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县一高周练反应热测试题.doc_第1页
陕县一高周练反应热测试题.doc_第2页
陕县一高周练反应热测试题.doc_第3页
陕县一高周练反应热测试题.doc_第4页
陕县一高周练反应热测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 班级: 考号: 考场: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22013学年上学期陕县一高周练试卷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 :尚雪娥 2012.11第卷(选择题共48分)1.可燃冰外观似冰的白色结晶固体x被称为21世纪最具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生成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它就会”烟消云散”;二是压力要足够大;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有关可燃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燃冰开采不当可能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B.目前还没有一个工业化开采可燃冰的完美方案 C.可燃冰是一种高热值的清洁能源,提供了”水变油”的依据 D.目前科学家大都是从海底深处获得可燃冰,并将其保存在加压的液氮瓶中 2.当压力达到220 atm、温度达到374 时,水成为”超临界状态”,此时水可将等含碳化合物转化为有机物,这就是”水热反应”,生物质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水热反应可生成石油、煤等矿物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与超临界水作用生成汽油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水热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C.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废热,将二氧化碳转变为能源物质 D.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热反应”制取能源有望实现地球上碳资源的和谐循环 3.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A.由电石制乙炔 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晶体和晶体混合 D.碳酸钙的分解 4.已知:=2ZnO(s) H=-701.0 =2HgO(s) H=-181.6 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 )A.+519.4 B.+259.7 C.-259.7 D.-519.4 5.(2011上海化学,11)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HI(g) H=-9.48 (2HI(g) H=26.48 A. 254 g 中通入2 g 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的产物比反应()的产物稳定 D.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6.(2011上海化学,3)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7.将V mL 1.0 HCl溶液和V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8.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使误差较大的是( ) A.用滴定管量取所用液体 B.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后读取温度最高值 C.小杯和大杯体积相差太大,夹层间放置碎泡沫塑料太多 D.测量HCl溶液浓度时的温度计未用水洗就测NaOH溶液温度 9.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 = H= -2 878 = H=-2 658 = H=-1 746 = H=-1 526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标准燃烧热是( )A.-2 878 B.-2 658 C.-1 746 D.-1 526 10.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 ;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A.-67.7 B.-43.5 C.+43.5 D.+67.7 1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潮汐能 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沼气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12.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的反应热H为( )A.-1 780 B.-1 220 C.-450 D.+430 13.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H0,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 H=-57.3 若将含0.5 mol 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 g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H=-285.8 14.已知=2HBr(g) H=-72 蒸发1 mol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则表中a为( )A.404 B.260 C.230 D.200 15已知:2CO(g)+O2(g)=2CO2(g) 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1/2 O2(g) 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上图可表示为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 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1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C(s)O2(g)=CO(g) H1 C(s)O2(g)=CO2(g) H2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H2(g)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CaCO3(s)=CaO(s)CO2(g) H1 CaO(s)CO2(g)= CaCO3(s) H2A B C D第卷 非选择题(共48分)17.(7分)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表示。 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该反应的H= (用含E、E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41.8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与实线()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18.(12分)化学键的键能是指气态原子间形成1 mo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如H(g)+I(g) HI(g) H= -297 即HI键的键能为297 也可以理解为破坏1 mol HI键需要吸收297 kJ的热量。一般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数据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半径越小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即键能越大) (填”能”或”不能”);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填”能”或”不能”)。能否从数据找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试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 CBr键能 RBr RCl RF 19. 【解析】 (1)由于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焓变大于零;从图像中看出反应物的能量低,生成物的能量高,该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 (2)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降低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1)吸热 一定低 (2)减小 减小 不变20.【解析】 开源节流,其主要做法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等。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计算标准燃烧热时,要求燃烧产物位于稳定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