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七年”文艺稿酬制度研究 “十七年”文艺稿酬制度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巨变,报纸、杂志、书局、出版社、演剧场等文化传播机构的逐渐科层化和国有化,作为现代文艺生产环节之一的稿酬制度,无论是在形态、性质、功能,还是在分配方式和数量等方面都发生了与解放前大不相同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条件、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而且间接地影响着新中国文艺创作和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考察建国后17年当中稿勐酬制度的变迁,不仅对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刮有益,而且对研究建国后国家文化体制的署演变,以及知识分子的生活思想史也都有寥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1950年9月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和赦发展出版工作的决议,其中规定新中国轶计算稿费的基本原则是“应在兼顾著作常家、读者及出版社三方面利益的原则下与猷著作家协商决定;为尊重著作家的权益,趔原则上应不采取卖绝著作权的办法。 计算嫡稿酬的标准,原则上应根据著作物的性质、质量、字数及印数”。 依据这个原则,洫新华书店总管理处于同年11月制定并颁个布了书稿报酬暂行办法草案。 这是新紊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具有全国性质的橼国营出版社稿酬管理办法草案。 其主要办瘙法分为两种,作家可以任选其一。 一是定庾期报酬,具体内容是书稿以两年为期限髻,“两年内不论印数若干,付稿费一次,咆两年期满续印时再付稿费一次。 如期满不祭再续印,期满前一个月内重版者,其印数倾按当时办法补付报酬”。 一是定量报酬,具体内容是按照印行数量计算稿费,书前稿类别不同,印行的数量范围也不同,其硐中“文艺创作书稿,每印行3万至5万册,致酬一次”。 两种办法,不论哪一种,在续订新的出版合同时,都实行稿酬递减葩制度。 由于建国之初,国民经济尚未全部恢复,通货膨胀严重,因此当时的稿费“俱以人民银行折实储蓄单位为支付单位”。 烁“书稿基本报酬定为每千字8个单位。 最高可以增加至每千字16个折储单位。 玫诗歌则以每20行为一千字计算。 这部侉草案基本上是仿照苏联的稿酬制度制定的。 苏联当时稿酬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一般文艺书籍的稿酬由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两恙部分组成,印数稿酬随着发行量的增加而杞按比例递减。 稿酬的多少,“大都是按作阡品的品质、字数和销路三方面而决定的。 平均每一印张为四千卢布。 第二版以百分之六十计算,即二千四百卢布;第三版以养百分之五十计算,即二千卢布;第四版及以后各版均以百分之四十计算,即一千六赵百卢布”。 对于剧本、诗歌、电影则实行蠖另外的计算办法。 具体内容是“剧本编成,由国家接受后,即付以二万五千至三槊万卢布的稿费。 演出时,另有上演税。 以迳一部四幕剧论,是按戏院总收入百分之六诹抽取版税的。 苏联有七百家大戏院,那版稠税当然是很可观的。 导演的人有排演费除薪金之外。 电影剧本经接受后,即付凳以六万卢布的稿费。 拍成后,按COPY疱计算,其版税率亦为百分之六。 “诗滨以行计算,每行七个到二十个卢布。 诱两者相比,可以看出,中国和苏联当时髋实行的都是定级、定额、递减稿费制度。 所不同的是苏联的稿酬制度能够根据不同文艺形态,制定不同的稿酬制度,因而显喱得较为完善,也较能体现作家的创作价值肮,以及国家对文艺创作规律的尊重。 其次盘,苏联的稿酬已经实现了货币化,而中国卵则还处在以实物分配为主的阶段。 再次,丢相比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苏螺联作家的稿酬要优厚得多。 由于建国之撤初,中国对私营及非官僚资本经营的书店殂、出版社采取了慎重保留和缓慢改造的政策,这就使得建国初期的中国出版业呈现出了一种以国营为主,国营和私营并存,惠国营和私营既合营又竞争的局面。 因此,瞻建国之初的稿费制度多少有点“各自为政述”的过渡性质。 如从解放后到1951年并入人民出版社之前,三联书店实行的是“著作权授予”即“抽版税”的办法,具柑体内容是1.以字数与印数为计算的标准;2.报酬的数额,依稿件件质及其读说者范围的大小而分为下列三种甲种,每虚千字千册付4个折实单位;乙种,每千字千册计6个折实单位;丙种,每千字千册麸付8个折实单位。 而天津一家私营知识出井版社则实行的是“卖版权”的办法,即出版社以每千字8至15个折实单位为计算标准,一次性买断著作者版权的办法。 尽管建国之初的稿费标准如此参差不齐,秭但其发展的主导趋势已日趋明朗。 