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教师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课文中重要文言实词和“而”等文言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对比映衬、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被贬永州后激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预习案 一、教材助读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被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作品收入柳河东集。2、了解背景 805年,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放浪于山水之间,派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喜悦,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视情怀。3、文体知识 “山水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它多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述山水景物、风景名胜等,并通过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4、整体感知1理解文章大意,分析结构层次2.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二、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惴栗 ( )( ) 榛莽( ) 衽席( ) 颢气 ( ) 颓然( ) 僇人( ) 施施独行( )( ) 箕踞 ( ) ( ) 岈然 ( ) 若垤 ( ) 攒蹙( )( ) 培蝼 ( ) 引觞 ( )2.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1)自余为僇人 (2)梦亦同趣3.找出下面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1)日与其徒上高山(2)箕踞而邀(3)萦青缭白4.解释下面多义词 (1)特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2)为 自余为僇人故为之文以志 (3)其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其高下之势 (4)而 则施施而行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觉而起,起而归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是岁,元和四年也(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3)皆我有也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整理在下面我的疑问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信息链接 怎一个“游”字了得?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读 唐顺宗永宗元年,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政治的活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其间他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为其首篇。粗粗看来,文章通篇记“游”,记偶识西山的欣喜,记等高畅饮的乐趣,记人与自然的融合,记山势之高峻,气象之阔大。然而细细品味,我们却又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另一种心情,另一个更为丰富隐蔽的情感世界,试简析如下: 1.因忧而游。被贬之前的柳宗元正值仕途坦荡,春风得意,才华得施之时,突遭贬谪,对他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打击之大常人难以体味。作者谪居远郡,形单影孤,又恐奸人再进谗言,满心忧惧苦闷而又无处可诉,无人可说,以致“自余为 人,居是州,恒惴栗”。万般无奈,只好效仿前人,借游解忧。 2. 以醉代游因为作者的出游既非兴致所致,也非闲极而为,实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和忧伤,所以虽“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但也只是“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游览目的,具体的游览计划,走到哪儿是哪儿,随意性较大。也正因如此,作者每到一处,便“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并不在意山水之景如何。且“觉而起,起而归”,真可谓随意而至,匆匆而归,毫无愉悦之情,留恋之意。这种以醉代游的行径,正是作者忧惧苦闷心理的真实外露。 3. 游而忘忧眼前的西山果然非同寻常,这使得一直郁闷忧伤,并不十分在意山水之景的柳宗元一下来了兴致。遂披荆斩棘,历险而上,登临山巅,顿觉“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情味。作者纵目远眺,但见“萦青缭白,外与天接,四望如一”。面对此情此景,即使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会心旷神怡,兴奋不已的,更何况作者还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被贬文人呢。这独特的氛围,生动的景象令作者暂时忘却了自我,仿佛融进了这博大的天地间,一切烦恼郁闷尽皆抛于九霄云外,真正是游而忘忧了。 4. 游中尝乐抛却了一切烦恼的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游。作者游中尝乐,乐而宴饮,“饮觞满酌,颓然就醉”。显然此醉绝非先前的“倾壶而醉”,这是满足的醉,是惬意的醉,是身心完全解脱之后的醉,是陶醉。此次西山之游使柳宗元尝到了无限的乐趣。这里的一切都令他留恋万分,使他乐不思归。以致“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探究案探究点1 填写下列表格(用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 游诸山游西山过程(游)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随意任情游)攀缘而登,箕踞而遨(积极主动游)对象(景)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幽深而拘束)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境界开阔)结果(归)觉而起,起而归(来去皆随意)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陶醉于西山)感情(情)为僇(戮)人, 恒惴栗(苦闷难解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身心得解脱)探究点2 句子翻译及赏析1.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所趣。觉而起,起而归。