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代替JB/T4783-xx低温液体汽车罐车,与JB/T4783xx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原标准名称由低温液体汽车罐车改为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 b)进一步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增加了不适用范围;增加了罐车范围的界定;增加了主要受压元件的定义。 c)对术语进行修订修订了冷冻液化气体罐车、等效压力等专业术语;增加了冷冻液化气体、最大允许充装量等专业术语。 d)冷冻液化气体罐车的一般要求中,增加了设计条件的规定。 e)修改了职责的内容将“职责”修改为“资格与职责”,增加了设计单位和制造单位的资格要求;增加了用户或设计委托方的职责;修改和完善了原标准设计和制造单位职责要求的内容。 f)修改了材料及外购件的要求规定了汽车底盘应符合主管部门的环保排放要求;修改了罐体主要受压元件用材料的复验要求;修改了绝热材料和夹层支撑材料的要求;调整了玻璃纤维布和玻璃纤维纸的可燃物含量指标。 g)修改了设计的要求般要求中给出了疲劳分析的免除条件;修改了整车设计中冷冻液体罐车的稳定性要求;修改了许用应力的规定,奥氏体不锈钢的许用应力允许选用5.1/R tp1.0;。 增加了车辆相关安全性能检验要求;修改了充满率的要求;增加液氮、液氧、液氩以外介质的静态蒸发率的换算公式;整体结构要求中,增加了底盘排气管的要求;增加了管路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要求;修改了防波板的设置要求;修改了固有频率的要求。 h)修改了安全附件、仪表和装卸附件的要求。 明确列出了安全附件、仪表和装卸附件的种类;修改了紧急切断装置的要求;修改了易燃介质和液氧用装卸软管的电阻要求。 i)修订了制造的要求。 增加了对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将“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资格证”修改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将“车辆识别代码”改为“车辆识别代号”;修改了罐体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接头分类;NB/TxxIII修改了圆筒的组装要求;修改了内容器制作产品焊接试板的要求。 j)增加涂敷及外观质量的要求。 k)修改了试验方法的要求,增加了外部管路的焊接接头及弯管处的无损检测要求。 l)修改了检验规则的要求。 m)修改了标志、标识的要求。 n)修改了附录A的具体内容。 o)增加了附录C风险评估报告。 本标准参照了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卷xxA版运输罐的建造和连续使用规则、ADR-xx国际危险货物公路运输的欧洲协议、AS2809-xx危险货物公路运输罐式车辆等标准规范。 本标准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附录B、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移动式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4783xxNB/Txx4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以下简称冷冻液体罐车)的材料与外购件、设计、制造、涂敷及外观质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标识等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罐体设计压力不小于0.1MPa,几何容积不小于1m3,且与定型汽车底盘或半挂车行走机构永久性连接的冷冻液体罐车。 1.3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真空粉末绝热或高真空多层绝热的冷冻液体罐车。 1.4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范围的冷冻液体罐车a)罐体材料为有色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b)充装标准沸点低于-196的冷冻液化气体介质的;c)充装有毒介质的;d)国防军事装备等有特殊要求的。 1.5冷冻液体罐车、罐体和管路界定范围1.5.1本标准适用的冷冻液体罐车,除行走机构(或底盘)、支座、操作箱外,其范围还包括罐体、管路、安全附件、装卸附件、自增压器等。 1.5.2罐体包括内容器、外壳和绝热层,界定范围如下a)罐体与管路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的坡口面、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b)罐体开孔部分的端盖及其紧固件;c)罐体与非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 1.5.3管路包括所有与罐体相连接的承压管子与管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xx(所有部分)压力容器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567(所有部分)爆破片与爆破片装置GB713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T1220不锈钢棒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3198铝及铝合金箔GB3531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GB3730.3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GB/T4606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7258-xx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1567.