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费素材 /tupian/ l7m编辑 CDR设计墨水瓶盒子包装教程 CorelDRAW中工业设计效果图1-1.SHOWTIME下图为我国知名企业的产品,相信陪伴了80年代前出生的人们不少寒窗岁月,也曾勾画出各种各样的心路历程。虽然现在已经被天威,AJ等等新科技产品所替代,不过偶然触摸到满脸灰尘的他,实在叫人回味万分。ok,让我们去怀旧一下这墨水瓶盒子的包装设计。2-1.三个视图的包装——底纹1.在空白的地方用手绘工具在空白的地方按住Ctrl键拖出垂线,要长过三视图(如下图)。点选垂线,按Ctrl+C,再按Ctrl+V,复制大约20条垂线。现在20多条垂线在同一位置上,我们要把它均匀分布好。2.点选垂线,将其中一条拖放到适当距离(距离要比三视图的宽度大)。圈选所有的垂线(圈选即用选取工具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出蓝色虚框,选择多样物品),在菜单中选择安排——对齐与分布。在对话框分布的一栏中勾选X轴向的间距点击确定(如下图),垂线马上均匀排列了。如果觉得垂线还是不够密的,可以将20多条垂线复制——圈选——分布一遍,这样20就变40,密了一倍啦。圈选所有垂线群组起来 或(ctrl+G) 将三视图也群组起来,并放到垂线中间去。点击垂线群组,在调色盘白色中单击鼠标右键,使垂线变成白色。点选三视图群组,在菜单中选择安排——造型——%26gt;交叉(如下图),在泊坞窗中勾选来源物件点击交叉于.,出现 交叉于的光标,用此光标点击垂线群组,垂线就剩下相交在三视图中的部分了。底纹部分完成,按Ctrl+A选择全部物件,在菜单选安排——全部解散,然后分别圈选三个视图,让视图与视图的垂线群组起来(Ctrl+G),以方便日后的制作。2-2.三个视图的包装——平视图1.用字体工具在平视图中写上青年二字,我是使用的白色2点外框,红色填充的行楷字体。调整好大小和位置。写的时候最好是两个字分别写,以方便调整大小。2.按Shift键点选青年二字,在菜单选安排——转换成曲线或按Ctrl+Q的快捷键,或此时就将美工字的属性变成曲线的属性了,字体再不能被编辑,所以在此之前要看清楚有没有写错字啊。(这一步骤对以后的透视变形非常重要,以下操作中凡是字体都需要此步骤)3.在青年的右上方用深蓝色画上一个小圈圈,里面加上大写R(有字体啊,用Ctrl+Q把它转换成曲线),群组起来,并调整好大小和位置,将其群组(Ctrl+G)4.用深蓝色在青年的右下方写上蓝黑墨水四个字,(幼园字体,16号大小)调整好位置及.及.Ctrl+Q!不提你你又忘了吧!5.在青年的下方用矩形工具拖出一个65*5.5的深蓝色矩形,在上面用白色写上686三个数字摆在蓝色矩形的中间及ctrl+Q6.在平视图的底端用深蓝写上厂名(幼园,16),胡乱写一个吧,反正不是给老板看的。(切记ctrl+Q)2-3.三个视图的包装——侧视图1.使用字体工具在侧视图上方拖放出段落文本框,在里面写上十来二十个字。文本框太小字太大了?! —不怕,点选文本框后,选择菜单文字——将文字填入框架,这样全部文字就自动缩放至框架内了。此时是否要ctrl+Q?no!先要把段落文字转换成美工文字才能ctrl+Q。用选取工具点选段落文本,在菜单文字——转换成美工文字,然后再按ctrl+Q。2.在与平视图相等的高度,拖出一个深蓝色的矩形(40*5.5),可使用辅助线对齐。3.在侧视图的底端写上容量:60毫升(幼园,16),拖放好位置后ctrl+Q。2-4.三个视图的包装——俯视图很简单就是把平视图的青年和蓝黑墨水复制上来,写上686按 (ctrl+Q)并调整好大小和位置。ok,三个视图的包装都完成了,检查无误后,将三个视图分别群组。因为以下有两种透视变形,方便起见,保存文件,文件名就叫三视图吧。好,文件保存完毕,休息一下,准备进入视觉变形了。3-1 两个面的透视效果打开三视图文件,另存为两面透视,这样可以避免三个平面视图丢失,因为下一节的三面透视还需用到这三个平面视图的。这里是利用侧视图和平视图进行透视变形,俯视图可以拿开一边不理。变形之前请确保侧视图和平视图几经分别群组了。1.拼贴对齐侧视图和平视图。可以放大图像后用选取工具拖放移动。放大图像可以用工具箱的放大工具,但小虾级以上人马都是用快捷键的F2键——放大光标,可以点选放大,也可以圈选部分放大。F3键——缩小。F4键——观看全部物件。F9键——全屏观看。用好快捷键必定事半功倍,我们都要好好练习,尽快熟悉哦。2.x轴向的辅助线。拖动标尺的交汇处,使y轴标尺的零位与两个视图的顶端对齐,在x轴标尺拖出辅助线,点选辅助线在y:项填上-6,这样辅助线与视图顶端的距离就是6了。同样,把y轴标尺的零位与视图的底端对齐,在x轴标尺拖出第二条辅助线,点选辅助线在y:项填上6。