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藏族利用蕨麻的民族植物文化1.doc_第1页
青海玉树藏族利用蕨麻的民族植物文化1.doc_第2页
青海玉树藏族利用蕨麻的民族植物文化1.doc_第3页
青海玉树藏族利用蕨麻的民族植物文化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玉树藏族利用蕨麻的民族植物文化 姓名: 专业: 学号:内容摘要 蕨麻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e L),以块根入药,又名人参果、仙人果、延寿果等。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只在青藏高原,本种始有块根发育”。本药具有应用历史悠久、民族药特征明显等特点,被记载为“常用上药”。蕨麻既可以作为药物来强身,又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而且还是藏民居住区带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民俗礼品,因此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关键词蕨麻 植物文化 发展 开发利用 青海 蕨麻亦称人参果,一提起人参果,人们马上会想起小说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的故事来。其实,人间真有人参果,但不是那种吃了能长命百岁的人参果,它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整个植株呈粗网状平铺在地面上。它春季发芽,夏季长出众多紫红色的须茎,匍匐地面,伸向四方,节外生根,犹如蛛网。其叶正面深绿,背后如羽毛,密生白细绵毛,宛若鹅绒,故学名又叫鹅绒委陵菜。根纤细,中部或末端膨大呈纺锤型或球形。春、秋季采挖块根。茎长葡匐,节上生不定根,并形成新植株。羽状复叶,背面密被灰白色毛。花单生,黄色,瘦果。 一、蕨麻的认识 1、 分布:这种蕨麻-人参果,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各地,生于河岸、路旁或田野。西藏全境内均有分布,牧区最多,并遍布于青海省海拔3000多m的草原上。 2、 特征特性:蕨麻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圆柱根细长多须,局部膨大,长成长圆形棕褐色块根,呈纺锤状,肉质白色。匍匐茎细长,节部生根分枝。基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3-12对,椭圆形,绿色,背面密布白色绵毛。夏季开花,单生,鲜黄色。 3、生物学特性 ()光对蕨麻的影响蕨麻的自然分布地区通常在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每天的日照 时间为 ,紫外线辐射强烈,蕨麻的生长和膨大状况良好;在遮光条件下, 蕨麻的生长也未受到较大的影响,说明蕨麻属于喜光耐荫型植物。 () 温度对蕨麻的影响蕨麻的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 ,当温度达到 时 蕨麻的地上部分死亡,不耐高温,蕨麻块根能够耐受-30以上的低温,充分 说明蕨麻属于低温耐冷型的植物种类。 () 水分对蕨麻的影响土壤水分、解剖结构及干旱胁迫试验充分证实:蕨麻属于典 型的旱生植物。但在完全浸水状态下,其正常生长基本不受影响。 4、营养成分:蕨麻富含营养物质。据分析测定:100g蕨麻中,含有维生素C 200mg左右,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糖等。食之益人,故素有“人参果”之美称。入药,有健脾胃、收敛止血、补血益气、生津利痰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贫血及营养不良等症。 藏族人称蕨麻为“卓老沙僧”,是一种常用藏药。 二、蕨麻产业加工发展1、人工栽培 蕨麻喜潮湿,适应性强,根茎不怕天寒地冻,能在土中安全越冬,原为野生,现青海等地农民已开展人工种植,并已取得一定经验。 (1) 整地施肥:蕨麻对土地无严格要求,无论肥地或瘦地均可种植。但为高产高效,最好能选用肥沃、疏松的熟地。冬前最好能深耕冻垄,春后铺撒腐熟的农家肥2000kg左右,整细耙平,开沟做畦,以利种植。 (2) 栽植季节:以春栽为好,青海等地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栽植。