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_第1页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_第2页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_第3页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_第4页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江苏职工医科大学李学信2005 9 1 2 主要内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现况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队列研究方法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 3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流行病学研究分类目前有多种方法 通常按以下方法分类 现况研究观察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生态学研究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理论性研究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4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THEEPIDEMIOLOGICSTUDYControlledAssignmentUncontrolledAssignmentExperimentalStudiesObservationalStudiesNotrandomizedRandomizedSamplingwithRegardSamplingwithRegardAssignmentAssignmenttoDiseaseortoExposure Charac effectteristicorCauseCommunityClinicalCross sectionaland orProspectiveTrialsTrialsRetrospectiveStudiesStudiesExposureorCharacteristicHistoryofExposureorcatTimeofStudyCharacteristic PriortoTimeofStudy Cross sectionalStudiesRetrospectiveStudies Time SpanStudies 5 观察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又称非控制性研究 研究者不控制研究条件 研究因素在自然条件下客观存在 只能观察事物在自然条件下的发展 研究者只能客观地收集 分析和整理资料 描述性研究偶尔也设法对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进行评价 观察性研究现况研究疾病筛检描述性研究个例调查和病例报告暴发与流行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6 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又称实验流行病学 干预试验 属于控制性研究 它以人为研究对象 以需评价的防治措施为实验因素 按随机化原则分组 用实验因素处理实验组 用安慰剂处理对照组 在现场经随访看两组不同的实验效应 临床试验实验性研究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 7 理论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又称理论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它将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资料加以抽象的概括 用数学符号代表因素 用数学模型来反映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规律 以及定量反映各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8 一 现况研究 概念 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调查 它是一种在短时间内 或某一时点 调查一个特定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以及相关因素的断面情况 从而揭示其分布规律 特点 影响因素和潜在病因用途 了解疾病或健康状态在特定人群 时间和地区上的分布 了解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 以利于建立病因假设 疾病监测 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 卫生管理和卫生政策决策 9 调查设计要点 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样本含量估计调查内容和方式资料收集 整理和分析调查的质量控制调查的条件和进度 10 调查设计要点 调查对象 总体目标总体框架总体调查总体人群划分 新生儿期 出生后到28天中年期 41 60岁婴儿期 1月到12月老年期 60岁以上幼儿期 1到3岁学龄前期 3到6岁学龄期 7到14岁青春期 10到16岁青年中期 17到19岁青年成熟期 20到24岁 青年期 19到40岁 11 调查设计要点 选择研究对象通常研究对象是数量大小不等的抽样人群 即样本人群 应根据研究目的而定 注意 目标总体 目标人群 与调查总体 样本人群 的关系 明确入选者的人口学特征 年龄 性别 民族 职业等明确入选病人诊断标准 病情 病程 病理类型等明确入选者来源特征 抽样方法 样本含量或是自愿者等 12 调查设计要点 调查方法及样本含量估计选择研究方法普查 对总体中的全部个体作调查 也称全面调查 主要用在总体规模不大 不复杂的时候抽样调查 对总体的一部分进行调查 主要用在总体规模太大太复杂且无法普查的时候 也或受人 财及时间条件限制 还可能出于代价和效益的考虑 13 调查设计要点 调查方法及样本含量估计抽样调查原则 抽查单位的变异度要小 分布均匀 样本含量要足够 抽样要随机化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方便抽样系统抽样目的抽样分层抽样预试抽样整群抽样定额抽样多级抽样 14 调查设计要点 调查方法及样本含量估计样本含量的估计样本含量大小主要取决三个因素 预期现患率 或阳性率 P对显著性水平的要求 类误差概率 对容许误差大小的要求 15 调查设计要点 调查方法及样本含量估计样本含量计算方法 对均数作抽样调查时 Ua 式中 Ua1 96 a 0 05 总体标准差 允许误差对率作抽样调查时 Ua P 1 P 式中 Ua 1 96 a 0 05 P 总体率 允许误差若 0 1P Ua 3 84 4 则上式为N 400X 1 P P 16 调查设计要点 调查方法及样本含量估计对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时简单随机抽样样本含量计算方法 ta P 1 P N N 1 ta P 1 P 式中 n 所需调查例数 N 总体中的人数 ta a水平时的t值 P 总体率的估计值 容许误差 若整群抽样 样本含量需乘2 安全系数为1 2 17 