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doc_第1页
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doc_第2页
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doc_第3页
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doc_第4页
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测逻辑推理题通关技巧-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部分解题技巧(一)图形推理1、对于图形拆分与重组题:运用实物找关键特征2、对于多组图形题:找变化规律(数量关系、位置关系、形状关系)。3、基本思路:(1)简单图形看笔画多少、构成要素的增减、交点线段数目变化、图形种类数变化。(2)复杂图形看大小变化、曲直情况、旋转方向、组合顺序、叠加状况(求同、去同)及对成性。(3)上述方法无法判断时看路径状况、受力情况、或看半边。(4)有多个选择时,选择自己最确定的,不可多选(二)定义判断解题技巧1、先看选项再看题干,对照选项看题干中对应内容。注意:是否要一一对应关系。2、抓住提干定义中的关键词,尤其是要抓住与选项相关的关键词。3、常见的关键词:“主体”、“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等。(三)类比推理题解答“九字”技巧1、记常识。如各省市简称、称谓、作品、节日等。2、想词性。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 3、造句子。造的句子必须是有效的,句子需要蕴含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句子包括几种。(1)和是一个例如:家父:父亲A老妪:老伴 B鼻祖:祖宗 C鄙人:自己答案C。(2)(不)是的一种例如:冠心病:传染病A、熊猫:哺乳动物 B、鲤鱼:两栖动物 C、京剧:豫剧 D、细菌:病毒 答案B。(3)是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树:树梢A、手:手指 B、玻璃:窗户 C、海洋:岛屿 D、帽子:头答案A。(4)和都是例如:山川:河流A地球:太阳 B森林:沙漠C战争:和平 D污染:浪费答案B。造句子“山川和河流都是地理形态”,“森林和沙漠都是地理形态”(5)不是就是例如:男人:女人A黑:白 B左:右 C高:矮 D生:死答案D。造句子“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人不是生就是死”。 (6)有的是,有的是例如:运动员:大学生A植物:种植 B专家:青年 C四季:春天 D纸张:书法答案B。造句子“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有的大学生是运动员”,“有的专家是青年,有的青年是专家”。(7)一定例如:盐:咸A花:香 B丝:棉 C光:亮 D墨:臭答案C。造句子“盐一定是咸的”,“光一定是亮的”。例如:消毒:手术A动员:开会 B生产:销售 C启动:驾驶 D彩排:演出答案C。“手术前一定消毒”,“驾驶前一定启动”(8)人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做一件事情例如:七夕:织女A除夕:晚会 B清明:先烈 C重阳:茱萸 D端午:屈原答案D。造句子“织女在七夕这天”,“屈原在端午这天”。茱萸(zhy)是一种茴香科植物。 (9)由动词造出的句子例:2009国考-82 ( )对于行动相当于( )对于航行A目标 灯塔 B信心 风帆 C激情 桅杆 D毅力 水手答案A。造句子“行动朝向目标”,“航行朝向灯塔”例如:2006浙江-60 玫瑰:爱情A烛光:母爱 B小草:卑微 C金子:财富 D雄鹰:搏击答案A。先通过名词名词的组合排除B和D,再造句子“玫瑰象征爱情”,“烛光象征母爱”。(四)机械推理解题技巧复习并理解初中和高中的物理基本概念熟记基本公式和定律回忆并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五)逻辑推理解题技巧1、逻辑推理部分中反对关系的应用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如命题“所有同学都及格了”和命题“所有同学都不及格”即为反对关系,同理,“所有同学都及格了”和“张三不及格”也为反对关系。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的实质为两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如命题“有些同学及格了”和“有些同学不及格”之间即为下反对关系,两命题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同样“有些同学及格”和“张三不及格”两命题之间也为下反对关系因此,在做逻辑推理题时,可依据命题之间的反对及下关系的实质进行解题,并需要牢记各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例如:某办公室包括主人在内10人,有关这10人的说法,以下三个只有一个是真的:1、有人会使用五笔打字2、有人不会使用五笔打字3、主任会使用五笔打字以下哪项为真?