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 扩建工程扩建工程 安全预评价报告 送审版送审版 目 录 目 录 前前 言言 1 1 总总 则则 2 1 1 预评价目的 程序及原则 2 1 2 预评价依据 4 2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0 2 1 厂址地区自然概况 10 2 2 工程概况 12 3 危险 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危险 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0 3 1 厂址区域自然危险因素识别分析 30 3 2 燃料和物料危险 危害性分析 30 3 3 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33 3 4 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分析 41 4 评价单元和评价方法评价单元和评价方法 44 4 1 预评价单元划分 44 4 2 预评价方法 45 4 3 评价方法的选用 50 5 安全预评价及对策措施安全预评价及对策措施 52 5 1 厂址规划及布置单元 52 5 2 热机单元 64 5 3 除灰渣单元 85 5 4 化学水单元 88 5 5 水工单元 89 5 6 电气单元 92 5 7 热工自动化单元 108 5 8 脱硫单元 110 5 9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单元 112 5 10 特种设备及高处作业单元 113 6 作业环境职业有害因素评价及对策措施作业环境职业有害因素评价及对策措施 122 目 录 6 1 类比电厂作业环境监测数据 122 6 2 主厂房单元 122 6 3 除灰渣单元 126 6 4 电气单元 127 6 5 脱硫单元 128 6 6 其它健康措施 129 7 安全投资与管理安全投资与管理 132 7 1 安全与职业健康专项投资 132 7 2 安全管理 133 8 应急预案编制框架应急预案编制框架 135 8 1 应急救援预案的危险源 135 8 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框架 135 9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139 9 1 结论 139 9 2 建议 139 附附 录录 141 附录 A 安全预评价委托书 附录 B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查会 会议纪要 前 言 1 前前 言言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 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松原 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 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松花江畔 南与长春 四平市为邻 西与 白城市 内蒙古哲盟接壤 北隔松花江与黑龙江省相望 热电厂项目规划容量为 200MW 一期工程安装 2 台 50MW 双抽供热机组 配置 4 台 220t h 燃煤锅炉 1 2 机组分别于 2000 年 12 月和 2001 年 9 月投产 2002 年全面向油田矿区及 松原市有关单位采暖供热 向新木采油厂供热 随着吉林省西部经济的起飞 松原市城区热需求也迅速增加 同时由于中石油 吉林油田分公司原油产量的逐年增加 用电负荷也随之加大 给吉林省西部电网所 带来压力也越来越大 企业用电成本增加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投资扩 建热电厂 规模为 1 B50MW 供热机组配 2 220t h 煤粉炉 以保障油田在 2010 年产能大突破的能源供给 缓解吉林省西部电网的供电压力 满足松原城区的热能 需求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004 年 12 月 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热电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 年 1 月 28 日 可研报告 通过了中国电力工程咨询公司东北分公司 的审查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扩建工程属中型热电联产项目 按照国家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办字 2001 39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 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 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 改投资 2003 1346 号 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 工作的通知 要求 该 工程应进行安全预评价 为此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 将该公司扩建 工程的安全预评价工作委托我院进行 接受委托后 我院组成了评价组 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对工程概况 厂址 基本情况及电厂周边企业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工程的厂址 平面布置 工艺 流程 生产过程及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评价单元 选择了评价方法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的 安全预评价导则 要求 编制了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扩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 送审版 1 总 则 2 1 总总 则则 1 1 预评价目的 程序及原则预评价目的 程序及原则 1 1 1 预评价目的预评价目的 开展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工作 是为了贯彻我国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安 全生产方针 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 改建 扩 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的重要举措 是使 三同时 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技术保障 是实 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的内容 利用系统工程方法 对拟建项目 工程 可能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 