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一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7分)刘词,字好谦,元城人。梁贞明中,事故邺帅杨师厚,以勇悍闻。唐庄宗入魏,亦列于麾下,两河之战,无不预焉。同光初,为效节军使,转剑直指挥使,寻以忤于权臣,出为汝州小校,凡留滞十余年。晋初,从侯益收汜水关,佐杨光远平邺都,累迁奉国第一军都虞候。时王师方讨襄阳,寻命词兼行营都虞候,襄阳平,迁本州团练使。在郡岁余,临事之暇,必被甲枕戈而卧,人或问之,词曰:“我以勇敢而登贵仕,不可一日而忘本也。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将来何以报国也!”及汉有天下,复为奉国右厢都校,遥领阆州防御使。乾祐初,李守贞叛于河中,太祖征之,朝廷以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遥领宁江军节度使,充行营马步都虞候,命分屯于河西。二年正月,守贞遣敢死之士数千,夜入其营。皆怖惧不知所为,惟词神气自若,令于军中曰:“此小盗耳,不足惊也。”遂免胄横戈,叱短兵以击之,贼众大败而退。自是守贞丧胆,不复有奔突之意。河中平,太祖嘉之,表其功为华州节度使,岁余,移镇邢台。三年秋,改镇河阳。显德初,世宗亲征刘崇,词奉命领所部兵随驾,行及高平南,遇樊爱能等自北退回,且言官军已败,止词不行,词不听,疾驱而北。世宗闻而嘉之,寻命为随驾都部署,又授河东道行营副部署。其年夏,车驾还京,授永兴军节度使,加兼侍中,行京兆尹。二年冬,以疾卒于镇,年六十有五。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四)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寻命词兼行营都虞候( ) (2)必被甲枕戈而卧( )2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两河之战,无不预焉( ) A事先 B参加 C过问 D关涉(2)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 )A伸张 B明确 C听任 D知道2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我以勇敢而登贵仕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不可一日而忘本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则筋力有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皆怖惧不知所为 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25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遂免胄横戈,叱短兵以击之,贼众大败而退。自是守贞丧胆,不复有奔突之意。答: 26依据文中相关行为事迹,概括刘词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4分)行为事迹性格品质忤于权臣(1)_枕戈而卧(2)_免胄横戈(3)_【参考答案】22. (2分)(1)不久;(2)通“披”,穿着。23. (2分)(1)B;(2)C24. (3分)A25. (6分)(刘词)于是不戴头盔,拿着长矛,大声命令(部下)拿起短兵器攻击敌人,敌人大败而逃。从此以后,李守贞惊惧害怕,不再有突袭的念头。(赋分点:补充主语1分、每句正确各1分)26. (4分)(1)刚正不阿,耿直,正直;不畏权贵(2)尽忠职守;勤勉;不忘根本(3)勇敢无畏;(4)忠心;忠勇;判断力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7分)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咸击匈奴单于。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羸,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百馀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馀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馀粟以归。骠骑将军亦将五万骑,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千馀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自骠骑将军死后,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后五岁,伉弟二人,阴安侯不疑及发干侯登皆坐酎金失侯。失侯后二岁,冠军侯国除。其后四年,大将军青卒,谥为烈侯。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汉军既度幕,人马罢( ) (2)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 )1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会日且入( )A.还要 B.尚且 C.将要 D.况且(2)直左方兵( )A.通“值”,进击。 B.通“值”,遇到。 C.通“值”,价值相当。 D.通“值”,兵力相当。20.把第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答: 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1)赵信为单于谋曰(2)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B.(1)乃悉远北其辎重(2)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C.(1)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 (2)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D.(1)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2)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22.本文对卫将军和骠骑将军与匈奴作战的记述有详有略,请对此简要说明。(3分)答: 23.依据第划线句,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主要品质。(2分) 【参考答案】18.(2分)(1)通“疲”,疲惫 (2)触犯 犯罪19.(2分) (1)C (2)B20.(6分)正碰上大将军的军队开出塞外一千多里,看见单于的军队排成阵势等待(着汉军) (或在那里),于是大将军又命令用武刚车围成环形营垒(自己排成环型营垒),又放纵(放出、派出)五千骑兵前往(奔袭)抵挡匈奴(命令五千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关键词:适值,陈,当)21.