( )A10人都会使用五笔打字B10人都不会用五笔打字C只有一人不会用五笔打字D只有一人会用五笔打字该题答案选B解析:由题意可知1、2命题为下反对关系,即两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且三命题只有一个为真,则第3个命题为假,即可推出主任不会使用五笔打字,接着又可推出有人不会使用五笔打字,即命题2为真,命题1为假,即有人会使用五笔打字为假,则这10人都不会使用五笔打字。故答案为B。通过例题可以发现,做这类题目的关键就是熟练掌握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并在较短时间内解答题目,这需要考生在平时多加练习,从而达到熟练快速解题的目的,这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取得高分的基础。2、逻辑推理题中有关矛盾关系的解题方法了解命题存在着矛盾关系的特点,可以在解答过程中找到捷径,大大节省做题时间,提高做题效率。对于矛盾关系来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同真,就是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例如:“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和“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小王在家”和“小王不在家”“所有同学考试都不及格”和“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这些都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例: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解析:(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答案B。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对于矛盾关系的总体解题思路:首先,要发现矛盾;然后,避开矛盾,即由矛盾的性质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最后,从矛盾外寻找答案解答误区:许多同学在做这类题时,往往会陷入矛盾之中,这样虽然也能得到正确答案,但是在考试中,势必会浪费时间。 【例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地震灾区捐款5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甲:这500元不是我捐的;乙:这500元是丁捐的;丙:这500元是乙捐的;丁:这500元不是我捐的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500元是谁捐的?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A解析:乙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则甲和丙是说的都是假话,故很容易得出答案即捐款的是甲同学。这就是充分运用了直言命题间真假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的特点来解题的,直言命题之间除了矛盾关系外,还存在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等,但矛盾关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其他的在解题过程中也会遇到,但只要抓住其主要特点来寻找解题思路就可以了。快读: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分清。快解: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 倘若真假未明,辅助假设可行。“矛盾”类试题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反复出现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那么,无论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于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如:在只有“一真的”情况下,这个“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无疑;反之亦然。例(北京2008-35)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判断答案:B。因甲的话和丙的话矛盾 例:四名潜水队员是好朋友,预测他们参加深海探察预选情况:张东:我估计咱们四个人谁也没有条件入选。刘霞:别人条件再强,我看咱们几个也能有入选的大勇:这次深海探察不能一个女队员没有啊!刘霞和晶晶最少能入选一个。晶晶:是啊,我条件合格,应该入选。最后证明其中有两人猜对了。实际情况是()。A.张东猜对,没人入选 B.刘霞猜对,大勇入选C.大勇猜对,刘霞入选 D.