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弱电设计总方案(doc 195页).doc_第1页
新闻中心弱电设计总方案(doc 195页).doc_第2页
新闻中心弱电设计总方案(doc 195页).doc_第3页
新闻中心弱电设计总方案(doc 195页).doc_第4页
新闻中心弱电设计总方案(doc 195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弱电系统设计总体说明弱电系统设计总体说明 4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4 2 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 4 3 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4 4 产品选型 产品选型 4 5 深化设计要点 深化设计要点 5 6 关于各系统主干桥架 关于各系统主干桥架 8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综合安防系统综合安防系统 9 第一章第一章概述概述 9 1设计总则 9 2设计依据 10 3设计原则 11 4总体设计思路 13 第二章第二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7 1设计说明 17 2系统架构 18 3前端设备 18 4中心设备 25 5功能及指标 38 第三章第三章门禁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 40 1系统组成 40 2控制原理 41 3系统功能 41 4系统连接 42 5系统管理 43 6系统配置原则 45 7系统组成及设备性能介绍 47 第四章第四章离线式智能电子巡更系统离线式智能电子巡更系统 61 1前言 61 2设计依据及原则 61 3需求分析 62 4系统解决方案 62 5系统组成及设备性能介绍 65 第五章第五章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 68 1系统概述 68 2停车场设计说明 3系统功能特点 4系统配置 5车位引导系统 6系统组成及设备性能介绍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 88 第一章第一章设计概述设计概述 88 1建筑功能及特点说明 88 2楼宇自控系统对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性 90 第二章第二章方案设计说明方案设计说明 91 1系统应能达到的功能 91 2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92 3系统组成及设计说明 95 4监控对象及控制方法 100 第三章第三章设备选型设备选型 107 1系统硬件性能指标 107 2系统软件功能 109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卫星电视及多媒体显示屏系统卫星电视及多媒体显示屏系统 118 第一章第一章卫星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系统 118 1系统概述 118 2设计原则 120 3网络主要参照标准和设计依据 120 4系统功能 121 5设备性能介绍 125 6有线电视机房接地和卫星天线避雷措施 134 第二章第二章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136 1设计说明 136 2主要设备及软件选型 138 3系统架构及功能 141 4广角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功能 145 5广角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特点 146 6广角多媒体信息发布管理软件设计 148 7广角多媒体播放管理软件系统总体结构 150 8广角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关键技术 153 9广角多媒体播放管理软件 160 10广角播放器 166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酒店管理及酒店门锁管理系统酒店管理及酒店门锁管理系统 169 第一章第一章酒店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 169 1概 述 169 2华仪 B S 架构酒店管理系统简介 170 3华仪 B S 架构酒店管理系统的技术创新与特色 172 4系统功能说明 174 5华仪餐饮管理系统 187 第二章第二章酒店门锁管理系统酒店门锁管理系统 192 1智能卡门锁概述 192 2产品选型 192 3电子门锁的特点 193 4主要技术参数 194 5产品功能及组成 194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弱电系统设计总体说明弱电系统设计总体说明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XXX 新闻中心位于 XXX 总建筑面积 124535 2 平方米 其中地上面积 95912 2 平方米 地下面积 28623 平方米 主楼地上 16 层 地下 4 层 该建筑 的使用功能包括 商业 酒店式公寓 写字楼及自用型办公楼 2 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 按照甲方的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综合安防系统 包括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 巡更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 卫星电视及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酒店管理及酒店门锁管理系统 3 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本次设计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并保证一定的可扩展性和灵 活性 使之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其先进的地 位 通过我们的深化设计 大量结合我们在弱电系统工程建设方面的经验 力 争使本工程的智能化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同 时设计应遵循国家及相关行业的设计规范 努力把本工程建设成北京市智能化 优质示范工程 4 产品选型 产品选型 本次设计的产品选型我们按照甲方要求选择的均为行业内国际化知名品牌 