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差异性分析与统筹发展 -以河北省调研数据为例摘要:伴随着工业化、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国家把政策视角主要放在城市居民养老,使得城市养老模式多样化、多功能化。然而却忽略了农村养老问题,拉大了农村与城市养老制度的差距,以至于农村跟不上城市的步伐。如何将城乡养老制度同步发展,实现零距离,使农村居民得到更好的保障,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推动老年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首先探讨了河北省城市养老现状和政策取向,结合河北省的自然经济环境和文化程度,分析了河北省农村目前的基本养老制度发展上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其次,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市县上百家户主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从微观层面上深入细致的分析农村养老整体发展水平,找出制约河北省农村养老发展的因素。最后,对河北省居民养老进一步的发展战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关键词:养老保险;城乡差异; 老龄化; 对策引言:“老有所养”是每个劳动者在年老时最基本的愿望,该愿望的实现与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回避的责任。然而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农村时可以发现,占人口一半以上的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却还未得到全面的保障。能够拥有一份国家提供的退休金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民而言似乎是一种“奢望”,家庭养老依然是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伴随着生育率与死亡率的下降,中国人口正经历着迅速的老龄化,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数据,中国60及以上年龄人口有1.78亿,占中国人口的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91个百分比,但0-14岁人口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未来几十年,中国老年人队伍将处于快速壮大之中,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公司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达到高峰值4.37亿,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口将有1/3达到60岁,甚至更高比例。据媒体报道,2010年河北省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为98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0.5%,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23万。家庭空巢化加快,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有家庭户2039.5万户,家庭户规模为3.36人,比2000年减少了0.23人。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高龄化程度的加重、空巢化比重的加大和失能老年人的大幅增加,养老保障体系和为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巨大压力。不得不承认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我们现在炙手可热的难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导致中国农村的老龄化严重超过城市。一、河北省的城市养老模式(把河北去掉吧,你们里面的内容没有直接介绍河北的情况)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模式向多样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城市养老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开设社区服务政府考虑到家庭养老功能削弱的客观情况,还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社区为老年人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的照顾式比如有托老服务和上门服务。托老服务是对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白天家人将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的老人送入托老所,晚上子女将老人接回家照顾,这样既减轻了子女照顾的负担,又没有将老人完全隔离在“家”之外,从而保护了老人的身心健康,而上门服务则是对居住在自己家中、生活能部分自理的老人提供的一种服务,比如上门做饭、打扫卫生、陪同购物、陪老人聊天等,这种服务减少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依赖,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日常照顾与精神关怀。然而经济条件富裕的社区还可安装远程中央控制的电子呼叫系统,及时了解老年人的需要。没有条件的社区,也建立了联系人的制度,把老年人的需要及时反映给了社区。针对社区服务资金紧张的问题,国家和政府也加大了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对社会力量兴办的社区服务点制定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使社区服务收费低廉的优势能够保持下去。(2)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到1997年,已建成了相对统一的制度框架,之后不断完善现在的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在资金筹集中,单位缴纳20%,全部计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8%,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由个人缴费,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 12%计入统筹账户。缴费基数为职工本人工资,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待遇结构包括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老人”老办法“中人”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使得更多的老年人退休后还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条件,也减轻了子女的负担(3)以房养老如今很多人也已开始“以房养老”的方式用于养老。