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林业“十二五”规划(草案)_第1页
郎溪县林业“十二五”规划(草案)_第2页
郎溪县林业“十二五”规划(草案)_第3页
郎溪县林业“十二五”规划(草案)_第4页
郎溪县林业“十二五”规划(草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郎溪县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郎溪县林业局2016年11月规划编制单位:郎溪县林业局规划编制负责人:李发盛(县林业局副局长)规划编制组成员:张 军(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阮棻林(县森林公安局局长)徐华龙(县林业局产业办主任)张宏健(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童生福(县林业局营林科科长)沈绍勇(县林检局局长)潘 均(县林业局绿化办副主任)规 划 审 核:朱 尧(县林业局局长)规划编制时间:二0一六年十一月目 录前言4一、郎溪县林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4二、“十三五”林业规划 6 (一)指导思想6 (二)遵循原则7 (三)发展目标8 (四)建设任务9三、总体发展布局 9 (一)空间布局10 (二)发展布局10四、“十三五”林业发展方向与五大林业建设重点11(一)“十三五”林业发展方向 11 (二)五大林业建设重点12五、投资概算及来源测算 20 (一)投资概算20 (二)资金筹措20六、实现规划目标应采取的措施21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社会服务21 (二)提高生态认识,强化责任落实21 (三)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22 (四)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228、附表 23-269、附图 27-30郎溪县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 言郎溪县位于皖东南前沿,是皖南山区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属于部分丘陵县,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县国土的33.96%。林业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林业对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十二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林业改革,先后组织实施了森林增长工程、油茶专项造林、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兴林抑螺、森林抚育、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苗木产业等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全社会办林业,森林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是郎溪县林业发展最快的五年。 “十三五”时期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关键阶段。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求,适应郎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林业的需要,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依据郎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宣城市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郎溪县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十三五”林业改革发展提供行动指南,用以指导全县的林业发展工作。一、郎溪县林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郎溪县地处皖东南,介于北纬304845311827,东径11858481192212之间,东北与江苏省的高淳县、溧阳市接壤,南西与本省的广德县、宣州区交界。境内总面积165.08万亩,包括白茅岭农场、社渚农场、十字铺茶场。林业用地56.06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33.96%。全县辖7镇2乡1开发区, 2个国有林场,1个国有茶场和1个县农场,总人口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3万人。全县林业用地56.0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3.25万亩。在林业用地中,乔木林地34.95万亩;竹林8.3万亩;疏林地0.03万亩;灌木林地8.1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63万亩;苗圃地0.01万亩;无立木林地0.34万亩,宜林地0.53万亩;辅助生产林地0.08万亩。全县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94.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1.13%,林木绿化率34.22%。“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绿化8万亩,其中:森林增长工程造林6.89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完成较好,全县林业用地中区划国家和省级公益林5万亩。编制了郎溪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初步实现了林地一张图。“十二五”期间,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6.89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0.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速生丰产林造林0.9万亩,长江防护林工程造林0.3万亩,中央财政造林0.95万亩,抑螺防病林2.1万亩,油茶专项造林0.74万亩,(其中属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面积4.08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2万亩,退耕还林和长防林封山育林2.2万亩;松材线虫病超前除治0.1万亩,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1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6个,森林村庄17个,2015年我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截止2015年,林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改革,林权流转,林权抵押担保、融资都健康快速发展。根据2013年郎溪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我县已在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活立木蓄积量、重点公益林、行业产值等方面,超额完成了“十二五”林业发展目标。