本次调查估计样本量 0 05 容许误差 10 P 目标人口 万 估计样本量占人口比例 P 15 P 10 60520682510 9 1 455520382460 95 1 550520182421 0 1 645519882341 2 1 840519682271 3 2 135519182151 5 2 330518682031 7 2 725517981842 1 3 320516781582 6 4 115515081103 4 5 410511280215 1 8 055006776210 0 15 5 18 调查设计要点 调查内容和方式选择研究变量变量种类选择 人口学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 行为与环境资料 卫生服务系统资料 政策与管理资料变量的限定 变量的测量 19 资料收集 整理和分析 资料收集的来源政府行政部门有关政策 规划 档案资料公安局 统计局人口学 出生 死亡资料卫生局卫生机构及服务 疾病资料CDC生命统计 疾病监测资料医院疾病现患资料学校 单位健康体检资料高校 科研院所有关科研资料街道 社委会 居民现场访谈 现场调查资料 20 调查设计要点 资料的收集方法定性资料的收集方法 个人 小组访谈 咨询 翻阅档案 文件定量资料的收集方法 抽样调查 普查摄影 象 方法 为制作展板 摄像片准备素材资料收集质量的全程控制 21 调查设计要点 资料的收集方法拟定调查表调查表类型个案调查表一览式调查表开放式调查表封闭式调查表混合式调查表 22 调查设计要点 调查表的基本格式 调查表的名称 编号 一般项目或识别项目 如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等 研究变量 这部分应根据研究目的有逻辑顺序的分类编写 例如 疾病史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有害物质暴露史 行为习惯 生活方式等 小结 调查者签名 调查日期 23 调查设计要点 编写调查表的一些原则需要的项目一个不能少 不需要的项目一个都不要 语言要准确 简练 尽量通俗易懂 项目设计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性 尽量用客观的 定量的指标 每个问题只能包含一个内容 不能是双向或多向性的问题 24 调查设计要点 调查员培训培训重要性认识调查员要诚实 高度负责调查员要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调查员熟知调查项目 内容调查员技术方法标准化 规范化调查员不得先入为主 诱导性发问调查员应经模拟实习 合格后参加实施调查 25 调查设计要点 现场实施调查行政 业务支持组织 负责组织实施 进度安排 质量控制调查员 负责自己分工的责任 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 质量控制材料物质组 负责物质器材表格供给及收缴 反馈 质量控制全程质量控制 预试验 复核 双录入 PDCA环 26 调查设计要点 资料整理与分析根据调查目的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常用指标死亡指标 总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 死因别死亡率 死亡构成比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 期望寿命残疾指标 残疾患病率 残疾构成比疾病指标 发病率 患病率 病死率 生存率人口指标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人口文化构成 人口职业构成 27 调查设计要点 资料整理与分析常用指标卫生服务指标 卫生服务需要指标 两周患病率 两周患病疾病构成 慢性病患病率 慢性疾病构成卫生服务需求指标 两周就诊率 两周就诊疾病构成比 住院率 住院疾病构成卫生资源指标 每千人口医生数 每千人口护士数 每千人口床位数 每百万人口大型设备台 件 数 28 调查设计要点 资料整理与分析常用指标社会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收入 人均住房面积 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综合指标 症状和功能指标 生活质量指标 社会健康状况指标 减寿年数 YDLL 无残疾期望寿命 残疾调整生命率 DALY 29 调查设计要点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常用卫生统计方法 绝对数 相对数 比 率 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统计图表 对比分析 相关性分析等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疾病和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描述和分析 病因和危险因素分析 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举例 30 调查设计要点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现况研究资料整理格式暴露 合计病例 abn1 cdn0合计m1m0N描述性指标 总患病率 n1 N 总暴露率 m1 N暴露分组患病率 a m1 b m0疾病分组暴露率 a n1 c n0分析性指标 现患相对比 PR 暴露组患病率 非暴露组患病率暴露相对比 ER 患病组暴露率 非患病组暴露率比值比 OR ad bc 31 调查设计要点 资料整理与分析数据整理程序 检查 复核 整理 录入 计算机处理手工整理程序 调查表整理表分析表计算机整理程序 调查表数据库 软件Ep1 data3 0 英文 拼音 数字型 统计分析 软件Spss 32 二 暴发调查 暴发是指在某一个局部的地区或单位内 短时间内 通常在该病最长潜伏期内 集中地发生许多症侯相同的病例暴发调查实施步骤 核实诊断和确认暴发 或流行 的存在初步调查 建立假设深入调查 验证假设书面报告 33 暴发调查实施步骤 核实诊断和确认暴发 或流行 的存在核实诊断 立即赶赴现场 通过听取汇报及现场察看和访问 对已发生的病例依据诊断标准进行核实 判断何种疾病 至少为何系统疾病确认暴发 或流行 的存在 从已发生的病例时空人特征 判断暴发 或流行 的存在 疫情发展趋势初步调查 建立假设确定本次事件的地域范围及发展趋势确定本次事件的期间及发展趋势确定并调查本次事件病例 尤其是首发病例提出假设 所谓假设是从初步的三间分布分析中 对暴发的可能原因 来源及传播因素所作的一种推测性的解释 34 暴发调查实施步骤 深入调查 验证假设调查本次事件病例 全部 和非病例 采用设计周密的调查表行为与环境调查实验室检查资料整理与分析 利用统计学技术方法 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与分析 疾病与因素关联性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以上的疾病与因素分布与分析 采取针对性措施的效果 以进一步验证假设 35 暴发调查实施步骤 书面报告对暴发事件的原因 传播方式 流行特点 防制措施效果及经验教训等 根据需要应作出书面报告 包括初步报告 进程报告和总结报告初步报告内容包括 调查所用方法 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初步病因假设 下一步工作打算进程报告内容包括 疫情发展趋势 疫情调查和处理的进展 调查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报告内容包括 