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11567.2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T12241安全阀一般要求GB/T12242压力释放装置性能试验规范NB/Txx5GB/T12243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GB/T12673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12676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13365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GB13392道路车辆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T13881牵引车与挂车之间气制动管连接器GB/T135505A分子筛及其试验方法GB/T13594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GB/T14525波纹金属软管通用技术条件GB16735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GB/T16958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GB/T17600.1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GB/T17600.2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奥氏体钢GB/T18411xx道路车辆产品标牌GB/T18442(所有部分)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GB/T18443.2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真空度测量GB/T18443.3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3部分漏气速率测量GB/T18443.4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漏放气速率测量GB/T18443.5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静态蒸发率测量GB/T18443.7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7部分维持时间测量GB/T18443.8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容积测量GB/T19056汽车行驶记录仪GB21668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结构要求GB23254货车及挂车车身反光标识GB/T23336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GB24511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GB/T24545车辆车速限制系统技术要求GB/T25198压力容器封头GB25990车辆尾部标志板GB/T26929压力容器术语JB/T4711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JB/T4730.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4730.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JB/T4730.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473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4730.1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xx年确认)JB/T5943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JB/T6804抗震压力表HG/T269013X分子筛NB/T47009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NB/T47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xx6NB/T47015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6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NB/T47018.1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采购通则NB/T47018.2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钢焊条NB/T47018.3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3部分气体保护电弧焊钢焊丝和填充丝NB/T47018.4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QC/T310半挂车支承装置QC/T252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484汽车油漆涂层TSG