提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动词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提示:写出了西山怎样的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提示:写了对西山怎样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4.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提示:此处人与物具有怎样的关系?5请写出一个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并作赏析:精句:赏析:文本拓展阅读提示:永州,风光秀美,文化底蕴丰厚,曾有众多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足迹。但是,当现代文明涉足这块古老的土地,这里的环境逐渐恶化,秀美的风景不再,昔日的宁静不再,只有大量精美的石刻还完好如初地保存着。如果我们不能保护好这里的环境,难道我们只能凭借着这些石刻寻觅那优美的文学意境? 据永州府记唐时居官永州或到过永州的外地作家达4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宋之问、张谓、刘长卿、吕温、戴叔伦、李白、元结、柳宗元等人,全唐诗中与永州有关的诗作达200多首。宋时在永州各地留下作品的外地作家多达50余人,他们在此留下了许多墨宝,形成了今天闻名于世的形成了今天闻名于世的浯溪摩崖石刻。石刻的缔造者当属元结,他是中唐著名诗人、散文家和古文运动的先驱,曾两度出任道州(今永州道县)刺史。在任期间,他注意到祁阳县城西南有一条无名小溪,蜿蜒北流汇入湘江,溪水秀美,沿岸奇峰怪石、峭壁耸立,树木茂密,景色宜人。元结非常喜欢这条小溪,把它命名为“浯溪”,卸任以后,更是把家搬到了溪畔居住,在此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唐大历二年(767年),元结撰写了浯溪铭、峿台铭,请人篆书并刻于石上,成为浯溪摩崖石刻的奠基之作。四年后,元结又将自己所撰的大唐中兴颂,请至交颜真卿楷书,镌刻于临江峭壁。全文高 3米,宽3.2米,共332字,直书左行,正文每行20字,字径15厘米,笔力遒劲,气势雄伟,是颜真卿一生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由于元结文奇、颜公字奇、摩崖石奇,被后世称为“摩崖三绝”。浯溪也因此名声大振,文人墨客频繁造访,从两宋延至明清留下了众多刻石。如今,伴随着大规模的城乡改造、水库建设等,环境不断恶化,千年来为文人们所魂牵梦绕、寻觅创作灵感的浯溪,已难说秀美;附近开山采石和铁路的噪声更是驱散了往昔的宁静。尽管一方方珍贵的摩崖石刻经过妥善的维护和加固得以保存下来,但是如果我们不能保护好这里的环境,这些精美的石刻也只能成为历史的尴尬见证,“不到潇湘岂有诗”的文学意境又到何处去找呢?当堂检测 有效训练 反馈矫正1.始得西山宴游记是的第一篇,作者是代的,是之一。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游西山精神解脱,达到无我合一境界的语句是,。 (2)文中点题的句子是 , 3下列句子中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穷:穷回溪 穷山之高而止 B极:南极潇湘 意有所极 C志:必先苦其心志 故为之文以志 D至:自远而至 多助之至我的收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早在战国时代,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说法,意思是人类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足以战胜自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为此沾沾自喜,骄傲自豪。其实,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是自然之子,难道非得一个战胜一个不可吗?能不能和谐相处呢请以对人定胜天的再认识为话题,就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提 示既然是再认识,就要打破思维定式,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文时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发读者深思,比如:人在战胜自然的道路上是否走过了头?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还应对 人定胜天的观念与 壮举大唱赞歌?写本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笔,也可以在小处落墨;可以回顾过去,可以关注今天,还可以预示未来。如果写议论文,要条理清楚,说理充分而有力度;如果写记叙文,要从言行中体现一种意识,一种思索;如果写想像作文,可以从外星人或某种动物的视角审视人类的行为,呼吁切实保护地球这个人类惟一的家园例文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愚 茶20世纪人类最爱说的就是 征服自然,还爱说展示了人类的力量。征服自然,怎么叫做征服了呢?爬上山去踹两脚,这就是征服了吗?十几个人准备了一年半载,满负物资装备,还得有人为他们准备好一个又一个前站营地,惴惴不安地躲避着暴风和雪崩,侥幸爬到了山顶插上旗子就可以说征服高山乃至征服自然了吗?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当有记者问她为什么时,她极为真诚地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同样,登山是可以的,但登山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是你征服了高山,而应感谢高山允许你攀登。其实反过来想想,那么多的人不遗余力地去爬高山,那么执著那么强烈地要登顶,当他们怀有壮志的一瞬间,是不是已经被山的魅力征服了呢?至于通过登山来展示人类的力量,则大可不必。我们的力量大自然早已经领教过了:几百年长成的大树,人只用3分钟就能让它倒下;几万年才长成的一片热带雨林,人可以几天之内将其变成一片赤土;大自然花几百万年才生成的物种,人可以用几十年就让它消失。山,可以炸平;湖,可以填满;海洋,可以当作自家后院的垃圾场;天,都可以戳个窟窿还有什么我们办不到的?老子说过: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用力量征服别人仅证明自己孔武有力,靠自知之明和自律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从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一直都是在使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力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用智慧消除自身的贪婪、自大和狂妄的 征服欲,做个真正有力量的强者呢?什么是真正的力量,我联想到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一个片断:辛德勒问纳粹军官为什么我们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一个小偷犯了偷窃罪,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一棵参天古树,本可以用来做家具,但人没有伐倒它;一只珍稀野生动物,可能被投进汤锅,但人保住了它;一片平静的湖水,人没有让轮船隆隆驶过;一座圣洁的高山,人们放弃登顶,而停下来欣赏她神秘且宁静的美丽,并把她的圣洁和神秘代代相传。这,才叫做力量。 (摘自课外美文,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简 评好文章不仅给人以美感,更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本文在人与自然方面的独到见解是: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用智慧消除自身的贪婪、自大和狂妄的。征服欲,做个真正有力量的强者呢?告诉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才能真正显示人类的力量。话题作文“感悟自然”写作指导与例文简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自然。自然万物看似渺小,却是魅力非常。如果你曾见过大海的万丈狂澜或滔天白浪,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如果你曾见过高山的峰壑争秀或巍巍雄姿,你会懂得什么叫顽强。静心地走过自然,听听水是怎样流成一脉智慧,看看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你会发现,与自然交流不仅可以放松心绪,更可以尽化灵魂。朋友,走进自然吧,你会享受到一种级致的乐趣。 【写法导引】春天一到,积雪消融,绿绿的嫩尖托起了生命的幻想。放眼望一望,世界已经变的多姿多彩多媚多娇。树的苍拔之生机,湖的静谧之眷恋,瀑布的激情之倾泻,无不让你留连忘返。当你穿过经年丛生的荆棘藤蔓,惊叹于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忽然一道日光照临头顶,眼前豁然开朗:青天绿野,几疑世外桃源!使你深深感悟到人生无穷的理趣,尽在“锲而不舍”这四字真言里。所以古人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美丽的山与水,还只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之一,只要细细观察,自然里会有写不尽的素材,道不完的美丽。 下面的方法,也许能让你下笔有神: 一、巧取自然之景,让内容新颖夺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便是典范,词人先列举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天机,使前面的九个“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词人浓浓的悲愁色彩,很是新颖。 二、细描自然之美,让语言靓丽多姿。想写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点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时,修辞便是让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起来的最佳办法。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方法是“自然类”文章取胜的一大法宝。 三、巧抒喜爱之情,让情感与众不同。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结果肯定不同。岳阳楼记中,面对“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迁客骚人”们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其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骤然一新,产生了极其神奇的效果。 【佳作展示】这个季节属于秋张 夏这个季节深匿在一种静谧中,它属于秋。一段梦曾被我埋下,但它却已随风飘逝,随雨滴落【眉批:诗一样的语言,营造出了诗一般的意境。】 深邃的天 秋的天空蓝,蓝得迷人,蓝得透彻。【眉批:“迷人”与“透彻”,简洁形象地状写出了秋天之美。】没有浮云,没有低压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抬高了一阶,开阔了不少。秋的夜空更是深邃,月光下,窗框镶上银色的棱条,玻璃映出银白的光芒。慢慢移到窗边,仰望天空,星不多,月亮很清晰,很明亮。初秋的月只是一轮弯月,孤单单的挂在那儿,它的弯口正对着不远处的小星,想要拥抱它,但又不能靠近,只能遥遥相对,无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不知要这样维持多久,可能待到月圆之夜,它们也能同地上的人儿相聚吧。对着月色,我许下心愿。银色的月光洒下了薄薄的一层纱,看得见,却拾不起,只是当你脚轻轻地踏上时,才感觉这不是纱,又把鞋照亮了 朦胧的雨秋的世界雨绵绵,密密的细丝儿无声无息地飘入土中,【眉批:一个“飘”字,写出了秋雨之轻,秋雨之细。】在空气中蒙上一层薄薄的雾,一把小伞,擎起一方天地,我独自走在小路上,曾经彷徨、迷惘,只识得清前方是朦胧的一片,任着十月的秋雨飘洒在脸上,凉凉的,潮潮的,时儿淋湿我的心。几只晚归的鸟儿唤起浅浅呼应,低低掠起,垂缀起一串串雨珠。静静地等待,静静地梦呓,四周时儿哗然,时儿隐退。我依旧没有抬头,只是径直地走着,朝着朦胧的亮处寻觅,执着地追求,去寻找我春天埋下的梦。【眉批:这段文字对秋雨的描写细腻准确。】 凋零的叶 秋是轻风摇曳、树叶飘落的季节。我静静地坐在树下,用手去接那一片片飘散的黄叶,忽儿发现它的枝叶间纹理如此清晰,一种未经修饰而天成的美无法诠释。是啊,一些普通而美丽的东西恰恰是忙碌的一生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你可曾为路边的一只蝴蝶而驻足?可曾为天空中一声雁唳而翘首?【眉批:通过“蝶”“鹤”的动作写树叶之美,巧!连用两问,情感充沛。】如果曾有过,那么忙碌的生活便有了淡淡的点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五校联考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金华、丽水市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黔南州名校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海城市第六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太原市名校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开发商原因退房合同5篇
- 离职补偿协议范本:针对离职员工职业发展培训及提升
- 研发机构劳务派遣个人合同范本(含知识产权归属)
- 砼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协调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生态保护区物业管理股权收购与生态保护合作合同
- 2025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安徽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带答案)
- 急性白血病课件
- GB/T 46142-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快速响应矩阵码应用指南
- 场景速写课件讲解
- 2025广东惠州惠城区招聘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6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餐饮四个人合伙合同协议
- 人体十二经络系统解析
- 2025年巷道掘砌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交通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