“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指标“十一五”末“十二五”规划指标2015年完成情况增减林地面积(万亩)42.85056.066.06森林覆盖率(%)22.22731.134.13林木绿化率(%)25.43034.224.22活立木总蓄积量(万立方米)689094.94.9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47.78084.84.8森林火灾受害率()0.50.50.5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666城镇绿地率(%)3339.36.3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911.32.3林业总产值(亿元)2.439.12414.9“十二五”期间,我县林业虽然快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林业生态功能较低,林分质量不高,林分结构及树种组成不尽合理。二是林业综合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三是保障林业“三大体系”发展的基础还有待加强。四是林业产业不发达,特色不明显,附加值低,总量不大。五是林业科技贡献率仍然较低,经营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的状况还普遍存在,林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六是依法治林的水平有待加强。七是林业融资渠道不畅。二、“十三五”林业规划(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建成全省重要的现代特色的林业强县为目标,以城乡绿化一体化、产业发展园区化、生态文化特色化为重点,使全县森林生态体系更加完善,林业产业体系更加发达、林业文化体系更加繁荣,林业资源总量、生态承载量和林业经济总量上升一个新台阶。郎溪林业的发展思路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维护生态安全为前提,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林业综合效益为核心,将发展林业经济与实施林业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和林荫空间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按照“示范引导,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培育龙头,兴建基地,搞好服务,壮大规模,形成“公司(合作社)+协会(中介组织)+基地+家庭林场+农户”的发展格局和林农牧旅复合经营的生产模式,推动林业经济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促进林业电子商务发展,使其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二)遵循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在保护的前提下实施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坚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编制好今后五年的各个分项规划,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林业发展的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来实现郎溪林业的突破。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的原则。坚持依法治林,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林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进程,不断提高现代林业建设的物质装备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实现一、二、三产业配套协调发展。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林业三大效益。做好部门规划与政府规划的适应,行业规划上下的衔接,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处理好续建工程和新建工程、面上建设与重点建设、工程建设与保护设施建设的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多方筹资的原则。积极争取实施国家建设项目,继续扩大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贴息政策的规模;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积极支持发展林权担保和林权收储公司,扩大林业融资规模;做好配合完善林业保险业的运行机制,推进快速健康发展;规范林权交易行为,积极开展林权交易工作。坚持扩大林业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努力争取探索实施碳汇项目,落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努力争取世行、亚行、欧投行贷款林业项目,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做好林业生产和产业的招商引资,吸引发达地区的大企业来郎溪兴办林业产业,承接产业转移。(三)发展目标主要目标是:力争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林木绿化率达到39%;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20万方立米;行业产值达到38.6亿元。全面完成森林增长工程任务,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划定和落实林业生态红线,加强国家公益林管护,发挥生态效益,使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根治,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充分发挥林业在脱贫致富中的作用,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形成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比较繁荣的林业文化体系,全面加快郎溪林业现代化进程。“十三五”林业发展目标 指标“十二五”末“十三五”规划指标增减属性林地面积(万亩)56.06581.94约束性森林覆盖率(%)31.13353.87约束性林木绿化率(%)34.22394.78约束性活立木总蓄积量(万立方米)94.912025.1约束性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84.810520.2约束性湿地保有量(万亩)17.3917.39约束性森林火灾受害率()0.50.4-0.1约束性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64.96-1.04约束性城镇绿地率(%)39.3433.7预期性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11.3142.7预期性林业总产值(亿元)2438.614.6预期性(四)建设任务“十三五”期间,全县紧紧围绕“三大体系”, “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实施“五大林业建设重点”。“三大体系”:即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文化体系。“六大产业基地”:即十万亩苗木花卉产业基地,十万亩竹产业基地,十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基地,十万亩速生丰产林产业基地,十万亩森林旅游产业基地,五万亩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五大林业建设重点”:生态防护林建设,林业提质增效行动建设,湿地公园及生态旅游建设,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林业保障基础建设。三、总体发展布局(一)空间布局1、生态功能区。