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研试题.doc_第1页
艺术概论考研试题.doc_第2页
艺术概论考研试题.doc_第3页
艺术概论考研试题.doc_第4页
艺术概论考研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清华美院艺术类理论考研试题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如何理解艺术再现与表现的关系?简要回答艺术作品的层次?、试分析以下这段话描述的审美情感:“一当我将自己的力量和奋求投射到自然事物上面,我也就将这些力量和奋求在内心激起的情感一起投射到了自然之中只有在这个时候,向自然做的感情移入才变成了真正的审美移情wiki作用/wiki。”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wiki德国/wiki美学家本雅明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耗费了不少精力钻wiki牛/wiki角尖似的争论摄影到底算不算一门艺术,却没有先问问这项发明是否改变了艺术的普遍特性”。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注:可以以你熟悉的任何艺术门类为例,不必一定拘泥于摄影。)如何理解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1、 简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要点)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一般说来,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并不是十分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这个中介包括政治的、社会的、情感的等各方面的因素。正是借助了这些中介,才使得作为时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艺术接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与影响,同时也借助这些中介,使艺术又对经济基础施加影响。我们在强调经济对艺术的制约和决定作用的同时,又应看到,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2、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要点)艺术鉴赏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首先,艺术鉴赏往往从感知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开始,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外在形式美的发现和感受,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来进行的;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的观赏和体验,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联想、想象来实现的;第三,审美理解,是指欣赏者以自己的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对艺术作品和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思想、境界等作出较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评价。3、简述艺术分类的方法。(要点)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2.5分);以对作品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2.5分);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文学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2.5分);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2.5分)4、简述艺术活动中的滑稽。滑稽的典型形态是艺术中的喜剧、相声、漫画等。滑稽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当实践主体在矛盾斗争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时,现实对象作为实践主体的对立面,已经或即将被战胜,从而成为失去了存在依据的事物,成为可以任意揶揄、摆弄的对象。作品以其内容与形式的尖锐矛盾、不协调以及形式的虚假性而引人发笑。5、简述艺术创作的构思与意象的形成。(要点)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生成的过程。在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构思过程中,显现出艺术意象及其形成过程的差异。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艺术构思主要有综合、变形、移情、立意等方式。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艺术活动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点)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继承和接受。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表现在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借鉴。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首先,体现在艺术的形式方面,许多艺术种类基本形式特点的形成,都经历了若干年代和无数艺术家的努力而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的;其次,表现在内容方面,艺术的继承性也是很明显的;再次,表现在民族的审美观念及其创作方法上,这种历史的继承性更是潜在的、在整个艺术传统中起着主导作用的。(13分)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与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继承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这对范畴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在艺术活动中,又要坚持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12分)2、论述艺术形式组合的基本法则 。(要点)其一,整齐纯一,亦称齐一、单纯齐一、整齐一律。这一法则体现为最基本、最简要的形式组合,意在造成明朗、井然的状态或严整、划一的气氛。(4分)其二,对称均衡。对称是生物体自身结构的一种合规律性的存在方式,均衡是对称的延伸,又多了一些变化。对称均衡比整齐纯一更富有变化,在艺术中体现的是对立的统一。(4分)其三,节奏韵律。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复呈现,具有很强的秩序感,注重在时间及空间的变化组合。不同的节奏传达出不同的情绪,而在节奏的变化中溶入特有的情韵和情调,使之通过声韵和节律的变化,具有了某种声音的色彩感,就是韵律。(4分)其四,调和对比。是矛盾着的事物的两种状态,或在矛盾中趋向统一,或在统一中呈现对立。调和是把相近的不同事物相并列,将差异引向一致,对比是把差异更大的事物相并列,使其在统一体中呈现强烈的对比和差异。(4分)其五,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在体积、重量、长度等量的方面的关系,符合认的感官和心理要求的,亦即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比例关系,就是美的比例。(4分)其六,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原则,是对形式美其他一切规律的集中概括,也是艺术创造辩证法思想的体现。多样即指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统一则是指个性事物间所蕴含的整体性和共性。多样统一,一方面展示出形象的诸种形式因素的多样性和变化,同时又在多样性和变化中取得与外在事物联系的和谐与统一。(5分2、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艺术的真实性2、审美发现能力3、境界4、批判现实主义5、诗意的观念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2、历史上有影响的三种艺术起源理论。3、艺术创作中的“形式因”4、期待视野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1、分析作品的双重结构。2、分析典型的特征。3、 四.论述题1.艺术创造的特殊性2.艺术批评的交流中介作用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1、论述东晋顾恺之开创性提出的“传神论”的核心内容。2、简述明朝画坛早期、中期、晚期的主要变化。 、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 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三、简述(每题20分,共60分)1.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克莱夫贝尔说“艺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再现性的”“再现往往是艺术家低能的表现”。分析这两种看法的关系。2. 舒曼说“在一个美术家心目中,诗歌却变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分析不同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的相通现象。3.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鲁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1. 文化素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结合实例谈)2.