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高中语文 1.2 师说课件 鲁人版必修1.ppt_第1页
学考高中语文 1.2 师说课件 鲁人版必修1.ppt_第2页
学考高中语文 1.2 师说课件 鲁人版必修1.ppt_第3页
学考高中语文 1.2 师说课件 鲁人版必修1.ppt_第4页
学考高中语文 1.2 师说课件 鲁人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师说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 作者简介韩愈 768 824 字退之 河阳 今河南孟县 人 祖籍河北昌黎 世称 韩昌黎 因官吏部侍郎 又称 韩吏部 因谥号 文 又称 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破骈为散 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 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 后人推他为 唐宋八大家 之首 有 文章巨公 和 百代文宗 之名 有 昌黎先生集 等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 作品背景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 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 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 都有官可做 他们不需要学习 也看不起老师 韩愈写 师说 的社会背景 可以从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中的一段话里看出 柳宗元说 由魏 晋氏以下 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 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 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 犯笑侮 收召后学 作 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 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 炊不暇熟 又挈挈而东 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见 韩愈作 师说 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 是难能可贵的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 相关常识1 说 一种议论性的文体 写法十分灵活 可以先叙述后议论 也可以夹叙夹议 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说 的语言简洁明了 寓意深刻 写法较灵活 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 爱莲说 马说 等都属于这类文体 说 古义为陈述与解说 因而对这类文体 可按 解说 的道理 来理解 所以 师说 即 说师 即谈一谈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2 古文运动 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 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 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 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 俗下文字 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 两汉文章的传统 所以称 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 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 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 进一步强调要 文以明道 文道结合 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 宋代的苏洵 苏轼 苏辙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古文运动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 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3 六艺 文中 六艺 所指 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六种经书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 读准字音 二 辨识通假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 一词多义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四 古今异义古义 求学的人 读书人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 用来 的 今义 因果连词 古义 两个词 从 跟随 而 并且 今义 因果连词 古义 无论 今义 没有 古义 指一般人 今义 大家 许多人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古义 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 对儿童 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给儿童 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古义 不一定 今义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五 词类活用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六 特殊句式 1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2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3 而耻学于师 介词结构后置 4 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结构后置 5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6 不拘于时 被动句 7 学于余 介词结构后置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七 名句积累 1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2015 江苏高考 2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015 福建高考 3 韩愈在 师说 中说 从师与年纪无关 比自己年纪大的人 闻道在自己之先 要以之为师 而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2014 大纲全国高考 4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013 北京高考 5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012 江苏高考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6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2012 浙江高考 7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2012 福建高考 8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9 文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一 理理文章思路二 说说文章主旨 师说 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 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本篇议论文中 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 通过反复论辩 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 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 批判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任务一 理解文章内容 分析论证思路 学习论证方法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提示中心论点是 古之学者必有师 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 2 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 提示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并下定义说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 由 解惑 说到 从师 又将议论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 经过一番推论 又得出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的结论 第二段 紧承上文 批判当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从反面论证 第三段 论述 圣人无常师 从正面进一步阐明从师的道理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3 请分析第二段文字中的正反对比论证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4 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作用是什么 提示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 阐述了师道 师生关系 做出了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的论断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5 从最后一段看 韩愈写 师说 赠李蟠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韩愈全部的写作动因吗 提示 1 原因是 嘉其能行古道 具体地说 一是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二是 不拘于时 学于余 2 结合文中所说的 时 来分析 这远不是韩愈写作此文的动因 唐朝中期 