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全部是国外厂家的产品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在一些领域的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售后服务 备件供应等方面还具有 一定的优势 我们也选择了部分这一类产品 具体产品选择如下 监控 门禁系统及楼宇自控系统 美国 HONEYWELL 霍尼韦尔 巡更系统 美国 LANDWELL 兰德华 停车场管理系统 中国捷顺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 中国九州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中国九华 酒店管理系统 中国华仪 酒店门锁管理系统 中国天创 5 深化设计要点 深化设计要点 本次设计是在设计院初步设计的基础上 由我方进行二次深化设计 各系 统设计要点分述如下 监控系统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原设计方案中在电梯前室安装云台摄像机 我们变更为固定摄像 机 既满足功能需要 又可降低初步投资费用 首层大堂全部选用快球摄像机 地下车库原设计方案未布置监控点 我方建议在每一层车库各布置 4 台云台摄 像机 完善系统布局 1 优化了系统配置 2 完善了系统布局 门禁系统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原设计方案只考虑首层布置 4 个门禁点 其他位置未考虑 按照 甲方的要求 在大厦首层 各层电梯前室 酒店式公寓 各主要设备机房和物 业用房进行安装 但以目前掌握的资料 整个大厦的功能区域划分还不完善 每一功能区的授权细分还未规划 因此本次设计我们没有盲目地增加门禁点 而是重点放在产品功能选择 保证选择的产品可以满足未来大厦对门禁集中授 权管理的需要 具有灵活的可扩充性 并可实现与监控系统的联动 1 系统设计不盲目 2 功能满足需求 电子巡更系统电子巡更系统 原设计方案采用的是在线式的巡更系统 在线式有它自身的优点 但考虑 到大厦在建设和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布局和功能的变化 巡更点的变更和增加不 可避免 为了保证系统灵活性 本次设计我们采用的是离线式巡更系统 巡更 点的布置暂维持原方案 1 变更原设计方案 使方案更趋合理 2 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停车场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 作为较为标准的一进两出式停车管理系统 我们目前的设计满足招标文件 的所有需求 此次设计的重点在车位引导系统上 大厦停车场车位为机械车库 和平面车位相结合的方式 如果全部是平面车位 车位引导系统容易实现 在 区位引导的基础上 可准确显示最近的空车位 并引导停车 但机械车库的特 殊性在于车位探测器为有线方式 无法虽车库移动 我们经过初步研究 有一 个建议方案 能否与机械车库设备厂家协调 从该系统中获取空车位信息 加 载到车位引导系统中 或者在进入机械车库时二次刷卡 统计车位信息 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 1 在控制域 EBI 系统采用 LONWORKS 现场总线 并具有 LONMARK 认证 到目前为止 全世界已有 2500 多家公司利用 LonWorks 技术生产各种各样的 LonWorks 产品 以满足现代化楼宇 工厂 交通运输系统 成为新一代控制网 络技术 EBI 系统是一个全开放性的系统 使不同厂家的产品可以灵活互换 可以与未来扩展的设备具有互联性与互操作性 且能方便地融于全球信息网络 其开放 灵活等特点 成为 XXX 新闻中心楼宇自控系统的最佳选择 2 办公区的功能对室内环境舒适度十分强调 要求楼宇设备管理系统对空 调通风系统高精度地控制和调节 从而能提供最舒适的温度 湿度 满足使用 需要 而对于不管是对于开放式空间还是办公区域 在要求环境舒适度的同时 又要考虑到节能和高效率的发挥楼宇设备管理系统的作用 A 本工程采用水环热泵 VRV 空调系统为大楼提供冷热源 该系统具有节 能 舒适等特点 该系统由冷媒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组成 夏季制冷时冷凝热量 通过水系统和冷却塔向外散出 冬季可采用辅助热源实现空调制热 制冷时 室内机成为蒸发器 吸入液态冷媒 排出气态冷媒 将室内热量带到冷媒系统 中 此时主机的压缩机为制冷模式 向水系统放热 制热时 室内机成为冷凝 器 向室内供热 此时主机的压缩机从水系统中吸热 多个主机并联于水循环 系统中 当空调系统制热运行的吸热量小于制冷运行的放热量时 循环环路中 的水温度升高 到一定程度时利用冷却塔放出热量 反之循环环路中的水温度 降低 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辅助加热设备吸收热量 当吸热量和放热量基本相等 时 水环温度保持稳定 无需消耗外界能量 由于水环热泵 VRV 具有同时供 冷供热的热回收功能 它可以轻松解决平时需要精确计算 分别使用不同空调 系统才能解决的建筑物内外分区使用的需求 B 由于 XXX 新闻中心采用水环热泵 VRV 空调系统 对于水环热泵系统 水环系统的水温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 设计采用开式冷却塔用板式换热器 BL 1 2 3 及水环系统冬季用板式换热器 BR 1 2 3 等热交换设备实现对水 温的控制 楼宇控制 BA 系统设置了对水环一次侧供 回水温度 板换一 二 次侧阀门 板换二次侧供回水温度及相应水泵的监控点 监测水环系统水温及 各设备的运行状态 以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本设计中对卫星电视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主要针对原设计方案中存在的 错误和不合理性 原方案在卫星信号和有线信号的混合上存在错误 光信号不 能直接混合 电信号先混合后再转换成光信号传输 在光干线传输网络上 原 方案在光分路器的设置上分层过多 我们将光分路器减少到两个 分配出 12 路 信号 经光接收机传输到分配网络中 这样进行设计变更后 不影响网络的质 量和效果 但投资可降低 1 全新的设计方案 合理的系统构架 2 有效节约投资 3 保障系统功能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原设计方案考虑到信息发布点的布置 但没有考虑到该系统是基于局域网 和宽带互联网的 因此未考虑传输线缆的布放 因为整个大厦综合布线采用了 6 类系统 因此我们建议本系统也采用 6 类网线 以便在未来功能变更时可并 入大厦网络系统 实现无缝连接 暂考虑每两个信息发布点配置一台播放器 即控制造价 又便于单独控制 利于同时发布不同的信息 1 独立的 6 类布线系统 