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河煤矿瓦斯抽采效果分析评价报告.doc_第1页
岱河煤矿瓦斯抽采效果分析评价报告.doc_第2页
岱河煤矿瓦斯抽采效果分析评价报告.doc_第3页
岱河煤矿瓦斯抽采效果分析评价报告.doc_第4页
岱河煤矿瓦斯抽采效果分析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岱河煤矿瓦斯抽放效果分析评价报告编 制: 审 核: 通风区长: 通风副总: 总工程师: 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岱河煤矿瓦斯抽放效果分析评价报告一、生产概况岱河煤矿目前有四个生产采区,即8矬楼块段、2扩改造、1、3采区,安排两个采煤队生产,即1、3采区一条线,2扩改造、8矬楼块段一条线。矿井有3、4、5三个可采煤层,3煤除8矬楼块段外,其它采区已回采完毕,其它煤层为局部可采。采煤工作面回采采用单翼走向长壁全部垮落法,炮采炮掘落煤工艺。根据2005年中国矿业大学对我矿煤层瓦斯压力参数测定,煤层瓦斯压力为0.35mpa,开采至今未出现瓦斯动力及瓦斯涌出异常现象,所以未采取防突措施。随着储量衰竭、采场萎缩,矿井回采逐渐向边角块段和深部延伸,局部地段瓦斯涌出量呈递增趋势,其中8矬楼块段、2扩采区、3采区瓦斯涌出量较大,所以主要抓好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分析预测,做好非突出煤层向突出煤层转化的预警防范工作,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治理瓦斯。二、瓦斯抽放基本情况在瓦斯治理方面我矿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的瓦斯战略,依托科技创新为先导,结合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采场实际情况,基本形成了适应矿井特点的瓦斯治理模式,分采区、分工作面确定针对性的区域瓦斯治理方案。严格按照安徽省瓦斯治理规定和集团公司相关文件的要求,编制了岱河煤矿瓦斯治理“一矿一策”。继续完善矿井瓦斯抽放系统,更新瓦斯治理装备,采用“大流量、大管径、多回路、多抽泵”。合理安排生产布局,采区巷道设计期间,同时设计采区瓦斯治理模式,做到“三同时一超前”,在采场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上,为瓦斯灾害分区治理提供“时空”保障,确保矿井瓦斯抽放工程和回采工作面的正常衔接,做到“一矿一策” 、“一层一策”和“一面一策”。我矿无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井下共安装4套瓦斯抽放系统,进行局部瓦斯抽放。由于瓦斯抽放浓度较低,暂无瓦斯利用工程。(一)瓦斯抽放现状1、我矿主要采用高位钻场钻孔、顺层钻孔,老塘埋管等方式对采煤工作面进行抽放,同时,还对瓦斯涌出量较大的封闭巷道进行埋管抽放。2、目前我矿井下共安装4套瓦斯抽放系统。具体见下表采区名称抽放泵型号抽放泵数量在用数量流量m3/min电机功率kw抽放地点32BE1-353-A3180160531风巷封闭墙82BE1-353-A31801603814风巷封闭墙12BE1-353-A21801604110工作面22BE1-353-A32801603218外工作面3、我矿8采区所采的3814工作面、3采区所采531工作面已回采结束,但是封闭墙瓦斯含量较大,所以采用封闭墙内插管的方式,不定期的对封闭墙进行瓦斯抽放,以减轻封闭墙内的瓦斯危害,也为下分层的开采进行提前预抽。4110工作面瓦斯涌出量2.533.0 m3/min,采用老塘埋管的方式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抽放,抽放浓度2.203.0%,抽放纯量1.351.64m3/min,平均抽放率为50%,抽放负压16.3120kpa。3218工作面瓦斯涌出量5.206.50m3/min,采用高位钻场钻孔、顺层钻孔,老塘埋管等方式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抽放,抽放浓度3.605.40%,抽放纯量2.183.25m3/min,平均抽放率为55%,抽放负压25.4245.86kpa。矿井平均瓦斯涌出量14.214.60m3/min,采煤工作面加上采空区封闭墙的瓦斯抽放纯量在5.537.89 m3/min.,矿井瓦斯抽放率47%。(二)抽放系统情况1、井下瓦斯抽放系统全部安装大流量、大功率的2BE1-353-A型水环真空泵,额定流量80m3/min,电机功率160kw。2、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管路管径不低于8吋,干管不低于10吋,排气管不低于12吋。3、每趟管路按照规定配备瓦斯抽放计量装置,型号为LUGB-3325-B22(200),实时监测瓦斯抽放浓度、负压、流量等。(三)抽放巷道情况我矿无专用瓦斯抽放巷道。高位钻场底板必须爬至所采煤层顶板以上,设计规格:5.5m5.5m2.5m(深、宽、高),钻场拨门处巷高不得低于2 m,过渡到2.5 m。由钻场向巷道相对较低一侧5m左右做壁龛挖水池,壁龛规格:3m3m2m(长、宽、高);然后在壁龛内挖水池,水池规格:2m2m1.5m(长、宽、深),水池和钻场之间用水沟连结。