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这组教材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整合内容,主要由“识字1”、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组成。秋天的图画反映了丰收的热闹情景和人们的喜悦心情。黄山奇石一课图文并茂,读后让人感到自然的伟大、神奇。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介绍了一些科学常识,语言生动活泼。识字1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这三篇课文都是描写秋天的,和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描述的是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十分有趣,一张张奇石图,都是一个个神奇的童话,植物王国的奇事,一定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 2、引导学生自己画秋天,写秋天,说秋天,并动手制作书签、贺卡等。 3、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2、引导学生自己画秋天,写秋天,说秋天,并动手制作书签、贺卡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识字1:两课时秋天的图画:两课时黄山奇石:三课时植物妈妈有办法:两课时古诗两首:两课时 语文园地一:四课时识字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认“宜、层”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会认“宜、层”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通过抽象的文字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去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感悟秋天的美好,养成收集词语的习惯。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课题:识字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3、培养收集词语的兴趣。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送走了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便悄悄地来到了。秋天的景色美如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欣赏吗?(观察书上的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出示词语,初读课文: 师:欣赏完了秋景,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秋天真美啊!) 师:是呀,秋天不但景美,而且连描写秋天的词语也很美,你们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要求把每个词语读正确。注意:不认识的字,文中不再出现拼音了,生字宝宝的音在下面的树叶上呢!可要把它念准!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3、学生模仿练读,教师正音。 三、自主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宜人、叠翠、凉爽、雄壮、华丽、层林尽染、五谷丰登。 2、指名带读、齐读词语。 3、合作学习、自学生字: 师: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特别难记?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大家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吗?(小组讨论合作) 4、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方法。 重点交流:叠翠爽染登 (2)、去掉拼音,分组赛读。 (3)、巩固识字: 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让学生认读,再指名读。 尽力尽情爽快凉爽直爽 翠绿翠竹壮丽壮观雄壮 华灯华丽谷子稻谷山谷 登山登高层叠楼层表层 四、导读课文,引导感悟 1、出示课文,认读词组: 师:这些调皮的生字又跑回课文里了,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2、出示与课文相应的图,说说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词分别送给它们最合适,为什么? 3、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指名读,并进行鼓励性指导: 如:你听,他这个“大雁南飞”读得不错,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高高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薄纱似的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来学学他的语气,做做动作。 我们来到一望无际的田边,田野里一片金黄。麦穗沉甸甸的,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再到果园里瞧瞧,呵!果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儿,又大又红的苹果,吸一口气,连空气都是甜丝丝的。谁能再来读读“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4、再读全文:小朋友,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咱们班小朋友也收获不小,就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美美地读一读吧! 5、小结:秋天还有更多更美的风采、词语等待小朋友们去描绘,去收集呢!五、书写生字 1、观看“尽层谷金”的田字格结构。 2、教师范写 3、学生自己临摹书写生字并交流。 六、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串讲词语教学课题: 识字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读成诵课文 2、会写6个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认读。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 二、熟读成诵 1、会读的小朋友认真地读一遍课文,会背课文的小朋友可以潇洒地背一遍课文。 2、赛读、赛背。 3、互相抽测背。一生背一句,被抽测的小朋友接下去背。 三、课外拓展: 1、展示收集的秋景图与词语: 师:秋天景色宜人,令人陶醉。小朋友,你们还描绘了哪些美丽的秋景和收集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赶快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个别指名) 2、小组内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看法。 四、写字指导 1、老师范写剩余的6个生字。 2、可以试着写一写。互相交流。 五、完成课堂作业 六、资料袋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枫林如火丹桂飘香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想象和朗读体会,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景。2、理解“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一句的含义,明白劳动的可贵。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秋天的图画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想象和朗读体会,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景。2、理解“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一句的含义,明白劳动的可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秋天?(生答)。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我们走来了。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色。她灵巧的双手把山野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二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秋天的图画,读好课题。过渡: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小朋友们想读一读吗?三 提出学习目标。(1)、正确拼读生字,难懂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2)、划出文中的生字,并试着多组词。(3)、试着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包含朗读、仿写、积累词句等)四、展示学习成果给小组学生自主学习、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展示。2同学间应互助,学会倾听、合作,并做好点评。(一)、基础知识展示1我会拼读、会认生字。t l lng ji b lng ling rn qnlo图画梨树灯笼脸颊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2扩词练习【小组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扩大学生词汇量】如:图(图画)(图书)(看图)等 3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领读、齐读。图画梨树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我会正确地、流利地读课文。 (单独读、合作读、小组读等) 。第二课时课题:秋天的图画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想象和朗读体会,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景。2、理解“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一句的含义,明白劳动的可贵。一、创作性展示 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语速稍快、响亮,要读出美丽、高兴的语气。“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的回答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展示仿写的词或段落。生:火红的手掌雪白的肚皮金黄的地毯彩色的卷发火红的灯笼雪白的棉花金黄的长袍彩色的蝴蝶生:“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枫树举起火红的手掌,菊花顶着彩色的卷发,棉花露出雪白的肚皮,田野铺着金黄的地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天空中飞舞的双燕作出了回答,他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二、激发知识冲突(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约7分钟)1昨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去观察秋天里有些什么?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的作品。 2学生上黑板贴画 3这真是一幅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而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想说什么呢?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还想做些什么?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三、识记生字展示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已经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2)、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 (3)、猜谜语、编儿歌记字。