面积26.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5.93%,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6.91%。(1)禁伐区。面积2.8万亩(主要是姚村两大水库区域坡度超过25度山场,天然次生林,扬子鳄放生核心区),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0%。(2)限伐区。面积23.5万亩(国家公益林区、龙须湖水库上游水源涵养林、姚村林区),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41.9%。2、商品林经营区。总面积29.76万亩(东西过渡的岗地和沿湖毕桥、飞鲤的冲积地),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8.03%,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3.09%。(二)发展布局1、低丘岗地生态保育区。姚村山区乡、十字镇的马鞍山、李村分界山、国有高井庙林场白吉冲、建平镇盆形山、涛城镇的白云山、亭子山、凌笪乡侯村独山、国有伍牙山林场的伍牙山脉一直到下吴村的窑厂。划定这样一个东南走向生态功能区。天子湖、红旗水库、骆村水库、龙须湖水库、钟桥河的源头,新老郎川河的上游都是起源东南山丘,是一道生态屏障。以大力发展毛竹,林下经济,兼顾速生丰产林和森林食品原料林的培育,加快现有低产林分改造,加强用材林及毛竹的抚育管理,逐步加大森林旅游的开发利用。2、中部岗地林业产业发展区。该区是我县承接产业转移重要的二区三园用地,要加快隙地绿化,在凌笪、新发、涛城、毕桥、十字、飞鲤等大力发展绿化大苗生产基地。加快低产茶园的改造,发展名优茶及绿化苗木基地。3、沿新老郎川河和环南漪湖水源涵养区。加快新老郎川河和沿湖重要河流两侧的生态防护林、重要湿地保护区、兴林抑螺工程建设,以营造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为主,做好环南漪湖地区防护林建设。部分立地条件较好的毕桥、飞鲤冲积坡地用于发展商品林及绿化苗木基地。四、“十三五”林业发展方向与五大林业建设重点(一)“十三五”林业发展方向1、坚持生态优先,构筑良好的森林生态体系按照建设生态郎溪,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充分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建设“三大工程”。一是生态公益林工程。坚持封、管、造相结合,进一步加快天子湖、红旗水库、龙须湖、钟桥河等重要河湖源头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森林增长工程成果,加强抚育、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效能。加强5万亩重点公益林管护。二是森林生态网络工程。加快南漪湖及中小型水库周边地区,生态脆弱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认真组织开展道路、河渠沿线绿化,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加快小集镇和村庄绿化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原生地和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快扬子鳄放生区建设和高井庙森林公园建设,开展龙须湖湿地公园建设,新建天子湖省级湿地公园和五塘湖省级湿地公园,配合宣城市推进南漪湖湿地保护区建设。2、优化林业结构,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郎溪林业产业从无到有,虽然自身生产木材原材料少,但是有着较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在产销方向的结合部,通过多年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发展潜力很大,郎溪林业紧紧围绕“六大产业”建设,到2020年,实现林业年产值增幅10%,即从2015年的24亿元到“十三五”末的38.6亿元。3、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繁荣的林业文化体系一是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结合我县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来带动林业发展,鼓励企业投入到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节庆活动,组织参加绿博会,花博会等文化展会活动。二是创建花园式单位。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建设、绿化美化花园式小区、大院、机关,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实现生态建设城市一体化,建设“绿色郎溪”。三是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对青少年加强生态知识教育,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化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各种纪念林,珍稀树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做好森林公园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加快修复南漪湖湿地资源。四是发掘和创作生态文化产品。积极发掘、组织创作生态文化产品,努力推进社会效益明显的生态文化精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不断增强全社会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二)五大林业建设重点1、生态防护林建设我县地处长江、太湖水系的分水岭,大部分为长江水系,新老郎川河注入南漪湖,东南走向的低丘岗地区是我县重要的水源地,生态防护体系十分重要。“十二五”期间我县已先后完成绿化造林8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十三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组织实施该项目,规划营造林7.68万亩,其中长防林1.5万亩。规划封山育林2万亩,集中安排在姚村乡山区两大水库四周。在巩固已有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的力度,“十三五”期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实施“兴林抑螺”建设,以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2、林业提质增效行动建设苗木花卉产业控制规模,科技注入,提升质量,唱响品牌,产值逐年递增1020%,面积略有增长,即总面积控制在10万亩,扶持壮大苗木花卉产业,规划建设苗木、花卉、木材等综合性交易市场。林下经济产业重点发展林下经济,全县林下经济规模达到10万亩。建设林药、林禽、林旅、林农、林畜等模式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促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确保产值逐年递增1020%。竹产业毛竹新造、扩鞭1.7万亩,总面积达10万亩。建设6万亩的高效丰产竹林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一是扩大面积,通过低产林改造,垦复、扩鞭,新造等,积极发展毛竹丰产林用材林,笋用林,笋材两用林;二是提高产量,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和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丰产技术,提高用材林的产竹量和笋用林的产笋量。