2 优良的可扩充性 3 播放器数量可根据功能分区灵活配置 利于控制投资 酒店管理及酒店门锁管理系统酒店管理及酒店门锁管理系统 此次按照四星级及以上酒店标准进行设计 功能模块完善 系统功能强大 可充分满足高级别酒店的所有需求 并考虑到两个系统的接口问题 实现系统 集成 各系统详细的设计方案参见后面的具体章节 各系统详细的设计方案参见后面的具体章节 各系统均重新绘制了系统原理图 各系统均重新绘制了系统原理图 报价说明报价说明 监控系统为完整报价 门禁系统按照原设计只包含四套门禁的报价 巡更系统为完整报价 停车场系统报价不包含车位引导系统 但在报价中包含区位引导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为完整报价 卫星电视及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为完整报价 酒店管理及酒店门锁管理系统为完整报价 6 关于各系统主干桥架 关于各系统主干桥架 监控系统 门禁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共用一个主干桥架 尺寸为 800 200mm 为金属防火桥架 卫星电视主干桥架尺寸为 200 100mm 金属防火桥架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综合安防系统综合安防系统 第一章第一章概述概述 1 1设计总则设计总则 根据需求来分析 本建筑将全面实现保安和管理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 通 讯自动化 以适应现代化信息的要求 为提供一个安全 便捷 高效 多功能 的环境 我们建议其安防系统按照智能化建筑高标准来建设 以提高本建筑的安全 防范档次及水平 为将来的服务提供安全保障及便利 因此 设计与施工中应采用成熟 先进的技术 以经济实用为原则 总体 设计 分步实施 整个系统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 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确 保本工程成为技术先进 可靠实用 经济合理的 具有国内 外领先水平的智 能建筑 结合项目实际需要 我们在设计中选择国际知名公司的产品 本次设计包 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和停车管理系统 它们分别担负建筑的视像监控 出入口管理 车辆管理等基本职责 是安 全防范 人员管理必需的技术保障 随着安防业的科技进步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安防业的应用 开创了现代 安防的新纪元 现代安防的快速发展 新理念 新技术 新产品使人耳目一新 安防技术已经步入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 区别传统技术防范体系 现代安防体 系提出了多层面交叉防范的全新理念 现代安防体系的技术构成呈现跨系统 高智能集成的趋势 现代安防产品的设计正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步伐 为了实现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满足系统既定总体架构的前提下 实现 系统的设计原则 我们认为 安防系统体系设计应该特别强调采用成熟技术以 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 高稳定性的大前提 在技术实现方面则应注重吸纳现代 安防技术成果 建造先进 实用的安防体系 体现安防业务的时代需求 同时 要考虑系统技术构成具有体系组态灵活 便利的特点 以应变运作过程中不断 出现新的功能需求和技术发展 有效延伸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 规划中还必须 考虑安防系统在整个弱电体系中的地位 建立与其它弱电系统的技术关联 为 更高层次的系统集成和管理开放接口 使安防子系统成为弱电工程整体考虑的 有机组成部分 2 2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GB T 50314 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07 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DG TJ08 601 2001 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DG TJ08 602 2001 智能建筑评估标准 JGJ T16 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 T 50311 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T 50312 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T 16572 1996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GA T75 94 安全防范工程工序与要求 GB50198 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308 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B12663 199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6796 1997 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J79 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115 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93 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32 90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6501 1986 30MHZ 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GB50045 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1 版 GBJ16 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997 版 GB50116 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 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GB16806 