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说课.doc_第1页
《春江花月夜》说课.doc_第2页
《春江花月夜》说课.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浦城二中 蔡剑虹一、说教材春江花月夜选自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本册教材着重从鉴赏这一角度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培养鉴赏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教材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每个单元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本课为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即赏析示例,本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欣赏写景抒情类诗歌时,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孤篇盖全唐”之美誉,融景物、哲理和情感之美于一体,是进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鉴赏指导的范例。二、说学情学生在必修阶段已经了解了古代诗歌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初步学习了欣赏诗歌的方法。选修课的学习将进一步扩大阅读量,拓展阅读面,并更系统地介绍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已经在第一单元学习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探究诗旨。本单元继续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把握诗境,作为第一篇课文,它还将为学生学习本单元“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提供良好的示范.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学情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 把握诗中的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意境。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2. 赏析诗歌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内在情思。因此我把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诗歌的意境美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赏析诗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五、说教法、学法教法:1美听、美读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教师进行配乐朗读,使学生在美听中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吟诵,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情境。2讲析法和点拨法。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很难理解诗歌中作者所发出的深沉的宇宙人生的思索,所以需要教师做适当的点拨。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月下春江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学法:1美读。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诵读指导之后,通过反复吟咏,品味诗歌的音韵美。2、粗读和精读相结合。采取粗读的方法,使学生从整体感知作品的脉络,但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把握诗中的景、情、理,并能跳出文本,有所感悟。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六、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紧扣“月”这一意象来设计,从“月”导入,以“月”作结。(一)新课导入。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魅力吧!(二)整体感知 1美听:借用多媒体音像资料,由教师做配乐范读。 2美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由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反复吟咏,体味诗歌的音韵美。 3月之线索: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明确: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三)品读鉴赏月之变奏理清文章内容和所对应的月亮变化,体会诗歌的“景、情、理”交融的特点。1置身“月之景”(欣赏第一部分)(1) 全诗哪几句是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2) 指名诵读,然后提问:这些月景具有什么特点?引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3) 紧扣“月”这一意象,请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来描绘月下春江美景。(配乐营造气氛,请学生有感情的读自己的作品。) 板书:景月色无垠 空明纯净2领悟“月之理”(欣赏第二部分) (1) 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皎皎孤月,高悬夜空,情思涌动,不绝如缕。望着高悬于空中的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明月,诗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2)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以下诗句包含的哲理有何不同?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结合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全诗轻烟般惆怅, “哀而不伤”,使我们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板书:理哀而不伤 宇宙人生3鉴赏“月之情”(欣赏第三部分) (1) 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月亮的多情? (2)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 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 以 “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3) 赏析“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 (4) 赏析“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的艺术手法。板书:情思妇游子 离愁别绪(四) 课堂小结全诗以月为线索,将众多意象巧妙地统摄于一轮明月的光华之中,汇成了月之景、月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