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五代时期福建书院述略第26卷第8期2010年8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JournalofJilinTeachersInstitute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V0lI26No.8Aug.2010唐?五代时期福建书院述略金银珍(武夷学院艺术系,福建武夷354300)摘要一向被视为一块蛮荒之地,化外之境的福建,到宋代出现理学巅峰闽学,一跃而成为全国的学术文化中心,而这种跳跃的却是之前福建儒学家们努力积淀的结果.本文通过唐五代时期福建各地书院的考察及其特征的论述,展示当时闽地儒学家们的风采和对后世的影响.关键词唐?五代;福建;书院中图分类号J1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042(2010)08-0046-03AReviewonFujianAcademiesinTangandFiveDynastiesJINYinzhen(ArtDepartment,WuyiUniversity,WuyishanFujian354300,China)Abstract:FujianprovinceisthenationalacademicculturalcenterinSongDynastybecauseoftheMinSchool,whilethisareahasbeenconsideredasarawplaceforalongtimeinhistory.TheachievementistheresultofthehardworkofpreviousConfucians.Throughtheinvestiga-tionofFujianacademiesandtheexpositionoftheircharacteristicsinTangandFiveDynasties,thisarticleshowsUSthepersonalityofConfuciansandtheirinfluences.Keywords:TangandFiveDynasties;Fujian;academies福建地处中国东南一隅,由于地理环境所致,在唐以前,经济文化极为落后,一直被视为一块蛮荒之地,化外之境.而这一地区的开发首先是对中原的开放,大批中原居民举家人闽,把发达的中原文化带进福建,把落后的福建文明带动起来,至唐中叶,福建文化进入前所未有的兴隆局面.福建文化在秦以前,基本上是在与中原隔绝的情况下封闭式发展的土着文化,其特征为”信巫鬼,重淫祀”;直到秦始皇大军南下,才切断闽中土着文化孤独发展的进程.随着闽中郡的建立,宏大的中原文化渐次渗人闽地,福建开始卷入中华民族的发展洪流中.一,唐?五代时期福建书院概论黄仲昭(14315O8年)在其八闽通志?学校志的开头部分,对福建兴学历程如此记述:”按旧志,莆人郑露倡学于梁,陈之间,福人薛令之登第于神龙之际,则闽人知学其所由来也远矣.”黄仲昭所指”莆人郑露”,指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郑露及其胞弟郑庄,郑淑从永泰移居莆田,创建湖山书堂,首开莆田,乃至福建文风一事;“薛令之登第”,指唐神龙二年(706年),福建第一进士薛令之(约683756年)登第一事.薛令之之前,福建应有一些学人,但史无记载,也无法判断其水准.而薛令之这位开闽第一进士,让八闽大地首次突破零功名的落后局面.考薛令之族谱,其祖先是浙江温州人,只是到了他父亲这一辈才到闽东福安定居.薛令之之后,他的家族也迁回温州,所以,薛令之中举,可以说是福建文化发展的先声,也可以说是南渐温州文化对福建的影响.史称”文章破闽天荒”的薛令之的出现,也在某种意义上说明是时福建秉承中原重视儒学文化传统了.儒学原是发源于中原的一种文化思潮,也是中原文化的核心.福建原为闽越人居住区域,原本不收稿日期:2010-06-O1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书院”的阶段性成果(2008B121).作者简介:金银珍(1957一),女,福建武夷人,福建武夷学院艺术系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艺术史教学研究.第26卷第8期金银珍:唐?五代时期福建书院述略?47?懂儒学.随着中原民众的不断移人,加之朝廷在福建等地提倡儒学的努力,终于在福建形成崇尚儒学的文化氛围.唐代中叶,福建的儒学有相当的发展,迄至唐末五代,福建的儒学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宋代福建出现的理学巅峰闽学,实与唐代福建儒学的奠基是分不开的.