R0005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100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TSG Dxx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3术语和定义GB 150、GB3730. 3、GB/T18442与GB/T2692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冷冻液化气体refrigeratedliquefied gases指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低而部分呈液态的气体,临界温度一般不高于-50。 3.2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road tankersfor refrigeratedliquefiedgases用于充装冷冻液化气体的车辆,包括单车和半挂车。 3.3单车tank truck指罐体安装在二类汽车底盘上的冷冻液化气体汽车罐车。 3.4半挂车semi-trailer指罐体安装在无动力半挂行走机构上的冷冻液化气体汽车半挂车,包括半承载式(有车架)和承载式(无车架)。 3.5计算压力calculating pressure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内容器受压元件厚度的压力,包括等效压力等附加载荷。 3.6等效压力equivalent pressure罐体所承受的在正常运输工况中由于介质惯性力载荷的作用而引起的压力。 3.7充满率filling rate指冷冻液体罐车在使用过程中储运冷冻液化气体的液相体积与内容器的几何容积之比。 3.8额定充满率specified fillingrate冷冻液体罐车充装时,允许充装冷冻液化气体的最大液相体积与内容器的几何容积之比。 3.9封结真空度sealing-off vacuumdegree罐体抽真空结束封口后,在常温状态下夹层压力相对稳定时的夹层真空度,单位为帕(Pa)。 3.10NB/Txx7整备质量plete vehiclemass整车设备(包括备胎等随车附件)、冷却液及燃油的质量总和。 3.11最大设计总质量maximum totalmass车辆制造厂规定的最大车辆质量,包括储运介质质量、乘员质量及整车整备质量3.12最大允许充装量maximum allowedfilling mass满足最大充满率要求的条件下,罐体允许储运介质的最大质量,且不大于最大设计总质量减去整车整备质量及乘员(半挂车不包括乘员质量)的质量所得到的数值。 4资格与职责4.1资格4.1.1冷冻液体罐车的设计、制造、检验及验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 4.1.2冷冻液体罐车的设计单位应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 总体采用分析设计标准的冷冻液体罐车,其设计单位还应具有应力分析设计许可项目资质。 4.1.3冷冻液体罐车的制造单位应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还应按照国务院汽车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取得相应的产品制造资质。 4.2职责4.2.1用户或设计委托方的职责冷冻液体罐车的用户或设计委托方应以正式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冷冻液体罐车设计条件,其中至少包含以下内容a)设计和制造应遵循的主要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b)工作条件,包括使用环境温度、工作温度、工作压力、装卸条件及方式(含充装接口规格型号)、装卸压力、附加载荷、路况等;c)充装介质,包括介质的编号、名称、类别、组分、理化性、危特性、有害杂质含量及介质对罐体材料的腐蚀速率等;d)罐体容积;e)冷冻液体罐车预期使用年限和夹层真空寿命;f)预期的罐车装卸次数(次/月)和标态维持时间;g)底盘的型号、技术参数或半挂车配套牵引车必要的技术参数;h)设计需要的其他必要条件,如罐体材料选择、防腐、表面处理及特殊试验等。 4.2.2设计单位的职责4.2.2.1设计单位应对设计委托方提出的设计条件进行审查与确认。 4.2.2.2冷冻液体罐车的设计应为整车设计。 设计单位对整车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4.2.2.3冷冻液体罐车总图及罐体图应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履行审批手续,主要设计文件进行设计、校核、审核签署,并由设计单位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批准。 4.2.2.4冷冻液体罐车设计总图和罐体图上,必须加盖特种设备(压力容器)设计许可印章(复印章无效)。 设计许可印章失效的设计图样和已经加盖竣工图章的设计图样不得用于制造冷冻液体罐车。 