97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DGJ08 93 2002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 GB50054 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168 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 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4 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T2887 2000 电子计算机机房场地通用规范 GB50057 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GJ0B 83 2000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范 GB T11457 1995 软件工程术语 GB T14079 93 软件维护指南 GB T19000 3 1997 在软件开发 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 国际新闻中心相关设计图纸 3 3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本次安防系统工程的建设在常规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上 要特别注意本项目 的专用和特殊要求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设计和施工时遵循以下原则 3 1 先进性先进性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和信息需求的迅速发展的趋势 在技术上应具有一定的 超前性 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 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体 设计要一步到位 要保证本项目总体防范水平达到较高档次 在管线到位的情 况下 可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投资状况 分步实施安防系统 以提升整体技术应 用水平 应保证将其建成为先进的 现代化的智能化建筑和多年后不落后 以适度 超前的意识为指导原则 设计中采用先进的系统设备及系统软件和开发工具 保证系统在技术上领先 成熟稳定 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 3 23 2成熟成熟性和实用性性和实用性 采用被实践证明为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 最大限度地满足本项目现在 和将来的业务发展需要 确保耐久实用 系统管理功能全面 能充分满足项目自身各种业务的管理要求 应具有完 全的操作环境 界面简练 友好 联机帮助功能健全有效 3 33 3开放性开放性 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 使系统与未来的新增设 备具有互联性和操作性 且能很方便地融入全球信息网络中 安防系统应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 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 可与未来更换扩 展的设备具有互连性和互操作性 各子系统之间留有标准通用通讯接口 为子 系统的扩充 集成留有余地 3 43 4集成性和可扩展性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应充分考虑弱电智能化系统所涉及的各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 保证系 统总体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采用集中管理 操作和分散控制的模式 根据安防系统的实际情况 按需要分层次实现各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 保证系统总体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采用集中管理 分散控制的模式 总体结构应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既可以包容不同厂类型的产品 便于 升级换代 使整个智能化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不断得到充实 完 善 改进和提高 并在预埋和主干敷设上留有冗余 以便于将来的扩展 3 53 5标准化和模块化标准化和模块化 根据安防集成系统总体结构的要求 各子系统必须标准化 模块化 代表 当今新的 先进的科技水平 3 63 6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防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 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 信息传递的安全 以及运行的可靠性 对安防系统的数据交换 存储和访问等应有有效的安全措施 防止数据被 破坏 窃取 丢失等事故发生 安全级别控制健全 防止截取操作 能有效审 计用户操作 以便追查事故原因 系统的软 硬件设备要求运行稳定 故障率低 容错性强 应采取有效措 施 保证系统无故障连续运行 3 73 7服务性和便利性 强调以人为本服务性和便利性 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适应多功能 外向型的需求 对于来自内外的 各种信息进行收集 处理 存储 传输 检索 查询 为实际使用者和管理者 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和充分的决策依据 为用户和管理人员提供安全 舒适 方便 快捷 高效 节约的工作和办公环境 3 83 8可维护性可维护性 具备故障诊断和分析工具 能帮助维护人员迅速判断故障原因 并具备有 效的维护工具和系统自恢复工具 能保证及时准确排除故障 安防系统同时具备有一定的诊断和维护能力 3 93 9经济性经济性 在实现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 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以及经济的优化 设计 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要在确保用户需求 