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县鸡冠石山.doc_第1页
安徽省金寨县鸡冠石山.doc_第2页
安徽省金寨县鸡冠石山.doc_第3页
安徽省金寨县鸡冠石山.doc_第4页
安徽省金寨县鸡冠石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金寨县鸡冠石山 建筑石料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金寨县德升石料开采有限公司二八年三月安徽省金寨县鸡冠石山建筑石料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单位:安徽吉地地质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陈园平编制人员:柯斌审 查:陈园平 郑刘根总工程师:郑刘根提交单位:安徽省金寨县德升石料开采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二八年三月目 录第1章 前 言11.1 概况11.2 以往地质工作4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41.4 本次工作情况6第2章 工作区地质82.1 矿床特征82.2 矿石质量11第3章 矿山生产工艺流程12第4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34.1 水文地质条件134.2 工程地质条件134.3 环境地质条件14第5章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15第6章 资源储量估算166.1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对象166.2 矿山开采要求条件确定166.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166.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176.5 矿体圈定原则186.6 块段划分186.7 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186.8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196.9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19第7章 结论与建议217.1 结论217.2 建议21附图目录:1、 安徽省金寨县德升建筑石料矿地形地质简图 1:20002、安徽省金寨县德升建筑石料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 1:1000附件目录:1、委托书2、承诺书3、采矿许可证(复印件)4、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复印件)5、矿区叠合图第1章 前 言1.1 概况安徽省金寨县江店汪冲转弯金安建筑石料矿与安徽省金寨县梅山外岭下楼建筑石料矿规模属于零星矿产地。2005年6月,经金寨县国土资源局批准,安徽省金寨县金安石料有限公司取得了金寨县江店汪冲转弯金安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采矿权有效期为两年,经过两年的开采,矿产资源量发生了变化。2005年7月,经金寨县国土资源局批准,安徽省金寨县双旺石料有限公司取得了安徽省金寨县梅山外岭下楼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采矿权有效期两年,经过两年的开采矿产资源量发生了变化。由于两公司经营状况不良,至2007年11月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俩业主有合并意向,成立了金寨县德升石料开采有限公司共同经营。为了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督体系提供必要的依据,为办理采矿权延续手续,采矿权人朱德品(金寨县德升石料开采有限公司)特委托安徽吉地地质科技有限公司对本区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以期了解资源量变化情况,估算剩余资源量。 由于本区最初申办采矿权时缺乏正规的地质勘查资料,缺乏资源储量复核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吉地公司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踏勘、实地测量,初步查明了区内的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并估算了其剩余资源量,作出了初步地质评价,为更加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内的建筑石料用新城区建设,灰肥)武(汉)高速公路,沪汉快速铁路穿镇而过。详见交通位置图(图一)。