其他地区,宜在春霜终止后,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种植。 (3) 种苗来源:目前,多从野外挖掘蕨麻根茎;以后,要逐步培育壮苗,以利稳产高产。 (4) 条播密植:一般采用条播,行距30cm左右,将根茎条播于畦中,播深6cm左右。如遇干旱,要浇足底水,以提高出苗率。 (5) 适当管理: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和灌溉后要松土,以利保墒,如杂草过多,也应及时中耕除草,及时追施适量磷、钾肥,促进圆柱根膨大。 (6)适时采挖:秋后,根茎基部叶片发黄枯死时,即可采挖。 2、加工利用 蕨麻-人参果,全株含鞣质,可提取烤胶,茎叶可提取黄色染料,根富含淀粉,可酿酒,味甜,可做八宝饭、煮粥或做糕点的配料。下面重点介绍人参果羹的制作工艺: (1)工艺流程:人参果-清洗-浸泡-脱皮-蒸煮-干燥-磨粉-过筛-人参果粉-熬羹-灌装-包装-杀菌-成品。 (2)配方:人参果粉1000g,豆沙粉1000g,琼脂250g,蔗糖700g,苯甲酸钠05g, 水适量。 3、操作要点 (1) 人参果粉的加工:用新鲜、较大的块根为原料,拣去杂物,水洗除尘后再用清水浸5-8小时,于4(NH4)2HPO4溶液中煮沸5分钟,手工或机械搓动脱皮、水洗,于0 3柠檬酸溶液中浸1-2小时, 流水洗涤后蒸煮、烘干、磨碎,过80目筛,得人参果粉。 (2)豆沙的加工赤豆水洗后浸5小时左右,煮至开口,磨碎、脱水、干燥,过80目筛,得赤豆沙。 (3) 琼脂的加工:食用级琼脂,水洗后按1:20加入清水浸泡12小时左右,沸水浴溶,加入蔗糖,溶后趁热过滤。 (4)制羹:取琼脂液溶于夹层锅中,加热至沸,加入人参果粉,豆沙粉、水、苯钾酸钠,边加热边搅拌约30分钟至粘稠状,趁热灌羹于模盒内,热封口。 三、 青海蕨麻的文化开发 1、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使生长在这里的动植物大都比内地同类产品富含营养。但是,这些优质、珍贵的保健性土特产资源多年来在低水平、低档次的圈子里徘徊。一位从外地来的消费者选购了几种自己喜爱的青海特色保健品后发出感慨:青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特产,货真价实,但是多数产品缺乏深加工,食用不方便,方法也单一,甚至有些保健品食用方法让人们难以接受。如冬虫夏草、雪莲等,产品外包装都注明有食用说明,无非是煲汤和泡酒等非常笼统的介绍。吃少了怕达不到效果,吃多了怕吃坏了身体,真可谓捧着“宝贝”叫苦。 2、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 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如果把冬虫夏草、雪莲、蕨麻、枸杞、大黄、沙棘等制作成既方便携带又方便食用的片剂、颗粒、胶囊,或者加工成食品直接食用就好了。如何使青海的特色保健品更亲近消费者,让消费者吃起来更方便?不少消费者反映,青海的特色保健品蕨麻多年来“难以入口”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不仅外地人,就连当地人也认为吃起来不方便,这也是导致青海蕨麻市场疲软的原因之一。冬虫夏草、藏红花、雪莲等名贵保健品,人们多数是买来当礼品赠送亲友,自己吃的却很少。企业界人士认为,青海蕨麻企业上马时间短、规模小、力量薄、技术弱、资金少,难以完成高新技术的投资,无法向产品的深加工方向发展,在当前情况下,只有先从小做起,先搞一些小包装,出售一些初加工的产品,然后逐步向产品的多元化过度。 3、有关方面人士建议,青海的特色蕨麻食品资源是高原地区特有的财富,利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各级政府对企业应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特别是科技和资金方面的扶持,有效地解决青海特色保健食品的开发,把更多、更好的青海特色保健品资源开发成能够直接食用的产品,从而赢得更大的消费市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使青海蕨麻体现真正的价值。参考文献:1李玉玲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7 第10期 2王晋 张坚 青海医药杂志 1998 第2期 3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4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