设计许可印章中的设计单位名称必须与所加盖的设计图样中的设计单位名称一致。 4.2.2.5设计单位应在罐车设计使用年限内保存罐车全部设计文件。 4.2.3制造单位的职责4.2.3.1冷冻液体罐车的制造应为整车制造,制造单位对冷冻液体罐车的制造质量负责。 NB/Txx84.2.3.2制造单位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制造,如需要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应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修改的书面证明文件,并对改动部位作详细记录。 4.2.3.3制造单位在容器制造前应制定完善的质量计划,其内容至少应包括罐体的的制造工艺控制点、检验项目和合格指标。 4.2.3.4制造单位的检查部门在制造过程中和完工后,应按本标准、设计图样、设计文件和质量计划的规定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出具检测和试验报告,并对报告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4.2.3.5制造单位应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其产品应取得监检单位出具的“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4.2.3.6冷冻液体罐车应按型号,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或批准的试验机构进行型式试验或相关试验,且取得相应合格证明文件。 4.2.3.7制造单位对其制造的每台冷冻液体罐车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至少保存下列技术文件备查。 a)质量计划或检验计划;b)制造工艺图或制造工艺卡;c)产品质量证明文件;d)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文件;e)标准中允许制造厂选择的检验、试验项目记录;f)制造过程及完工后的检查、检验、试验项目记录;g)原设计图和竣工图。 5材料及外购件5.1一般要求5.1.1罐体用材料应符合相应材料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5.1.2罐体的选材应考虑材料的使用条件(设计温度、设计压力、介质特性和操作特点等)、材料的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容器的制造工艺以及经济合理性。 5.1.3与充装介质接触的材料应与介质相容。 5.1.4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带)的制造单位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5.1.5制造单位应对材料供货单位进行评审和追踪,确保所使用的压力容器材料符合本标准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材料进厂时应审核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材料标志,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后方可投料使用。 5.1.6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单位应取得制造相应产品项目及级别的许可资格。 5.1.7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材料应进行复验,符合TSG R0005及其相应材料标准的要求后才能投料使用a)罐体用级锻件;b)不能确定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或者对材料的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罐体受压元件材料;c)内容器钢板采用境外材料;d)内容器钢板用奥氏体不锈钢开平板;e)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复验的材料。 5.1.8奥氏体型不锈钢开平板应按批号复验力学性能(整卷使用者,应在开平操作后,分别在板卷的头部、中部和尾部所对应的开平板上各截取一组复验试样;非整卷使用者,应在开平板的端部截取一组复验试样);对于5.1.7a)、b)、c)、e)要求复验的情况,应按炉号复验化学成分,按批号复验力学性能。 5.1.9罐体内容器钢板需复验时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每张钢板的表面质量和标记;b)每个炉号的化学成分;c)每个批号的力学性能;NB/Txx9d)按材料标准的规定抽取钢板进行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温度在设计文件或相关技术文件没有规定时,不高于最低设计金属温度。 冲击功指标应符合TSG R0005及相应钢板标准的规定或按设计图样要求。 注奥氏体不锈钢的使用温度不低于-196时可免除低温冲击试验。 5.1.10外壳用低合金钢板的复验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每张钢板的表面质量和标记;b)每个炉号的化学成分;c)每个批号的力学性能和冷弯性能;d)夏比(V型缺口)低温冲击试验,试验温度为-20或按设计图样的规定,低温冲击功指标应符合TSG R0005及相应钢板标准的规定。 5.1.11罐体受压元件使用境外牌号材料时,除应满足相应的材料标准外,还应满足TSG R0005中关于境外牌号材料使用的要求。 