金安矿区面积为0.0118km2 ,开采标高+190m+135m,双旺矿区面积为0.0135 km2开采标高体+205m+110m表101 实测金安矿区拐点坐标一览表序 号 yX采1 39401138.72 3505547.23采2 39401227.573505626.18 采3 39401307.41 3505542.78 采4 39401215.26 3505482.13本区隶属表102 实测双旺矿区拐点坐标一览表 序 号 y X 采1 3506623.87 38684771.14采2 3506617.00 38684731.73 采3 3507772.31 38684711.10 本区隶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的金寨霍山复向斜带,为低山区,一般海拔在+180m+280m左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多寒潮,夏多暴雨,有梅雨季节,年均无霜期228天左右。地温最高值一般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年降水量在733.818624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381.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173.6毫米,最大蒸发量在7月份(160.9毫米)区内人多地少,自然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油桐、茶叶、桑树、杉木、毛竹、圆竹、板栗、核桃、柿子等。其主导产业为桑茧丝绸产业和菌药生产业。该区电力充沛、交通便利,水源量充足,为矿山的生产和经营创造了有力条件。1.2 以往地质工作矿区以往未进行过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本次核实报告充分收集了以往的区域地质资料,具体有:上世纪七十年代,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本区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提交有1:20万六安、岳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八十年代安徽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在该区开展了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提交有1:20万六安幅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九十年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该区作了1:5万的区域地质调查,提交有1:5万金寨县幅、苏仙石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以上资料为本次地质检测工作奠定了基础。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1.3.1 矿业权设置情况2005年6月,金寨县金安石料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经金寨县国土资源局批准获得本区采矿权,采矿许可证号为:3424260510032,有效期为两年。矿区登记面积为0.0118km2,开采标高为+190m+135m采矿许可证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01。2005年7月,金寨县双旺石料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经金寨县国土资源局批准获得本区采矿权,采矿许可证号为:3424260510040,有效期为两年。矿区登记面积为0.0135km2,开采标高为+205m+110m。采矿许可证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02。现金寨县金安石料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与金寨县双旺石料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两公司业主经协商并签定协议,决定将两公司合并,改名为金寨县德升石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经营。目前采矿许可证已到期,需续办采矿许可证。表101采矿许可证范围拐点坐标序号XY13505550.0039401140.0023505625.0039401240.0033505565.0039401310.0043505485.0039401220.00 表102采矿许可证范围拐点坐标序号XY13505500.0039400170.0023505500.0039400250.0033505305.0039400055.0043505320.0039400005.00经实地测量发现,本区实际采矿范围与原采矿权证范围不一致,经金寨县国土资源局确认,延续的采矿许可证范围以本次检测的范围为准。 1.3.2 采矿权人情况及开采现状采矿权人,金寨县德升石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11,企业法人为原金安石料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业主朱德品。属私营企业。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露天阶梯式开采。企业安置员工25人,大小铲车共4辆,粉碎机3台,投资近200万元左右,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采掘方式为露天阶梯式开采,(详见矿区地形地质简图) ,由于新城区建设和贯穿本区的合(肥)武(汉)高速公路和沪汉快速铁路均在修建中,其销售情况良好。