(2分)B22.(3分) 写大将军详尽。先写战前单于的谋略;后叙两军相遇时匈奴以逸待劳,大将军指挥沉稳,列阵派兵作战;此时又描绘红日西坠、飞沙走石的自然景物;然后写大将军派左右两翼包抄匈奴军队,单于夜逃,大将军驱兵追击,烧其城和余粮两还口而写骠骑将军只用“直左方兵”四字写作战过程,用斩获功劳多于大将军一句概括的叙述写作战结果。(说明:写大将军与匈奴作战,战前、战时、战斗结束都非常详细;应结合原文对这三个阶段的“详”具体分析。)23.(2分)不拘古法;自负不羁舍家保国;以国当家;以国为家;一心为国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寿春人也。父质,以忠清著称,少与乡人蒋济、硃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魏,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威早厉志尚。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定省,家贫,无车马僮仆,自驱驴单行。每至客舍,躬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侣进道。既至,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父赐绢一匹为装。威曰:“大人清高,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绢与都督,谢而遣之。后因他信以白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拜侍御史,历南乡侯、安丰太守,迁徐州刺史。勤于政术,风化大行。后入朝,武帝语及平生,因叹其父清,谓威曰:“卿孰与父清?”对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胜耶?”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帝以威言谦而顺。累迁监豫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入为尚书,加奉车都尉。威尝谏时政之宽,帝曰:“尚书郎以下,吾无所假借。”威曰:“臣之所陈,岂在丞郎令史,正谓如臣等辈,始可以肃化明法耳。”拜前将军、监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以功封平春侯。太康元年,卒于位。(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躬放驴( )(2)阴资装于百余里( ) (3)要威为伴( ) (4)吾无所假借(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以忠清著称具告以事B谢而遣之羽化而登仙C勤于政术而君幸于赵王D威尝谏时政之宽为吾子之将行也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后因他信以白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答: 20武帝认为胡威“言谦而顺”的原因是 。(2分)21根据文章内容,对胡威“清慎”的事例加以概括。(3分)答: 【参考答案】17(1)亲自 (2)暗中 (3)通“邀”,邀请 (4)宽容18D19参考示例:后来,(胡威)在其他信中把(此事)告诉胡质,胡质责打都督一百杖,除去他的吏名。胡质父子像这样清廉谨慎,因此名誉广为人知。评分说明:“后因他信以白质”2个点,“质杖都督一百”1个点,“其父子清慎如此”1个点,“于是名誉著闻”1个点。1点1分。20他直接表明自己不如父亲清廉,有谦逊态度;(1分)同时,交代清楚了自己“恐人不知”比不上父亲的“恐人知”,表达畅达恭顺。(1分)21评分说明:任答3点即可。 探父单身前往、至父所住于马厩、询问父亲赠绢所来、遣走助己之官并告诉其父。浦东新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刘审交,字求益,幽州文安人也。少略知书,通于吏事,为唐兴令,补范阳牙校。刘守光僭号,以审交为兵部尚书,守光败,归于太原,唐庄宗以为从事。其后赵德钧镇范阳,北面转运使马绍宏辟审交判官。王晏球讨王都,以为转运供军使。定州平,拜辽州刺史。复为北面转运使,改慈州刺史,以母老去官。母丧哀毁过礼不调累年。 晋高祖即位,杨光远讨范延光于魏州,审交复为供军使。是时,晋高祖分户部、度支、盐铁为三使,岁余,三司益烦弊,乃复合为一,拜审交三司使。议者请检天下民田,宜得益租,审交曰:“租有定额,而天下比年无闲田,民之苦乐,不可等也。”遂止不检,而民赖以不扰。迁右卫上将军、陈州防御使。出视民田,见民耕器薄陋,乃取河北耕器为范,为民更铸。安从进平,徙审交襄州,又徙青州,皆有善政。罢还。 契丹犯京师,留萧翰而去,翰复以审交为三司使。已而翰召许王从益守京师。汉高祖起义太原,从益召高行周以拒高祖,行周不至。从益母王淑妃与群臣谋迎高祖,或以谓燕兵在京师者犹数千,可以城守而待行周,淑妃不从,议未决。审交进曰:“余燕人也,今为燕守城,当为燕谋,然事势不可为也。太妃语是。”从益乃罢不设备,遣人西迎高祖。高祖至,罢审交不用。隐帝时,为汝州防御使,有能名。乾祐三年卒,年七十四。州人聚哭柩前,上疏乞留葬近郊,使民得岁时祠祭。诏特赠太尉,起祠立碑。17.第段画线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母 丧 哀 毁 过 礼 不 调 累 年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北面转运使马绍宏辟审交判官( ) (2)乃复合为一( )(3)而天下比年无闲田( ) (4)使民得岁时祠祭( )1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通于吏事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B.为民更铸 为击破沛公军(司马迁鸿门宴)C.可以城守而待行周 夫夷以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D.乃取河北耕器为范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遂止不检,而民赖以不扰。答: 从益乃罢不设备,遣人西迎高祖。答: 21.文中第段画波浪线文字在旧五代史中记载如下: 此城经敌军破除之后,民力空匮,余众幸存,若更谋之不臧,闭门拒守,一月之内,无复遗类。诸君勿言,宜从太妃处分。两种记载你更欣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4分)答: 【参考答案】17.(2分)母 丧 /哀 毁 过 礼/ 不 调 累 年18.(4分)(1)征召 (2)整体 (3)近年 (4)按时19.(2分)B20.(5分)(1)(朝廷)于是停止此事不去检视民田,因此百姓仰仗(1分)他的提议(1分)而没有被扰乱(1分)。(2)李从益于是罢兵不设防备(1分),派人往西边(1分)迎接汉高祖。21.(4分)新好:文章第二段主要写刘审交体恤民情、以民为本的品质。新的记载,着重表现刘审交审时度势的果决。人物形象较之旧更丰富立体。旧好:文章第二段主要写刘审交体恤民情、以民为本的品质。旧的记载,着重表明刘审交不希望因为上层谋划失当而使民众受难。