(四)瓦斯抽放参数与抽放效果1、2采区瓦斯抽放系统顺层钻孔顺层孔的开孔位置布置在3218外工作面风巷三煤层内,按煤层倾角58施工,位置控制在距顶1m、距底1.0m,孔径为94mm,钻杆直径73 mm,间距510m,钻孔长度不小于工作面切眼长度的1/32/3,平均为50m。在工作面风巷瓦斯抽放管路每隔12m设一处“三通”接口,以便于钻孔连接。顺层孔施工完毕后,立即用聚氨脂和水泥等材料进行封孔,并分别接设一路75 mm的埋吸管发到老塘抽放管路上,并与抽放支、干管合茬,进行本煤层瓦斯抽放。顶板走向高位钻孔在每个钻场内布置6个顶板高位钻孔,采用“三高三低”的布孔方式,开孔位置布置在煤层顶板岩石中,钻孔长度90-140m左右,孔径133mm的钻头扩孔,94mm的钻头钻进至终孔;终孔位置距工作面煤层顶板18m30m范围,钻孔终孔位置控制在上风巷向下30m范围内,钻孔压茬长度不低于30m。钻孔具体位置由地测科精算角度、方位,现场挂线确定。为了提高钻孔的孔口负压,对该工作面的抽放孔将采用聚氨脂和水泥等材料进行封孔。对施工完毕的钻孔自孔口向里进行扩孔,扩孔深度不小于8m,封孔时采用3寸2m长的无缝钢管作用孔内套管上,包上聚氨脂等封孔材料,当聚氨脂发泡时,将套管连同聚氨脂封孔材料一同送入孔内,聚氨脂凝固后,再用黄泥、水泥进行封堵。工作面回采期间,加强对瓦斯抽采效果的评估考核,每周安排专人测试钻孔瓦斯浓度、流量等,及时分析抽采参数。单孔最大瓦斯浓度12.0%,流量8 m3/min,单孔纯流量最大为0.96 m3/min。钻场钻孔抽放负压为44.56kpa,抽放浓度达到5.40%,抽放流量46.52m3/min,抽放纯量达到2.51m3/min。埋管抽放效果与参数老塘铺设256mm的铁皮管,在老塘抽放管路上,自切眼向外每隔6m设一处6寸三通接口(接站管),随着工作面每推进6m利用站管进行老塘埋管抽放。在3218外工作面采用双趟管路对老塘进行抽放,在钻场起作用时,单独分开抽放,不起作用时混合抽放。老塘瓦斯抽放站管采取迈步式,迈步距离为6m,抽放负压为25.42kpa,抽放浓度达到4.0%,抽放流量50.68m3/min,抽放纯量为2.02m3/min左右。通过现场分析,我矿采空区三煤顶板冒落带一般为8m左右,裂隙带高度1020m左右。为了使得抽放效果得到保证,生产单位必须按照措施要求设置护站管木垛,采用不燃性材料,对老塘进行及时充填。针对老塘悬顶较为严重的情况,采取预裂爆破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消除瓦斯积聚的空间。2、1采区瓦斯抽放系统4110工作面采用高老塘埋管的方式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抽放,抽放浓度2.203.0%,抽放纯量1.351.64m3/min,平均抽放率为50%,抽放负压16.3120kpa。三、存在问题通过对矿井瓦斯抽放,有效治理了矿井瓦斯,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但需进一步提高瓦斯抽放系统的抽放效果,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抽放系统的作用,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与处理。(一)抽放系统1、我矿正处于资源枯竭状态,工作面布置在边角块段,存在面短生产能力低,抽放系统安装投入大、服务时间短、安装拆卸频繁等问题。2、待采煤工作面投产后,才对其进行抽放,预抽时间短,抽放滞后。3、由于巷道条件限制,瓦斯抽放管路拐弯点较多,阻力大,影响抽放效果。(二)抽放钻孔1、由于受地质条件、技术条件、钻机的操作等因素影响,常常发生高位钻孔偏斜的现象,使得钻孔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影响瓦斯抽放的效果。2、由于煤体较为松软,顺层钻孔常常发生塌孔的现象,对顺层钻孔的维护比较困难。3、由于煤层顶板岩层构造复杂,在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不能冒落,无裂隙通道,钻场钻孔抽放效果差。(三)抽放参数设计、施工、管理1、采煤工作面多布置在边角块段,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进行钻场设计时,没有详实的地质资料,很难保证日后的瓦斯抽放效果。2、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直接影响钻孔的施工质量。目前,业务技术较好的职工面临退休,钻孔施工人员不足,技术传不下去,出现钻工技术断层。3、缺乏钻孔测斜仪,无法保证钻孔的施工质量。4、对现场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加强教育,对瓦斯抽放管路要加以保护,防止金属等物体磕碰瓦斯抽放管路。(四)其他1、钻机维修备件到货不及时。2、钻杆、钻头质量不符合要求。3、目前,我矿没有专门的钻机维修人员。四、改进方向与对策(一)抽放系统1、合理生产布局,做到“采、掘、抽”平衡,按照“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的规划,把瓦斯治理计划纳入矿井的生产规划,确定不同瓦斯含量区域的瓦斯治理模式。2、合理采掘工作面的巷道设计,尽可能减少瓦斯抽放管路的拐弯次数,使瓦斯抽放管路尽量做到平、直,以减少瓦斯抽放管路的阻力,提高瓦斯抽放的效果。3、加大对瓦斯抽放系统的日常巡检与维护,及时排除瓦斯抽放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