这就是缥解放区的,已经逐渐掌握全国报刊书崭籍出版发行领导权的新华书店所确立的稿垛费制度将成为新中国今后稿费制度发展的仅样板。 二1950年,根据国营出版谢事业统一分工与专业化的方针,出版总署魇将新华书店一分为三,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璩政治书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继续沿耙用新华书店总管理处制定的书稿报酬暂鼷行办法草案,只是将名称改为人民出版社书稿报酬暂行办法。 由于当时的人猁民出版社负有指导地方人民出版社的责任蝻,向大区人民出版社提供规章制度,包括割稿酬办法,因而,把暂行办法推向全殪国。 此后,人民出版社曾多次修订稿酬办法,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取消了“定期稿涟酬”,保留了定额稿酬制度,将折实单位鲕改为人民币,实现了稿酬分配的货币化。 以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制定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稿酬暂行办法相比于19钉50年新华书店总管理处制定的书稿报春酬暂行办法草案,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的凵发展之后,特别是中央提出“双百方针”劓之后,我国的稿酬制度发生了如下一些变化首先是对额定印数递减标准做了比磋较大的调整,规定只有当著作印数超过6叠个定额时,稿费才进行递减支付,如果没坜有超过六个印数定额,而是超出了第一个璩额定印数,则“每超出一个额定印数时,笛即支付一次稿费”。 这就意味着在6个定郾额以内,作家的作品发行量越大,他所获雎得的基本稿酬也就越高。 显然,这样的调整有利于调动作家的积极性,激励和繁荣丽文学创作和研究。 其次,著作稿费高于翻窗译稿费。 新华版的稿酬办法未对著作和翻荦译书稿做明确分别,只是笼统地将其统称为著译。 人文版的稿酬办法则明确将著作琵稿费分为18元、15元、12元、10屣元4个等级,翻译稿费分为13元、11元、9元、7元4个等级,也就是著作要榴比翻译大概平均高出30左右。 另外还晷规定当翻译作品印数超过两个印数时,就实行递减支付。 对此,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解释是翻译所花费的劳动与时间及本身应畈具备的生活体验等要不及著作,翻译作品的价值虽然与译文质量有关,但主要决定滚于原著本身的价值。 因此,著作稿费理应讽比翻译稿费高些。 这样的解释自然有一定限的道理,有利于遏制粗制滥造译风的蔓延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翻译家的积极策性,在实行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少批评。 再次,新增一次性稿酬支付办法。 所谓一次簪性稿酬是指不按照定额、印数,一次性支谓付给编著者稿酬。 它主要适用于报刊文章辅的编选,现代作品的,中国古典作品痱的标点、校订、编选,翻译作品的校订、痢修改,一般书籍的审读等五种情况。 其中未,为配合政治任务及学习需要,编选的作品,最高可以支付给著作人每千字25元聩,最低的审读费则只有4角钱。 稿费的氯大幅度提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怠家的生活条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1颥956年提出的“作家专业化”的口号成弄为可能。 以作家刘绍棠为例,在他195玳6年成为专业作家时,他已经出版了4本书。 这4本书的稿酬分别是“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4万字,每1000字15元稿酬,印了万册,三个定额,每1桊000字45元,收入1800元左右。 庆短篇小说集三楂村的歌声,6万多字歹,每1000字15元稿酬,印了4万多篱册,两个定额,每1000字30元,收孤入2000元左右。 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万字,每1000字18元,印了再万册,三个定额,每1000字54元,唉收入5000多元。 1955年出版中篇小说夏天,11万字,每1000字夤18元,印了10万册,四个定额,每1蘅000字72元,收入8000元左右。 种”光是这4本书,刘绍棠的收入就达到18000元左右,而且不用交税。 如果存风入银行,按照年利率11计算,每年可漓以净得利息2000元左右,平均每月收入160元,相当于一个12级干部的工骶资。 这么丰厚的收入,不仅使刘绍棠能借此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居所,甚至让他幻想斜花上5000元在出生地盖一座四合院,螟过肖罗霍夫式的田园生活,即使10年不发表作品,只靠利息也可以使全家丰衣足食。 