图102 矿山开采现场1.4 本次工作情况本次地质检测的工作时间是:2008年3月1日2008年3月16 日,为期半个月。由于本矿山开采规模小,且以往未进行过地质勘查,矿业权人无法提供任何地质勘查报告及矿山开采消耗量登记表等,因而给核实工作带来了困难。根据实际情况,本次核实采用了区域资料收集现场询问实地踏勘采区实测室内修编的工作流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圆满的完成了核实工作。检测工作中,选择了合适的路线,采用路线穿越和追索法对地质体进行了踏勘检查;用手持式GPS315定位仪实测预采区和采区的范围;修编地质图和设置纵横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询问矿山开采情况,资源储量利用情况等,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用微机数字化成图,估算预采区、采区资源储量。主要实物工作量如下:(1)1:2000地质填图:0.1km2;(3)GPS控制点6个;(4)采深测量:1个核实工作质量情况:本次检测工作的依据是:皖国土资函20061046号,关于印发安徽省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以及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技术指南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的。1:2000地形地质图,采用安徽省测绘局1985年调绘,1987年出版的1/1万地形图和1/5万的区域地质图放绘而成,并根据实地勘查的情况进行修编。采空区和预采区的范围是用手持式GPS315定位仪实测而圈定,能够满足本次的检测要求。第2章 工作区地质2.1 矿床特征2.1.1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金寨县大地构造属淮阳古陆的一部份,成陆时间较早,尤其南部在10亿年前经五台吕梁运动(本省又称皖南运动),就已从海底隆起成陆;北部在6亿年来经加里东海西运动(我省称霍邱运动),始脱离海域。区内多次受构造运动波及,皖南、霍邱、海西(距今4亿年)三期以褶皱运动为主,燕山期 (距今195亿年)以断层作用为主。褶皱运动导致水平岩层被挤压,弯曲变形,形成了各个褶皱构造:五台吕梁期褶皱带、方家冲倒转背斜带、英山沟复背斜带、诸佛庵复向斜带。前两者是北西南东向、后两者是北东南西向。 区内有三条断裂带:皖南构造运动形成了桐柏磨子潭深断裂,这条断裂带近东西走向,县内通过胭脂青山一线,长约65公里,宽约250650米。燕山构造运动以后,断层作用加剧,又形成了两个大断裂带,即金寨西汤池大断裂和金刚台断裂,前者在县内通过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一线,长约57公里,宽约100300米;后者在县内通过银山畈金刚台一线,长约40公里,宽约50100米。断裂带内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岩浆活动强烈,岩石除局部地区有变质岩和沉积岩外,绝大部份属于岩浆岩。南部以侵入岩为主,北部在燕山运动晚期火山喷发频繁,地表覆盖一层深厚的喷出岩。 金寨县各处成陆时间的早迟不同,地层的新老也有差异,大致从南向北、从西向东,地层逐渐从老到新。区内揭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上太古界下元古界、震旦系、寒武纪、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上太古界下元古界大别山群主要分布在金寨县南部地区,在区内出露部分自下而上分为方家冲组、河铺组、包头河组、英山沟组、水竹河组、文家岭及刘畈组,厚度大于1198216955米,岩性以各类片麻岩、混合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含榴石角闪变粒岩、浅粒岩及大理岩等。变质程度属铁铝榴石角闪岩相,局部达麻粒岩相。原岩以碎屑沉积岩为主,夹部分火山岩,偶夹薄层碳酸盐岩。震旦系佛子岭群分布于区内局部地区,呈北西西向展布。该群岩性主要由各种片岩、部分片麻岩、混合岩和大理岩等组成,总厚度为10828781米,岩石变质程度主要为钠长绿帘角闪岩相。佛子岭群自下而上分为五个地层单位,即小溪河组、仙人冲组、祥云寨组、潘家岭组和诸佛庵组。石炭系梅山群主要见于金寨县城梅山至皂河一带,呈北西西向展布。岩性下部为砂砾类岩夹炭质板岩及石墨片岩,中下部为大理岩、碎屑结晶灰岩、石英砂岩、绢云石英片岩、千枚岩及板岩等,含腕足类、海百合茎碎片及脉羊齿、副芦木等化石,厚度大于1300米,整个岩系具轻微变质。区内株罗系地层较为发育,上、中统均有出露。共分为四个组,即中统凤凰台组、上统毛坦厂组、黑石渡组、周公山组。中统为陆相红包岩系、属山麓洪积相、湖相、河流相沉积。凤凰台组分布于龚店子等地,全为红色巨厚厚层砾岩,偶夹砂岩透镜体,厚度大于1705米。上统主要为火山岩系,包括熔岩、火山碎屑层沉积岩类,呈北西西向展布。毛坦厂组主要为安山质、粗面质火山熔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和集块岩等。在粉砂岩、页岩等夹层中,盛产瓣鳃类、腹足类等浅水软体动物化石,厚度大于1043米。黑石渡组由火山碎屑沉积岩组成。主要岩性为火山熔岩、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及泥质页岩等,含瓣鳃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类等多种化石,厚847米。