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生产部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1页
动力生产部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2页
动力生产部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3页
动力生产部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4页
动力生产部应急处置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SHDL/QHSE05/动力生产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编写:万涛 校对:马兴学审核:卞凯 签发:张斌动力生产部二八年七月动力生产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 总则:1、范围1.1根据石化分公司应急管理和要求,依据动力生产部风险评价的识别和评价,为了强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确保动力生产部在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故时,能够采取及时、有序的应急救助措施,有效地保护员工、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特制定本预案。1.2 本手册规定了动力生产部应急抢险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1.3 本手册适用于动力生产部拥有和使用的所有资源(包括资产、员工)在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故时的应急抢险管理。1.4 凡为动力生产部提供施工、技术、生活服务的单位和承包商、合作者在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故求援动力生产部采取应急行动时,参照执行本手册。2 术语本手册采用SY/T62761997规定的术语。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抢险原则 1.1 动力生产部应急抢险的原则是救死扶伤,以抢救员工的生命为第一位,做到先抢救人员,后抢救生产设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动力生产部的所有资源和环境。1.2发生事故、险情后,为了迅速采取应急行动,避免或减少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执行以下处置原则:1)保护、疏散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害;2)在保证人员安全前提下,阻断、控制危险物源,防止事故的扩大、升级;3)保持通信畅通,随时掌握险情动态,并及时汇报;4)正确分析现场情况,及时划定危险范围,并设立禁区;5)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物资抢险;6)处理事故险情时,首先考虑人身安全,其次应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按有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组织应急行动;7)立即调集力量,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升级。2. 应急抢险组织原则:2.1为尽快扼制事故发生和进一步蔓延,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参与应急抢险人员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到令行禁止。2.2值班人员在生产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必须按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进行正确、果断处理,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同时通知有关部门共同处理。2.3发现问题,值班长必须及时与相关单位和动力生产部领导取得联系。2.4所有应急相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到达事故现场。2.5参与事故处理人员,必须服从应急组长的指挥。2.6动力生产部全体员工必须熟知本预案,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3、注意事项(1)一般是先救人后救物。(2)重大火灾先报警后灭火。(3)可燃气体泄漏着火,不应立即扑灭火灾,应先切断气源并隔离以防爆炸。(4)电气火灾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4)现场中毒窒息、触电抢救者首先应做好自身防护。(5)现场做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6)化学品灼伤(浓硫酸除外)首先要对患处用大量清洁流水冲洗至少15分钟。(7)骨折、电弧烧伤应首先保护创伤面,禁止沾水或用脏物包扎。应急组长:经理技术保障组长: 总工程师后勤保障组长 书 记警戒救护组长安全监督长 :长 安全消防组长安全监督抢险组组长副经理通讯联络组长当班班长抢险组:运行工程师、岗位人员人员4、应急机构后勤组:综合人员通讯联络组:当值人员技术保障组:工程师安全消防组:剩余人员警戒救护组:剩余人员当班班长当值人员20TSHDL/QHSE05/4.1、应急组织机构动态管理:经理不在时由副经理代替任应急组长,副经理不在时由运行工程师代替任抢险组长,书记不在时由安全监督代替任后勤保障组长,安全监督不在时由电气工程师代替任安全消防组长,安全监督不在时由电气工程师代替任警戒救护组长,总工程师不在时由设备工程师代替任技术保障组长。4.2、应急指挥中心备用:动力生产部常设应急指挥中心在电厂DCS中控室,第一备用应急指挥中心在电厂东北方向DCS中控室与循环水装置之间靠近聚丙稀装置的马路上,第二备用应急指挥中心在电厂凉水塔外面的马路上。5.各级应急人员职责应急组长:发生事故时,负责各组、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及全局的事态控制,组织指挥事故处理工作。督促各责任人职责落实到位,并根据事故的演变状态,指挥车间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抢险组织组组长:负责日常应急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发生紧急情况时,负责现场应急操作、抢险和救援工作。技术保障组组长:紧急情况发生时,在应急现场指挥点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协助制定应急抢险方案;参与评审现场应急管理的质量和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落实和管理应急所需的物资。紧急情况下,负责组织应急所需的车辆、机具和物资;负责应急所需的生活和办公用品保障。安全消防组组长:安全消防组负责生产区域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员工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讯联络组组长:负责保证生产区域内外的相关人员都建立和保持通讯畅通。警戒救护组组长:负责调查生产区域周围的环境,制定紧急撤离线路,建立外部联络机制;日常应储备各种必要的应急药品和医疗器械;对相关人员进行紧急救护知识培训。当班班长:值班期间事故演变状态的应急处理和现场指挥;启动应急计划,通知相关人员到位指挥应急行动。负责组织班组人员进行事故发生时的初步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当班班长组织清点人数。当值人员:负责岗位发生事故时按要求进行处理,并在上级的指挥下参加事故处理。职务负责人职务电话办公室手机组长副经理(卞凯)213226715999002511副组长后勤保障组长 书记(陈平)213258013709962345抢险救护组长 马兴学213232313070003616技术保障组长 总工(朱晓平)213210213709963608安全消防组长 安全监督(万涛)213230613031236353紧急救护组长 安全监督(万涛)213230613031236353通讯联络组长 当班班长2132333发电运行岗2132316变电运行岗2132324、2132322水处理岗21320637#水井2132007厂调2132186中调2123194地调2123077、2123977输气末站2132583、21320916、动力生产部应急人员及岗位联络表急救电话:火警电话号码医院急救中心匪警电话号码(外部)119(内部)2173119120(外部)110(基地)2171110(分公司)2131255 2132332三、 应急计划:1、天然气缓冲罐区发生大量泄露1.1、值班人员立即打电话2132583、2132091通知输气末站关闭到电站的输气阀门并汇报值班长。1.2值班长向应急组长汇报事故情况。1.3 值班长向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厂调和中调汇报事故情况。1.4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值班长安排人员关闭电站内天然气管线上进气总阀。1.5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停燃机、增压机,并立即疏散。 1.6值班长通知并组织当班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1.7为避免火灾、爆炸的发生,尽量寻找有遮挡物的地方躲避,并疏散到安全区。1.8 应急小组成员到达现场立即参与应急处理工作,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清点。立即调集力量,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升级。1.9若有人中毒窒息,先进行现场互救。发生火灾时,在岗人员拨打(外部)119(内部)2173119)火警电话、(120)急救中心,消防车、救护车到急救现场进行急救工作。1.10 天然气蔓延、危及人员的人身安全时,为防止火灾的发生,抢险队伍应立即疏散,清点人数。