暴发 或流行 的总体情况描述 引起该事件的主要原因 采取的防制措施及效果评价 经验教训及建议 36 生态学研究简介 概念 生态学研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 它从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关系 不以个体为分析单位 而以集合群体为一个生态学分析单位 研究不同的生态学分析单位的暴露特征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关系主要优缺点 生态学研究通常是应用现成的资料进行分析 简单易行 费用低廉 易产生生态学偏倚 生态学謬误 难以精确地解释暴露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关系 37 三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选定一组欲研究的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 选定一组无该疾病的人作为对照组 随访后 比较两组过去暴露于该病可疑危险因素或特征的有无 频率和强度 以分析该暴露与该疾病之间的关系暴露 Exposure 指人们暴露于某种环境因素之下 并受其作用和影响 也可泛指人们所具有的某种社会 人口学及其内在的特征 38 病例对照研究 暴露病例对照合计有aba b n1 无cdc d n0 合计a c m1 b d m0 N过去现在调查方向人数暴露疾病a c 研究人群b d 39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 病例的选择病例的诊断标准 病例的外部特征 性别 年龄 种族 职业等病例的内部特征 患病部位 病理学类型等病例的诊断标准 应有明确而严格的病例诊断标准病例的来源 从医院选取从一般人群选取病例的类型 新发病例现患 存 病例死亡病例 40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 对照的选择 原则上选自与病例同一来源 同一人群从病例同一医院选取从病例同一人群选取从病例的亲属 同事和邻居中选取抽样在成组资料中 一般可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配对资料中 可采用配比方法配比 是指应用一种特殊的限制方法 强制病例和对照在某些特征或混杂变量上保持同质性 以期在设计阶段控制混杂因素非配比成组资料成组资料配比 按病例组配比因素构成或均数水平选一组对照个体资料配比 1 1 1 2 1 3 1 4 41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 配比过头控制混杂因素 混杂因素是研究以外的因素 但它常常混杂在研究的疾病与因素之间 它既和研究的疾病有联系 又和研究的因素有联系 它会夸大疾病与因素之间的虚假联系 或缩小其真实的联系 需要加以控制E 吸烟 D 肺癌 F 喝酒 42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 样本含量估计样本大小估计取决于四个参数显著性水平把握度 1 对照组中暴露的比例估计与暴露有关的RR参照流行病学教科书可用公式法计算 也可用查表法 43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 资料分析方法调查资料的描述性分析 资料的一般性描述 两组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配对资料可拆开对子 按成组资料进行均衡性比较DD成组资料分析Eabm1显著性检验 Ecdm0 ad bc N 2 Nn1n0NX m1 m0 n1 n0 校正 ad bc NX m1 m0 n1 n0 未校正 44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 资料分析方法成组资料分析危险度分析 关联性分析 联系的测量 相对危险度 RR 暴露组发病率 非暴露组发病率比值比 OR ad bcRR ORRR 1 表示暴露与疾病之间无关RR 1 表示正相关 愈大联系愈强 是危险因素RR 1 表示负相关 愈小联系愈弱 是保护因素 45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 资料分析方法成组资料分析OR95 可信限测量 1 1 96 x OR x x D其可信限上限和下限内不应含1EEErsDEtu配对资料分析显著性检验 s t s t 1 X s tX s t 未校正 校正 46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 资料分析方法配对资料分析危险性分析OR s tOR95 可信限测量 1 1 96 x OR x x 其可信限上限和下限内 可信区间 不应含1 表示该研究结果与无效假设不一致 即拒绝无效假设 证实因素与疾病有关 可信区间的宽度反映OR的精确度 一般来说 研究对象愈多 可信区间愈窄 OR的精确度愈高 47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 偏倚的控制偏倚 Bias 当某一变量的观察值 若系统地偏离该变量的真实值 这一现象称之 它使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被歪曲 造成虚假的联系或掩盖其真实的联系偏倚种类 选择偏倚 观察偏倚 混杂偏倚偏倚的控制 随机化 盲法 配比 标准化 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 入院偏倚 Berkson sbias 回忆偏倚等 48 四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 又称群组研究 它将一般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按暴露情况分组 用同样的方法随访观察 比较两组人群疾病发生差异 从而推论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它是一种前瞻性的 从因到果的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DaEDb一般人群DcEDdaca bc d 49 队列研究设计要点 暴露的限定 要确定暴露的性质 时间 强度暴露组的选择 特别暴露的人群一般暴露的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对照组的选择 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多重对照样本大小的估计 参照流行病学教材 50 队列研究设计要点 资料分析 累积发病率 CI CI D N 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 观察群组人数发病密度 ID ID D PT 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 暴露人时数相对危险度 RR RR 暴露组发病 死亡 率 IE 非暴露组发病 死亡 率 I0 特异危险度 AR AR 暴露于危险因素人群中发病 死亡 率 IE 非暴露于危险因素人群中发病 死亡 率 I0 特异危险度百分比 AR IE I0 IE x100 51 五 实验流行病学 临床试验 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化原则分试验组和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