通过“以房养老”,一方面有效解决养老资金来源,减轻家庭负担,有利于调节家庭经济生活,为家庭拥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用提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可以将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与购房养老相结合,为巨额保险资金寻找到安全、收益稳定可靠的投资出路,实现保险金“从养老中来,到养老中去”的新型循环机制。由此看来,“以房养老”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养老模式。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些,“以房养老”是真正的把钱花在最关键的地方。相对于年轻的子女而言,老人更需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人将自己的房产作为遗产留给了子女,最需要用钱的老人没钱用,而正值壮年的子女却得到了一笔额外的收入。从某种角度说,“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值得发展。(4)鼓励老年人退休后继续工作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组织老年自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大大提高,而我国现阶段的退休年龄没有改变,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退休老人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退休前从事技术行业的一些老年人,由于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其工作能力比年轻人还强,我们应善于发现这类老人,让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余热。对一些身体健康状况好并愿意继续从事劳动的老年人,我们应为其提供再就业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劳动愿望,使他们自己养活自己,同时也减轻了社会养老负担。实践证明,动员和组织老年人再就业,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既能发挥老年人的积极因素,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使他们的生活充满活力,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还能减轻国家和家庭用于养老的经济压力,可谓一举多得。(5)异地养老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长时间(一年之内至少累计3个月以上或长期)离开原居住地而在异地生活,具备养老投靠的固定住所和明确养老目的的一种养老方式。异地养老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要;是推行养老社会化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整合区域间的养老资源;有利于促进目的地产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6)搭伴养老搭伴养老指男女老人在不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生活在起,以实现晚年生活的相互照料的一种同居生活方式。经济方面来说,搭伴养老不涉及子女的赡养问题,避免财产继承的纠纷;从老年人自身方面来说,搭伴养老使老年人常生活有所依赖,减轻了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二、河北省农村目前的基本养老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等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以下几种模式共同构成了农村养老体系。(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儒家文化的“孝”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的义务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是其人格的一部分。这在广大农村也表现得毫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不太具备,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 (二)土地养老模式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用土地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可以说土地是他们最稳定也是最后一道养老保障安全网。(三)自我养老模式即老年人通过自己的储蓄、退休金或者养老金等用来防老。一些农民或者为减轻子女负担, 或者意识到“养儿防老”已经不可靠, 转而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钱财上。他们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开支, 尽最大努力储蓄以备老年之用。这种养老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女和社会的负担, 但是其使用范围较窄。对于那些低龄、身体健康并且有退休金或者养老金的农村老人比较适用, 但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讲, 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再加之疾病和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得自我养老无从谈起。(四)社会保险模式 民政部于1992年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即为“农村社会保险”开了先河。在方案中,提出了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付费,由社会统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思路。该方案于1994年在一些农村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开始试点。其主要做法是,以县为单位,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险基金以农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并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领取养老金。 (五)社区养老模式 社区(含乡镇)养老是指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做法,给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社区养老的实施范围比较窄,往往受制于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三、城乡养老保险的差异性分析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下,河北省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还面临着城乡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不平衡、缺乏可转移性和制度间缺少衔接性等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传统养老方式保障功能弱化及城乡、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等困境也影响着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进程。