系统集成要求的前提下应具有良 好的性价比 4 4总体设计思路总体设计思路 4 14 1设计思想设计思想 强调整体安防解决方案 采用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方式 保证电视监控位 置无死角 建设完善的综合安保管理系统有利于加强本建筑的安全保卫工作 为提高其安全级别而提供保障及工作便利 总体设计中实现 设计一步到位 管线敷设及预留到位 系统要充分和有 效地应用系统集成 并具有分步实施和功能扩充的条件 建成后的系统要体现 安全 先进 可靠 实用 便捷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 充分考虑集成的有效度 开放性 扩展性 实现各子 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 便于今后系统的扩充及增容等 预留未来 的功能拓展 4 24 2采取子系统独立分控 总体系统集成方式采取子系统独立分控 总体系统集成方式 安防系统中所选用的各个功能子系统设备都具有开放的通讯接口 可以通 过 RS232 数据库或 TCP IP 方式 API 协议接口与各个分控系统进行上位集成 软件集成平台功能可以留待将来分步实施 每个子系统以各自的主控系统为中心 独立工作 同时通过集成与其它子 系统有机地协同工作 联动防范 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区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实 现防区内各应用子系统的联动 各个子系统既可集成在统一的界面协同工作 又可以作为独立系统单独运 行 因此在系统选型上 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 操作与处理在统一的人 机界面完成 实现分散监视 控制和集中管理 统一调度的目的 分控系统集成软件以电子地图为操作平台 为各自防区的值班干警提供统 一的图形化操作界面 确保各防区能够独立工作 同时能以数据库方式 XML 格式或 TXT 文本格式向总控系统和应急指挥中心开放数据接口 在必要的情况 下 还应能根据由总控中心或应急指挥系统发来的指令 控制本防区内的技术 应用子系统完成要求的动作 如启动高音警笛 启动高压电网 关闭进出口 实现视频跟随等 安防系统集成是建立在各个子系统管理系统平台基础上的 设计时应用了 成熟的 成套的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 建立一个可靠 稳定的系统集成平台 通过通讯协议的转换 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等方式实现数据交换 同时 安保集成管理系统支持将楼宇自动化系统 通讯自动化系统 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等集成到一个平台进行管理 实现更高层次的 IBMS 系统集成功能 4 34 3各子系统设备选型必须衔接统一各子系统设备选型必须衔接统一 一个项目的安防系统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其子系统必将具有独立性 综合性 复杂性 如何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管理和信息共享同样也至关重要 由于安防系统功能的特殊性 联动的复杂性 集成的层次性 因此 在安 防系统的品牌选择上必须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开放性 采用知名的 主流的 统一的品牌产品 实现安防系统以及更高层次的 IBMS 系统的深度集成功能 同 时为客户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及运行效益 安防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 一方面对系统 设备的安全性 可靠性要 求极为苛刻 另一方面还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强大高效的技术支持 以满足不 同客户提出的不同系统需求 同时本项目对于全面细致的安全服务要求是必须 也是必要的 由于设备产品的综合功能 可靠性 安全性和实用性的评估是比较模糊的 并且需要长时间的验证 因此在选择相关产品时 品牌的效应作用则是极为关 键 根据中国安防权威杂志 安全 计费结果自动显示在电脑显示屏及读卡机盘面的 LED 显示屏上 同时作语 音提示 司机付款 值班人员确认无误后 按电脑确认键 电脑自动记录收款金额 道闸开启 车辆出场 出场后道闸自动关闭 说明 如未配置临时卡计费器 司机可直接在出口读卡机上读卡 读卡机 LED 显示屏会显示此次收费金额并进行语音提示 同时管理电脑也会显示收费 金额及此卡的相关资料 5 5车位引导系统车位引导系统 5 1 概述概述 车位引导系统主要用于对进出停车场的停泊车辆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 该 系统可实现泊车者方便快捷泊车 并对非按规定泊车者进行监控 指正 使停 车场车位管理更加规范 有序 提高车位利率 该车位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 对每个车位的占用或社会总空闲状况进行可靠检测 5 25 2 车位引导系统功能车位引导系统功能 实现车位自动引导 全面 准确监控停车场车位使用状态 并对车位进行实时控制管理 指引 停放最佳位置 大型 LED 显示屏 实时摸拟显示停车场状态 剩余车位计数系统显示 采用超声波检测器检测车辆 准确 可靠 自动生成相关报表 车辆在位时 区域车位报表等 5 35 3 车位引导设备技术参数车位引导设备技术参数 车位引导控制器 通讯接口 RS 422 联网数量 为满足实时性要求建议 3 个 工作电压 DC12V 超声波检测器 最大探测距离 3 5 米 最小探测物价平面 0 3 米 2 最大探测距离时 有效探测角度范围 检测方向 15 内 可设定检测距离 0 5 3 5 米 探测反应时间 小于 0 3 秒 探测距离死区 小于 0 5 米 工作电压 DC24V 外型尺寸 车位引导显示屏 采用高亮度 LED 显示屏 根据实际停车场车位数大小进行定制设 计 一般情况每平米设计 30 个车位 通讯接口 RS 232 工作电压 12V 工作电流 根据实际车位数定 5 45 4 车位引导工作过程车位引导工作过程 A 工作原理 在停车处上方安装超声波检测器 由上往下发射超声波 对 从地面或车辆上回来的反射波不同 通过微处理机进行分析 从而做出有车或 无车的判断 B 引导过程 进场 当车辆进入停车场入口时 车辆检测器 数量流动 反超声波检测器 位置确 认 将检测到的信息通过控制器送到停车场管理工作站 计算分析现有车位占用 情况 确定出剩余中 下一个最佳停放车位号及分区号 并将其输出到引导显 示屏 指非行车路线 驾驶员在引导显示屏和交通引导标志的引导下 将车停 放到指定车位 也可以自由停泊 不会影响下一车辆的引导 超声波检测器检 测到论车辆后 再将车位补占用信号由控制器送至停车场管理工作站进行处理 