的种类和危险 危害程度 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 预测和综合评价 并提 出相应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建议的一种安全评价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扩建工程的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吉林省电力勘 测设计院编制的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 年 5 月修改版 的内容 对电厂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 有害因 素及其产生后果的主要条件的分析及定性或定量评价 来确定其危险等级或程度 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 降低和避免危险 有害因素对劳动者伤害的对策 措施 和方案 同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 管理提供依据 为运行单位的安 全和职业健康管理的系统化 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 由于安全预评价工作涉及面非常广 也非常具体 所以本报告仅针对本期工程 各系统内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 有害因素进行评价 并提出必要的对策措施 建设 设计 设备供货和施工以及运行单位 在设计 供货 施工 运行 检修过程中 除应满足本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外 还应满足本报告所涉及的相关标准 规定及电 力行业关于劳动安全方面的规定 如二十五项反措 管理规定 岗位责任 操作规 程 考核规定等 要求 1 1 2 预评价的程序预评价的程序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安监管技装字 2003 37 号文件 关于印发 安全 评价通则 的通知 精神 本工程安全预评价程序主要包括 准备及制定工作计划 阶段 危险 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定性定量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形成安全 预评价结论及建议 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具体的评价程序见图 1 1 1 总 则 3 图图 1 1 安全预评价评价程序框图安全预评价评价程序框图 资料分析 编制预评价工作方案 资料搜集 热电厂可研报告 热电厂相关图纸 工艺流程 同类项目事故情况 同类项目安全 职业危害 现场调查资料 接受业主预评价委托 相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国内外同行业相关资料 实施评价 安全预评价 职业危害评价 得出评价结论 提出安全 职业危害对策措 施 编制预评价报告 热电厂 安全生产监督评审部门 组织专家评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危险 有害因素分 析 划分评价单元 确定评价方法 有害因素 粉尘 有害 气体 噪声 高温等 危险因素 火灾 爆炸 机械伤 害 电伤 坠落 灼伤等伤害 1 总 则 4 1 1 3 预评价的原则预评价的原则 1 1 3 1 评价原则评价原则 本次预评价将遵循政策性 科学性 公正性 针对性原则 采用科学的方法 程序 用严肃的科学态度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征 对工艺系统 设备设施和 部位进行全面分析 对诸多危险 有害因素进行筛选 针对主要的危险 有害因素 及重点单元进行评价 1 1 3 2 制定措施的原则及基本要求制定措施的原则及基本要求 a 原则 在制定对策措施时 本报告将遵循如下原则 1 当安全措施和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 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 并遵循消 除 预防 减弱 隔离 警告的顺序 2 安全措施应具有针对性 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3 对策措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设计的标准 规程的要求 b 基本要求 1 消除或减弱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危险 有害因素 2 将电厂产生火灾 爆炸的可能性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3 预防控制各种设施 设备失灵和工作人员 设备产生损失的危险 有害因 素 4 能有效预防电厂运行过程中重大安全和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1 2 预评价依据预评价依据 1 2 1 法律 规法律 规定定 1 2 1 1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5 年 1 月 1 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996 年 4 月 1 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998 年 9 月 1 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2 年 5 月 1 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 年 11 月 1 日实施 1 2 1 2 规定 条例及规程 国务院第 9 号令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88 年 9 月 1 日实施 国务院第 344 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 年 3 月 15 日实施 1 总 则 5 国务院第 373 号令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3 年 6 月 1 日实施 国务院第 393 号令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004 年 2 月 1 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质技监局 1999 154 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 2005 年 6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 试行 1987 12 16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管理规定 电综 1998 126 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2000 