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探究导学课型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课专题三 网络构建 史论精要 1 魏源在 海国图志 一书中进一步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救国主张 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洋务派看到西方坚船利炮 主张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来改变现状 2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 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 3 19世纪90年代 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 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 4 20世纪初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提出民主共和的主张 指导资产阶级革命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5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 反对封建儒家传统礼教 倡导民主共和 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 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 促进了人们爱国运动的开展 一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和特点可概括为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层次 四个阶段 1 一个主题 救亡图存 2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 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不仅肩负着思想启蒙的任务 而且还承载了近代中国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史使命 2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既是对真理的探索也是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 它与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上是一脉相承的 3 三个层次 1 学器物 林则徐 魏源 洋务派 2 学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革命派 3 学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4 四个阶段 1 1840 1894年 地主阶级引领前进方向 睁眼看世界 和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2 1894 1915年 资产阶级引领前进方向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3 1915 1919年 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引领方向 民主与科学 文学革命 4 1919年以后 马克思主义者引领方向 宣传马克思主义 筹建中国共产党 改造中国社会 5 特点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对点训练 1 2016 沈阳高二检测 针对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严复主张 体用不二 提出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 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 合之则两亡 此主张的目的是 a 反对学习西方技术b 完整系统引入西学c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 中西体用完全对立 解析 选b 材料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 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 合之则两亡 是指 体 和 用 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 指出洋务派将 体 用 割裂的错误 其实质是主张中国在学习西方时应该注意全面学习 系统引入 故选b 2 2016 北京高二检测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 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 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 渐知诸事不如人 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的 第二次反思 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 洋务运动时期b 维新变法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 选b 从材料 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 第二次反思 付诸政治实践即可判断选择b 3 2016 济宁高二检测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认为 人类发展必然由 宗教迷信时代 玄学幻想时代 进化到 科学实证时代 这一观点体现出陈独秀 a 追求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b 崇拜科学技术c 否定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d 赞赏工业革命 解析 选a 材料强调的是 科学实证时代 即强调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 故a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是科学的知识 不是具体的科学技术 故b错误 材料中未涉及陈独秀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否定 故c错误 材料未表明对工业革命的态度 故d错误 二 资产阶级维新派 革命派和激进派的思想比较1 不同点 2 相同点 1 政治主张 均属于资产阶级政治派别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主张向西方学习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 实践结果 都从不同层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都不能从根本上给中国革命指明正确的道路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对点训练 1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 革命派的思想相比 就其作用而言 主要 新 在 a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 深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解析 选b 维新派把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思想 革命派引进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而新文化运动彻底地批判旧的封建思想 动摇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对三者的思想加以比较即可发现传播民权 平等及肯定西方是其共性 所以就毫无新意 而 深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不属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用排除 法就可确定正确答案 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新文化运动补上了这一课 2 2016 武汉高二检测 孔子不言神怪 是近乎科学的 孔子的礼教 是反民主的 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 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 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a 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b 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c 反对把孔子与民主和科学完全对立起来d 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得知陈独秀对 不言神怪 的孔子给予肯定 对 建立孔教 的孔子给予否定 其主旨是反对把孔子与民主和科学完全对立起来 故本题答案为c 3 2016 吉林高二检测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简图 由此图可知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 a 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b 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c 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d 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解析 选b 材料中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 一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 一是国粹论到中西互补论再到中国本位论 a概括不够全面 排除 其归宿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论 c错误 排除 天朝儒学道统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冲击 属于西学东渐 d错误 排除 b概括全面 符合题意 正确 故选b 课题 概括类或认识类选择题 题型特点 1 从命题的形式看 一般在题干中给出一种或多种材料 要求学生通过概括材料的内容 在备选项中找出与之具有逻辑关系的正确结论或认识 或在题干中列出某种现象 要求学生由此得出正确的认识 2 从题型题眼看 题干中一般都有 认识正确的 所要表达的 表明了 反映了 等标志性词语 典题例析 2016 江苏高考 1897年10月 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 国闻报 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 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 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 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 巴黎 柏林 彼得堡 纽约 华盛顿等处 这表明 a 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b 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 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d 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答题攻略 对点训练 1 2016 浙江4月学考真题 近代有学者认为 若尽废古书 行用土语为文字 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 所操之语 按之皆有文法 凡京津之稗贩 均可用为教授矣 这一言论意在 a 推广民间俚语b 提倡文言文复兴c 否定外来文化d 抵制白话文运动 解析 选d 从材料的叙述可知 作者认为 古书 即文言文 不应尽废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作者认为推行白话文会使文章失去文法 与乡间俗语混为一谈 导致失去文化的严肃性 对白话文持否定态度 d符合题意 a 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材料不是提倡文言文复兴 而是不希望全盘否定文言文 b不正确 2 史学家胡绳认为 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 1840 1864年 1864 1901年 1901 1919年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 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 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解析 选b 1840 1864年中国向西方学习还未触及政治制度方面 还未提出建立君主立宪的主张 故a错误 这三个环节向西方学习的主题分别是器物 制度和思想文化 都是为反抗列强的外来侵略 故b正确 1840 1864年还没有提出建立民主共和的主张 故c错误 1840 1864年还没有提出建立民主政治的主张 故d错误 3 2016 南昌高二期中 晚清时期 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 却又鼓吹 西学中源说 如薛福成认为 所谓西学者 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 彼袭而精究之 分门别类 愈推愈广 所以蒸蒸日上 青出于蓝也 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 也成了中国的发明 梁启超认为 洪范 之卿士 孟子 之诸大夫 上议院也 洪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