造成城乡差异性的原因如下:(一)待遇享受不同 主要体现在待遇结构、待遇水平和待遇调整机制的差别: (1)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则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农民则从60周岁以后开始,根据交费的标准、年限,确定支付标准; (2)在待遇水平方面,由于计发办法的不同,待遇水平自然有所差别。待遇水平从企业职工到农民逐步递减。企业职工养老金与农村的养老保障相差较大,使农民的待遇水平则不值一提; (3)在调整机制方面,企业职工退休人员,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幅度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农民无明确的待遇调整机制。(二)经济来源状况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以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有别,使城乡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生活来源各不相同,城市老年人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生活来源,其次是由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则劳动收入排在第三位;农村老年人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生活来源,其次是劳动收入,依靠退休金养老的仅占很少部分,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来源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政府需要加大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尤其是要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增强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三)居住状况差异城乡老年人居住状况的差异源于城乡居住方式、思想观念以及收入来源的不同。首先,目前大部分城市住房以居民住宅单元楼为主,居住环境社会化程度高,交通及服务设施便利,使城市老年人有条件与子女分开居住。农村是以村落为范围,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居住方式。农村的发展比较缓慢,交通不便,服务设施缺乏,与城市相比,不适合老年人自己居住。其次,从思想观念上,城市老年人及子女更易于接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即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及子女的传统家庭养老观念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再者,大部分城市老年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与农村老年人相比,经济上较为独立,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在住房及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更愿意独立生活。(四)制度模式不同从目前来看,两个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几乎是两个模式,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由企业、个人共同缴费组成,真正属于社会保险型;而农民的养老保险则主要是个人缴费,属于自我储蓄积累型。(五)筹资机制不同由于制度模式的不同,两个制度的筹资机制自然也有所差别,主要体现在缴费主体、费率和费基的差别。在缴费主体方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是由企业和个人缴费组成,其中企业缴费占大部分。而农民养老保险则几乎全部由个人缴费组成。在费率方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是企业缴费为20%,计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为8%,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农民养老保险则是分为十个档次,供自由选择。在费基方面,企业职工以本人工资为费基,而农民也没有设定费基。(六)统筹层次与管理归属不同从统筹层次来看看,不同群体之间差别较大。由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规定为省级统筹,实际上还没有做到省级统筹,而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为县级统筹。从管理归属来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而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管理。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调研分析本次针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各专业学生进行了调研问卷,共计发放120份,有效回收99份,在河北省邯郸、唐山、张家口、石家庄等十几个市农村户主的抽样调查。其问卷的内容主要针对户主的参保情况、文化程度、收入来源及理想养老金等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如下: 1、年龄,本次调查的年龄主要是41-55岁为主,占到66.7%的比重。在参保的比例上,仍是以41-50岁参保的人群的比例最高,51-59岁其次,60岁以上也将近12%,说明新农保的参加者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 表1 年龄、是否参保的交互表是否参保年龄否是Total21-3022431-4001141-5015516651-595111660岁以上5712Total2772992、受教育程度,本次调查的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初中为主,占到近一半的比例,说明绝大多数河北省农民完成了9年制义务教育就没有再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在参保比例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参保比例最高,其次为高中。表2 受教育程度、是否参保的交互表是否参保受教育程度否是Total没上过学101小学31518初中143448高中61824大学及以上358Total2772993、户主平均收入:本次调查的样本以每月挣10001500元的农民为主,参保比例各收入阶层都差不多,大约为75%。 表3 平均收入、是否参保的交互表是否参保平均收入否是Total1000元以下414181000150082230150020005141920003000816243000元以上268Total2772994、60岁以上老人数,在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家庭有12位60岁以上的老人,在参保比例上,没有老年人的参保比例最高,达到83%,而老年人人数最多的参保比例最低,只有50%。表4 60岁以上老年人数、是否参保的交互表是否参保60岁老人数否是Total没有315181位824322位1020303位310134位及以上336Total2772995、理想养老金,本次调查中能够每年负担1000元以上的农民占了大多数。 