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案)原底中心校 朱晓娜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1、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上节课我们所学的课文就讲述了一个音乐背后的感人故事。同学们还记得课题吗?大声读出来:(板书:唯一的听众)12、同学们,这小提琴曲是多么美妙动听,可是要演奏出这样美妙动听的音乐得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啊!而一个连家人都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最终却能在舞台上演奏,并且拥有成百上千的观众。这成功的背后到底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板书:老妇人)1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感受一下老妇人所创造的这个奇迹有多么了不起。(指名读,学生谈感受)师小结板书:是啊!这的确让人不可思议,一个被人称作音乐白痴的人在老妇人的帮助下竟然成为了一名小提琴手。(音乐白痴小提琴手)22、师:作者被家人称作音乐白痴,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听到这样的评价,作者心情怎么样?(板书:沮丧)所以他不敢在家里练琴了,那他有没有就此放弃呢?(没有)他做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举动?(走出家门,来到树林)在树林里,他遇到了这位老妇人。老妇人到底是如何帮助我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老妇人是怎么说的?哪里最能打动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描写。)3、体会老妇人的鼓励与关爱(语言描写)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打扰?你认为究竟是谁打扰了谁?介意,是什么意思?假如听众是作者的父亲或妹妹,他们会介意吗,他们会怎么说?(学生想象)1听到了我糟糕的琴技,老妇人的语言里却充满了什么?(尊重和理解)她故意装聋,到底是为了什么?(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这种善意的欺骗是一种真诚的鼓励。)2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为什么主动做听众?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无言的督促。这句话中的每天早晨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以此来体会老妇人的良苦用心。)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老妇人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14、出示老妇人语言课件,指名读,指导朗读,读出真诚与关爱,读出诗一般的感觉。2 5、听了老妇人诗一般的语言,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什么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1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一读老人那诗一般的语言。师:从这诗一般的语言中你读出了老人对我的什么?(学生谈感受)师小结:正是在老妇人诗一般的语言鼓励下,作者逐渐发生了改变。37、请大家默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 “我”很快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以前“我”的心理、行动是怎样的?现在呢?(学生边读边概括)师:你们是从课文第几自然段发现作者这些变化的呢?(随机出示课件,教师范读)请同学们再听听老师来读这段话。师:同学们,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说明了什么?那你能用排比句再说一说作者的变化吗?小组内练一练,每个人说一句,合起来就是一个排比句。引导:我变得更加我变得更加我变得更加(刻苦、努力、用功、勤奋、自信)(板书:自信)48、体会平静之中的智慧课文不仅仅写了老人的语言,还写了老人的什么?(神态)具体来说,是老人神态中的什么?(眼神)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把描写老人眼神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读一读。听明白了吗?19、师:你们总共找到了几处?(学生汇报,指名朗读)1随机出示课件(学生自由读)师:自己读一读大屏,仔细观察这三次眼神的描写,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有“平静”这个词)(随机出示课件)作者为什么要反复描写老人 “平静”的眼神呢?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重复课件)210、为什么说老妇人平静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小伙子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你们读懂老人的眼神了吗?学生汇报:(1)她用平静的眼神装耳聋,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是为了让我无所顾忌地安心拉琴,消除恐惧心理。(2)她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高兴。(3)她还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11、同学们从中感悟到的东西真多,那么老妇人会在心里说些什么呢?请大家根据下面的提示,想象老妇人当时的心理活动。(课件出示)412、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呀!让我们再来读读描写老人眼神的这三句话,体会老人的一片良苦用心。(重复课件,教师引读小结)1当我拉出像锯床腿一样的声音时,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当我有了几分兴奋和信心,每天清晨去小树林练琴时,那位“耳聋”的老人一直?当我渐渐奏出了真正的音乐时,她面带微笑,手指悄悄打着节奏,依然用她慈祥的眼神?(教师范读第三句话,指导学生读出深沉的语气。)1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1、一切尽在不言中,但是最后,真相还是被小伙子知道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9、第10两个自然段,体会小伙子知道真相后的心情。12、当一切都真相大白时,我们想,作者的内心一定是感慨万千,对老妇人充满了感激,然而文章什么都没写,只有省略号。那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我”听到妹妹这番话以后,心里是怎样想的,当“我”再一次走进树林去拉小提琴,面对这位老人的时候,又是怎么做的?想一想,拿起笔来写一写。53、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老师也想感受一下,你们的字里行间到底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呢?谁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小片段?(指名读)师:写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学生互评)3四、感受形象,提炼写法师:课文学到这一块,我相信这位老妇人的形象早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指名汇报)1学生讨论:今后在我们的习作当中如果遇到写人的文章,应该如何去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描写,人物形象会更加生动、鲜明。)1五、总结升华,体悟真情俗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都为文中的“我”感到由衷的庆幸,他遇到了伯乐。这位外表优雅,有艺术修养,有学者风范的老教授,给予“我”真诚的关爱,无私的帮助。(板书:真诚无私)是她让“我”重新树立起信心和勇气,最终站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2六、内化写法,感受真爱课件出示: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妇人一样,一直默默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呢?本节课后,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小作文:请同学们仿照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你经历过的那些关于爱的故事。1七、铭记寄语,学会感恩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