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把握作者情感变化,感受丝瓜的神奇。(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领悟丝瓜成长过程中蕴含的内涵,从中获得一定启发。2、过程与方法:(1)品味语言,通过抓关键句和关键字来感受丝瓜的神奇。(2)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丝瓜的神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感受丝瓜的神奇,对学生的精神进行积极的熏陶。(2)以丝瓜的旺盛生命力和作者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趣对学生的精神生活进行积极引导,启发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把握作者情感变化,感受丝瓜的神奇。2、领悟丝瓜成长过程中蕴含的内涵,从中获得一定启发。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朗读课题。神奇的丝瓜1、读过课题后你能提出什么疑问呢?(1)丝瓜是什么样子的?(2)丝瓜能吃吗?(3)丝瓜有药用价值吗?(4)丝瓜有何神奇之处?2、多媒体:看一个短片,简要了解丝瓜。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看看丝瓜究竟有何神奇之处板书课题。二、生字词展示。1、老师随机抽取各组同学到黑板上默写,根据默写情况评价各组表现。(多媒体显示生字词)2、词语解释:车水马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断。百思不得其解: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杞人忧天:传说齐国有个人怕天会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忧虑。3、随机抽取词语让同学们造句。三、朗读展示,走进文本。1、老师配乐示范朗读。(多媒体播放音乐和丝瓜的生长图片)提示:要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课文?(充满好奇,惊讶,喜悦)2、各组派代表展示朗读。3、班级评论员重点点评。四、自主探究,深入文本。(一)品读丝瓜的“神奇”。1、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丝瓜的神奇?(1)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展示本组预习的成果,其他人给予补充。(2)老师归纳:作者通过写“丝瓜籽、丝瓜秧、丝瓜的瓜”的神奇来体现丝瓜的神奇。重点描写了丝瓜的“瓜”的神奇,这种神奇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多媒体展示:第一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为什么停止了生长?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第二处:“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重读:弯了、把躯体、放在。丝瓜的主动性,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智慧。)第三处:“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一个台子上。”(原来是怎样生长的?这个样子的改变是人为的吗?平着身子躺在那儿一般是指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做的?)品读感悟:读出丝瓜的神奇,读出作者的惊讶。以上配有制作的丝瓜插图精彩展示:你还了解哪些有神奇之处的动植物呢?2、小组派代表展示。3、老师补充:(1)瓶子草是一类著名的食虫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长在沼泽地、潮湿的田野或湖滨,属被动捕捉型食虫植物,瓶子草的这些瓶状叶子便是捕捉昆虫的“诱捕器”。(2)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电树,如果人们从树旁经过,一不小心碰到了它的枝条,便会被电打得很难受。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这种树具有发电和蓄电的本领。(二)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讲述丝瓜的生长过程丝瓜成长记:“我是一粒小小的丝瓜籽被主人随意点在了房前的空地上”(以充满童真童趣的讲述形式,调动起学生再创作课文的积极性)五、课堂总结。丝瓜的生长过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在作者的眼中丝瓜是有思想的,面对丝瓜神奇的生长过程,作者的情感又是如何变化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秘神奇的丝瓜背后作者的心情变化。六、课堂延伸。1、抓住“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我”能和“丝瓜对话,想象会说些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有神奇之处的植物?七、作业。1、把文中你欣赏的词语或句子抄一抄,品一品。2、预习目标没完成的继续预习。第二课时一、回顾旧课,引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一同感受了丝瓜的神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丝瓜的神奇之处是什么?丝瓜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力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门疯狂的长;能让悬垂的瓜平着躺下。2、面对丝瓜生长过程中神奇的变化,作者的心灵感受又是怎样的呢?二、深入文本,感悟作者的“担心”。1、文中几次写到作者的“担心”?他分别担心什么?小组派代表展示并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多媒体:(1)第一次“担心”:A.瓜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B.我真替它担心。(重读“真”和“担心”)(2)第二次“担心”:A.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B.我又担心起来。(重读“又”)(3)第三次“担心”。A.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B.我又犯了担心病。(重读“担心病”)2、分角色朗读,感悟担心衬托“神奇”。作者越担心,衬托了丝瓜越神奇。过渡:丝瓜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者表现的担忧以及丝瓜打破作者的担忧展现其神奇之处,都让作者仿佛感觉到丝瓜似乎是有思想的,如果丝瓜真的有思想,它会想些什么?三、体会丝瓜品格、感悟人生态度。1、读课文9、10自然段:“丝瓜有思想,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它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无法同丝瓜对话。”大家不妨满足一下作者的愿望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丝瓜会说话。多媒体出示:作者和丝瓜的对话。“细细的瓜秧,浓绿的瓜叶下忽然一个翠绿色的丝瓜探出头来,它轻轻的用头蹭了一下正在沉思中的老人:嗨,你在想什么呢?”大胆想象接下来会怎么样呢?想象作者和丝瓜会有什么样的对白呢?小组合作,编排场景对话。2、再读课文9、10自然段:思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3、小组派代表发言。4、老师点评:丝瓜生长的智慧在于它适应环境顽强的生存,甘心牺牲部分发展整体,也在于它毫不张扬的静默与自我约束的自由。而我们人的生存却是你争我逐地沉浮在繁华的商品与利益的纠葛中,于是生命中许多精彩的细节被现代生活所掩盖与遮蔽。“怡然泰然悠然坦然含笑面对秋阳”该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境界。四、走近作者。小组展示搜集到的关于作者季羡林的资料。多媒体播放:1、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2、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3、小故事。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新生入校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有一名新生刚走进北大校园,带了不少行李,他想先到其他几个系去找他的几位老乡同学,因行李太多在北大“未名湖”旁犯愁。他看见有一位身穿旧中山装的老头,便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喊道“师傅,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办点事。”过了好长时间这位青年才回来,他发现那位“工友”依然为他守着行囊,寸步未离。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子才惊奇的发现原来那天帮他看行李的“工友”老头竟然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