年 10 月 1 日实行 1 2 1 3 文件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 2003 1346 号 关于加强建 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 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 2004 52 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第 13 号令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办字 2001 39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安监管司办字 2003 92 号 关于贯彻落实加强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 工作要求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文件 安监管司办字 2004 28 号 关于国家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备案的机械 轻工 纺织 烟草 电力和贸易等行业建设项 目 工程 安全预评价报告审查备案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安监管协调字 2004 56 号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 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安监总管二字 2005 34 号 关于做好机械 轻 工 纺织 烟草 电力和贸易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字 2005 43 号 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 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生 2003 389 号文 国家电网公司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总 2003 407 号文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 2004 第 2 号 电力安全监管办法 1 总 则 6 1 2 2 标准和规范标准和规范 1 2 2 1 国家标准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 1999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 91 轻柴油 GB252 2000 防洪标准 GB50201 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0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2000 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87 2001 年版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 92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 1996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15577 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 9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 90 1997 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 200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 1998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 9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93 93 高倍数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96 93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 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 87 2001 版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 199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 9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 2002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 2001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9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 85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 GB4387 94 1 总 则 7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 2000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 1997 氢氧站设计规范 GB50177 93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50029 2003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 2002 安全色 GB2893 2001 安全标志 GB2894 1996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50040 96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4 83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 T8196 200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 1 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 2 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 3 9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4053 4 83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76 85 钢制压力容器 GB150 1998 