表5 理想养老金、是否参保的交互表是否参保理想养老金否是Total100元033200元134300元011500元044600元101700元011800元1781000元817251000元以上163551Total277198 6、参保原因,在参保的人中,其参加原因主要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养老考虑,说明还是比较理性的。参加了能带来好处为使家中老人可免费领取养老金为自己以后的养老考虑不清楚,看别人参加也跟着参加其他Freq.71334437、是否自愿,在参保的人中,绝大多数是自愿参加新农保的。8、养老金的作用,对养老金作用的评价绝大多数认为帮助作用不太大,可能与目前的养老金水平较低有关。9、选择缴费档次。在选择缴费档次时,绝大多数农民还是选择缴费档次比较低的100元。10、有无集体补助,近7成的参保农民没有集体补助,3成的农民有集体补助,补助数额从50元500元不等。11、政府补助金额,地方政府补助金额绝大多数是以政府补贴的最低限额30元为主。12、参保农民的满意度调查,绝大多数感觉是一般。 13、有无必要参加城居保。绝大多数认为有参保的必要二、回归分析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是否参加城居保为因变量进行回归。(表格格式不美观)不要太大,占空间自变量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收入、性别以及家庭人口数方程中的变量BS.E,WalsdfSig.Exp (B)步骤 1aAGE3.4204.490AGE(1)20.74840192.970.00011.0001024914036.001AGE(2)1.2701.608.6241.4303.560AGE(3).8081.632.2451.6202.244AGE(4)-.5911.937.0931.760.554EDU2.2934.682EDU(1)23.83840193.272.00011.00022525926156.743EDU(2)22.55940193.272.00011.0006270681156.669EDU(3)23.00640193.272.00011.0009801269950.511EDU(4)22.45340193.272.00011.0005639807998.107PJSR1.4844.829PJSR(1)-1.0711.0411.0591.304.343PJSR(2)-1.2051.1571.0851.298.300PJSR(3)-1.1351.150.9741.324.321PJSR(4)-.6161.492.1701.680.540SEX(1)-.591.802.5431.461.554JTRK2.2014.699JTRK(1)-43.30545919.955.0001.999.000JTRK(2)-21.68340193.408.00011.000.000JTRK(3)-21.83240193.408.00011.000.000JTRK(4)-20.85440193.408.00011.000.000常量-.17956842.502.00011.000.836a. 在步骤 1 中输入的变量: AGE, EDU, PJSR, SEX, JTRK.结果可以看出:1、年龄。与21-30岁的对照组相比,31-40岁的农民参保高度显著,而且参保是对照组的20.75倍(但查看调查问卷,由于此组只存在一个人,且参保,所以并不具有说服性)。60岁以上的农民在10%的水平上是显著的,但其参保是对照组的负的0.591倍。2、教育程度存在着高度的显著性。以没有上过学的农民为对照组,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及以上的农民的参保积极性都是其20倍以上。3、家庭收入和性别都不显著。4、家庭人口规模对是否参保也存在着显著的影响,但是都是负影响,也就是说,与家庭人口规模为1人相比,家庭人口规模的变大对参保并没有正向的影响,其中,人口规模为两人的负向影响最大,达到了43倍。(表格格式不美观)不要太大,占空间模型汇总步骤-2 对数似然值Cox & Snell R 方Nagelkerke R 方192.473a.212.307a. 因为已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所以估计在迭代次数 20 处终止。 无法找到最终解。2、多元回归分析以家庭参保的人数为因变量,自变量相同,结果却不一样。jbxCoef.Std. Err.tPt95% Conf. Intervalnage11.6270631.1864851.370.174-0.734123.988244nage21.189291.6341870.730.469-2.062854.441426nage30.6857550.5951671.150.253-0.498661.870174nage40.6471110.7021540.920.36-0.750222.044441nedu1-0.541021.805517-0.30.765-4.134113.052076nedu21.4624710.8076471.810.074-0.14483.06974nedu31.4532410.7299761.990.050.0005442.905939nedu41.096580.7172651.530.13-0.330822.523982npjsr1-1.469580.833758-1.760.082-3.128810.189655npjsr2-2.153660.704181-3.060.003-3.55502-0.75229npjsr3-1.713490.693407-2.470.016-3.09341-0.33356npjsr4-1.634910.659897-2.480.015-2.94815-0.32168nsex11.1254070.5159962.180.0320.0985422.152273njtrk12.0154691.9079961.060.294-1.781575.812503njtrk2-1.583760.957279-1.650.102-3.488810.321283njtrk3-1.158630.573461-2.020.047-2.29985-0.0174njtrk4-1.147640.385875-2.970.004-1.91556-0.37973_cons1.3857181.0083411.370.173-0.620953.392381可以看出,在多元回归下1、年龄都不再显著。2、受教育程度部分显著,以大学及以上为对照组,小学及初中都是显著的,但其系数都为正,说明这两组的参保比例更高。3、家庭平均收入高度显著。以家庭收入3000元以上为对照组,所有其他组的负号全部为负且高度显著,且收入在10001500元的组别的参保积极性最低。4、性别高度显著。与女性相比,男性的参保是女性的1.12倍。5、家庭人口规模部分显著。与家庭人口在5人及以上相比,人口规模在24人的参保都为负,没有人口规模大的家庭参保比例高。从本次调研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对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等相关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说明了农村居民养老难的问题。老年人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就要我国重视起农村养老的缺失,来采取相关措施加以更好的解决,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构建和谐社会。五、统筹城乡发展视角,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一)加强制度宣传和推广力度目前各职能部门对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还不够。由于信息传播和实践有限导致有些农民对农保还存有偏见,比如认为新农保报销比例低,保小不保大等。