如果人数不齐,则组织力量全力寻找至到找到为止。1.11 应急处理完毕后立即恢复生产。2、天然气压缩机房天然气严重泄漏2.1值班人员立即打电话2132583、2132091通知输气末站关闭到电站的输气阀门并汇报值班长。2.2值班长向应急组长汇报事故情况。2.3 值班长向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厂调(2132186)和中调(2123194)汇报事故情况。2.4值班长组织当班人员打开厂房的门、窗进行通风。停厂房内所有电气设备,不得启动电气设备或进行电气操作,并立即疏散。2.5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值班长安排人员关闭电站内天然气管线上进气总阀。2.6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停燃机、增压机,并立即疏散。2.7值班长通知组织当班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2.8为避免火灾、爆炸的发生,尽量寻找有遮挡物的地方躲避,并疏散到安全区。2.9应急小组成员到达现场立即参与应急处理工作,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清点。立即调集力量,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升级。2.10若有人中毒窒息,先进行现场互救。发生火灾时,在岗人员立即拨打(外部)119(内部)2173119)火警电话、(120)急救中心派消防车、救护车到急救现场进行急救工作。2.11 天然气蔓延、危及人员的人身安全时,为防止火灾的发生,抢险队伍应立即疏散,清点人数。如果人数不齐,则组织力量全力寻找至到找到为止。2.12 应急处理完毕后立即恢复生产。3、天然气缓冲罐区爆炸着火3.1值班人员立即打电话2132583、2132091通知输气末站关闭到电站的输气阀门并汇报值班长。3.2值班人员立即拨打立即拨打(外部)119(内部)2173119)火警电话、(120)急救中心派消防车、救护车到急救现场进行急救工作。3.3值班长立即拨打2132007通知7#水井启动消防水泵。3.4值班长向应急组长汇报事故情况。3.5 值班长向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厂调(2132186)和中调(2123194)汇报事故情况。3.6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值班长安排人员关闭电站内天然气管线上进气总阀。3.7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停燃机、增压机,并立即疏散。3.8值班长通知并组织当班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尽量寻找有遮挡物的地方躲避,并疏散到安全区。3.9应急小组成员到达现场立即参与应急处理工作。立即调集力量,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升级。及时划定危险范围,并设立禁区。3.10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清点,有人受伤者,先进行现场互救,视受伤者情况,等待急救中心急救。如果人数不齐,则组织力量全力寻找至到找到为止。3.11组织抢险队伍及机具赴现场抢险;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物资抢险。3.12应急处理完毕后,立即恢复生产。4、天然气增压机房发生火灾4.1值班人员立即打电话2132583、2132091通知输气末站关闭到电站的输气阀门并汇报值班长。4.2值班人员立即拨打立即拨打(外部)119(内部)2173119)火警电话、(120)急救中心派消防车、救护车到急救现场进行急救工作。4.3值班长立即拨打2132007通知7#水井启动消防水泵。4.4值班长立即安排人员前往DCS控制室下消防室查看CO2自动灭火系统是否自动投入,若未投入应立即手动投入。若仍无法投入,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前往CO2瓶库手动释放CO2灭火。4.5值班长向应急组长汇报事故情况。4.6值班长向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厂调(2132186)和中调(2123194)汇报事故情况。4.7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值班长安排人员关闭电站内天然气管线上进气总阀。4.8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停燃机、增压机,并立即疏散。4.9值班长通知并组织当班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尽量寻找有遮挡物的地方躲避,并疏散到安全区。4.10应急小组成员到达现场立即参与应急处理工作。立即调集力量,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升级。及时划定危险范围,并设立禁区。4.11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清点,有人受伤者,先进行现场互救,视受伤者情况,等待急救中心急救。如果人数不齐,则组织力量全力寻找至到找到为止。4.12组织抢险队伍及机具赴现场抢险;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物资抢险。4.13应急处理完毕后,立即恢复生产。5、燃机机组箱体着火5.1值班人员立即打电话2132583、2132091通知输气末站关闭到电站的输气阀门并汇报值班长。5.2值班人员立即拨打立即拨打(外部)119(内部)2173119)火警电话、(120)急救中心派消防车、救护车到急救现场进行急救工作。5.3值班长立即拨打2132007通知7#水井启动消防水泵。5.4值班长立即安排人员前查看CO2自动灭火系统是否自动投入,若未投入应立即手动投入。5.5值班长向应急组长汇报事故情况。5.6值班长向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厂调(2132186)和中调(2123194)汇报事故情况。5.7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值班长安排人员关闭电站内天然气管线上进气总阀。5.8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停燃机、增压机,并立即疏散。5.9值班长通知并组织当班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尽量寻找有遮挡物的地方躲避,并疏散到安全区。5.10应急小组成员到达现场立即参与应急处理工作。立即调集力量,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升级。及时划定危险范围,并设立禁区。5.11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清点,有人受伤者,先进行现场互救,视受伤者情况,等待急救中心急救。如果人数不齐,则组织力量全力寻找至到找到为止。5.12组织抢险队伍及机具赴现场抢险;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物资抢险。5.13应急处理完毕后,立即恢复生产。6、中毒窒息应急预案6.1 在场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速派救护车到现场急救。并向当值值班长汇报。6.2值班长向应急组长汇报事故的情况。6.3值班长向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厂调(2132186)汇报事故情况。6.4通知现场在岗人员切断毒物来源,室内打开门窗通风,室外人员应疏散到上风处。对现场进行适当的处理,防止毒物泄漏更大、更严重。危及人员的人身安全时,应立即疏散,清点人数。如果人数不齐,则组织力量全力寻找至到找到为止。6.5 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流通处,进行急救,视情况送往医院抢救。6.6 对呼吸心跳不好甚至停止的,要立即就地抢救(及时联系医疗部门)待情况好转后再送往医院。6.7 在送往医院途中,使中毒者平躺,保持呼吸畅通,并继续实施抢救。7、触电事故应急预案7.1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发现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护。7.2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脱离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7.3视触电人员受伤情况采取相应措施7.4触电伤员神智清楚,就地躺平静养。7.5触电伤员神智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确保气道通畅。.7.6触电伤员昏迷时,应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7.7事后应及时汇报值班长。7.8值班长向应急组长汇报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的情况。7.9值班长向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厂调(2132186)汇报事故情况。8、电气火灾应急预案8.1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发现者应立即切断火灾现场电气设备电源,同时向值班长班长汇报。8.2值班长向应急组长汇报事故情况。8.3值班长向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厂调(2132186)和中调(2123194)汇报事故情况。8.4可控小范围火灾,由应急组长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同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8.5当火灾危及运行人员生命安全时,班组人员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并清点人数。如果人数不齐,则组织力量全力寻找至到找到为止。8.6拨打(外部)119(内部)2173119)火警电话请求支援。9、烧、烫伤后应急处理 9.1烧、烫伤发生大面积的烧烫伤,应立即送医院抢救治疗。