三是加工增值,大力发展竹集成板材,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艺品,竹笋产品生产,整合现有竹制品加工企业,培育壮大1至2家竹产业加工龙头企业。速生丰产用材林产业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10万亩,通过加大中幼林培育和低产林改造步伐,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杉木、外松、阔叶树为主体的速生丰产林基地,以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木工板、包装板、建材等系列产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开发面积达10万亩。 “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公益林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在实现生态保护同时,进一步利用森林公园山水景观等旅游资源,构筑生态体系、森林景观、经济效益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园”。构建郎溪森林生态旅游的框架,以天子湖、龙须湖、石佛山、扬子鳄放生区、伍牙山景区、南漪湖湿地等有机结合。特色经济林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十三五”期间,全县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新建油茶1.2万亩,培育0.94万亩,培育壮大油茶生产加工龙头企业2家;新建水栀子0.5万亩;新建蓝莓0.2万亩;在奶枣适宜区域侯村等范围发展奶枣0.1万亩。3、湿地公园及生态旅游建设(1)新建天子湖省级湿地公园项目。以天子湖湿地为中心,规划总面积0.8万亩,建设期限为10年,起止年限2016-2025年,总投资6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以招商引资为主,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十三五”期间,完成湿地公园规划编制及一期建设。(2)新建五塘河省级湿地公园项目。以五塘河湿地为中心,打造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0.12万亩,建设期限为7年,起止年限2016-2022年,总投资3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以各级项目资金整合和招商引资为主。“十三五”期间,完成湿地公园规划编制及一、二期建设。(3)完成龙须湖市级湿地公园建设。要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及公益林保护带来的生态效应,利用扬子鳄、高井庙、石佛山、天子湖、伍牙山、龙须湖、南漪湖湿地保护区等森林资源和山水景观资源,构筑生态环境、森林景观、经济效益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园”。新增10户森林旅游人家,建立郎溪的森林旅游网络体系。打造一个现代林业生态及湿地旅游示范区。4、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县城绿化、乡镇绿化、绿色通道、农田林网、村庄绿化、农民房前屋后绿化、农村荒山荒坡绿化、矿山绿化与植被恢复等一体化建设。一是指导城镇绿化美化,绿地率达4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14平方米以上;二是打造精品森林长廊,重点是铁路、国道、省道、县道等干线绿色森林长廊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县森林长廊达到100公里,绿色通道达500公里。以及沿途可视范围内的山场景观改造,河湖的沿岸绿化,农田林网绿化,村镇绿化,县城环城区林带建设。5、林业保障基础建设(1)林木种苗“十三五”期间,大力宣传贯彻执行种子法的基础上,着力实施林木生产与经营许可制度,把种子生产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实行林木良种化。在国有林场建设1至2个高标准种苗培育示范基地。(2)基层站所“十三五”期间,加强乡镇林业站、木竹检查站、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成果,配齐、配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基层站所队伍素质,增强发展活力,创建人民群众满意服务基层站所。强化“管理、组织、指导、服务”职能,担当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基层站所在林业发展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3)森林防火“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三个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配套机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确保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实现森林火灾受害率不突破万分之四的控制目标。一、加强森林防火责任体系建设。深化认识,健全机构,明确责任,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二、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制定宣传教育方案,落实宣传教育任务,抓好森林消防队伍防扑火技能培训,全面提升队伍战斗力。三、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支50人的县级专业消防队,各有林乡(镇、场)都要建立一支1015人的专业(半专业)的森林消防队。四、抓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按时完成森林防火三期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扑火物资储备工作,加强生物防火林带阻隔工程建设。五、加强森林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筹建郎溪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配齐防火办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通讯器材。六、科学组织森林火灾扑救。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七、规范信息报送制度。规范报送程序,确保信息畅通。(4)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十三五”期间,加强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全力推进监测预警网格化、防治服务社会化和检疫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全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确保完成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96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9%以上、测报准确率91%以上、种苗产检率100%以上的“四率”目标任务。继续做好松材线虫病监测和巩固治理工作,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我县不发生松材线虫病新疫点。继续做好美国白蛾疫情监测及调运检疫执法等工作,确保“十三五”期间,我县无美国白蛾疫情发生。完善监测网络体系,全面实行监测网格化管理,确立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以加强我县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加强林业检疫执法,继续做好“绿盾行动”等林业检疫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调运森林植物及其制品的行为。