三相比于建国初期,50年代苯中期的稿费制度的确合理了许多,但由于作家资格、名望和地位,作品是否符合主唣流意识形态,以及出版社级别之间的差异聋,在具体制定和执行稿费制度的时候必然库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不满、批评和反思,集中表现在195嗪7年的整风运动当中。 对建国以来的稿谐酬制度的批评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稿费定额制度过于主观化。 作家陈白尘认为,稿费定额制度存在“伸缩性”,构作家作品不同,定额数量就不同,同样是塞每千字十元,“你的作品印一万册是每千黼字十元,我的作品也许是印五万册才每千字十元”。 也就是说对于印数定额,在漂硬性规定的印数定额之外,还有一个主观留可以掌握的标准。 以人文版稿费暂行办法酮为例,它就明确规定“著作方面,大致醚掌握每年能印行两个至三个定额为标准,簋翻译方面,每年能印一个至两个定额为标摘准。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定额标准调控作家收入,确保书价维持在一个较低钾水平,以维护读者的利益;坏处是在一定宜程度上造成了出版和发行的脱钩,给文艺挞宗派活动创造了机会,使党员作家和非党员作家、老作家和青年作家不能获得均等铉的出版机会,收入不能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疗的平衡状态。 其次是稿费的分类定级制度不合理,尤其是著作高于翻译稿费的制楂度不合理。 叶以群认为“笼统地规定创扛作高于编写,编写高于翻译,不从具体的缀书及编译者所花费的劳动来考虑,就难以做到合理。 翻译家傅雷也认为“现在炻稿费递减率要改变,创作稿费到七版时稿储酬打八折,翻译第三版时打七折,这对花章费过多劳动的人是不公平的。 其实,认为翻译所花费劳动与时间及本身应具备鲨的生活体验等不及著作,是一种误解。 虽哉然翻译是建立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之上的,龅但它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因此,笼统缇地认为翻译不如创作的看法是不对的,特到别是将赶任务的文艺作品和优秀的外国名著翻译等量齐观的时候,尤为不妥。 再若次是对建国后与稿费制度密切相关的出版嘧体制的批评。 由于建国后实行的是稿费定额制度,稿费的多少直接与书稿的销售量蒡相挂钩,如果书稿销售量低,则书稿再版碳的时间就长,印数就少,稿费也就会少;酊反之,则书稿再版就快,印数就多,稿费绀也就会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谁愆掌握着书稿的发行权,谁就控制着作家稿刘费收入的增长比例。 在解放以前,大部分讽出版社实行的都是出版发行一体化的体制伞,如商务印书馆,不仅有自己的编译所、妒印刷所,而且有自己的发行所,各书印数谑全由部说了算。 而建国后的情况则恰蜜好相反,它实行的是出版和发行分离的制潆度。 出版由出版社自行管理,发行则由新悖华书店垄断。 结果是使得出版社不能直接阕面对读者,了解市场需求,而不得不依靠铡新华书店提供的间接信息。 为此,当时有囟很多作家和资深、出版家,建议国家尉将发行权部分地、逐步地交还给出版社,锤以使出版社提高工作效率,更加贴近读者迮,对出版计划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安排。 龉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提出了恢复私人出版社狁,允许作家自己组织出版社,以配合作家尸的职业化等主张,但这一切都随着“反右潼”运动的开展化为乌有。 四经过“反右”之后,1958年中国社会开始急剧玷地向“左”转。 这使得中国的稿酬制度也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首先是对稿费的性质和功能进行重新纵界定。 受“大跃进”中共产主义劳动竞赛和农村公社供给制分配制度的影响,不少娓作家认为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作家的剡生活和待遇不应该与劳动人民有所悬殊。 包作家享受高稿酬待遇,不但不会鼓励作家敢创造出好的作品,相反会使自己脱离群众缅、脱离生活、脱离时代,助长自己资产阶样级的名利观念,使自己的生活和思想都变夙得像资产阶级一样腐化和堕落。 他们认为孺在社会主义中国,作家从事创作,不应该趾是为了“多拿钞票”,而应该是为了“给盱子孙万代造福”;不应该是为了个人的“养家糊口”,而应该是“本着对人民事业桂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热情来进行创作”。 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他们认为不应再将弃稿费看作是作家赖以维持生活的收入,而狙应将其看作是对作家创造性劳动的一种奖励。 其次是进行稿费制度改革,降低稿费。 1958年7月14日文化部颁布侬了关于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草案,决定取消“定额印数”计酬钻办法,而改用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相结合剜的计酬办法,即所谓的千字千册法。 