(图、梨、笼、浪)(4)、补充其他方法四、作业设计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图画()的高粱()的苹果()的稻田()的人们()的梨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第三课时课题:秋天的图画教学内容:串讲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想象和朗读体会,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景。2、理解“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一句的含义,明白劳动的可贵。教学过程:一、提出:(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什么样的?、背诵课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我们来读一读词语。波浪灯笼作出回答生字苹果美丽勤劳、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写这些字,看谁写得最棒!(二)提出学习目标、用学过的方法识记本课生字,会正确读 “波、浪、灯、作、字、苹、丽、劳”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波、浪、灯、作、字、苹、丽、劳”8个生字。、会用生字口头组词。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给小组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约8分钟。)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展示。2同学间应互助,学会倾听、合作,并做好点评。(一)识字方法展示加偏旁皮波良浪丁灯平苹子字部件法作: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丽:上下结构,下边两部分相同。劳: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草字头”,中间是“秃宝盖”,下面是“力”。 3猜谜语、编儿歌记字。(波、浪、灯、字、苹、作)波:调皮的水 浪:良好的水 灯:火边一个丁 字:宝贝儿子 苹:平平草地 作:“乍”边单立人4补充其他方法。(换一换)(二)、写字展示1生提醒并展示写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可以抓住难点作少而精的讲解。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3学生到黑板上书写。4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评议。(三)创作性词语展示1我会组词。如:作(工作)(作业|)(当作)等2我会用词语写一句话。工作:妈妈找不到工作。作业:我在认真地写作业。三、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并给词语写一句话。 波浪 灯笼 工作 生字 苹果 美丽 劳动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皮( ) 丁( ) 平( ) 良( ) 乍( ) 子( )3制作一个送给秋天的礼物。黄山奇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过程与方法: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2、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课题:黄山奇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过程与方法: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2、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九、作业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串讲课文课题:黄山奇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3、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过程与方法: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讲解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2、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学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三、作业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第三条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第四条依法使用的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按照下列规定登记:(一)使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以下简称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二)使用国家所有的跨行政区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三)使用国家所有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未确定使用权的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负责保护管理。第五条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单位和个人所有的林木,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林木所有权。使用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第六条改变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管理档案。第八条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地方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其他防护林、用材林、特种用途林以及经济林、薪炭林,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部署组织划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本行政区域森林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经批准公布的林种改变为其他林种的,应当报原批准公布机关批准。第九条依照森林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提取的资金,必须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不得挪作他用。审计机关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第十条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向重点林区派驻的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重林区内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监督检查。第二章森林经营管理第十一条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监测全国森林资源消长和森林生态环境变化的情况。重点林区森林资源调查、建立档案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等项工作,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其他森林资源调查、建立档案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等项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第十二条制定林业长远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以现有的森林资源为基础;(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相协调。第十三条林业长远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林业发展目标;(二)林种比例;(三)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四)植树造林规划。第十四条全国林业长远规划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地方各级林业长远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下级林业长远规划应当根据上一级林业长远规划编制。林业长远规划的调整、修改,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第十五条国家依法保护森林、林木和林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经营者依法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的经营者,依法享有经营权、收益权和其他合法权益。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经营者,有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权利。第十六条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用地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预交森林植被恢复费,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或者征用林地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二)占用或者征用防护林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上的,其他林地面积70公顷以上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用林地面积低于上述规定数量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用重点林区的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三)用地单位需要采伐已经批准占用或者征用的林地上的林木时,应当向林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四)占用或者征用林地未被批准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不予批准通知之日起7日内将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如数退还。第十七条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占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并不得在临时占用的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占用期满后,用地单位必须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第十八条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修筑其他工程设施,需要将林地转为非林业建设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前款所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是指:(一)培育、生产种子、苗木的设施;(二)贮存种子、苗木、木材的设施;(三)集材道、运材道;(四)林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五)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的设施; (六)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基础设施。第三章森林保护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森林病虫害测报中心和测报点对测报对象的调查和监测情况,定期发布长期、中期、短期森林病虫害预报,并及时提出防治方案。森林经营者应当选用良种,营造混交林,实行科学育林,提高防御森林病虫害的能力。发生森林病虫害时,有关部门、森林经营者应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进行除治。发生严重森林病虫害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除治措施,防止蔓延,消除隐患。