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现代媒介传播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北大2002,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2.简述艺术家的特点 3.解释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概念的含义 4.谈谈你对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理解 二,论述,每题20分,共60分 1.什么是悲剧的本质,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2.什么是艺术的意蕴,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析一下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2006中国传媒三、简述(每题20分,共60分)1. 对“审美距离”的理解。2. 艺术与时代的关系。3. 怎样理解艺术生产传播中的“经典”与“流行”的关系。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1. 如何理解“美是形象的真理”。2. 结合艺术个案或现象,就当前中国艺术文化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可就某一门类艺术来说,也可综合阐述) 三、简述 1.谈艺术中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 2.继承与创新。 3.诗歌和图画相通,谈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中的相通现象。 四、论述 1.艺术与道德。 2.美与丑相互转化。山东大学2008年艺术美学专业考研试题之中国美术史三、论述题(60分) 1、阐述论语孔子所言“绘事后素”的文化内涵(25分) 2、简答清代绘画艺术(35分)山东大学2007年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艺术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艺术的真实性 2、审美发现能力 3、境界 4、批判现实主义 5、诗意的观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 2、历史上有影响的三种艺术起源理论。 3、艺术创作中的“形式因”。 4、期待视野。 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 1、分析作品的双重结构。 2、分析典型的特征。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考研艺术学综合试题三、简述(每题20分,共60分) 1.对“审美距离”的理解。 2.艺术与时代的关系。 3.怎样理解艺术生产传播中的“经典”与“流行”的关系。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如何理解“美是形象的真理”。 2.结合艺术个案或现象,就当前中国艺术文化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可就某一门类艺术来说,也可综合阐述)。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考研艺术学专业试题(06、07年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山东大学艺术学院06年考研艺术学专业试题艺术概论一、名词解释1、艺术四要素(6分)2、模仿论(6分)3、新古典主义(6分)4、肌质(6分)5、期待视野(6分)二、简答 1、艺术学与艺术理论的关系(10分)|2、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理论与艺术的“情感的象征”(10分)3、艺术创作中的“材料因”( 10分)4、艺术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10分)三、论述(80分)1、分析创作过程的整体性特征(40分)|2、分析艺术批评的思维程序(40分)山东大学艺术学院07年考研艺术学专业试题艺术概论艺术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艺术的真实性2、审美发现能力3、境界4、批判现实主义5、诗意的观念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2、历史上有影响的三种艺术起源理论。3、艺术创作中的“形式因”4、期待视野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1、分析作品的双重结构。2、分析典型的特征。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中国美术史试题一、概念题(共34分)1、简牍(6)2、四大石窟(8)3、描金(4)4、南陈北崔(4)5、清六家(12)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1、简答我国史前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2、列举汉代丝织品的主要花纹图案。3、简答清代木版年画的刻印基地及表现题材。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1、论述东晋顾恺之开创性提出的“传神论”的核心内容。2、简述明朝画坛早期、中期、晚期的主要变化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艺术创作的条件有哪些?2、艺术家的修养包含哪些因素?三.论述题(每题40分)1论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论艺术的社会作用04年: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题10分)1、艺术作品的内容 2、素材3、情节 4、艺术构思 5、浪漫主义二、论述周:(共100分,每题50分)1、结合所学专业,请你谈谈影响艺术家风格的因素有哪些?2、结合所学专业,请你谈谈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王宏建艺术概论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试题二.简述题(共30分)1简述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 2 简述艺术创作中的情理关系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1论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对风格创作的作用2艺术形式美如何在创作中加以运用?请举例说明。2004年2007艺术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5、诗意的观念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2、历史上有影响的三种艺术起源理论。! L, p|* i) u) E. p2 w$ Z2 o 3 T H3、艺术创作中的“形式因”) R9 U1 n2 x7 e. v8 s y: D/ ?% y0 X4、期待视野6 N7 q( l4 e- q: R% f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1、分析作品的双重结构。 o1 Q# 4 k: h 4 C# d( L% H2、分析典型的特征。艺术概论二.简答题2.艺术的教育功能3.如何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四.论述题1.艺术创造的特殊性2.艺术批评的交流中介作用王宏建 艺术概论论述题1、论述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作用和地位。2、结合中国艺术的现状,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3、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4、美术有哪些艺术功能?以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或齐白石的和平鸽来说明。5、试论徐悲鸿群马图的艺术特色。6、联系实际论述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7、结合某一门类艺术的特点论述艺术创造的过程。8、美的本质是什么?举例论述。9、美术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关系如何?举例论述。10、后印象主义的艺术成就有哪些?11、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2、试论清明上河图历史风俗画的审美意义。13、试论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的艺术风格。14、试比较研究荆浩和沈周画庐山的不同艺术风格。15、试论罗丹巴尔扎克雕塑的审美意义。16、试论大卫的马拉之死的审美价值。17、后印象主义的艺术成就有哪些?18、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试论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的艺术风格。20、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1、论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22、论述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23、论述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24、论述艺术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间的关系。25、论艺术世界的构造。26、论艺术接受和艺术欣赏的过程。27、论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28、论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29、论艺术作品的意蕴。30、论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六、作业题:1、 论艺术发展的动因,举例说明。2、 论艺术的分类法,举例说明。3、 论艺术的审美价值,举例说明。4、 论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流派,举例说明。5、 论艺术的功能,举例说明。6、 论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