5.1.12当罐体材料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图样或相应的技术文件中注明。 5.1.13外购件应符合相应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外购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2外购件5.2.1汽车底盘应选用主管部门认可并且符合环保排放要求、油耗要求的定型产品。 半挂车行走机构应满足GB/T23336要求,其制造单位应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和产品合格证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5.2.2当选用进口汽车底盘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管理规定和5.2.1的要求。 5.2.3钢管、阀门等压力管道元件应符合相应材料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且考虑材料与介质的相容性。 5.2.4进口压力管道元件应符合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5.2.5灭火器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与所充装介质性能相适应,且有质量证明文件。 5.3罐体材料5.3.1罐体用材料(钢板、钢锻件等)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应符合TSG R 0005、GB150.2和设计图样的规定。 5.3.2内容器用材料5.3.2.1罐体内容器用受压元件的材料除应符合相应材料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a)应是采用镇静钢,并应采用炉外精炼工艺;b)具有良好的塑性,其标准常温屈服强度(或0.2%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应不大于460MPa,标准常温抗拉强度上限值一般应不大于725MPa;c)标准常温屈服强度(或0.2%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与标准常温抗拉强度下限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0.85;d)钢板的断后伸长率不低于10000/抗拉强度(%),奥氏体不锈钢的断后伸长率应不小于40。 采用不同尺寸试样的断后伸长率指标,应按照GB/T17600.2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奥氏体钢进行换算,换算后的指标应符合本条规定。 5.3.2.2内容器用不锈钢板应符合GB24511的规定,热轧产品表面加工类型不低于1D型,冷轧产品表面加工类型不低于2D型。 5.3.2.3不锈钢锻件应符合NB/T47010的规定,与罐体内介质接触的钢锻件,级别不得低于级。 5.3.2.4内容器常用材料的标准、厚度范围及许用应力按表1的规定。 表1内容器常用材料性能及许用应力指标高合金钢钢板NB/Txx10钢号钢板标准厚度mm室温强度指标在20下的许用应力,MPa R P0.2MPa RP1.0MPa Rm MPa RP0.2对应的许用应力RP1.0对应的许用应力S30408GB245113252052505xx7167S30403GB245113251802304901xx3S31608GB245113252052605xx7173S31603GB245113251802604901xx3高合金锻件钢号钢锻件标准公称厚度mm室温强度指标在20下的许用应力,MPa RP0.2MPa RmMPa S30408NB/T470101002055xx7S30403NB/T47010100175480117S31608NB/T470101002085xx7S31603NB/T470101001754801175.3.3外壳用材料5.3.3.1外壳用钢板应有良好的可焊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同时应考虑到外界环境的腐蚀作用和环境温度条件。 主要管路引出位置的外壳材料还应考虑与冷冻液化气体介质的相容性。 当选用低合金钢板时,应符合GB3531或GB713的规定;当选用不锈钢钢板时,应符合GB24511的规定。 5.3.3.2外壳用低合金钢锻件和不锈钢锻件应分别符合NB/T 47009、NB/T47010的规定,锻件级别不应低于级。 5.3.3.3外壳常用的低合金钢材料的标准、厚度范围及许用应力按表2的规定。 表2外壳常用低合金钢材料许用应力低合金钢钢板钢号钢板标准使用状态厚度室温强度指标在下列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RmMPaR eLMPaxx0150Q245R GB713热轧,控轧,正火3164002451481471401636400235148140133Q345R GB713热轧,控轧,正火316510345189189189163650032518518518516MnDR GB3531正火,正火加回火6164903151811811801636470295174174167低合金钢钢锻件20NB/T47008正火、正火加回火10041023515214013316Mn NB/T47008正火、正火加回火,调质10048030517817816716MnD NB/T调质100480305178178167NB/Txx11470095.3.4管件材料5.3.4.1钢管、管件等压力管道元件应符合相应材料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且考虑材料与介质的相容性。 