出场 当车辆离开车位时 安装在论上方的超声波检测器 检测到该车位已空闲 即将无车信号由控制器送到停车场管理工作站 进行处理 同时将车位使用状 态送到车位引导显示屏显示 车位引导系统车位引导系统3级网络管理示意图级网络管理示意图 2 3 0 0 2 2 8 8 节点控制器 中心控制器 满位显示屏 中心计算机 1 行车引导屏 车车 位位 显显 示示 屏屏 B2 A A 64 位 地下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由超声波车位探测器 满位显示屏 车位引导屏 两级控制器 系统计算机 车位动态显示屏 选用 等组成 超声波探测器安装在每个车位上方 当有车辆驶入车位时 探测器检测出 有车信息 并将此信息传输给分路控制器 分路控制器将本分路信息传给中心 控制器 由中心控制器根据汇总的车位占用信息控制满位显示屏 车位引导屏 车位动态显示屏工作 LED 车位引导屏自动引导车辆进入空闲停车位 满位显 示屏安装在停车场入口处 实时显示现有空余车位数量 中心控制器还可将所有信 车位动态显示屏 息传输给停车场管理计算机 利用专用软件对停车场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管理 M64GM64G 车位节点控制器车位节点控制器 M64G 是一款专用于停车场车位检测系统的节点控 制器 是现代化停车场进行车位监测和车位引导的最新设备 主要应用了智能 采集和数字通讯技术 每个控制器可单独工作 也可集成多个控制器共同工作 多控制器工作时 其中一个作为中心控制器使用 其余的作为分路控制器使用 一个中心控制器最多可以采集处理 64 个分路控制器的信息 每个分路控制器可 以采集处理 64 个车位探测器输出的信息 电路根据不同探测器的要求既可以是 分线制也可以是总线制 分路控制器将采集的车位占用信息通过 CAN 总线 RS485 总线传送到远程中心控制器 中心控制器对各路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可实 现两项功能 1 由中心控制器直接控制满位显示和车位引导设备工作 2 中央 控制器还可以通过 RS232 标准接口与停车场管理计算机相联 将停车场的车位 占用情况实时传送给管理计算机 由计算机综合其它信息统一对停车场进行管 理 该设备可全天候连续工作 配合车位显示和引导设备可实现对大型停车场 的现代化管理 电源 DC24V 额定电流 500mA 功率 5W 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计算机 负责监控了解停车场车位使用情况 记录停车场各种数 据 图像 也可以由有关人员操作计算机向各控制器 引导屏下达修改指令 使这些设施按照用户要求方式工作 超声波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 采用自行开发的超声波探测器 该探测器结构合理 外形 美观 安装方便 工作稳定 电源 DC12V 功率 0 5W 车位引导指示屏车位引导指示屏 每个引导屏由中心控制器根据车位占用情况和预先设计 的程序控制灯光引导信号及剩余车位数字的变化 车位动态显示屏车位动态显示屏 完全模拟停车场实际布局 由红 绿两种信号灯光实时 动态显示每个车位占用情况 既可以帮助司机了解空余车位位置 也可以协助 停车场管理人员观查停车场使用情况 此设备非本系统必选设备 系统电源系统电源 使用交流 220V 变直流 24V 12V 开关电源 系统主要功能系统主要功能 车辆入位自动引导功能 车位数量显示功能 车位使用频率统计 区域内多停车场联网调度管理 根据用户具体要求扩展其他功能 系统特点系统特点 1 此系统清晰明确的引导信号标志可以大大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性能 节省大量人员成本 提升服务水准 2 技术先进 应用了当前比较先进的通讯和探测技术 国内首创 质量 过硬 3 适用范围广 本系统可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情况和要求 组成最合理的 方案 4 施工方便 不管是新建的停车场 还是已投入使用的停车场 都可以 很方便快速地进行设备安装 不需对原有设施进行任何改动 5 系统完整 由车位占用检测设备 车辆引导设备到计算机管理软件全 部自行设计开发 6 性价比高 本产品在功能和可扩展性上要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但价格 明显低于进口产品 7 完善的技术服务和支持 这是一套完整的停车场车辆引导系统 设备稳 定性高 在不间断运行的情况下 基本可以做到免维护 本公司还设立了专业 技术人员 为用户提供全面技术服务 6 6系统组成及设备系统组成及设备性能介绍性能介绍 6 1 JSZD002 道闸道闸 道闸整体由箱体 电动机 离合器 机械传动部分 闸杆 压力电波防砸 装置 可选功能 停车场系统必备 电子控制系统 数字式车辆检测器 可选 功能 停车场系统必备 等部分组成 1 1 主要功能特点 主要功能特点 结构坚实牢固 做防雨水和喷溅水保护 可以用特制的钥匙方便地打开 特别设计卸荷装置 以防止外力损坏 表体颜色采用最先进的汽车喷漆技 术 永不褪色 色彩鲜明的外形设计 具有较强的警示作用 特别定制道闸专用电动机 具备开 关 停控制功能 另外还具备电机转 速输出功能 便于控制系统对电机的运转情况加以检测和监控 具有防撞快速脱杆保护机构 可有效防止冲关时对闸机所造成的损坏 具有有双重自锁功能 可防止人为抬杆 停电后自动解锁 可摇动开闸 使用寿命长 平均使用超过 500 万次无故障 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 确保系统运行轻快平稳 以霍尔开关替代行程开关作为定位控制 全电路采用无触点控制 智能逻 辑控制 具有故障检测与报警 显示功能 方便对产品的维护和维修 根据地上和地下的不同使用场合 可选用直杆和曲杆道闸 系统控制灵活方便 既可使用三联按钮 遥控装置进行手动控制 也可通 过地感检测装置进行自动控制 且二者切换非常方便 系统对外配置标准 485 接口 可通过电脑对其进行远程控制与管理 2 2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减速电机 功率 250W 电源电压 AC220V 10 杆长度 铝合金方杆 6m 闸杆起落时间 0 5 2 秒 使用环境温度 30 60 相对湿度 小于 95 闸杆中心高度 930mm 输入接口 12V 电平信号或脉宽 100ms 的脉冲信 号 驱动电流 10mA 通信接口 RS485 电器标准 通信距离 1200 米 6 2 出入口控制主机出入口控制主机 出入口控制主机是系统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外部设备 是智能卡与系 统沟通的桥梁 必选配置 机箱 智能卡读写器 PLC 控制系统 可选配置 中文电子显示屏 语音提示系统 对讲分机 入口控制机选配自动出卡机 控制机的读卡距离在 2 5 米左右 读卡时间 0 1 秒 车主持远距离卡进出 场时 在出入口控制机上读卡进出场 1 1 控制机配置 控制机配置 控制机箱 密封设计 防雨 防尘 精工制作 智能卡读卡器 