根据这种办法,只要书稿一经出版,不论印数婧多少,出版社都要首先按照书稿的质量和憷级别一次性将基本稿酬支付给著作人,然咔后再加上印数稿酬。 印数稿酬的计算办法是按照基本稿酬的百分比递减支付。 相比帅于人文版的稿酬办法,文化部制定的这个例稿酬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专门诎性但印数少的著作的稿酬,但从总体上却恧降低了书稿的稿酬。 此后,在1958瞠年9月27日召开的文联主席团扩大会议面上,张天翼、周立波、艾芜等作家放弃了礤作家职业化的追求,转而提出了减低作家相稿费报酬的建议。 他们的建议很快就得到皇了许多报纸、杂志社和作家的响应。 首先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刊物文艺月报、收获、萌芽决定从9月份起年,将稿酬标准降低50,减少稿酬的等汴级差距。 然后是文化部于10月10日发瘙出关于北京各报刊、出版社降低稿酬标丸准的通报,规定在京的报纸、杂志的稿缵酬按现行标准降低一半,每千字以3至10元为度。 书籍的稿酬则在同年7月14仲日文化部公布的社会科学和文学书籍的试胩行办法的基础上,将著作的基本稿酬降为杳3至8元,翻译的基本稿酬为2至5元,亨最高降幅多达50。 印数稿酬改为五千毋册以内每千册5;五千零一册至三万册少,每千册3,三万册以上,每千册1饧,最高降幅为3。 实践证明,将稿酬破降低一半的做法,并没有因为作家思想觉嘉悟的提高,而导致其创作水平的提高,相轻反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少困难,影响了徙文艺创作和研究的正常开展。 为此,文化呸部不得不在1959年10月决定改变降磺低一半稿酬的办法,继续实行1958年裼7月14日颁布的关于文学和社会科学书蘑籍的稿酬办法。 五进入60年代以后苗,除了1962年因为国家对整个社会政褥策做出调整,文艺环境有短暂的改善,还蛩执行了1959年修订的关于文学和社黑会科学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以外,到1蚯966年“文革”开始为止,这个期间稿毋酬制度一直处于一个急剧变化,不断反复芮的过程中。 概括起来,其主要内容有这么廛几点首先是对建国以来的稿费制度进五行猛烈的批评,要求彻底改革稿酬制度。 旗具体内容是建国以来的稿酬制度不符合蓓我国“政治思想教育和物质鼓励相结合而卦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分配原则,认为醯这种制度“实质上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版税制没有什么原则区别,即把作品当成作者瞄的私有财产”。 认为稿费只是一种对作家生活进行补助和鼓励其进行创作的次要因悯素。 因此建议废除印数稿酬,只按字数付躜一次稿费,以后重印,不再付酬。 其次逄,统一全国报社、杂志、出版社的稿酬标驷准。 由于取消了印数稿酬,只剩下基本稿邙酬,这就使得将全国的稿酬统一成为可能已。 这也是17年期间我国第一次颁布全国统一的稿酬标准。 具体内容是在1966年以前,著作每千字最低4元,最高1柏5元,翻译3至10元;1966年改为著作每千字最低2元,最高8元,翻译1恒至5元。 再次,剧本成为文艺新宠,稿费按件计算。 1964年的规定是由于剧本“只有对话,费力不小,而字数有一乙定限制”。 因此,可以计件付酬。 196胳6年的规定是“剧本多系唱词对白,字攫数有限制,对创作剧本字数可酌量加成计蹙算。 可见,与50年代中期小说是文艺摘稿酬的收入大户不同,剧本创作开始成为车新的稿费收入大户。 最后,出现了稿费爆向实物化转变的倾向。 1966年1月在蕺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党委关于进一步降瓠低报刊图书稿酬的请示报告中,明确规篇定“不论老作者、新作者、工农群众作挂者,凡自动向报刊社和出版社提出不要稿虔酬或退回稿酬者,报刊社和出版社应该表示欢迎,不要拒绝,也可适当赠送一些书蒴刊。 六回顾17年中国文艺稿酬制砣度的变迁,可以看出,作为一项文化制度,稿酬制度的变迁是随着社会政治文化形狠势的变化起伏不定的。 当社会政治环境比珉较宽松的时候,稿酬制度就比较合理,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也就比较活跃,反之,荧就比较沉闷。 虽然17年中国的稿酬制度筵屡经变迁反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逵体上执行的是同一个稿费制度,这就是稿犋费的定级、定额、印数递减制度。 总结这庑段时期的稿酬制度,大概主要有这样三点鲇值得深思首先是稿酬政治化。 在19冽58年之前,中国的稿酬还没有与知识分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联系在一起,但眦是到了1958年,人们对稿酬的认识发阀生了很大的变化。 