管壳式热交换器 GB151 199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19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 1994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14050 93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2000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GB T8905 1996 辐射防护规定 GB 8703 88 高处作业分级 GB3608 83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5817 86 高温作业分级 GB4200 97 有毒作业分级 GB12331 90 1 2 2 2 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0 2000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DL5053 1996 1 总 则 8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 1 92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程 DL T5032 94 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技术规定 DL5094 1999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5022 93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 DL T5035 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 DL T435 200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DL612 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647 1998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 T5121 2001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 T5054 1996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程 DL T5145 2002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 DL T466 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 运煤系统 DL T5187 1 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 煤尘防治 DL T5187 2 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 3 部分 运煤自动化 DL T5187 3 2004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 DLGJ158 2001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DL T5068 1996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 DL T5142 2002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 T5175 2003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DL T5153 2002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DLGJ56 95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 T5136 2001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 T5044 200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 T620 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 T 621 1997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SDJ5 85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 DLGJ154 200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408 91 1 总 则 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热力和机械部分 原电力工业部 1994 年修订版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 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DL T639 1997 火力发电厂生活 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 DLGJ24 1991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5027 93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L T799 1 7 2002 1 2 2 3 其它行业标准 化工行业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HG24001 96 噪声作业分级 LD80 95 1 2 3 预评价导则预评价导则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 2003 37 号 关于印发 安全评价通 则 的通知 2003 3 3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制的 安全预评价导则 2003 5 21 1 2 4 工程文件及资料工程文件及资料 a 中国电力工程咨询公司东北分公司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扩 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会议纪要 b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 年 5 月 1 2 5 委托书委托书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关于对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扩 建工程进行安全预评价工作的委托书 2005 年 1 