卡片与系统沟通的桥梁 对卡片进行感应 PLC 控制系统 读卡机的中心控制枢纽 承载系统参数 接受并传输各种 数据 对相应设备进行控制 语音提示 安装在出入口控制机的正面 与中文电子显示屏功能配套 以 语音的形式进行提示 临时出卡机 用于临时停车者取卡进场 车主驾车至入口控制机前 数字 车辆检测器自动检测到有车辆 车主按键取卡入场 凭车取卡 一车一卡 自动识别卡片 系统可对进出场车主所持的卡片自动识别 只有读卡有效 时方可进出场 当读卡无效时 系统自动提示 如 无效卡 卡片已过期 金额不足等 2 2 基本技术参数 基本技术参数 IC 卡读卡距离 10cm 通讯接口 RS 485 通讯接口 脱机数据存储量 读卡记录 10000 条 黑名单 10000 条 电源 交流 220V 10 50HZ 临时卡放置量 标准型为 180 张 加长型为 280 张 工作环境温度 25 50 相对湿度 小于 95 6 3 地感检测器地感检测器 JS6011 5011 此设备工作稳定 线圈采用 BVR2 5 线 可以做成 1m 2m 盘绕 3 4 匝 交流电压 230V 115V 24V 50HZ 60Hz 直流电压 24V 功耗 小于 4w 工作环境 20 55 存贮温度 40 70 工作频率 20K 170KHz 灵敏度 0 01 0 25 三档调节 见面板 反应时间 90ms 信号保持时间 不受限制 当线圈被永久的 放上铁 时 继电器 230V AC 6A 系统调节 自动补偿气候的影响 最大每小时 50 线圈感应量 总体线圈加上连接线为 40 1000uH 理想的值在 80 300uH 之间 线圈的连接线 最大的长度为 200m 每米最少应扭绞 20 次 灵敏度 分为高 中 低三档 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适用于大 中 小型 汽车及摩托车 防护等级 IP30 应用标准 IEC529 第三部分 楼宇自控系统 第一章第一章设计概述设计概述 XXX 新闻中心地处地铁环线与 4 号线的交汇口 前三门大街宣武门西南角 新华社中国图片社原址 由地上十六层楼 地下四层组成 总建筑面积约 13 万 平方米 XXX 新闻中心属于超 5A 写字楼项目 除了国际通用的 5A OA 办 公智能化 BA 楼宇自动化 CA 通讯传输智能化 FA 消防智能化 SA 安保智能化 标准之外 还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通信手段保证新闻编辑 制作 发布快速完成 建成后 这里会成为一个国内功能最齐全 设备最先进 的新闻发布场所及传媒办公场所 未来的 XXX 新闻中心将是新闻等资讯处理 的聚集地 交流平台和传播源头 宣武区政府已明确表示 将鼎力支持 XXX 新闻中心的开发建设 并以此作为带动宣西地区发展的龙头项目 XXX 新闻中心分为新闻发布场所及传媒办公场所 不同的区域因使用不同 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 这便要求对楼宇设备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监控 既能满足 不同使用者对环境的要求 又要对所有设备的运转和能源的损耗情况进行合理 分配 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 Honeywell 楼宇自控系统的作用是将 XXX 新闻中心中的建筑设备或系统 进行分散控制 集中监视 管理 实现一 体化控制 监测和管理 从而提供一个舒适 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并通过 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 可以方便 地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 本系统监控范围包括 冷热源系统 给排水系统 加湿系统 新风 送排风 系统 供配电系统 照明系统以及电梯运行系统 1 建筑功能及特点说明建筑功能及特点说明 根据设计院所做设计图纸和甲方的要求 国际新闻中心整个建筑群由各个 功能不同的分区组成 楼宇自控系统对不同区域的控制管理根据功能的不同而 有针对性地实施 首先 对各部分功能分布作如下分析 1 11 1地下部分地下部分 地下分为四层 地下四层设有热力机房 热交换系统 楼宇设备主要是热力锅炉 水泵 热交换设备及相关设备 送 排风机 设备数量较多且分布较分散 地下三层设有停车场 通风机房 变配电室 主要功能是停车及车辆管理 设备主要有送 排风设备及配套设备 设备数量多分布较为分散 地下二层设有停车场 主要功能是停车及停车场管理 设有地下二层及夹 层设有送 排风机 设备数量较多且分布较分散 地下一层设有子系统中央控制室 设备主要有送 排风设备及配套设备 设备数量多分布较为分散 地下一层功能复杂 设备繁多 1 21 2地上部分地上部分 地上部分主要为办公楼空间 主要由新风送风机 排风机加热盘管及加湿 器构成 实现空气调节 1 31 3XXXXXX 新闻中心大厦楼宇设备特点新闻中心大厦楼宇设备特点 根据设计院所做设计图纸和甲方的要求 我们注意到 XXX 新闻中心中各 系统设备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1 本工程采用水环热泵 VRV 空调系统为大楼提供冷热源 该系统具有节能 舒适等特点 该系统由冷媒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组成 夏季制冷时冷凝热量通过 水系统和冷却塔向外散出 冬季可采用辅助热源实现空调制热 制冷时 室内 机成为蒸发器 吸入液态冷媒 排出气态冷媒 将室内热量带到冷媒系统中 此时主机的压缩机为制冷模式 向水系统放热 制热时 室内机成为冷凝器 向室内供热 此时主机的压缩机从水系统中吸热 多个主机并联于水循环系统 中 当空调系统制热运行的吸热量小于制冷运行的放热量时 循环环路中的水 温度升高 到一定程度时利用冷却塔放出热量 反之循环环路中的水温度降低 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辅助加热设备吸收热量 当吸热量和放热量基本相等时 水 环温度保持稳定 无需消耗外界能量 由于水环热泵 VRV 具有同时供冷供热 的热回收功能 它可以轻松解决平时需要精确计算 分别使用不同空调系统才 能解决的建筑物内外分区使用的需求 2 由于 XXX 新闻中心采用水环热泵 VRV 空调系统 对于水环热泵系统水环 系统的水温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 设计采用开式冷却塔用板式换热器 BL 1 2 3 及水环系统冬季用板式换热器 BR 1 2 3 等热交换设备实现对水温的 控制 楼宇控制 BA 系统设置了对水环一次侧供 回水温度 板换一 二次侧 阀门 板换二次侧供回水温度及相应水泵的监控点 监测水环系统水温及各设 备的运行状态 以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 3 XXX 新闻中心的新风机组绝大部分采用热回收机组 BA 系统根据测定参数 与设定参数 对水阀进行 PID 调节 更好地达到调节环境舒适度的目的 