和性质二、对国家的承认三、对政府的承认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一、承认的概念二、国家继承三、政府继承四、国际组织的继承第五章 国家责任 (2)第一节 国家责任的概述一、国家责任的概念二、国家责任制度的发展第二节 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一、国际不当行为二、国际损害行为三、国家责任的免除第三节 国家责任的形式一、国际不当行为的责任形式二、国际损害行为的责任形式第六章 领土法 (4)第一节 国家领土和领土的构成一、领土的概念二、领土主权三、领土的构成第二节 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海一、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方式二、对领土主权的限制第三节 边界和边境制度一、边界的概念二、边界的划分三、边境制度四、边境争端五、中国的边界第三节 两极地区一、南极及其法律地位二、北极及其法律地位第七章 条约法 (6)第一节 概述一、条约的概念二、条约的种类三、条约的编纂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与生效一、缔约能力二、缔约程序三、条约的加入四、条约的保留五、条约的生效和暂时适用第三节 条约的遵守、适用和解释一、条约的遵守二、条约的适用三、条约的解释第四节 条约的修订、终止和无效一、条约的修订二、条约的终止三、条约的无效第八章 海洋法 (6)第一节 概述一、海洋法的概念二、海洋法分发展和编纂第二节 内海一、港口二、海湾三、海峡第三节 领海和毗连区一、领海的概念二、领海基线三、领海的法律地位四、毗连区五、中国的领海和毗连区制度第四节 专属经济区一、专属经济区的概念二、专属经济区的形成历史三、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第五节 大陆架一、大陆架的概念二、大陆架的法律地位三、大陆架的划界问题四、中国的大陆架第六节 公海一、公海的范围和定义二、公海的法律地位三、公海的法律制度第七节 国际海底一、国际海底的概念二、国家海底的法律地位三、国际海底的开发制度四、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的执行第九章 国家和个人 (4)第一节 国籍一、国籍的概念和国籍的重要性二、国籍的取得和丧失三、国籍的抵触四、中国的国籍法第二节 外国人的待遇一、国家主权与属地管辖权二、外国人入境、居住和出境三、外国人的法律地位第三节 引渡一、引渡的概念二、引渡制度第四节 庇护一、庇护的概念二、域内庇护和域外庇护第五节 难民一、难民的概念二、难民的法律地位第十章 国际组织法 (6)第一节 国际组织概述一、国际组织的概念及类型二、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第二节 联合国一、联合国的成立二、联合国宪章三、联合国的主要机关及其职权四、中国与联合国第三节 专门性国际组织一、概述二、联合国专门机构三、专门性国际组织的基本体制第四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一、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特征三、区域性国际组织与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关系第十一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3)第一节 概述一、外交和领事关系法的概念二、外交和领事关系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外交关系法一、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交部长二、使馆三、外交使团四、特别使团五、外交特权与豁免第三节 领事关系法一、领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二、领事机关和领事人员三、领事特权与豁免第十二章 国际争端解决 (3)第一节 概述一、国际争端的概念二、国际争端的特点三、国际争端的种类第二节 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和方法一、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二、国际争端的外交解决方法三、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第三节 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第十三章 国际经济法 (2)第一节 国际经济法的体系、特征和发展第二节 国际贸易法第三节 国际金融法第四节 国际投资法第十四章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2)第一节 战争和武装冲突法概述一、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概念与特征二、战争和武装冲突法的编纂和发展第二节 战争的开始和结束一、战争的开始二、战争的结束第三节 中立一、中立的概念二、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第四节 海战和空战规则一、海战特殊规则二、空战特殊规则第五节 国际人道主义法一、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二、保护战争受难者第六节 战争犯罪及其责任一、战争犯罪的概念二、对侵略国的制裁三、对战争罪犯的审判第十六章 空间法 (2)第一节 概述一、空间法的概念二、空间法的发展三、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分界问题第二节 空气空间法一、国家领空二、国际航空制度三、空中劫持第三节 外层空间法一、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二、外层空间法的法律制度三、外层空间活动的若干法律问题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无实验和上机的教学安排,但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在课后至少认真阅读一本外文国际法原版著作。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本课程属于国际法(含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基础课程,分支众多,内容丰富,希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各章节知识,而不是简单了解、肤浅认知,为以后深入研究以及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希望学生通过研究式的钻研、探索过程,养成用国际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六其他说明1、 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org; ; ; 中国期刊网2、国际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且涉及范围广、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1)要全面、系统、准确讲授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各个领域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使学生对国际法有一个整体认识,同时应当注意有详有略,对于诸如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和国际环境法等将专门开设课程的章节,不宜过多讲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