正如”惟昔瓯越险远之地,为今东南全盛之邦”,福建这块八闽之地,到了宋代博得“海滨邹鲁”之美称,一跃而成为全国的学术文化中心.在从蛮荒之地,化外之境向文教昌盛的海滨邹鲁转变的过程中,在福建各地积极”倡学”的众多”郑露”们,用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为福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根据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台湾华文书局福建通志和福建省情资料库等福建各地方志相关记载,将唐?五代时期的福建书院列表如下.(见表1)表1唐?五代福建新建书院一览表院址名称创建时间创办人备注福清闻读书院唐陈灿陈灿读书处福州长乐德成草堂844-880之间林慎思城北筹峰山德成岩;宋改为德成书院湖山书堂南朝陈?永定元年(557)郑氏三兄弟灵岩精舍唐?建中间(78083)林藻,林蕴,欧阳詹在城南灵岩寺林藻,林蕴于城北郊澄渚村购里人陈暄地筑书澄渚书堂唐?大历间(766779)林藻,林蕴堂;今西天尾镇澄渚村莆田福平书堂唐?大历间(766779)欧阳詹购福平山地筑书堂;今西天尾镇福平山东峰书堂唐黄滔在广化寺普门庵莆田北岩精舍唐陈峤在北磨山漆林书堂唐?成通间(86o873)翁巨隅翁巨隅别墅;在江口镇草堂山文昌书堂唐末郑樵讲学着书处;改寺庙而建;在塔斗山上枫江讲堂唐?中和年间(881_884)仙游杨在尧读书处;朱熹讲学处;东山书院唐末正觉禅师东山”四园”读书处;郑璞曾主持泉卅I南安杨林书院唐末杨肃读书处松洲书院唐?景龙二年(708)刺史陈元光县尹席宏礼聘陈垧为讲席漳州漳州周潘书堂唐周匡物潘存实周匡物,潘存实读书处;在名第山漳浦粱山书院唐一名良山书院;潘存实读书处;在盘陀邵武和平书院后梁开平二年(908)黄峭南平建阳鳌峰书院唐?乾符年间(874879)熊秘熊秘五世孙熊知至以自号名之;熊禾修建政和梧峰书院唐?五代许延二古田蓝田书院南唐955年前后余仁椿朱熹书匾薛令之隐居读书处;咸通元年改为灵岩寺;宁德福安灵谷草堂唐?咸通元年(860)之前在穆赛溪畔廉村福鼎草堂书院唐?咸通间(86o一873)一名林降神草堂;金州刺史林嵩读书处二,唐?五代时期福建书院特征上表所收22所书院,书堂,草堂,精舍等,名称不一,名目繁多,办学性质也相差甚远,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三种:(一)私人读书之所此类最多,如闻读书院,德成草堂,东山书院,欧阳书院,周潘书堂,梁山书院,灵谷草堂,草堂书院等,有书院,也有书堂,草堂等,都是各地士子们读书之处.(二)家学族塾性质的书院此类也不少,如湖山,漆林,和平,鳌峰,梧峰等书院.这类都是为了教育自家或者本族子弟而开设?48?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10年8月的私塾,名日书院(或书堂),实则蒙学性质的家塾.这些书院,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书院举建者中,多有南迁入闽始祖或者其后裔.黄峭,熊秘,许延二,都是该家族的入闽始祖.(三)官办书院只有一所根据明万历漳州府志?乡贤和清乾隆龙溪县志记载,松洲书院是唐景龙二年(708年),首任漳州刺史陈元光(657-_711年)在松洲村创办,所聚生徒多达40人,由其子陈垧(680一年)主持,并在书院”与士民讲习”,达到”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醒醇”之目的.有关松洲书院诸多特征,我们在此暂且不论,以上记载明确告诉我们三点:1.建置起始,松洲书院就有名有姓.2.建置起始,松洲书院就有明确的办学宗旨,是一所比较”规范”的”讲学授业,培育人才”的书院.3.时任官员举建,作为一代儒将陈元光深知”兵革徒威其外,礼让乃格其心”,”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在兴庠序”的道理,因此,在正式创建漳州之后,他就在州郡职官中设专司教育的”文学”职,主持乡校事宜,并创办松洲书院,用”兴庠序”的方法,来改变”海滨世无仕进者”的落后面貌,真正实现”盖伦理讲则风俗自尔渐符治,法彰则民心自知感激”的和平局面.严格地说,唐?五代时期的书院大都不属于书院,只是读书人自己的书舍或收藏经籍之所,与之后的两宋时期的那种授徒讲学的书院有本质上的差别,因而尚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书院.但是,它们同两宋时期的书院又有无法割断的渊源关系,唐?