5.3.4.2管子用材料应符合GB150.2相应材料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 5.3.4.3不锈钢钢管应符合GB13296或GB/T14976的规定。 5.3.4.4不锈钢钢锻件应符合应符合NB/T47010的规定,级别不得低于级。 5.3.4.5不锈钢钢棒应符合GB/T1220中切削加工用钢棒的规定,还应满足GB150.2第5.2.9条的规定。 5.3.4.6常用的不锈钢钢管的标准、厚度范围及许用应力按表3的规定。 表3常用不锈钢钢管材料许用应力高合金钢钢管钢号钢管标准厚度20下的许用应力,MPa0Cr18Ni9(S30408)Gr18Ni9(S30408)GB/T149762813700Cr17Ni14Mo2(S31603)GB132961411700Cr17Ni14Mo2(S31603)GB/4绝热材料5.4.1真空粉末绝热用膨胀珍珠岩(珠光砂)应符合下列要求1)粒度0.1mm1.2mm;2)堆积密度30kg/m360kg/m3;3)含水率不大于0.3%(质量比);4)导热系数(在常压下、温度77K310K时的平均值)不大于0.03W/(mK)。 5.4.2夹层填充真空粉末时,可向粉末中均匀添加阻光剂。 阻光剂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其含量不大于0.2%(质量比)。 储运液氧的真空绝热罐体禁止使用易燃阻光剂,如铝粉等。 5.4.3高真空多层绝热中的绝热材料应符合GB/T XXXXX深冷容器用高真空多层绝热材料的要求,且应采用导热系数小、放气率低的脱脂纤维布或者脱脂纤维纸等材料。 如果使用脱脂玻璃纤维布,其可燃物含量不大于0.2%(质量比),使用脱脂玻璃纤维纸,其可燃物含量不大于2%(质量比)。 5.4.4充装沸点不高于182介质的冷冻液体罐车,不应采用可能与氧气或富氧气氛发生危险性反应的绝热材料。 绝热材料与氧的相容性试验应符合GB/T XXXXX深冷容器用材料与气体的相容性判定导则的要求。 5.4.5高真空多层绝热用铝箔应符合GB/T3198的规定,双面镀铝聚酯薄膜基材应符合GB/T16958的规定。 5.4.6真空夹层采用的5A分子筛和13X分子筛吸附剂,应分别符合GB/T13550和HG/T2690的规定。 5.4.7高真空多层绝热的真空夹层应设置具备吸氢能力的吸附剂,如采用氧化钯时应符合YS/T599的规定。 5.5焊接材料5.5.1焊接材料应符合NB/T47018.147018.4及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且应有质量证明书和清晰、牢固的标志。 NB/Txx125.5.2用于制造罐体受压元件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其熔敷金属化学成分与母材相同或相近,且力学性能高于或者等于母材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当设计需要时,其它性能也不应低于母材的相应要求。 5.5.3制造单位应建立并严格执行焊接材料验收、复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 5.6夹层支撑材料5.6.1非金属夹层支撑材料应尽可能选用导热系数小、使用温度在材料允许使用温度范围内、真空下表面放气率低和具有良好低温冲击韧性的材料;如采用玻璃钢材料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玻璃钢内支撑材料性能要求项目名称作用力或测量方向单位要求环氧树脂类改良酚醛树脂类20-19620-196密度g/cm31.701.851.701.85平行弯曲强度垂向MPa180250250300压缩强度层向MPa250280280350垂向180250230280拉伸强度层向MPa16201620垂向180250210280冲击韧性(简支梁无缺口)垂向J/cm220252528剪切强度层向MPa25303040导热系数层向W/(m.K)0.500.350.500.35垂向0.430.300.430.3020-196平均线膨胀系数层向10-6/K4646垂向2525备注1.层向沿玻璃钢纤维材料的铺层方向;垂向垂直于玻璃纤维材料的铺层方向。 2.由于低温测试步骤为试样放于-196液氮下1小时,然后取出进行测试,理论下温度会升高36,因此实际的测试温度为-160。 5.6.2采用金属夹层支撑材料时,应选用导热系数小的金属,支撑本身应具有足够长的热桥,以满足产品的低温性能要求,同时,使用温度应在材料允许使用温度范围内,且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 5.7其他材料5.7.1支座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 5.7.2支座和车架材料应考虑外界环境的腐蚀作用和使用环境温度条件。 5.7.3半挂车行走机构车架及主要承力构件用低合金结构钢应符合GB/T1591的规定。 5.7.4与低温受压元件相焊接的非受压元件,其低温韧性及焊接性能应与相焊受压元件相匹配。 5.7.5支座与罐体焊接的垫板应采用与罐体材料牌号相同的材料。 