2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编制的 安全评价 2004 年修订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 周国泰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原国家电力公司编制的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防止 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 2003 年 国家电网公司生 2003 409 号文印发的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 2 建设项目概况 10 2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2 1 厂址地区自然概况厂址地区自然概况 2 1 1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 1 1 1 厂址厂址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厂址位于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东邻松 原市江桥西一街 距青年大街约 700m 北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临江路 南邻松原 大路约 160m 厂址区域内地形平坦 由东南微向西北倾斜 自然标高为 132 134m 本期工程位于一期预留的扩建端 2 1 1 2 灰场灰场 本期工程利用一期灰场作为备用灰场 不需要扩建灰场 一期工程贮灰场为平 原灰场 位于松花江桥下游 5km 处 卡拉房子后屯与第二松花江南堤之间 占地 400 900m 灰场采用水力除灰方式贮灰 贮灰场目前设三个贮灰池 采用充填砂 筑坝 坝高 5 7m 贮灰总库容为 153 104m3 本工程年灰渣量为 13 5 104t a 根据热电厂落实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协议 年 利用灰渣量为 24 104t a 可达到了全部综合利用 厂址及灰场地理位置见图 2 1 2 1 2 水文气象水文气象 2 1 2 1 水文水文 本工程附近主要河流为第二松花江 根据扶余水文站的监测资料 二松监测断 面洪水位 P 2 时为 134 96m 电厂位于扶余水文站下游 厂区 P 2 洪水位小于 134 96m 2 1 2 2 气候气象气候气象 松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春季干旱少雨 升温较快 夏季炎热 降 水集中 秋季凉爽 变温快 温差大 天气晴好 冬季漫长 降雪量小 寒冷干燥 气象局提供的该地区气象资料 该区气象特征参数见表 2 1 2 建设项目概况 11 图图 2 1 厂址及灰场地理位置厂址及灰场地理位置 2 建设项目概况 12 松原市气象参数表松原市气象参数表 表 2 1 序号项目名称单 位数 值 1多年平均气温 4 7 2极端最高气温 36 9 3极端最低气温 36 1 4多年平均降水量mm447 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61 6冻土深度m1 83 7多年平均风速m s3 4 8最大风速m s29 7 9全年主导风向SW 10年大风日数 8 级风力 天10 11年平均雷暴日天18 1 2 1 3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 2 1 3 1 工程地质概况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资料 厂区地质构造上属新华夏第二沉降带 地层上为一河 流冲击相 0 10m 为粉细砂层 10 30m 为中粗砂及圆卵石层 上部饱和粉细砂 具有砂土液化现象 无活动性断裂通过 2 1 3 2 水文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概况 本工程厂区内上覆土层为透水性较强的粉细砂层 下部中粗砂及圆卵石层 具 有良好的含水层 地下水埋深在 1 0 3 0m 之间 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2 1 3 3 地震地震 该地区未发生过震级较大地震 根据 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松原市地震烈度 为 8 度 2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2 1 建设单位简介建设单位简介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为吉林石油集团所属企业 该厂始建于 1999 年 现装机容量为 2 50MW 二期扩建工程为 1 50MW 高温高压燃煤背 压式发电机组 2 建设项目概况 13 2 2 2 本期工程可研设计范围及工艺流程本期工程可研设计范围及工艺流程 2 2 2 1 可研设计范围可研设计范围 本期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范围为 接入系统方案 工程设想 包括电厂总平面 布置 热机 输煤 化学水 除灰 水工 电气 热工自动化 采暖通风等工艺系 统设计和土建部分的设计 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评价 2 2 2 2 本期工程主要工艺流程本期工程主要工艺流程 原煤由铁路或水路运至贮煤场堆放 贮煤场的煤炭经输煤及附属设备运输 除 铁和破碎后 送至煤仓间的煤斗存放 经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 与碎煤同时 进入磨煤机的热空气将煤粉加热干燥 由风机将干煤粉与热空气混合后 送入锅炉 中燃烧 煤粉燃烧产生的热能 把锅炉水冷壁内的水加热成高温 高压蒸汽 蒸汽 由热力管道进入汽轮机中膨胀做功 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锅炉产生的烟气经脱硫装置脱硫和除尘器除尘后 由高烟囱 排放 除尘器除下来的灰和炉底渣及脱硫产物脱硫灰 由灰管经除灰系统水力输送 至灰场 电厂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见图 2 2 2 2 3 可研工程设想可研工程设想 2 2 3 1 全厂总体规划全厂总体规划 a 燃料 用水及物料 1 燃煤 本期工程燃煤与一期工程一样 继续燃用黑龙江省双鸭山 鸡西 鹤岗 七台 河煤矿提供的褐煤 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按 5500h 计算 本期工程年燃煤量为 34 9 万 t 锅炉燃煤量见表 2 2 具体煤质资料见表 2 3 本期工程燃煤量本期工程燃煤量 表 2 2 小时燃煤量 t h 燃煤量 煤质 1 220t h2 220t h 日燃煤量 t d 2 220t h 年燃煤量 t a 104t 2 220t h 设计煤质31 7363 461396 1234 90 校核煤质37 0774 141631 0840 78 注 锅炉的年运行小时数按 5500h 计算 日运行按 22h 计算 2 建设项目概况 14 图图 2 2 电厂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电厂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2 