9.2一般的轻度烧、烫伤可进行以下处理:9.2.1将烧、烫伤的部位放置在冷水中浸泡半小时。9.2.2浸泡完毕擦干,在患处涂抹麻油、清凉油、獾油等,暴露患处不需要包扎。9.3.3烧烫伤部位如出现水泡,一般不需弄破。9.3.4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或送医院诊治。附 录附录一: 触电急救的具体措施1.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去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该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没有脉搏跳动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2.脱离电源:2.1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2.2使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2.3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危险。2.4 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2.5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柴、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2.6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 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2.7 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使照明同时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3.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3.1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3.2 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3.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3.4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3.4.1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3.4.2听听用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4.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 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3.4.4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3.5心肺复苏法:3.5.1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a.通畅气道;b.口对口(鼻)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人工循环)。3.5.2 通畅气道: 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 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 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 咽喉深部。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 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3.5.3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 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咀唇紧闭,防止漏气。3.5.4胸外按压:1)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 a.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b.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c. 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2)正确的按压姿势: a.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b.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 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c. 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3)操作频率: a.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b.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 ,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4.1 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 环) ,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4.2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 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4.3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 。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5.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 5.1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5.2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5.3 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冰屑作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脑完全复苏。6.伤员好转后的处理: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初期恢复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 注意: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条件和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器设备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决定是否采用。附录二:创伤急救的具体措施1.急救措施1.1. 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1.1.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1.1.2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1.1.3 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 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1.1.4 为防止伤口感染, 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1.1.5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1.2.止血1.2.1 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1.2.2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 ,使血流中断,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1.2.3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 应先用柔软布片或 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 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 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min,下肢每8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 2min。 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 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 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肢窝下使用止血 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注: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1.2.4 高处坠落、 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膊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