5.7.6罐车用其他材料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6设计6.1一般要求6.1.1冷冻液体罐车的设计应符合TSG R0005的规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6.1.2设计文件的要求6.1.2.1冷冻液体罐车的设计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规范与标准的选择、主要设计结构的确定原则、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原则、材料的选择、安全附件的选择、主要外购部件(如行走机构等)等的选用说明,同时还需要NB/Txx13对所充装介质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编号、名称、类别及与工作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和密度等)、危特性、混合介质的限制组分以及有害杂质的限制含量要求等作出说明;b)设计计算书,包括罐体强度计算、结构强度应力分析报告(需要时)、容积计算、安全泄放量计算、安全阀排量或者爆破片泄放面积计算,还包括内外支撑结构强度计算、传热计算、轴荷分配计算、稳定性计算等;c)设计图样,包括总图、罐体图、管路系统及流程图等;d)制造技术条件,包括主要制造工艺要求、检验试验方法等;e)风险评估报告,包括主要失效模式和风险控制等,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f)使用说明书,包括主要技术性能参数、适用的介质、装卸附件和安全附件等的规格和连接方式、操作使用说明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和必要的警示性要求等。 6.1.2.2冷冻液体罐车的设计总图上,至少应注明以下内容a)产品名称、型号及设计制造依据的主要法规、标准;b)工作条件,包括使用环境温度、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介质的危特性、装卸方式、装卸压力以及特殊的腐蚀条件等;c)设计条件,包括设计温度、设计载荷、介质(组分)、腐蚀裕量、焊接接头系数等;对有应力腐蚀倾向的,需要注明腐蚀介质的限定含量;d)主要特性参数,包括冷冻液体罐车的最大设计总质量、整备质量、内容器的几何容积、真空夹层的几何容积、最大允许充装量等;e)外壳与内容器的圆筒、封头的设计厚度;f)额定充满率;g)罐车设计使用年限,如果罐体是疲劳容器还需要标明循环次数;h)特殊制造要求,如氮气或者惰性气体置换要求等;i)耐压试验要求;j)泄漏试验要求;k)罐体真空绝热形式、真空性能指标(包括封结真空度、真空夹层漏气速率、真空夹层漏放气速率)、真空绝热性能指标、真空寿命等;l)防腐蚀要求;m)安全附件的规格、性能参数及连接方式;n)仪表的规格、性能参数及连接方式;o)装卸附件的规格、性能参数及连接方式;p)铭牌位置;q)装卸管口方位、规格、连接法兰标准等;r)运输中的气体保护要求,如氮气或者其他不溶性气体的封罐压力限制等要求;s)车辆性能,如整车底盘型号及发动机功率、轴距、整备质量、接近角/离去角、前悬/后悬、设计限速要求、整车满载轴荷分配、半挂车满载时轴荷分配、最小转弯半径、半挂车型号、整车稳定性要求等;t)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有关要求。 6.1.2.3冷冻液体罐车的罐体图上,至少注明以下内容a)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牌号、规格、标准及要求;b)罐体主要设计参数,包括设计温度、设计压力、最低设计金属温度、腐蚀裕量、最大允许充装量、充装介质及介质的危害性、内容器的几何容积、真空夹层的几何容器、焊接接头系数等;对有应力腐蚀倾向的罐体还需要注明腐蚀介质的限定含量;c)外壳与内容器的圆筒、封头的设计厚度;d)额定充满率;NB/Txx14e)无损检测要求;f)热处理要求;g)耐压试验要求;h)泄漏试验要求;i)罐体真空绝热形式、真空性能指标(包括封结真空度、真空夹层漏气速率、真空夹层漏放气速率)、真空绝热性能指标、真空寿命等;j)防腐蚀要求;k)罐体设计使用年限,如果罐体是疲劳容器还需要标明循环次数。 6.1.3冷冻液体罐车应按照型号,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其内容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6.1.4冷冻液体罐车设计时,罐体及车体附件应布置合理,安全和可靠,且应满足操作和运输的要求。 6.1.5冷冻液体罐车的外廓尺寸、轴荷、最大设计总质量应符合GB1589的规定。 6.1.6冷冻液体罐车在满载、静态状态下,向左侧和右侧倾斜最大侧倾稳定角应大于等于23。 6.1.7冷冻液体罐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整备质量和最大设计总质量应在各轴之间合理分配,符合原车型底盘或者半挂车行走机构所规定的参数,驱动轴的轴荷应不小于总质量的25%,转向轴的轴荷应不小于总质量的20%。 6.1.8冷冻液体罐车的罐体应水平布置或向后下倾斜布置,倾斜度应不大于2。 6.1.9罐体与底盘的连接结构和固定装置,应牢固可靠,满足运输要求,支座与罐体的连接部位应进行局部应力校核。 6.1.10冷冻液体罐车上装部分的布置,应避免对底盘车架造成集中载荷,尽可能将其转化为均布载荷,改善受力状况。 6.1.11汽车罐车的制动装置与制动性能、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6.1.12汽车罐车的最大允许充装量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行走机构允许的承载能力。 6.1.13半承载式半挂车车架,应进行结构强度校核。 6.2整车设计6.2.1一般要求6.2.1.1冷冻液体罐车的结构焊接件应符合JB/T5943的规定,外部管路、阀门等应有清晰标识,标明用途。 6.2.1.2罐体上的支座、底座圈及其他型式的支撑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座结构可以采用V形或者鞍式等结构形式。 6.2.1.3冷冻液体罐车应设置侧面防护装置。 除因操作功能而无法满足要求外,侧面装置应尽可能符合GB11567.1的规定,其防护高度应能够防护到罐体中部或以上。 