(5)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林业科技人员为支撑,林业企业和广大林农积极参与的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和我县林业发展项目,对接服务,加强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科技的资金支持力度,努力提高科技为林业服务的水平。(6)森林公安以深入推进“四项建设”为支撑,以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打造和谐平安林区为主线,全力实现“五个持续提升”的工作目标。一、适时开展专项严打整治活动,以“多办案、办好案、办大案”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强化林区社会治安管理。二、推进派出所规范化建设。以派出所等级评定为抓手,完善派出所各项管理制度,争创三级派出所。三、加强队伍管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凝聚力、战斗力。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森林公安队伍。加强教育训练工作,落实凡进必训和逢进必训,强化实战警务技能训练,坚持每半年对一线实战单位民警开展一次警务实战轮训。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五条禁令”、“三项纪律”等警规警纪。四、坚持法治引领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组织民警参加执法等级考试,加强案件质量评查,引导全体民警规范化执法办案。五、深化信息化建设提升森林公安工作整体效能。推进信息化基础装备建设,推广业务系统应用。六、完善警务保障体系提升警务实战能力。积极申报业务技术用房项目,力争完成森林派出所功能区划分及规范设置工作。(7)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完成全县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划定林地、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红线四条生态红线。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层层落实森林资源各项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和管理政策;加快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高效运转的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和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郎溪县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和森林资源变更调查体系及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的“三个一”(“一张图”、“一套数”和“一盘棋”),提高林地监管能力,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状况,加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管理,深化政府宏观决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林地保护行政执法依据。(8)野生动植物保护“十三五”期间,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方案,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网络。依法开展野生动植物的科研和开发工作。(9)深化改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明确界定国有林场生态责任和保护方式;推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推进国有林场事企分开;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健全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健全职工转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林业要素市场;深化林业投融资体系改革,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促进林业健康发展。(10)林权管理服务一是建立健全林权管理服务机构。设立县林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并配备不低于5名事业编制人员,负责做好林业改革发展相关工作,为我县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和生态建设提供服务。二是建立林权管理服务平台。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林权服务专区,将涉及林业行政审批、林权登记、变更、注销,林权抵押、林权冻结、林地林木流转、经营权流转等服务项目集中办理。建立林业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实行林权数字化管理,做到林权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逐步建立县、乡、村一体的互联互通网络。推行林权信息网上发布和林权流转网上受理,为林农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林业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跨部门互通互享。建立林业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系统,保障林业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建立“互联网+林产品”电商销售平台,为各类林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林产品销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等服务。(11)林业产业管理健全林业产业管理服务机构,突出政府在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工作协调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中介组织建设,提高林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大力招商引资,扩大林业对外开放。五、投资概算及来源测算(一)投资概算“十三五”期间,根据全县林业发展总体布局,经测算共需投入林业发展资金计21.6亿元人民币。(二)资金筹措结合国家,省林业投入水平及我县林业发展的现状,需要考虑各种投资因素,“十三五”期间,全县林业发展所需的21.6亿元的总投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筹措:1、中央和省市财政支持的项目资金, 5年争取安排给我县1.62亿元。2、县财政安排的林业建设补助、配套资金及其它无偿投入每年不低于0.1亿元,5年计0.5亿元元。3、利用外资及招商引资投入林业预计每年2.5亿元,5年计12.5亿元。4、群众自筹、社会办林业和股份制、金融机构筹措林业资金,5年6.98亿元。六、实现规划目标应采取的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社会服务实现全县林业“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各级领导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增强全民的绿化意识,资源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对林业的新的定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林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跨地区,跨行业和所有制的林业联合和合作。