较之新,可以使其一心为民的良吏形象更为突出(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普陀区(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17分)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八百人。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敦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 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恭与僚佐约,悉罢之。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获罪。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按部,进耆老言利病,为兴革。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避江险。已,大治吴淞江。起昆山夏界口,至上海白鹤江,又自白鹤江至嘉定卞家渡,迄庄家泾,凡浚万四千二百余丈。又浚曾家港、蒲汇塘、新泾诸水。民赖其利,目曾家港为“都堂浦”。初,周忱奏定耗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逆盈缩。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恭乃罢去。悉如忱旧。 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遂召用。翱甚倚恭,转左。宪宗即位,乞致仕。不允。越五月,母丧归。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司不识者数人。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居三年,致仕。又二年卒。赠太子少保,谥庄敏。 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注】戢:收敛,停止。耗羡:赋税的加耗部分抵朴实耗后的所余。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除户部主事( ) (2)寻迁江西左布政使( )(3)官吏干没五十万( ) (4)酌轻重( )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余以充本府军饷。B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C恭自于巡抚韩雍。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D遂放遣守者八百人。十年一役,遂为定例。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延议域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答: 19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为官履历看,崔恭的仕途一帆风顺,从未遭遇过贬谪罢黜。B崔恭认为李秉所制定的耗羡计算方法不公平,因此恢复旧例。C宪宗即位时崔恭“乞致仕”,说明他还想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D崔恭最后在太子少保的职位上去世,朝廷为此给他加赠谥号。20本文从多方面展现了崔恭理政的才能,请简要概述。(4分)答: 【参考答案】16(4分)被授以的官职;不久:侵吞财物;度量17(2分)D18(5分)朝廷决议建造临清城,发布告征召充劳役的人。崔恭认为现在正是春天,百姓食用不足,请求朝廷等到秋收后再征。(得分点:“城”、“檄”、“以”、“方”、“俟”)19(2分)A20(4分)答案示例:崔恭开展工作能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分清轻重缓急,做好整体规划,处置布匹、支援京师、建造临清城时都有相应的合理方案;他明辨是非,依法治理,平定各类社会问题,处置流民,弹劾宁王,惩处广济库官吏不法行为等;他重点关注民生实务,了解民意,兴革利病,疏通治理了大量河道;他还依据现实,制定或修正各类法规、制度,制定均徭法,恢复周忱所定耗羡则例等等。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注】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鼎革:指改朝换代。17.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 (2)又劝助有力之家( )(3)没葬而岁祀之( ) (4)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18.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好施与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B. 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 游侠士以好义乱国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 君古游侠之流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9. 把第段画线内容译成现代汉语。(6分)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答: 20. 第段画浪线句“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言之”的对象还有谁?(2分)答: 21依据两段相关事迹,各用4个字概括徐君的主要品质。(3分)相关事迹徐君的品质呈报时弊(1)_资助亲友(2)_提供饮食(3)_挺身守御(4)英勇无私【参考答案】17(4分)(1)粮仓(2)勉励、鼓励(3)同“殁”,死去(4)和好人交友18.(2分) C 19.(6分)所以(只要)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就)足够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像徐君一样的人,大概差不多在这中间吧?20.(2分)好义之士,朝廷官员。21(3分)相关事迹徐君的品质呈报时弊关爱百姓资助亲友重义轻财提供饮食亲贤友善挺身守御英勇无私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8分) 李疑字思问,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泛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竞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它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还之。