3.y轴向的辅助线。在y轴标尺中拖出两条辅助线,分别紧贴于视图左右两端。辅助线完成,现在有4个辅助线的交点,可以进行变形了。4.点选侧视图,选择菜单效果——新增透视点,侧视图出现红色的点格和四个黑色的端点,拖动左边上下两个端点使之与辅助线的交点重合。 点选平视图,重复侧视图的变形步骤(这次是拖动右边的两个端点)。5.点选侧视图,利用左边中间的端点,收窄视图约1/3 到 1/2 左右。(平视图也适当地收窄一点点)。6.使用互交阴影工具在平视图的底端拖出阴影,透视变形完成。保存文件两面透视。ok,下一节我们准备用三个面变形,请留意哦3-2.三个面的透视变形1.打开三视图的文件,将其另存为三面透视。2.保证三个视图已经分别群组,将三个视图紧密拼贴在一起。3.拖动标尺的交汇处至平视图的左上角,使x轴标尺与平视图的左边对齐,y轴标尺的零位与平视图的顶端对齐。4.透视基准点。在x轴标尺拖出辅助线,在y:项填上100。在y轴标尺拖出辅助线,在x:项填上-60。辅助线的交点我们称之为透视基准点。5.透视射线。点选透视基准点y轴辅助线,使其出现旋转光标(点选一次没有,就再点选多一次),将旋转光标的中心点拖至透视基准点。6.拖动复制旋转光标的移动点(拖动时候多按一下鼠标的右键),拖出四条放射型的辅助线,并使辅助线与平视图的四个角相交。 7.俯视图变形。在x轴标尺拖出辅助线,在y:项填上10。点选俯视图,在菜单选择效果——新增透视点,拖动俯视图顶端的两个端点至适当的辅助线交点上。8.在y轴标尺拖出辅助线,与俯视图左上端相切。点选侧视图在菜单选择效果——新增透视点,拖动侧视图左边上下两个端点至适当的辅助线交点上。9.使用互交阴影工具在俯视图的中央拖出阴影,透视变形完成。10.保存文件三面透视。ok,透视变形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工作就简单了4-1.组合效果图1. 把 三视图; 三面透视; 两面透视 三个文件调出来复制到一个新的文件上,当然,你也可以多变几个透视效果出来复制上去。2. 将三视图如下图复制拼贴好,并标上尺寸。3.保存文件为效果图。列印出来交给老板,叫他给设计佣金,拿到佣金后,不用我教你吧.,当然是如数交给老婆啦。(她就站在我身边,逼着我写上去的.)通过上面几章的操作,我们应该对透视变形有一定的了解。立方体的物品都能使用以上方法,如包装袋,书本.等等。ok,小生就此罢笔,有什么写的不好,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写信来告诉我啊,也希望大家有什么好的作品也拿上来一起分享,共同进步。1-2.3D效果的基础3D效果必有2个以上的平面的视觉变形,因此我们要画出3视图。使用工具箱的矩形工具拉出3个矩形,40*60;65*60;65*40,用鼠标拖出来的矩形是会不准确的,要点选矩形后在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房搬迁项目实施方案及风险分析
- 餐饮业员工操作规程与安全规范
- 电子电路常见故障诊断及解决方法
- 2025企业合作协议
- 2025年份浓香型白酒批发合同书
- 生态林建设专项施工方案范文
- 幼儿园教师职业培训课程设计方案
- 建筑设计项目费用预算模板
- 2025保险公司担保借款合同书范本
- 2025标准石油买卖合同模板
- 思政家乡课件
- 2025年职业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初步设计方案报告
- 2025年软件架构师专业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八上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 2024年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7版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可编辑)
- 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优势视角课件完整版
- 花城版音乐课时15-第12课 走近戏曲(一)观赏京剧学习念白-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课件
- 《食品安全法》与粮食质量安全专题培训课件
- 2023年安康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文理分科心理测试问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