2 楼宇自控系统对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性楼宇自控系统对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性 楼宇自控系统是本工程的最重要的系统 本系统负责对建筑内所有的机电 设备进行控制 管理 对于 XXX 新闻中心楼宇自控系统来说 楼宇自控系统 应具有以下功能 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环境控制 本工程楼宇自控系统可按照不同的分 区 不同用户对环境的需要 通过对暖通空调设备的控制来实现 Honeywell 公司楼宇自控及集成管理 EBI 系统根据 XXX 新闻中心的实际需求 重点考虑并满足到用户需求的如下特点 1 办公区的功能对室内环境舒适度十分强调 要求楼宇设备管理系统对空调通 风系统高精度地控制和调节 从而能提供最舒适的温度 湿度 满足使用需要 而对于不管是对于开放式空间还是办公区域 在要求环境舒适度的同时 又要 考虑到节能和高效率的发挥楼宇设备管理系统的作用 2 业主对设备的运行成本 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率十分重视 楼宇设备管理系统 自动高效地控制设备损耗 完全能够降低运行成本和设备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 效率 3 XXX 新闻中心建筑面积很大 功能要求全 能量的消耗是可观的数字 对 于业主来讲 使用楼宇自控系统所带来的能耗降低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从而 节省的成本也相当可观 楼宇自控系统特有的焓值计算功能和调节控制功能 使系统能够根据室外环境状况和用户的要求 对楼内设备进行控制 调节冷 热等能源的消耗量 可以有效减少水 电和冷热能源的浪费 同时充分满足人 体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 4 对于 XXX 新闻中心建筑内所使用的各类机电设备 楼宇设备管理系统能够 自动地在设备的运行管理中处理好设备的平均负荷工作 同时减少设备损耗率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5 系统和产品的性能以及系统安装 调试和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也是业主非常 关注的 本次方案我们采用了简单清晰的系统网络结构 并选用模块化程度很 高的控制器 配合本公司的高性能产品 同时 我公司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工 程管理人员 均是完全满足业主要求的良好保证 第二章第二章 方案设计说明方案设计说明 楼宇自控系统是将 XXX 新闻中心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建筑设备管理与控制子 系统 冷热源系统 给排水系统 供配电系统 照明系统等等 进行分散控制 集中监视 管理 实现一体化控制 监测和管理 从而提供一个舒适 安全的 生活和工作环境 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人工成本 并能方便地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 1 系统应能达到的功能系统应能达到的功能 1 11 1保证楼内环境满足各种功能分区的要求保证楼内环境满足各种功能分区的要求 通过对楼内冷热源 空调系统的最佳控制 温 湿度的自动调节 新风量的控 制 以及供排水 照明等合理设计从而保证 XXX 新闻中心中各个区域和功能 满足环境的要求 楼宇自控系统可以根据整个 XXX 新闻中心不同地区进行日 程安排 自动设定设备控制策略 使设备运行数量与环境控制要求相匹配 1 2 提供最佳的能源供应方案提供最佳的能源供应方案 系统采取优化运行方式确保节能 从而降低运行费用 1 3 实现物业管理现代化实现物业管理现代化 楼宇自控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管理建筑设备使其管理现代化 包括管理功能 显示功能 设备操作功能 实时控制功能 统计分析功能及故障诊断功能 并 使这些功能自动化 从而实现物业管理现代化 降低人工成本 2 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必要性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本工程作为宣西地区发展的龙头项目 为了成为该区域乃至城市中心区的 地标性建筑 在设计上遵循用户至上原则 在符合国家规范的前提下 最大限 度地满足业主的需求 针对本项目涉及的不同的弱电系统 我们在系统建议书 中都列有针对系统特点的设计原则 在总体设计上 我们从满足业主利益的角 度出发 本着技术先进 高效便利投资合理的精神 我们认为对于 XXX 新闻 中心楼宇自控系统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面应该考虑以下原则 2 12 1先进性先进性 XXX 新闻中心楼宇自控系统是一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智能建筑需要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 因此 建筑内必须选用一流 设备 在技术上适度超前 符合今后发展趋势 同时又要注意其针对性实用性 充分发挥每一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因此 考虑系统设计方案时 我们建议重要 的系统应采用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主流技术产品 根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我们选用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楼宇自控系统 HONEYWELL 的 EBI 系统符合欧洲共同体的 TC247 的有关三层网络的规定 即 管理网 自动化网 现场网络 管理网络支持远程诊断和管理功能 同时支持 WEB 方式访问 即用户可以在世界 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通过 INTERNET 访问整个建筑的楼宇服务器 完成远端的监 视和控制 在信息域 HONEYWELL 的 EBI 系统采用 TCP IP 协议 同时支持美国制冷协会 提出的 BACNET 协议 通过系统内部的 BACNET 网关方便地与其它系统集成 2 22 2成熟性与实用性成熟性与实用性 在考虑所选用的 HONEYWELL 产品在保证先进性的同时 同时也保证了 所有的系统和技术都是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