建设项目概况 15 煤质分析表煤质分析表 表 2 3 项目符 号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 全水份Wy 12 2811 09 固有水份Wf 4 953 38 灰分 Ay 22 9632 23 挥发份Vr 43 0343 80 碳Cy 50 8144 46 氢Hy 3 773 37 氧Oy 9 408 19 氮Ny 0 600 51 硫Sy 0 240 21 低位发热量QyDWKJ kg 1956516747 可磨性系数 BTN Kkm0 931 0 游离 SiO2含量 平均值 8 13 2 助燃油 本期工程锅炉点火助燃油由一期工程的燃油泵房供给 冬季燃用 35 夏季燃 用 0 轻燃油 3 供水水源及水量 水源 本期工程水源地选择在卡拉店西北第二松花江左岸堤外 在一期工程水源地西 北靠江边一侧 距热电厂 3km 沿松花江南江南岸傍江布井取地表水 水量 一期工程从水源地取水 1 80 104m3 d 扩建工程取水 0 94 104m3 d 包括补 足一期工程缺水量 0 29 104m3 d 扩建后热电厂合计取水量为 2 74 104m3 d 年 取水量为 860 104m3 a 4 石灰石 本期工程脱硫用石灰石粉由吉林省伊通县二道石灰石矿提供 采用汽车运输至 厂内 石灰石耗量见表 2 4 2 建设项目概况 16 本期工程脱硫石灰石耗量本期工程脱硫石灰石耗量 表 2 4 项目小时耗量 t h 日耗量 t d 年耗量 t a 2 220t h 煤粉炉0 5112750 注 锅炉的年运行小时数按 5500h 计算 日运行按 22h 计算 c 产品 1 热能 本期工程年供汽 供热量见表 2 5 本期工程年供汽供热量表本期工程年供汽供热量表 表 2 5 采暖季非采暖季 项目单位 冬季最大冬季平均夏季平均 工业供汽t h221 6211 83139 09 采暖供热GJ h396297 2 电力 本期工程年发电量为 2 75 108kW h 年供电量未 2 261 108kW h 出线以 66kV 等级接入吉林省西部电网的长山变电所 3 灰渣 本期工程年排灰渣量为 82610t 具体灰渣量见表 2 6 本期工程锅炉排灰渣量本期工程锅炉排灰渣量 表 2 6 2 220t h 煤粉锅炉灰 渣 量小时灰渣量 t h 日灰渣量 t d 年灰渣量 t a 渣 量1 51230 248316 灰 量13 508270 1674294设计煤质 灰渣量15 02300 4082610 注 年灰渣量按锅炉年运行 5500h 计算 日灰渣量按锅炉日运行 22h 计算 2 2 3 2 厂区总平面布置厂区总平面布置 热电厂一期工程总平面布置采用三列式布置 主厂房朝南 锅炉朝北 屋外配 电装置位于汽机房南侧 电力出线向南引出 主变压器 厂用变压器位于开关场内 卸 贮煤场位于主厂房北侧 厂区下风侧 冷却塔位于屋外配电装置东侧 冷却塔 与屋外配电装置之间为油处理设施 主厂房东侧的主入口处为厂前区 是厂区建筑 处理的重点区 厂前区北侧为化学水处理区及独身公寓 南侧为行政办公楼及食堂 2 建设项目概况 17 主入口对景为生产办公楼 在食堂与冷却塔之间布置了浴池 化学水处理区北侧为 修配 材料 燃油 车库等辅助附属生产设施 本期扩建工程在厂区围墙内一期工程留有的规划场地内进行相应扩建 亦按三 列式布置 主厂房在原厂房扩建端向西扩建 新老厂房并列对齐布置 炉后布置了 脱硫装置和除尘设施及烟囱等主要建 构 筑物 本期灰渣泵房与原有灰渣泵房相 临布置 主厂房南侧为开关场区 本期与上期母线间设有支架使其并列连接 具体 布置见图 2 3 2 2 3 3 主机主机 a 锅炉 锅炉型式 高温高压自然循环煤粉锅炉 台数 2 台 最大连续蒸发量 220t h 过热蒸汽压力 9 81Mpa 过热蒸汽温度 540 给水温度 215 锅炉保证效率不低于 91 b 汽轮机 汽轮机型式 高压 单轴单缸背压式 型号 B50 8 83 1 28 额定功率 50MW 最大功率 60MW 主汽门前蒸汽压力 8 83MPa a 主汽门前蒸汽温度 535 进汽量 450t h 额定工况 510t h 最大工况 额定转速 3000r min 2 建设项目概况 18 图图 2 3 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2 建设项目概况 19 c 发电机 发电机型号 QF 60 2 额定功率 60MW 额定电压 10 5kV 功率因数 0 80 频率 50Hz 效率 98 6 冷却方式 密闭循环空气冷却 励磁方式 自并励静止可控硅励磁 2 2 3 4 热力系统热力系统 主蒸汽管道 高压给水管道均采用切换母管制系统 主蒸汽管道按双管设计 主蒸汽从锅炉过热器出口联箱引出 接至汽轮机左 右侧的主汽门 高压给水系统 配 3 台 100 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 2 台运行 1 台备用 热力系统见详图 F1162K J02 一台 B50 汽轮机 作为 2 台高加的加热汽源 配 2 台高压除氧器 可同时供 生产供热用蒸汽及冬季采暖用蒸汽 背压排汽 1 28Mpa 可供生产用蒸汽 冬季 时排汽通过减温减压器提供采暖用蒸汽 2 台高压除氧器采用并列定压运行方式 另设置 1 台热网补水除氧器 以补充 热网 2 2 3 5 制粉及燃烧系统制粉及燃烧系统 由于本工程燃用烟煤的可磨性系数 BTN Kkm为 0 93 因此燃烧制粉系统采 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采用中间储仓式钢球磨煤机干燥介质 送粉系统 每台炉选用 2 台钢球磨煤机 2 个原煤仓 总有效容积为 466m3 可贮 存 MCR 工况下 10h 的燃煤量 一个煤粉仓 有效容积为 249m3 可贮存 MCR 工 况下 4h 的燃煤量 每台炉布有 2 台埋刮板给煤机 2 台送风机 2 台吸风机及 2 台排粉机 锅炉采用两套点火系统 一套为一级点火即等离子点火器直接点燃煤粉 另一 套为二级点火 即由点火花点燃油再由油点燃煤粉 2 2 3 6 燃料运输系统燃料运输系统 a 交通运输 燃料运输目前采用铁路运输与水路联合运输两种方式 铁路运输由黑龙江北四 矿至松原西站 再经热电厂铁路专用线进入火车卸煤沟 水路运输从佳木斯港口运 至松原六家子码头预储 再汽运至热电厂 本期工程燃料运输仍采用现有运输方式 2 建设项目概况 20 b 现有输煤系统 卸煤 卸车采用缝式煤槽配螺旋卸车机 卸煤沟可一次同时停卸 2 8 节煤车 双线卸车 单线出力 300 t h 左右 贮煤 贮煤场为两个条形煤场 150 30m 堆煤高度为 11m 实际贮煤量可 达到 7 104t h 可满足全厂锅炉额定负荷时 20 天用煤 输煤 输煤胶带机为双路系统 一路运输 一路备用 辅助设施 筛 碎设备为双路破碎系统 一路运行 一路备用 采用先筛分后 破碎的布置方式 c 本期工程设想 现有厂内输煤系统可满足本期工程扩建后卸煤 堆贮煤及输送煤要求 输煤系 统在一期煤仓间扩建端将胶带机延至本期煤仓间 2 2 3 7 除灰渣系统除灰渣系统 本期除灰渣系统仍采用灰渣混除水力除灰系统 除灰 采用布袋除尘器 每台炉布袋除尘器设 6 个灰斗 除尘效率为 99 9 灰斗留有干灰出口 除渣 炉渣由螺旋捞渣机从渣斗中捞出 经碎渣机破碎后落入渣沟 渣浆通过 渣沟自流入新建灰渣泵房前池 布袋除尘器排出的干灰加水制浆后落入灰沟 灰浆自流与渣沟汇合 进入新建 灰渣泵房 新设二台灰渣泵 前池 由灰渣泵通过输灰管道将灰渣浆输送至距热电 厂 4km 贮灰场 2 2 3 8 化学水处理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 一期化学水处理系统采用 过滤 活性炭吸附 强酸阳离子交换 除二氧化碳 强碱阴离子交换 阴阳离子交换的一级除盐加混床系统 设计出力 260t h 可以 满足扩建工程的需求 