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内。金陵俗,妇孕将产者为不祥,逆旅多不舍。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妇邀以归,产一男于。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成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立,而其箕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君脱不取 (2)人用是多疑1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杖踵疑门 拄着拐杖 B具床褥炉灶 准备 C籍其数而封识之 计算 D众拒门不内 同“纳”19下列句中的“以”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2分) A得粟以自给 B反赆以货 C妻卧草中以号 D俾妇邀以归20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1)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答: (2)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答: 21第段写李疑“固贫甚”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 22第段用相同手法写了李疑的两件事,指出这种手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答: 【参考答案】17.如果赞美(2分)18.C(2分)19.C(2分)20.(1)我不幸遭受疾病,没有人家让我住宿。(被,舍,宾语前置)(2)患难中互相帮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为什么回报呢?(恤、宜,何.为)(6分)21.为后文救助他人和“取囊按籍还之”、“不取其报”做铺垫,突出他品行的美好。(3分)22.这两段用了对比的写法,将别人的唯利是图与李疑的轻财好义(或古道热肠、急人之难、扶危济困乐于助人)进行对比,突出作者对古义勇风的推崇。(这两段都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别人的唯利是图冷漠反衬李疑的轻财好义,表达了作者对李疑的赞美之情)(3分)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7分)刑贞至吴,吴人以为宜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当受魏封,吴王曰:“九州伯,于古未闻也。昔沛公亦受项羽封为汉王,盖时宜耳,复何损邪!”遂受之。吴王出都亭侯贞,贞入门,不下车。张昭谓贞曰:“夫礼无不敬,法无不行。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刃故乎!”贞即遽下车。中郎将琅邪徐盛忿愤,顾谓同列曰:“盛等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并放、洛吞巴、蜀,而令吾君与贞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贞闻之,谓其徒曰:“江东将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吴主遣中大夫南阳赵咨入谢。帝问曰:“吴主何待主也?”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帝问其状,对曰:“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帝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帝曰:“吴可征否?”对曰:“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帝曰:“吴难魏乎?”对曰:“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难之有!”帝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对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资治通鉴魏纪一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谓其徒曰( ) (2)吴主遣中大夫南阳赵咨入谢 ( ) (3)历史籍 ( ) (4)小国有备御之固 ( )17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贞入门,不下车 B因涕泣横流C吴如大夫者几人 D博览书传 18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九州伯,于古未闻也。昔沛公亦受项羽封为汉王,盖时宜耳,复何损邪!答: 19刑贞说“江东将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的原因是 。(2分)20结合第段的内容,简析赵咨的对答艺术。(4分)答: 【参考答案】16(4分)(1)随从 (2)致谢 (3)披阅 (4)险阻 17(2分)D(或者A)18(5分)从古至今,尚未听说过九州伯这一称号。从前沛公刘邦也接受项羽封给的汉王,这应该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又能损害什么呢!19(2分)大臣们有为国效死的决心、胆识和气魄。20(4分)针锋相对,语气坚定;列举事实,有理有据;如魏帝问吴国“主”“状”“学”“征”“难”“大夫”怎样时,赵咨一一列出事实,全面反映吴主的治国策略、吴国与魏抗衡的力量;多用短语构成排比,对答如流,斩钉截铁,充满自信和自豪,在气势上战胜对方,赢得了对方的尊重。静安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廷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藏罪狼籍,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顷之,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遗漏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膺传)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膺谢不受 (2) 膺等复废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无所交接( ) A.结交 B.连接 C.往来 D.沟通(2)故引用天下名士( ) A.使用 B.重用 C.荐用 D.任用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公事免官 乃以膺为长乐少府B.