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宋定伯捉鬼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一册宋定伯捉鬼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一册宋定伯捉鬼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一册宋定伯捉鬼语文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册宋定伯捉鬼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读懂文章,划分出层次。 2.能够准确理解一些言词和句子的意思,能翻成白话文。 3.体会本文的中心意思,背诵全文。 【课文解析】 1.注音释义: 注音:汝(n)、诳(hung)、遂(su)、数里(sh)、唾(tu)、了然(lio)、漕漼(cocu)、著(zhu)、咋咋(zz)、忌(j) 解词句:汝:你。诳:欺骗。迟:缓慢。大善:很好。卿:对人的敬称,您。略无重:一点重量都没有。再三:两次三次。了然:完全。了:完。漕漼:趟水的声音。习:熟悉。咋咋:惊叫的声音。去:离开。 2.内容主旨: 作者介绍 干宝,字令升,东晋蔡人。蔡为现在河南省新蔡县。 本文划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宋定伯夜行遇见鬼,装作鬼,并且与鬼同行。 第二层次:宋定伯途中用机智骗过鬼。 第三层次:宋定伯勇敢地捉鬼而且卖掉了鬼。 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写宋定伯遇鬼,与鬼斗智,最后捉住鬼卖掉鬼的故事,表现了宋定伯机智勇敢的精神,文中也寄寓着人终将胜邪的思想。 3.写作特点 这篇简短的文章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特点: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作者通篇采用虚构的情节,在这虚构中作者巧设宋定伯遇鬼并与之结伴而行的怪异的情节,将人、鬼放到一处,故事开始就有摄人的悬念。在途中鬼几次盘问,都是对人的怀疑,可见人所处的环境有多么危险。但人都化险为夷。文中鬼盘问一次激起一个悬念,使文章掀起一个小高潮,最后捉鬼便形成文章的高潮。一面宋定伯“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一面鬼“大呼,声咋咋然”,通过对人动作的描写,鬼声音的描写,将紧张的气氛推至高潮。最后卖鬼一段又显得轻松而又风趣,充满了对所谓“鬼”的嘲讽意味。宋定伯的形象刻画得鲜明突出。文章中作者着力刻画了宋定伯这个人物。宋定伯的智慧机智和勇敢主要通过对他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而展现的。例如:当宋定伯夜行遇见鬼时机智地骗鬼:“我亦鬼。”在同往宛市的过程中,又机警地询问:“不知有何所畏忌。”为后来捉鬼做好了充份的准备。在同往宛市途中就这样机智地回答鬼的问话。摸清敌情。从而显现出智慧与机智。后面捉鬼则用了几个动词:“担、执、至”,写出了宋定伯干净利落果敢的特点来。 【测试题】 一、看拼音在()里填写上汉字。 1.r()复谁? 2.定伯kung()之。 3.qng()太重,jing()非鬼? 4.鬼大呼,声z()z()然。 5.便卖之,恐其变化,tu()之。 二、用白话文准确翻译下列各句。并解释带点的字。 1.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 欲:至: 译: 2.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习:勿: 译: 3.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 之:唾: 译: 三、填空 1.宋定伯捉鬼一文的作者是的。 2.鬼言:“?”定伯曰:“,故身重耳。” 3.定伯便鬼肩上,急之。鬼,声。 【测试答案】 一、1.汝2.诳3.卿4.咋、咋5.唾 二、1.欲:想。至:到。译:鬼问他:“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定伯)回答说:“想去宛市。” 2.习:熟悉。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