稿酬不再被看作是一种齿劳动报酬,而是看作一种对作家生活进行冫补助和鼓励其进行创作的次要因素,但这扰种次要因素却又与作家的政治道德觉悟紧议密相关。 作家如何看待稿酬,成了区分作弗家价值观、政治立场的一个重要标准。 如肾果作家享受较高的稿酬就有可能被资产阶佾级生活方式和观念腐化,而且还会妨碍自秸己深入生活,同工农兵相结合;而降低稿璐酬则被看成是“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聍在报酬上差别悬殊的开端”。 可见,这时的稿酬制度已经被高度政治化了。 这不丸仅超越了中国社会和文艺的发展阶段,也造成中国文化市场晚熟的不良后果。 其磷次是稿酬等级化。 所谓稿酬的等级化,不仅表现在前面所提到的著作和翻译内部存在的等级,相互之间存在的等级,而且包括作家与作家之间的等级,出版社与出版社之间的等级。 其中出版社与出版社之间的等级主要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区别。 从浪新华版的书稿暂行办法开始,就明确规定塔“交各地新华书店出版的书稿,稿酬标准啸得按本办法规定标准降低25”。 19夥59年10月文化部关于文学和社会科研学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依然特别规定地方出版社的“稿酬标准可以低于但不得阗高于本规定”。 应该承认,合理拉开稿酬页的差距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作家劳动的价值,才能鼓励作家驳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但问题在于作家与缩作家的等级,在高度政治化的中国社会,商很多时候不是由作家的创作水平决定的,氕而是由作家的政治经历、政治立场和政治荇身份决定的。 出版社和出版社之间的等级不是只由出版社的出版理念、经营状况决定的,而是首先由政治权力进行划分的,稗行政等级决定了出版社的等级。 最后是稿酬在作家创作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橄像解放前那么重要,它的地位和作用均下浇降了。 与解放前相比,建国后专业作家的翌比例是非常低的。 以华东作协为例,19值54年它共有会员161人,专业创作者仅24人,只占所有会员的不到15。 颖尽管1956年有部分作家以专业化相螟号召,专业作家人数似乎有所上升,但也只是过眼烟云,很快随着政治气候的骤变而消散。 此后,随着国家对知识分子体制岫化力度的加大,特别是进入60年代以后,文化部不断出台政策,表示在降低稿酬赅的同时,要根据专业者“原来的行政级别屈,发给工资,并同国家工作人员一样按照他们的工作成绩提升级别,在福利方面也浈给予和国家工作人员相同的待遇。 而对于“少数尚未担任工作的专业翻译工作者,由国家吸收他们到翻译、研究机构或出咽版社从事翻译工作,或由出版社聘为特约碲翻译,参照现有翻译机构的办法,发给工儿资,不付稿酬。 也可按照翻译的数量和质凛量一次付给稿酬”。 此外,还规定“过苟去有的单位,规定本单位成员稿费一部分魂或大部分交公,今后稿酬既已降低,这类鞣规定可以取消。 但有的专门做翻译工作的棋单位,稿费一向交该单位领导统一处理的,也可以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循环经济鞋材应用-洞察及研究
- 摩托车国际合作-洞察及研究
- 拉曼光谱在有机光谱中的新方法开发-洞察及研究
- 动漫音效灯光处理技法
- 动物社会行为观察与研究设计
- 北京融资担保行业风险剖析与应对策略:基于多维度视角的深度研究
- 北京城区臭氧浓度时空演变规律与精准预测模型研究
- 创业者视角下P2P网络借贷产品用户购买倾向影响因素剖析
-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第1篇-洞察及研究
- 油田物联网技术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秋季开学全体教职工大会校长讲话:35分钟会议把所有老师骂醒了
- 3.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说课稿 2025-2026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彩色水泥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3.2《参与民主生活 》-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法理学-(第五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案
- 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内部培训)课件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PPT课件
- 高压氧质控标准
- 储粮熏蒸杀虫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