乃复征为度辽将军 至乃杀孕妇C.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 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D.为司徒胡广所辟 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19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答: 20请择其一例分析文中间接描写的作用。(4分) 答: 21依据相关事迹,概括李膺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4分)相关事迹李膺的品质矢石破虏(1)_拒收樊陵(2)_惩治张朔(3)_临难不辞(4)_【参考答案】16.(2分)(1)拒绝 (2)(被)罢免(官职)17.(2分)(1)A (2)C18.(2分)C19.(4分)自从李膺来到边塞,(敌寇)一见(他的)威势都惧怕降服,将原先抓捕的百姓都送还回来。从此以后,(李膺的)声威远震边塞。20.(4分)间接描写有:第(2)段之末;第(5)段景毅“自表免归”。 其作用:通过“诸黄门常侍”行为收敛,小心谨慎,表现李膺的威严震慑群官, 使之不敢胡作非为。当李膺遭祸,景毅毅然不避牵连,因其子为李膺门徒主动领罚,表现了李膺巨大的影响力及在朝野的正义力量。(例子1分;分析2分;表达1分)21.(4分)(1)机智英勇 (2)明辨忠奸(3)疾恶如仇(4) 舍生取义青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924题 (17分)秦晋殽之战(节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秦晋殽之战)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穆公访诸蹇叔( ) 劳师以袭远( ) 蹇叔之子与师( ) 秦伯素服郊次 ( )2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君见师之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劳师以袭远/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D余收尔骨焉/复驾言兮焉求21把上文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答: 22概括节选三段的段落大意 (3分) 23同为“哭师”,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答: 24根据上文内容概括蹇叔形象的主要特点。(2分) ; 【参考答案】19参与,参加之于使疲劳 停留,驻扎 (4分)20B(2分)21劳而无功(既疲劳又无所成功),一定会产生背离的心思;并且(况且、再说)行军千里,难道谁还会不知道?(4分)22秦穆公为攻打郑国征求蹇叔意见,蹇叔直接劝阻,但遭秦穆公拒绝。蹇叔哭送儿子,预言儿子此去必死无疑。秦穆公哭师认错。(3分,大意对即可)23蹇叔哭师是因为预见师必败子不归,表达的兵败丧子之痛。/秦伯哭师是因为自己不听蹇叔而致败北的自悔自责。(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24正直(耿直);聪慧(老谋深算);忠君爱国 (2分)杨浦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7分)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王门之辱。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时固不易得.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於渭以观之。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於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於堂上,重帷而见其衣若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任子胥,子胥乃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首时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1)武王事之( ) (2)夙夜不懈( )(3)乡之耕( ) (4)非忘其父之雠也( )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客以闻伍子胥B.圣人之于事 乡之耕C.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D.搏其手而与之坐 退而耕于野七年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子胥乃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答: 19.文中举伍子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3分)20.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2分)A.极力铺陈 B.平实畅达 C.对比鲜明 D.纵横捭阖【参考答案】16.侍奉;早;先前;同“仇”(4分)17.D(3分)18.伍子胥于是就礼贤贤能之士(下翻译出动词,意思基本正确),选练士卒。六年后,吴国在柏举大败楚国(介后),追击楚国的败军(北解释为败军)于千里之远。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肥厂检测供应商档案细则
-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电池厂产品检验标准实施细则
- 脂脉康安全性评价-洞察及研究
- 显示器亮度均匀性-洞察及研究
- 学生旅行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手三阳经课件
- 站务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管理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道路巡查人员测试题及答案
- 健康运动阳光生活课件
- 科研机构实验室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 2025至2030中国益智玩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校园防欺凌监督机构职责与操作规程
- 泄密案例警示教育
- 法律与道德小学生课件
-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
- 村卫生室医疗废物培训
- 医疗卫生关键岗位权力清单管理制度
- 儿童早期矫正教学课件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