周公山组零星出露于本区北部、中部各县市内,岩性以紫红色不同粒度的各种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厚度大于762米。区内白垩系,上、下统均有出露。下统白大畈组,上统为张桥组。白大畈组分布在白大畈周边,本组以粗面质火山碎屑岩为主,熔岩次之,主要为粗面质凝灰岩、凝灰角砾岩、溶岩、溶接凝灰岩,下部有安山岩,厚497米。上统张桥组,为砖红色疏松细砂岩、粉砂岩、夹含砂砾岩,含介形类化石,厚423米。第四系广泛分布于全区,中部各县,由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砂及砾石等组成,厚0232米。2.1.2 矿区地质特征矿体赋存于石炭系梅山群,采矿范围内有两个矿体,直接出露地表,为灰、灰白色中厚层结晶灰岩,含腕足类,海百合茎等化石碎片。原金安矿体分布于一小山丘上,在剖面上呈单斜、块状,平面上近似锥形。未受构造岩浆岩影响。原双旺矿体为块状构造,形态平面上似矩形,受断层影响。2.2 矿石质量该石料矿矿石,质地均匀细腻,硬度中等、性脆,风化层和浮土层不厚。第3章 矿山生产工艺流程0.8立方米挖掘机和ZL-50装载机开采采用鄂式破碎机和锤式1100,1300破碎机对矿石进行破碎采用载重自卸汽车将破碎后的矿石运输至工地矿山开采工艺流程如下:采矿工作面采用KQ-80型潜孔钻穿孔,多排孔微差爆破,非电起爆 第4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由于本矿区规模较小,且为露天开采,工作程度较低,未做专门的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固本次核实综合调查了邻区生产矿区的实际情况,综合总结如下:4.1 水文地质条件本矿区属低山丘陵地形 ,查区内最大高程216米,最低高程约161.0米,高差55米,地形坡度约1020。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山体四周时令河较发育。根据地下水的可能赋存条件,水理性质等,本区可分为两个含水岩组:一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是指残坡积层及基岩风化层,厚度不大,平均厚度在0.4米左右,由粘土、亚粘土、砂和砾石组成弱含水层,由大气降水补给;二是石炭系灰岩不均匀裂隙含水岩组及溶隙含水岩层裂隙含水岩组,矿(岩)石总体上裂隙不甚发育,富水性一般,不容水(但要注意局部可能存在溶洞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4.2 工程地质条件据岩样测试结果,天然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可达77.0Mpa,本矿床内岩(矿)石硬度不大,力学强度很高,岩(矿)石裂隙不甚发育,应属整体块状岩石,性脆,易破碎。矿体为露天开采,且开采过程中留有边坡角,一般不会产生较大山体崩塌及滑坡,工程地质条件也属简单。4.3 环境地质条件矿床开采时会产生一定的粉尘污染,因此注意人员防护。矿石加工采用机械破碎,基本不用水,对当地水体基本无影响。因而环境地质应属简单。综上所述,矿床开采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均属简单。由于矿体倾角较陡,延深稳定,厚度大,适宜露采。开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便于施工和开采安全,、为了便于施工和开采安全,又不压矿浪费资源,应采取平采及阶梯式开采。但宕口底宽不得小于40米;2.放炮采石宕口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00米,应设置警示牌和警界线。3.开采时一定要留边坡角(安息角),最终边坡角不大于60度;4.开采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避免因采矿而诱发的山体滑坡、坍塌、水土流失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5、矿区开采时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影响,开采时一定要规范作业,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废矿废渣有序堆放,闭坑时要及时做好环境治理和老矿区复绿工作。第5章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由于本区以往未做过系统的地质工作,固本次核实主要从分析区域资料,调研邻区生产矿井入手,结合适当的路线踏勘、地质剖面测量、矿区地质填图工作,初步查明了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5.1 测量工作及质量评述本次测量所使用的地形图为安徽省测绘局1985年10月调绘,1987年出版地形图(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可以满足现场工作和报告编制的需要。剖面线测量采用两台GPS315测定,取其平均值,其精度可以满足要求。5.2 地质图件的编制及质量评述1.矿区地形地质简图(1:2000)矿区地形地质简图的底图是由1:10000的地形图放绘而成,并根据实测数据对其进行了修正。图中充分反映了本次测量工作的成果,补充了矿区的拐点位置、采空区范围、资源量估算剖面位置等信息,其质量能够满足要求2.根据核实工作的需要,我们将地质剖面图和资源储量估算图合为一张图,地形线在矿区地形地质图上切取,共绘制三条剖面,其质量可以满足资源储量估算的要求。