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 贵族子弟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在这种背景下 李蟠能 不拘于时 正符合韩愈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的从师标准 另外 好古文 也跟韩愈倡导的 古文运动 内涵一致 所以 韩愈才写 师说 以贻之 实际上 师说 也不是为李蟠一人所写 而是借此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严正地驳斥了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 抨击了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 为开展 古文运动 扫除了思想障碍 对当时 士大夫之族 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确实起到了校正的作用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任务二 理解尊师重道的内涵 认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1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积极的教育观点 提示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2 韩愈所说的 师 是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 老师 提示韩愈所说的 师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老师 因为作者在第二段中明确提出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显然 作者认为教小孩子读书和断句的老师不是他所讲的 师 他讲的 师 应是 传道受业解惑 的 道 即儒家思想 业 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的经典著作 惑 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碰到的疑难问题 文中的 师 指的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 由此可以衍生出一个问题 谁能成为这样的 师 从文中可知应是掌握 道 的人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正因为如此 为师者便可以突破地位 年龄的界限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3 课文中有关 尊师 重道 的观点 是否适合现代社会 提示古代虽尊师重道 但在封建社会 官本位 意识中 是看不起老师的 到了唐代 士族子弟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在这种风气盛行的情况下 韩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疾呼 学必有师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的道理 确实有很大的威慑力 文中的观点对当代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 有人认为这些思想是进步的 有创新 有人认为它具有阶级局限性 你怎么看 提示本题可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阐述 如果认为是 进步的 有创新 那就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作者观点进步性创新性的内容并加以分析 反之亦然 参考答案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师说韩愈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以 用来 的 的凭借 受 通 授 传授 非 副词 相当于 不是 孰 谁 闻 知道 懂得 师之 以之为师 即把他当作老师 师 学习 庸 岂 哪 知 知道 是故 所以 因此 无 无论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一 二 一 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1 3题 一 二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 a项 出人 超出一般人 答案 a 一 二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 批判了士大夫之族 耻学于师 的恶劣习气 b 该段先以 古之圣人 比照 今之众人 得出了 圣益圣 愚益愚 的结论 c 该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 耻师焉 作对比 得出了 小学而大遗 的结论 d 该段最后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和 士大夫之族 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 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的结论 解析 d项 这个对比 目的在于揭示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 发人深思 答案 d 一 二 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解析 注意第 1 句的句式特点 以及 小学 明 乃 等词语的翻译 参考答案 1 不通晓句读 不能解决疑惑 有的向老师学习 有的不向老师学习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 大的方面反而丢弃了 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2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 君子们不屑于与之同列 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 这些人 真是奇怪啊 一 二 二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4 5题 答张十一 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 竞长纤纤笋 踯躅 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 知死所 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 斗 觉霜毛一半加 注 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 答张十一 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 今属广东 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 张十一 名署 德宗贞元十九年 803 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 一起被贬 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 韩愈写此诗作答 筼筜 y nd ng 竹名 生长于水边 踯躅 杜鹃花科 恩波 皇帝的恩泽 斗 通 陡 一 二 4 下列对本诗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前四句侧重写景 后四句侧重伤痛事 字里行间传达出诗人的复杂情感 b 未报恩波知死所 一句流露出诗人因被贬而未能报答皇恩的一种怨而不怒的心理 c 莫令炎瘴送生涯 表达了诗人不希望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的愿望 d 尾联中的 斗 是 顿时 的意思 诗人看了张署的来诗后顿生愁怨 鬓发斑白 e 这首诗诗意委婉含蓄 韵味浓厚 语言看似平淡 实则奇崛 解析 d项 是看了诗后 斗觉 自己鬓发斑白 年齿已老 而不是看了张署的来诗后 斗生 白发 e项 颈联直接抒情 不 委婉含蓄 答案 de 一 二 5 首联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解析 分析景物特点 需结合诗句中具体意象的特点分析 如山 净 江 空 水 见沙 以及次句中的猿鸣和两三家茅舍 作者情感的分析要注意考虑注解中给出的写作背景 参考答案 首联描绘了春山明净 春江空阔 清澈 山中哀猿啼叫 人间茅舍两三家的景象 突出了山区清静 冷僻的特点 表现出诗人远离京城 身居闲地的孤独 凄冷的复杂心情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技法指导推断文言虚词六法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 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 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 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 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 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 1 句意分析法 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 根据句意 之 做 知 的宾语 因此应为代词 2 上下文推断法 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一句 这里的 乃 如何理解呢 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 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 是君子们不屑于与之同列的 但现在却出现了 其可怪也欤 的现象 由此 我们推断 乃 应解释为 竟然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3 代入筛选法 如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中两个 于 的理解 我们知道 于 的主要用法是介词 其义项大致有 在 向 比 对于 跟等几种 另外也可表被动 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 就不难确定句中第一个 于 是表被动 第二个 于 是 向 的意思 4 交换理解法 如判断 与我银 为君致阁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这两句 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 为 是介词 替 给 代入第一句理解 给我银子 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 句子是通的 所以该处的 为 也作介词 替 给 讲 5 结构推断法 如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而 是连词 表修饰关系 那么 以 也该和它相同 