因此,要让更多的农民支持和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就必须深入持久地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制度的推广在于基层,基层组织除了必要宣传单、流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外,要深入群众,积极耐心地向群众讲解新农保,让农民了解新农保,让公众从思想层面接受,引导更多农民走上新农保之路。(二)加强领导,理顺体制 要突出政府的责任,要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管理纳入到地方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责之中,要负起管理和筹资的责任。要从一开始就注重制度化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以及基金管理、财会制度、审计监督、定期公示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且在试点中不断完善,逐步建立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工作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可以预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工作会有快速、良好的发展。(三) 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保障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保险制度,离不开资金的支撑。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主要由农民自己出,或完全让农民自己出。所以,农民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因此,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宜重新定位在农村社会保险中的责任,建立以财政补贴为主导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除了应通过缴费补贴、基金贴息、待遇调整补贴、老年人直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还应提高集体补助的比重,为参保农民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才能调动起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福利性”。(四)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提高保障水平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其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确无赡养、扶养能力的农村老年人,由国家实施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的“五保”供养制度;对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贫困老年人,村领导应该把他们上报给社会保障部门,让他们享受与当地经济水平相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正常运行;对有能力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村家庭,应鼓励他们参加养老保险,根据物价水平的波动和经济的发展调整养老金的给付水平,使他们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农保部门应该兑现当初给投保人的承诺,只有得到农民的信任,才能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得以顺利地开展,即使资金不足,通过财政补助也要保证老年保障权益权益。( 五)各地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自己的省市县级补贴模式。目前河北省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省市县的补贴比例为1:1:1,根据测算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级财政压力太大,建议省级补贴统一对各市发放,市县级补贴比例可由市级政府根据各县的发展水平确定。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市级政府应当承担较大比例的补贴支出,以缓解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县级政府应承担较多的财政补贴,以缓解市级政府对贫困县的财政补贴压力;对于经济发展较为均衡的县,市县级政府承担的财政补贴应较为均衡,共同均分个人账户的财政补贴。(六)加强执行力度,落实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落实好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是养老保险制度顺利推行的关键。也是维持广大农民参保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生存环境的制约,农民更重视眼前利益,尤其是年轻人对参保的热情不是很高。他们对养老保险制度是否维持长期缴费意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参保,中途退保的可能性也很大。要打消农民的顾虑,必须加强地方财政补助政策的执行力,各级财政部门应将养老补助资金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项重点加以保证,并及时分配,及时到位。建议财力比较雄厚的地方政府可以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同时要保证国家财政补贴的部分能够不折不扣地如期兑现,打到参保农民的养老保险帐户中,让参保农民真正感受到养老保险制度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并安心地维持长期参保意愿。(七)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培训软件课件
- 应急与安全培训演练总结课件
- 秋季腹泻自然病程规律与预后影响因素
- 购买电子产品合同(标准版)
- 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钱塘校区设备项目网络攻防实训室项目(一期)招标文件
- 2025年法律硕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基础信息数据标准
- 养老院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范文(35篇)
- 2025年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修复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多方计算技术深度分析与市场前景展望报告001
- 项目策划编制指南(最终版本7.22)
- 国开《建设监理》形成性作业1-4答案
- 智能采矿导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腹壁整形课件
- 过盈配合压装力计算
- ECMO IABP完整版可编辑
- 华为项目管理10大模板Excel版可直接套用-非常实用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单元(表格式)
- HPLC高效液相色谱解读课件
- 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分析课件
- 理想与前途教育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