第6章 资源储量估算6.1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对象本次资源储量的估算范围为本次核实的范围,具体拐点坐标见叠合图,金安矿面积约0.0118km2,开采标高+195m+135m,双旺矿面积约0.0135km2,开采标高+205m+110m,只下推至最低开采标高。估算对象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估算内容为保有资源量和消耗的储量。6.2 矿山开采要求条件确定本矿体为露天开采的小型矿体,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均属简单型,矿体形态稳定、结构单一,根据业主的具体要求,确定其开采要求条件如下:1、金安矿区最低开采标高为+135m,双旺矿区最低开采标高为110 m,根据邻区开采经验,开采矿山的边坡角取60。2、最终开采地盘不小于40m。3、由于本区盖层3、由于本区盖层较薄(地表风化层平均厚度小于0.5m),且本区岩溶不甚发育,故本次估算综合盖层和岩溶因素,取5的损失率。6.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由于本矿体形态简单、厚度及矿石质量变化较小,剖面线相互平行且基本垂直于矿体走向,故采用垂直平行断面法估算其资源量,采空区消耗量采用地质块段法计算。核实的方法是先估算采矿权范围内的全部资源量,后计算采空区消耗的储量,再用扣减的方法计算出保有资源量。6.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1.剖面面积的确定资源量估算剖面图上的矿体,顶部沿地形线连接,对于+185m标高以上的矿体,以可开采范围界线点以60的边坡角下推至+185m标高线,面积通过CAD软件在电脑上直接获得,并标注在剖面图上。2.剖面位置的确定在1:2000矿区地形地质简图上直接量取。1线为采区西部边界,3线为采区东部边界,2线位于1线和3线之间,距离1线和3线均为40m。3.采空区面积的确定采用便携式GPS现场测量采坑各拐点坐标,标注在1:2000地形地质简图上,逐点连接,采用CAD软件直接读取其面积为m2,并标注在地形地质简图上。(具体拐点坐标见表)。 金安矿区采空区实测拐点坐标成果表序号XY采深空1 3506712 .85 38685781.6922空23506681.7138685763.7923空33506682.7038685819.1315空4 3506745 .2238685868.0822采4.坑深度的确定现场测量其采坑的边界深度,统计其平均值为20.5m。5.视密度的确定本次核实未对矿石作视密度测试,参照附近开采矿区的数值,取2.68吨/立方米。6.5 矿体圈定原则1、由于本矿体为一质量变化不大,赋存稳定,用途单一的非金属矿体,故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对待。2、平面上以矿权边界作为矿体边界,采用直线方法连接,剖面上以最低开采标高,按设计开采边坡角60直线连接或以自然边坡连接。3、由于矿层圈定时受采矿权范围的限制,以此估算资源量时不作外推,而以采矿权范围的界线作为矿体界线。6.6 块段划分每相邻两剖面所分割的部分为一块段,1线与2线间块段编号为K1,2线与3线间块段编号为K2。6.7 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根据矿区的地质勘查程度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标准,其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其可行性平价属概略研究;经济意义属内蕴经济的。故划分为333类别资源量;而对于已消耗的资源量,确定为111b类别储量。6.8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1、采用平行断面法估算矿石体积(1)当两剖面矿体之间的面积差(S1-S2)/S140时,选用梯形台体计算公式V(S1+S2)L/2。(2)当两剖面矿体之间的面积差(S1-S2)/S140时,选用截锥体计算公式V(S1+S2+S1S2)L/3(3)当矿体作锥形尖灭时,选用锥体计算公式VSL/3。上述公式中:V指相邻剖面间矿体体积(m3);S指剖面上得面积(m2);L指剖面间距离(m)。2、消耗量采用地质块段法估算矿体体积计算公式VSH上述公式中:V指采坑体积;S指采坑平面投影面积,在地形地质简图上利用CAD软件直接读取;H指采坑平均采深(m),利用采坑内多点采深平均值求得。3、资源量估算公式资源量估算公式为QV(1-r)d,式中Q为资源量(吨),V为未扣除采空区的矿层体积(m3);d为矿石体重(t/m3);r为盖层和岩溶损失率,按5估算。6.9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根据以上估算原则和方法,求得本区的总资源量(333+111b)317587.9吨,其中消耗储量(111b)103879.2吨,保有总资源量(333)213708.7吨。其中双旺矿区保有资源量为103879.2吨,金安矿区(见表902)表902 资源储量估算表块段号资源类别面积号面积值(m2)剖面间距计算公式体积(m3)资源量(吨)K1333S176440V(S1+S2)L/2 40280 102552.8S21250K240V(S1+S2)L/244460 113195.1S3973合计8084740215747.9第7章 结论与建议7.1 结论本次核实工作通过对区域资料的分析、对邻近生产矿区的调研、对现场的踏勘测量工作,取得了以下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