晶晶猜对,晶晶入选答案为C。即:大勇猜对,刘霞入选。(1)这四个好友,两人猜对、两人猜错。(2)张东和刘霞的猜测有矛盾。张东:四人都不能入选。刘霞:我们有人入选。张东和刘霞两人矛盾,必然一个猜对、一个猜错。剩余大勇、晶晶两人中也无疑一个猜对、一个猜错(因为有两个对、两个错)。(3)以上只找到一对矛盾,推理线索似乎中断了。“条件不确定,假设是关键”。在条件不明确的情况下,运用假设。因为已经推出“大勇和晶晶”一对、一错,假设“晶晶猜对”(晶晶入选),那么,大勇也猜对了(刘霞、晶晶最少选一个),这与一对、一错不符。因此,晶晶猜对不成立,即:晶晶猜错了(她没入选),大勇猜对了。(4)根据大勇猜对(刘霞、晶晶最少选一个),推出刘霞入选了。3、条件能确定相关做推演智力测验试题中,当题干给出某个确定条件时,要把这个既定条件做为解题的开端,搜索与其相关的条件切入推演。然后,把推演的结果再作为确定条件,继续寻找相关条件再推,丝丝入扣,直至水落石出。这样的方法称作“关联推演法”。 例:某宿舍有甲、乙、丙三人,一个出生在北京市,一个出生在上海市,一个出生在广州市,他们所学的专业,一个是金融,一个是管理,一个是外语。已知:乙不是学外语的。乙不出生在广州市。丙不出生在北京市。学习金融的不出生在上海市。学习外语的出生在北京市。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甲所学的专业是()。A. 金融 B. 管理 C. 外语 D. 推不出答案C。(1)问:甲所学专业?题干中确定的条件只有:学习外语的出生在北京市;(2)与条件相关的词项是:外语、北京。(3)条件中涉及“外语”和“北京”的是和。(4)根据条件知道“乙不学外语”,根据条件“丙不出生在北京市”推知丙也不学外语。既然乙、丙都不学外语,于是推出:甲学外语。例:张、王、赵三人在一个部门工作,其中一人是局长、一人是书记,还有一人是工程师。已知:王、赵的个头比工程师高,书记的个头比王矮,张和书记不一样高。由此可见()。A. 张是局长,王是工程师,赵是书记 B. 张是工程师,王是局长,赵是书记C. 张是局长,王是书记,赵是工程师 D. 张是书记,王是局长,赵是工程师答案B。(1)从确定条件“王、赵的个头比工程师高”,推出工程师:张;(2)对照选项,只有B正确。例(江苏2006A类-60)某商务公司中,晓华、光子和龙生担任着经理、副董事长和会计的职务(但不一定是上述顺序):已知副董事长是个独生子,钱挣得最少;龙生与光子的姐姐结了婚,钱挣得比经理多。由此可见()。A. 晓华是经理,光子是副董事长B. 光子是经理,龙生是副董事长C. 龙生是会计,晓华是经理D. 晓华是副董事长,龙生是会计 答案D。 (1)题中能确定的条件是:副董事长是独生子,钱挣得最少;(2)与“独生子”或“挣钱”相关的条件是:光子有姐姐、龙生钱不最少,即推知光子和龙生都不是副董事长,那么副董事长就是剩下的“晓华”。注意:每推演出一个确定的结论,都要搜索选项对照,力争尽早完成解答。应试实战中,只要依据某一步得出的结论能断定选项,即停止推演,不提倡尽善尽美地把所有结论都推演出来。如上题中“谁是会计”、“谁是经理”就无需再推断了。 4、逻辑判断题解答五个原则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要摆脱烦琐细节和冗余文字的干扰,理清问题的逻辑思路,迅速找到正确的答案,必须遵循5个原则。(1)问题先于题干原则先看问题再读题干陈述,逻辑判断题根据题目中问法的不同可以分成几大类。因此,阅读题干前先看问题,根据问题判断属于哪一类题型,再带着问题阅读题干陈述部分可以很快理清思路,找出正确答案。 (2)紧扣题干答题原则。题目陈述部分是整个题目的精髓所在,应坚持紧扣题干答题原则,不可随意加入个人的主观臆断。因为逻辑判断题其前提与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结论决不能超出前提所规定的范围。因此,应试者在答题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题目给出的陈述假设来进行推理,不能因觉得给出的陈述假设不太合乎常理,或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偏差而忽视题目中所陈述的事实,并随意掺入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这样的话很容易选错答案。 (3)题干前提为主原则。当试题的备选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时,每个选项看起来都有道理,令应试者很难做答时,应试者应坚持“题干前提为主”的原则。选项看起来有道理并不等于与题目给出的前提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选项应该从前提陈述直接推出,当某个选项的论述是正确的,但不能从短文陈述中直接推导出来时,应排除这个选项。(4)化繁为简原则。在遇到比较复杂的判断推理题的时候,可以把需要推理的内容借助符号、图形、表格等形式直观化,可以帮助应试者快速、准确进行选择。例如:做三段论题型时用画圈的方法(即欧拉图);做关系推理题时可以画表格等。(5)巧用方法原则。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充分利用解答选择题常用的方法排除法、代入法。因为利用这两种方法很多时候都无须让推理进行到底,很多情况下在推理的过程中就已经排除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