五代私人读书之所的大量涌现,为宋代作为教育组织的书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纵观上述,22所比较”规范”或者不很”规范”的,名称繁多的书院(书堂,草堂,精舍),论其共同的主要特征,应该是”结庐山林”.千余年前的这些士子们都酷爱云雾缭绕的高山茂林.在那特定的年代,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那些清静优美的山林净地兴建书院,让弟子学子置身于美的大自然当中.这样的现象在筑室读书的士子当中尤为明显,这些筑室山林,读书其中的士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美妙的韵律与深沉的呼息,在其精神会获得最大的满足的同时,这些山林因这些士子的进山而灼灼生辉,流芳千古,如漳州的名第山.名第山原名天城山,是漳州第一进士周匡物(生卒年未详)年轻时前往结庐读书,出仕告老隐居之处,后朝廷命名为”名第山”.与这位周匡物一同进山结庐读书的还有潘存实(生卒年未详).二位好友结伴进山读书,二人后又都登进士,时人称二人为”周潘二先生”,把他们的读书处称为”周潘书堂”.福州福清的闻读书院,乃唐代水部郎中陈灿(生卒年未详)读书之处,而这闻读书院所在地闻读山,原本不叫闻读山,却叫小隐岩,也是因陈灿在此筑室读书改名.与上述的”结庐山林”具有同样意义的还有”隐居山野”.鳌峰书院,梧峰书院都是其举建者”隐居山野”的结果.鳌峰书院创办者熊秘乃唐末右散骑常侍,兵部尚书,唐乾符年间(875879)领兵入闽守温陵(今泉州),不久就b居建阳的莒口义宁,之后熊秘兴办家塾,以教子弟.梧峰书院创办者许延二(830)乃唐宣宗时期的银青光禄大夫,掌管银库,因被御史刘姑卿陷害,贬降楚州山阳县令.为避仇家,远抵南方寻找隐居之地.几经周折,至现在政和澄源白鸽殿下马定居.而其创办的梧峰书院,面向澄源最高的南当山,背靠钟山.从这些学者儒士和隐者高士们的”结庐山林”和“隐居山野”,我们多少能够感悟到中国古代的士人之人生理想和政治态度,他们是期待着有生之年成为万人敬仰的”王者之师”,并且又倾心于急流勇退的”功成身退”,真正做到”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无法否认的一点是:他们”结庐山林”和”隐居山野”之背后隐藏着的一个对时局的深层次的忧虑,那就是躲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洛阳市洛宁县招聘看护队伍工作人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韶关市浈江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2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售后人员工作总结
- 十二岁生日发言稿(15篇)
- 2025年半自动精密印刷机项目建议书
- 2025年PP改性新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芜湖繁昌区教育高层次人才招引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柳州市防洪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上半年内江市部分学校公开考试招聘教师、部分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河北地质大学选聘工作人员8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宁乡辅警考试试卷必刷题
- 2025重庆碳管家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吊装储罐施工方案
- 尾矿库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工证考试题及答案测试卷测试题(答案)
- 苏少版(五线谱)(2024)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发改委考试题目及答案
- 细胞培养实验课件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实验室准入教育)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宁夏固原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项目(宁隆参1井)报告表
- 2025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