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白杨礼赞授课日期第几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笔下的景物已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而是作者眼中和心中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课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要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和作用。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写法。2品析课文美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课堂类型朗读课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预习要求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脉络。3你觉得文中第七段有哪些美点,也就是说哪些地方写得好?二、教学过程第一步:读与感; 第二步:读与思; 第三步:读与悟 ; 第四步:读与品; 第五步:教师小结。备注(教学反思、教案修改、课堂再现等)解决教学流程中的关键第一步:读与感(这一步的创意是:上课之初就让同学们读起来,让同学们感受课文中的形象,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表达意图。)1同学们朗读课文。 2议一议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步:读与思(这一步的创意是:品读“白杨生长的环境之美”这一部分。用朗读与思考的方式,理解作者的用笔之妙,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1同学们朗读课文“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行驶”这一部分。2教师点示这一部分的内容层次,同学们再读。3同学们思考:这一部分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有:这一部分突出的内容是:这一部分为什么不写白杨树的“出场”?议一议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教师的点拨、讲析穿插其中)4女生再朗读这一部分,男生朗读白杨树“出场”那一部分,体会作者笔法的高妙。(过渡)第三步:读与悟(这一步的创意是:悟读“白杨树的形神之美”这一部分。用教师不讲析的方式,巧妙设计问题,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1同学们自由朗读“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一段。悟一悟这一段的层次划分的问题。2老师:这一段可以划分为两大层次。3老师不提示,请同学们在“悟”的基础之上读出课文的层次。女同学读第一个层次,男同学读第二个层次。4同学们朗读。教师点拨:第一个层次是写白杨的形态之美,第二个层次是写白杨的精神之美。前者是“实”,后者是“虚”。5老师不提示,同学们读第一个层次的内容,要求在总说与分说之间进行停顿。6老师不进行提示,四个小组读段中分说的内容,每个小组读一个层次,各自掌握停顿。7教师说,这段文字的第一层次主要在句子的限制语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将它们读出重音。8教师说,这段文字的第二层次主要在句子成分的增加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将它们读出激情。9这段文字有几个词写出了白杨形象与性格,试将它们读出来 (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10想一下,这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通过对白杨树外形的描写,塑造白杨树正直、团结、进取、坚强的形象,以便进一步突出它的象征作用。)1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体味以上学习内容对自己的朗读有怎样的帮助。12同学们动情地朗读。(过渡)第四步:读与品 (这一步的创意是:品读“白杨象征的意蕴之美”这一部分。用美点品析的方式带动对全段文字的品析,理解课文的意蕴。)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这一部分。2思考:这一段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3进行合作的学习,进行查找资料式的学习。4同学们发言,老师评点:层次之美-两个层次,由实到虚,由形体到联想,由形体到象征。第一层次由抑到扬,第二层次逐层深入-由近到远,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由物到精神。用词之美-课文中到处都是褒义词。句式之美“当你难道难道难道”是一组排比反问句,第一句把读者的思绪引向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接着三句说了三种象征意义,从普通农民说到部队哨兵,从具体的人说到精神和意志。“只觉得”“不想到”“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带动着抒情议论的步步深化,让人们感受到语言文字之中洋溢着的激情。抑扬之美-先抑后扬。作者赞美的是另一种美:白杨树的美,伟丈夫的美,作者一口气说了白杨树七种可贵的品质,高扬了时代的浩然正气。情感之美-课文中那带有强烈抒情意昧的议论显得动人心弦。就拿“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一句来讲,作者从各个方面评议颂扬了白杨树的优秀品质,而且层层递进,说了一层又一层,将白杨树美好的形象镌刻在我们的心中。用词之美-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八个形容词或者说八个褒义词语分三个层次表达,激情好浓崇敬好深,好像在赞美白杨树,实际上已经在赞美伟大的抗日军民。构思之美-因物生情,托物言志。让人由村展开联想,让人由白杨树的品质想到北方的农民,让人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想到抗日军民,让人由白杨树的精神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这是由白杨写到人,表现出深刻隽永的意蕴。象征之美-作者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的农民。文中物与情、物与人的相通之处、共同之点,也就是文中所描写的白杨树的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力求上进、坚强不屈与北方农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所显示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精神内在的一致性。5同学们激情诵读、演读这一部分课文。(过渡)第五步:教师小结。1我们学习的这三美,集中到一点,可以说是作者的情感之美。2联结这三美的纽带,就是文中的“主题句”的反复。板书设计白杨礼赞茅盾用词美: 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温和 坚强不屈,挺拔句式美: 难道A 难道B 难道C 难道段式美: 抑 扬 情感美: 浅 深 象征美: 物 人 神当堂检测内容检测形式:试卷、口答或其它检测时间:备注:可说明是否当堂检测?如未检测,其原因是什么?基础驿站1. 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折磨(zh)折本(zh)折腾(zh) B.参天(cn)参差(chn)参考(cn)C.纵横(hng)横行(hng)蛮横(hng) D.倔强(jing)强壮(qin)强迫(qing)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主宰( )倦怠( )地壳( )恹恹( )晕圈( )婆 su( )qi( )枝 秀q( ) 3.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4文学常识填空。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 原名 ,字 ,现代作家。他著有长篇小 ,短篇小说 等。本文体裁是 ,选自 。“礼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设计与执行方案
- 简易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布料机加固处理技术方案
- 幼儿园安全责任制度完善方案
- 灯饰订单合同(标准版)
- 出租车大包合同(标准版)
- 公司职员聘用合同(标准版)
- 创意工坊工作坊互动活动方案
- 2025-2030农业无人机精准施药系统经济性分析与推广策略报告
- 2025-2030农业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推广障碍与政策建议报告
- 2025低空经济发展及关键技术概况报告
- GB/T 45683-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一般几何规范和一般尺寸规范
- 平顶山桥梁亮化施工方案
- 小学四年级秋季学期《数学》(人教版)课后练习(全册汇总)含答案
- 万家寨水利枢纽
- 肌肉牵伸技术概述
- 去极端化教育课件
- 组织行为学 马工程课件5 第五章 领导
- GB/T 32800.3-2016手持式非电类动力工具安全要求第3部分:钻和攻丝机
- GB/T 17421.4-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4部分:数控机床的圆检验
- STEAM课程开发和特色STEAM课程案例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