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力神教学目标:1、掌握以线造型的基本方法,感受线条的表现力。2、了解吊车的基本构造,学习一些浅显的机械常识,扩大知识面。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设计意识和制作能力。4、培养学生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绘画习惯,养成事前预想计划的行动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吊车的基本构造,学习一些浅显的机械常识教学难点:掌握以线造型的基本方法,感受线条的表现力。用具准备:课本、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纸、双面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课堂二、欣赏引入1祖国建设的好帮手,工作中的大力神吊车。2出示课题:大力神。三、探讨认识1认识吊车种类:分组分类整理搜集的资料,讨论探讨:(1)吊车的用途:用于港口、车间、工地等地。(2)吊车的种类:A可移动式:汽车吊、履带吊、行吊等。B固定式:码头吊、塔吊、龙门吊等。2了解吊车的基本结构:主机、底座、臂杆、滑轮组等。3学生将讨论结果写在展板上并粘贴上课前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进行汇报。4欣赏各种吊车的图片:汽车吊、履带吊、码头吊、塔吊、龙门吊、轮船吊等5、画法学习(1)感受线条特点:哪种线条适合表现吊车?尝试画出你所认为最能表现出吊车力度的线条。(2)分析不同结构的表现方法:6教师示范绘画步骤:(1)确定构图与大的形体特征。(2)分块画出大的结构外形,注意比例。(3)细致地画出内部结构特征。(4)整理完善,适当添画人物和场景。四、尝试表现1选择一张吊车图片作为写生的对象,用线描的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大吊车的特点与结构细节。2注意线条的力度和线条疏密。3教师巡回指导。五、赏评展示1分组进行展示欣赏与交流。2师生共同点评。六、课外拓展I了解吊车的制作原理,并自己动手做一些吊重的小实验。2收集相关用品材料。第二课时(活动二)教学过程一、认识原理1认识吊车吊重原理。(教师准备:每组有支架、滑轮、一条绳索、一组重物)2学生尝试:利用工具怎样吊起更多的重物?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吊重更多。3课件展示吊车吊重工作原理: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是吊车吊起重物的重要法宝。4想一想吊车怎样保持平衡:在底部设置重物与吊臂形成杠杆保持平衡。二、合作制作1每人将所带的材料以组为单位集中。2将所带的材料分类整理,选取可用材料。3小组成员依据制作要求进行细致分工4讨论分析材料的特点,共同设计吊车样式、结构。“设计师”绘出草图。5合作制作:(1)分部分工制作部件。(2)组合装配调试。(3)进行外部装饰,完善细节,完成制作。6教师指导帮助。三、赏评分析1分组赏评竞赛。2“大力神”吊重。3师生讨论评奖:外形美观艺术奖;结构合理设计奖;吊物能力大力神杯;合作意识合作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考试模拟题集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考试模拟题
- 2025年保险公司应急理赔员招聘面试模拟题与答案
- 小区散热器施工方案
- 公司客户入股方案范本
- 防火围墙方案模板范本
- 2025年养老护理员初级考试营养膳食模拟试题
- 产品防锈图文方案范本
- 2025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笔试模拟题库
- 幕墙石材防护剂施工方案
- 讲师制度管理办法
- 冷库安全检查表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培训课件
- 物业沟通技巧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美容祛斑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现场员工计件管理制度
- 健康养老课件模板
- DZ/T 0261-2014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 000)
- 计算机二级MySQL真题下载试题及答案
-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专业电镀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