积极扶持和正确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采取多种多样的股份制形式兴办林业经济实体,要将一家一户零散的林地通过有偿自愿的方式,集中整合到林业大户手中,规模经营。(二)提高生态认识,强化责任落实林业生态建设阵地就是林地,我们希望能够在快速发展工业建设的同时,能科学地规划,尽可能节约林地,确定林地保护红线,规划出生态保护区,一旦确定要坚决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围绕工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在非工业地方,强化林业生态建设,保留一块净土,留有一片蓝天,真正落实新时期林业“四大使命”,体现林业的“四个地位”。(三) 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健全投入机制。为确保林业“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政府每年应以财政中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林业基地建设和林业科技推广。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工商业和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健全以林业经营者投入为主体,政府财政扶持,林业基金通过信贷投入、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林业投入机制。着力培育外向型林业。加大林业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开发林业,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引导有能力的林业专业大户组织成立合作组,积极引导林权流转,上市,合理整合资源。鼓励林业龙头企业,林业科技人员,林产品经营大户,林业种植户合作成立行业协会。要积极利用林地资源,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外资的嫁接,引进林产品的加工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林业产品的贡献率。(四)继续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十三五”期间,我县将进一步深入林业改革,一是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林改主体扫尾任务;二是完成林改的各项配套改革任务。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完善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三是巩固国有林场改革;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以增加资源总量,提高资源质量,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强化林地征占用管理,采伐限额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为重点,不断加强效能建设,全面提升我县的林业经营管理水平;为实现郎溪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富民强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1表1-2015年度郎溪县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变化统计表填报单位: 郎溪县林业局 单位:公顷、立方米统计单位上年度有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变化本年度有林地面积净增(减)值上年度活立木总蓄积活立木总蓄积变化本年度活立木总蓄积净增(减)值本年度有林地面积本年度活立木总蓄积量本年度增加本年度减少本年度增 加本年度减少计未成林进入当年造林封山育林林业经营非林业经营活立木总生长量林业经营非林业经营计皆伐非皆伐计征用占地乱砍滥伐火灾病虫害等计皆伐非皆伐计征用占地乱砍滥伐火灾病虫害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郎溪县28388.15 703.28 162.48 274.20 266.60 227.81 173.91 53.90 27.95 27.95 447.52 928442.00 33885.1511446.70 10105.70 1341.00 1051.30 1051.30 21387.15 28835.67 949829.15国有2867.10 162.13 96.33 65.80 47.30 33.30 14.00 114.83 141482.00 3908.00 2212.00 2016.00 196.00 1696.00 4379.53 143178.00 伍牙山1092.80 85.33 85.33 18.00 18.00 67.33 53002.00 2650.00 1470.00 1470.00 1180.00 1160.13 54182.00 高井庙林场1004.20 76.80 11.00 65.80 29.30 15.30 14.00 47.50 57958.00 1258.00 742.00 546.00 196.00 516.00 1051.70 58474.00 非林770.1305222167.70 30522集体25521.05 541.1566.15208.4266.6180.51140.6139.927.9527.95332.6978696029977.159234.78089.711451051.31051.319691.1524456.14806651.15 说明:此表重点是反映统计单位在年度内森林资源最重要因子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变化的原因,内容涵盖森林正常经营和非正常经营活动的全部,表中,本年度增加中未成林进入:是指按造林年限划分的未成林地林龄增加正常进入有林地的面积;当年造林:是指按省级造林验收的合格面积中的经济林、竹林等。病虫害等,是指由病虫害和其他灾害等造成有林地减少的面积。表2-2015年度郎溪县森林资源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填报单位:郎溪县林业局 单位:公顷统计单位总面积林地非林地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合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林地计四旁占地折合面积小计乔木林经济林竹林小计国家规定灌木林其它灌木林计灌木经济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郎溪县110055.37 37373.3628835.67 23299.47 5536.20 20.29 5461.40 5429.20 5429.20315.20 2415.207.40 228.30 351.01 54.09 72399.01 3400.60 31.13 34.22 国有9184.445822981.932803.73178.22.51039987.6987.651.4479.173.43.923.248.94602.4伍牙山 1253.80 1228.90 1160.13 1063.63 96.50 42.90 42.90 17.97 2.00 5.90 24.90 92.53 高井庙林场1185.40 1185.40 1051.70 990.30 61.40 8.40 8.40 8.40 75.20 3.40 3.70 43.00 89.43 非林6745.22167.7770.1749.820.32.5987.7979.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