6.2.1.4冷冻液体罐车还应设置后防护装置,其应符合下列要求a)后防护装置应安装在尾部外侧,且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追尾碰撞类型;b)防护高度应能够防护到罐体中部或以上;c)后防护内端面与罐体后封头及所有与罐体后部连接的附件外端面的垂直投影距离应不小于150mm;d)应能对与罐体后部连接的附件(管路、阀门、仪表、法兰等)发生意外碰撞时起到保护作用。 后下部防护装置,其强度和性能应不低于GB11567.2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的规定,后部操作箱防护应能承受1100kJ的全尺寸冲击能量。 6.2.1.5冷冻液体罐车的后悬应小于等于轴距的65%,且不大于3.5m。 6.2.1.6冷冻液体罐车的车辆每侧配备与所充装介质性能相适应的4kg以上手提式灭火器各一个,灭火器设置位置应明显,且固定牢靠、取用方便。 6.2.1.7冷冻液体罐车应安装符合GB/T13594规定的防抱死制动装置。 NB/Txx156.2.1.8冷冻液体罐车应装用子午线轮胎,轮胎负荷不应大于该轮胎的额定负荷,轮胎气压应符合该轮胎承受负荷时规定的压力。 具有轮胎气压自动充气装置的汽车,其自动充气装置应能确保轮胎气压符合出厂规定。 6.2.1.9冷冻液体罐车的导线、电源总开关、蓄电池、燃油箱、排气管等应符合GB21668的相关要求。 6.2.1.10单车用汽车底盘和半挂牵引车的前轮应装备盘式制动器。 6.2.1.11单车用汽车底盘和半挂牵引车应装备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辅助制动装置的性能要求应使汽车能通过GB12676规定的型或A型试验。 6.2.1.12单车用汽车底盘和半挂牵引车要求带限速装置,限速功能或限速装置应符合GB/T24545的要求,最高车速不大于80km/h。 6.2.1.13单车用汽车底盘和半挂牵引车应安装具备记录、存储、显示、打印或输出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等车辆行驶状态信息的行驶记录仪;行驶记录仪的显示部分应易于观察,数据接口应便于移动存储介质的插拨;安装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9056相关规定。 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如行驶记录功能的技术要求符合本标准及GB/T19056相关规定,应视为满足要求。 6.2.1.14冷冻液体罐车至少应设置一副备胎架。 6.2.1.15冷冻液体罐车的管路接头、阀门、仪表等装置应布局合理,相对集中,便于操作、检查和维护,并设置操作箱,操作箱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操作箱与车架的连接应牢固。 6.2.1.16冷冻液体罐车用增压器或装卸金属软管箱等,应安装在可靠、安全的部位。 6.2.1.17冷冻液体罐车的车辆识别代号标记应符合GB7258中第4.1.3条的规定。 6.2.1.18冷冻液体罐车罐体的外表面颜色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6.2.2单车6.2.2.1充装易燃和易爆介质的冷冻液体单车,排气管应装在罐体前端面之前、不高于车辆纵梁上平面的区域,并安装符合GB13365规定的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机动车尾部应安装接地装置。 6.2.2.2避免在冷冻液体罐车车架应力集中区内进行钻孔或者焊接。 6.2.3半挂车6.2.3.1半挂车支撑装置,应符合QC/T310及相应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其离地间隙应不小于320mm,满载时施加手柄的力应不大于196N,支撑装置的布置应不影响牵引车的转向行驶,半挂车的前回转半径及后间隙半径应满足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6.2.3.2半挂车的牵引销应符合GB/T4606的规定。 6.2.3.3半挂车车轴与悬挂装置应符合GB/T23336的规定,半挂车与牵引车的防抱制动装置应保证性能匹配一致;6.2.3.4半挂车气制动管与牵引车气制动管连接的连接器的型式、尺寸及安装位置应符合GB/T13881的规定。 6.2.3.5半挂车储气罐的额定气压为637kPa735kPa。 6.2.3.6半挂车气动刹车管的安装及密封性能应符合GB12676的规定。 6.2.3.7半挂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应不小于半挂牵引车的最小离地间隙。 6.3罐体设计6.3.1罐体在设计中应同时满足正常操作、制造、试验及运输等条件下承受各种机械载荷和热应力载荷的要求。 6.3.2载荷6.3.2.1设计冷冻液体罐车时,应考虑能够承受在正常装卸和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条件下的内压、外压、内外压力差等静载荷以及动载荷和热应力载荷等,同时还应考虑罐车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由于反复施加这些载荷而造成的疲劳效应。 罐车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载荷以及可能发生的最苛刻的组合NB/Txx16a)内压、外压或最大压差;b)运输过程中罐体以及装载介质的惯性力载荷;c)支座、其他型式支撑件与罐体连接部位或支撑部位的作用力;d)连接管道和其他部件的作用力;e)罐体自重及装载介质的静载荷;f)附属设备及管道等的静载荷;g)温度梯度或热膨胀量不同引起的热应力载荷;h)压力急剧波动引起的冲击载荷;i)冲击力,如由介质冲击引起的作用力等。 6.3.2.2温差载荷a)内容器从环境温度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