第二十条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确定全国林木种苗检疫对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可以确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林木种苗补充检疫对象,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一条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的毁林行为。第二十二条25度以上的坡地应当用于植树、种草。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规划,逐步退耕,植树和种草。第二十三条发生森林火灾时,当地人民政府必须立即组织军民扑救;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做好扑救火灾物资的供应、运输和通讯、医疗等工作。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背诵课文课题:黄山奇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3、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过程与方法: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讲解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2、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 仙桃石 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五、作业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认识靠、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认识靠、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很多知识,知道除了人类会想办法,植物也会想办法。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旅、降、察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认识靠、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认识靠、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很多知识。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旅、降、察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出示植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2 揭示学习内容。3 板书课题:全班齐读。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旅 准 备 降 娃 洼 苍 豆仔 察 粗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旅行 告别 粗心 准备 山洼 娃娃 知识 降落伞 四海为家 纷纷出发 仔细观察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备:上面是三笔反文,下面是“田”字底。降:左右结构,部首是左耳旁,右下边不是“牛”字,而是:第一笔写横,第二笔是竖折,第三笔是竖。旅: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方字旁,右边的笔顺是:撇,横,撇,竖提,撇,捺。注意与“纸”字区分。察: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下面是“祭弊帧?/SPAN娃、洼: 注意区分。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四 练习:指导学生书写: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内容: 串讲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教学用具:录像、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它靠的啥办法?你们也来模仿老师问一问大家。读一读。二、学习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后数一数共有几小节?(6小节)(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A、开火车读词老师看看大家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开火车好吗? B、做多音字“得”的练习这篇课文有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三次的读音各不相同,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结合电脑出示的句子练习)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课文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哪几个小节是介绍这几种植物的?3小组合作学习:(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读一读那个小节。(2)、说一说这种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蒲公英:(1)、蒲公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哪个小组是学习这个小节的,你们来说一说。(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3)、蒲公英美不美?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读出来。苍耳:(1)、你们见过苍耳吗?谁来说一说?(2)、课下同学们找了有关苍耳的资料,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苍耳,谁来摸一摸,什么感觉?(1)、哪个小组愿意把感觉给我们介绍!(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来验证一下。(3)、为什么苍耳能够挂住动物的皮毛? 石榴:(1)、同学们你们吃过石榴吗?什么味道呀? (2)、石榴妈妈的胆子更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请同学们看一看。(3)、哪个小组给我们说一说看懂了什么。(4)、有语气地读一读豌豆:(1)、找小组来说一说;(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3)、你觉得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刚才大家说豌豆炸开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好?(5)、集体再来读一读。总结:这四种植物多么有趣呀!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小节,就坐在位子上读一读!第六节(1)、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就这几种吗?你还知道其他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2)、看录象(3)、请同学读第六节,想: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三、总结留作业:老师觉得你们就是会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把这种好习惯带到课下,到大自然中多看看,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四、作业:课下同学们可以画一画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植物,去查找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做一期展板,展示出来。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教学主要方法:自主识字、情境感悟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题:赠刘景文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教学主要方法:自主识字、情境感悟教学过程:一、介绍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5、师生交流。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播。3、师生交流。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四、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朗读背诵。五、想一想,议一议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六、指导书写1、师写生看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第二课时课题:山行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教学主要方法:自主识字、情境感悟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词语姓刘菊花残破君子橙子橘子2、背诵赠刘景文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经验,讨论确定本组学习方案。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三、师生合作,解决疑难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教师读,学生边听边想象。2、学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五、感悟诗意,熟读成诵1、学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2、找伙伴,练背诵。六、指导书写1、生自主探究写“于、首”两个字,师个别指导。2、生抄写生字。七、朗读、背诵古诗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激发自立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2、积累词语,激发学生读诗歌,背诗歌的兴趣。3、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激发自立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2、积累词语,激发学生读诗歌,背诗歌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在生活中学知识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银行消防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联通宜宾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行业解决方案经理岗
- 中国移动乌兰察布市2025秋招行业常识50题速记
- 梧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基建工程岗
- 大唐电力鹤岗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财务审计岗位
- 2025年公关谈判考试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定西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法学岗位
- 中国移动巴中市2025秋招计算机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2025年陕西色彩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鹤壁市山城区城市管理局招聘看护人员30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NB/T 11529-2024回采工作面随采地震探测技术
- 艾青诗选《黎明》赏析
- 民营医院行政管理与法律法规遵循
- 银行代销业务管理制度
- 招聘话术培训
- 环卫处规章制度
- 大学古诗词课件
- 木方回收合同6篇
- 2025年第三届药膳大赛(选拔赛)理论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包装行业安全防范总结
- 全国物流服务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题库-货运代理-理论考核题库V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