因此本期化学水处理系统不需扩建 本期化学水处理系统包括炉水加药处理 水汽取样分析监测和热网水处理 a 给水 炉水校正处理 给水 炉水校正处理的作用是控制凝结水 给水及炉水的化学性质 以最大限 度地减少热力系统结垢和腐蚀 加药系统应具有满足机组启动 停炉 正常操作和 异常操作要求的能力 1 给水加除氧剂系统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给水加除氧剂是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除去给水中残留的氧 防止热力系统产生 腐蚀 除氧剂加药装置二台锅炉设置一套 由二台电动溶液搅拌箱和三台变频柱塞式 计量泵 其中一台 100 备用 以及所必备的阀门管道 表盘 平台等组成 全 部设备及管道等安装在一个底盘上 由制造商成套供货 2 加药系统 二台锅炉设置一套磷酸盐加药装置 加药装置布置在主厂房运转层加药间内 b 水汽取样系统 水汽取样系统主要是用以准确无误的监控机炉运行中给水 炉水和蒸汽的品质 变化情况 用来控制和维持所希望的工艺流程 判断热力系统中的设备故障 以保 证机炉的安全 经济运行 取样系统由用于取样 冷却和分析的一整套装置组成 包括减压装置 冷却器 恒温系统 化学在线分析仪 记录仪 指示仪 报警仪及其附属设备 取样冷却系统分为两级冷却 使水样维持在制造商推荐的最佳温度范围内 冷 却水为工业水 水汽取样装置布置在运转层 两台锅炉的水汽取样装置布置在一起 c 热网水处理 一期热网水处理出力能力为 120t h 可以满足扩建工程的需要 本期不再扩建 2 2 3 9 电气部分电气部分 a 电气主接线 热电厂目前正在运行的机组为 2 50MW 发电机组 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 入 66kV 配电装置 66kV 配电装置为双母线接线方式 以 2 回 66kV 线路接入 66kV 系统 本期工程发电机经双卷升压变压器接入原有 66kV 配电装置 本期不增加 66kV 出线 b 厂用电 厂用电电压仍沿用原有 6kV 和 380V 两种电压等级 高压厂用电仍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 按炉分段 每台锅炉设 1 段母线供电 2 段母线接于一台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 高压厂用变压器由发电机出口引接 容量 为 20MVA 高压厂用备用电源由原高压厂用备用变压器引接 低压厂用电按炉分 2 建设项目概况 22 段 仍采用 380V 单母线 高 低压厂用配电装置均布置在主厂房 B C 排 0m c 电气设备布置 主变压器 高压厂用变压器布置在 A 排前 发电机经组合导线至主变低压侧 主变高压侧经架空线至 66kV 屋外配电装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66kV 配电装置 增加母线构架 将新增发电机变压器组接入 66kV 配电装置 d 二次线 本期工程新上 1 组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配一台充电和浮充电兼用的智能高频开 关电源 直流电源为 220V 本期工程新上 1 套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 交流不停电电源采用静态逆变装置 容量为 40KVA e 其它 发电机励磁系统采用静止可控硅励磁系统 本期工程电气仍沿用原有主控制室的控制方式 主控制室为原有 炉 机控 制采用单元 DCS 系统 CRT 监视 键盘鼠标操作的控制方式 其它仍采用常规仪 表控制方式 电气系统进入单元 DCS 系统监控的元件有 发电机变压器组 励磁系统 高 低压厂用电源及机炉电动机 消防泵等 2 2 3 10 热工自动化热工自动化 a 控制方式 本期工程扩建的机组为母管制运行方式 采用机炉集中控制方式 设置机炉 集中控制室 运行人员通过集控室内的监视控制和周期进行现场巡视 能达到机组 的启 停和正常运行 以及异常工况和紧急事故的处理 b 控制水平 本期工程热工自动化系统采用分散控制系统 DCS 来实现机组的控制 其功 能的覆盖范围包括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DAS 模拟量控制系统 MCS 顺 序控制系统 SCS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SSS 电气量控制系统 ECS 对 功能性比较强的电气控制系统 如发电机励磁系统的自动电压调整器 AVR 自 动准同期装置 ASS 等 其控制功能由专业生产厂家提供的设备完成 与DCS采 取通讯的方式进行连接 c DCS全CRT监控的控制模式 2 建设项目概况 23 机组控制人 机接口由DCS操作员站与工业电视监视系统构成 并以此作为机 组监视和控制中心 生产工艺过程主要依靠CRT及功能键盘实现机组的运行操作 控制台为分散控制系统的专用操作员站 其上仅布置有CRT及功能键盘 鼠标和停 炉 停机以及紧急事故处理的操作按钮 d 辅助车间热工自动化控制方式与水平 辅助车间 除灰除渣系统 灰渣泵房 脱硫岛等 为独立控制系统 采取就地 控制方式 脱硫岛设脱硫控制室 设置一套FGD DCS完成尾部烟气脱硫系统的监视和控 制 并与机组DCS系统进行通讯 FGD DCS原则上与机组DCS选型一致 当条件 具备时 脱硫控制纳入机炉集控室监控 除灰除渣系统 灰渣泵房等辅助系统采用常规仪表在车间就地控制 2 2 3 11 供 排水 除灰及消防供 排水 除灰及消防 a 供水系统 本期新建一条循环水压力钢管及一条循环水回水钢管 并接入原有循环供水系 统 原有系统为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供水系统 其中包括二座 1250m2冷 却塔及相应的循环水沟和压力水管 b 补给水系统 热电厂原有及本期工业用水均由水源地来水 由水源地敷设 1 条 DN300 钢管 供水管线至热电厂 供工业用水及化学用水 由于水源地的水质含铁量超标 本期 对源水除铁处理 处理量为 1200m3 h 包括一期 采用曝气 过滤处理工艺 源 水处理后水质满足工业用水指标 c 给 排水系统 生活给水由一期生活给水管网接入 生活排水 生产排水及雨水分别排入一期 排水管网 d 除灰系统 由于热电厂原有除灰管路为 2 条和 1 条灰水回收管路 已不能满足本期工程的 需要 因此 本期工程新建 1 条除灰管路和 1 条灰水回收管路 原有灰水回收泵的 出力已经满足不了两期工程的要求 因此 本期工程将原有 3 台灰水回收泵全部更 换 二运一备 e 贮灰场 本期工程年灰渣量为 8 26 104t a 根据热电厂落实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协议 2 建设项目概况 24 年利用灰渣量为 24 104t a 达到了全部综合利用 考虑到东北地区气候的特点及 灰渣利用的不均衡性 为了保证热电厂均衡生产 利用一期灰场作为备用灰场 不 需要扩建灰场 用户可以在热电厂直接取灰 也可以在贮灰场取灰 f 消防系统 热电厂现已形成完善的高低压消防给水环状管网 本期主厂房高压消防及低压 消防给水均由原有管网接入 室外低压消防管网用阀门分成若干段 每段内的消火 栓不超过 5 个 在主厂房周围形成环状管网 2 2 3 12 脱硫脱硫 a 工艺及效率 本期工程采用循环硫化床半干法脱硫 脱硫岛布置在锅炉烟气出口与布袋除尘 器之间 布置有 GSA 脱硫反应器及旋风分离器 脱硫效率 80 2 2 3 13 主厂房布置主厂房布置 a 建筑布置 主厂房采用混凝土结构 各车间布置顺序为 汽机房 除氧间 煤仓间 锅炉 房 具体布置见图 2 4 汽机房 跨度 27 00m 柱距分为 