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6 句例推断法 作为 常见虚词 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 如果平时熟读课文 能够记住大量包含 常见虚词 的例句 阅读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对点小练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第1 2题 选自 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 注 乡校 地方学校 又是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子产 名公孙侨 郑国大夫 然明也是郑国大夫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参考答案 介词 在 介词 对于 指示代词 那些 连词 就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2 下列各句中 之 的意义和用法与 以议执政之善否 相同的一项是 a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b 彼童子之师c 句读之不知d 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解析 a项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 相当于 这类 这些 b项 结构助词 的 c项 宾语前置的标志 d项 放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b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参考译文郑国人在乡校休闲聚会 议论执政 的得失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 把乡校毁了 怎么样 子产说 为什么毁掉 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 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那些他们认为好的 我就实行它们 那些他们厌恶的 我就改正它们 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 我听说尽力做好事来减少怨恨 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毁掉乡校 难道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吗 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 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 伤害的人必然很多 到那时 我是挽救不了的 不如开个小口导流 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尊师重道之美名句诵读1 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不韦 吕氏春秋 2 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 修身 3 明师之恩 诚为过于天地 重于父母多矣 葛洪 勤求 4 举世不师 故道益离 柳宗元 师友箴 5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燮 新竹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素材趣读1 互帮互学 共同进步孔子认为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韩愈当年也批评了 耻学于师 的风气 提倡 不耻相师 在今天激烈竞争的年代 有些人暗自发力 以为 留一手 自己可以脱颖而出 其实封闭自己 只会变成井底之蛙 你虚心求教 必有进步 你帮助别人 也能促进自己 不要看轻自己 不必自怨自艾 世间很少有全才 更少有十全十美的人 只要你有一技之长 你就可以独当一面 就有用武之地 请牢记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2 心系故土 捐资助学2017年2月22日 92岁台胞唐祝三再次回到家乡仙桃通海口镇共和村 捐资助学 并为村里发展献计献策 唐祝三曾参加抗日战争 20世纪40年代到台湾 曾任 中华时报 记者 唐祝三热心家乡公益 牵头成立了 沔阳旅台同乡会 近年来 同乡会不断发展壮大 从最初的十几人到如今的300多人 从1993年起 唐祝三和同乡会成员形成一个约定 每年回乡一次 发放奖学金 捐资助学 每年 他们资助20多名贫困学生 每人1000元 目前资助总额达到40多万元 400多名寒门学子受助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美文品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 遇见一位国文先生 他给我的印象最深 使我受益也最多 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 名锦澄 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 徐老虎 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 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 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 秃秃的 亮亮的 脸形却是方方的 扁扁的 有些像 聊斋志异 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 银丝小镜框 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 勾一个轮廓 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 便惟妙惟肖 他经常是仰着头 迈着八字步 两眼望青天 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 如果笑起来 是狞笑 样子更凶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 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 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 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 学生却个个都到了 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 真到了的学生 一部分是从事午睡 微发鼾声 一部分看小说如 官场现形记 玉梨魂 之类 一部分写 父母亲大人膝下 式的家书 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 神游八方 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 徐老先生总是很凶 老是绷着脸 老是开口就骂人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有一天上作文课 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 题目尚未写完 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 这题目怎样讲呀 老先生转过身来 冷笑两声 勃然大怒 题目还没有写完 写完了当然还要讲 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 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 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 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 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 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 这一下我可惹了祸 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 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 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 其中警句甚多 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 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 都会引用这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 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当时我看形势不妙 也就没有再多说 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但是从这一次起 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 我这一个 一眼望到底 的学生 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如今想来 当初的 凶 何尝不是一种负责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 有古文 有白话 油印分发给大家 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 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 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 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 他打着江北的官腔 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 不论是古文或白话 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 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 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 他念得有腔有调 有板有眼 有情感 有气势 有抑扬顿挫 我们听了之后 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 那也许是过分夸张 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 那却是真的 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 普通的批语 清通 尚可 气盛言宜 他是不用的 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 一行一行的抹 整页整页的勾 洋洋千余言的文章 经他勾抹之后 所余无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