8 00m 全长 49 20m 除氧间 跨度 8 00m 柱距为 8 00m 全长 49 20m 煤仓间 跨度 10 50m 柱距为 8 00m 全长 57 20m 锅炉房 横向宽度为 30 00m 纵向长度 57 20m 运转层标高 8 00m 在锅炉房 15 16 轴之间设置化学用房及生活用房厂用配电装置室设在除氧间底 层 采用机械通 陶粒空心砖墙体封闭 墙体两侧抹灰刷内墙涂料 控制室设在运转层除氧间和煤仓间中部 汽机房和锅炉房设有畅通的检修通道 在本期扩建端设有可进入车辆的出入口 为 满足防火要求和运行方便 在汽机房和锅炉房侧适当部位 设有便于通行的出入口 除氧间 15 16 轴设有通往各层及屋面的主楼梯 具体布置见图 2 5 b 主厂房围护结构及处理 墙体 汽机房运转层以下采用陶粒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运转层以上采用陶粒混 凝土墙板 除氧间 煤仓间扩建端采用粘土砖墙封闭 锅炉房运转层以下采用陶粒 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运转层以上采用陶粒混凝土墙板 外装修 采用外墙涂料饰面 内墙面全部抹灰刷涂料 地面均为预制水磨石块 面层 2 建设项目概况 25 屋面 全部采用 SBS 聚脂系列 防水卷材 保温材料采用阻燃聚苯乙稀泡 沫保温板 2 建设项目概况 26 图图 2 4 本期工程主厂房断面布置图本期工程主厂房断面布置图 2 建设项目概况 27 图图 2 5 本期工程汽机房运转层平面布置图本期工程汽机房运转层平面布置图 2 建设项目概况 28 c 主厂房结构 主厂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横向由 A 排柱通过汽机房屋面系统 与除氧煤仓间框架构成框排架结构体系 纵向通过各层连梁形成纵向框架体系 汽机房屋面采用 27 00m 跨度钢屋架和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锅炉房采用 30 00m 跨度钢屋架和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除氧间和煤仓间框架及各层梁板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原煤斗和粉煤斗均采用钢结构 吊挂在煤仓间 26 00m 层钢筋混凝土梁上 煤 斗内衬采用微晶板材 汽机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汽机加热器平台采用钢梁 现浇钢筋 混凝土板 平台柱为钢柱 锅炉运转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柱 钢梁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山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柱 钢抗风桁架结构 d 抗震设计 本期工程主厂房结构抗震受力按 8 度抗震计算 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 2 3 14 其它主要生产建筑其它主要生产建筑 本期工程新建一座出口直径为 4 5m 180m 高钢筋混凝土烟囱 内衬采用耐 酸砖 耐酸胶泥防腐 两台除尘器均采用砖墙封闭 其上部结构由生产厂家提供 引风机室采用单层框架结构 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2 2 3 1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a 采暖 主厂房采暖热媒采用 0 4MPa 温度为 145 饱和蒸汽 汽源来自汽轮机低压辅 助蒸汽母管 主厂房采暖系统分散热器采暖系统 散热器采暖系统正常情况下满负荷运行 其它生产辅助及附属建筑物均采用热水采暖 供 回水参数为 110 65 热源 接自一期厂区采暖热网管道 b 通风 汽机房夏季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利用汽机房底层和运转层侧窗进风 消除汽轮 机设备余热后 由设在除氧间的高侧窗排至室外 锅炉房夏季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利用锅炉房底层和运转层侧窗进风 消除锅炉 设备余热后 由设在锅炉房屋面的屋顶通风器排至室外 厂用配电装置室及厂用变压器室设置自然进风 机械排风装置 设置的事故排 2 建设项目概况 29 风轴流通风机兼作正常运行时排除余热用 进风应经过过滤 c 空气调节 为确保各种仪器仪表及控制元件可靠运行 在机炉控制室 电子设备间 取样 间 其他分散布置的控制室等房间设置空调系统 用以控制室内的温度 湿度和洁 净度 设在主厂房的空调房间装有防火排烟风机 通过消防控制系统达到排烟的目的 d 吸尘及除尘 为清扫锅炉及其辅机烟煤风道在运行过程中泄漏的粉尘 在煤仓间设置通风除 尘装置 除尘器选用冲击式除尘器 e 厂区采暖热网 原有采暖热网能满足本期扩建要求 本期在原有采暖热网管道上接引 2 2 3 16 定员定员 根据原国家电力公司 1998 年 4 月颁布的 火力发电厂劳动定员标准 试行 本期工程定员编制见表 2 7 二期工程定员明细表二期工程定员明细表 表 2 7 序号单位定员 1机 炉 电运行人员75 1 1汽机运行人员 班长 司机 副司机 辅机值班员 30 1 2锅炉运行人员 班长 司炉 副司炉 辅机值班员 35 1 3电气运行人员 班长 主 副值班员 辅机值班员 10 2燃料系统15 3除灰 除尘系统25 4化学水系统15 5热工 自动6 6值长3 7热效率试验2 8金属监督2 9其它7 合计150 2 2 3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易错题集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劳动教育理念在大学生中的传承与弘扬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语文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案例真题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国内安全保卫专业题库- 大学安全保卫专业实践教学数据统计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文化融合与传统传承
- 2025年初级会计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大学工会学专业题库-工会学专业的教学质量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专业的实践项目评价
- 儿童异物吸入的急救和预防
- 医疗行业实验室自动化的趋势和影响
-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 家居门店店面管理制度
- 护理病例汇报演讲
- (高清版)DG∕TJ 08-55-2019 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 运输安装费合同协议
- 作风建设测试题及答案
- 医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回避制度
- 汽车代工协议书模板
- 黄石市语文初中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