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华的文明_第1页
早期中华的文明_第2页
早期中华的文明_第3页
早期中华的文明_第4页
早期中华的文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测图片 辨析甲骨文 知道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是今天汉字的最初形态 2 通过与阅读教材 观察青铜器图片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 3 通过学习都江堰的修建史实 了解都江堰的功劳 4 通过早期的中华文化 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 甲骨文 1 初识甲骨文 n 发现地点 2 甲骨文的特点3 甲骨文的作用4 甲骨文的地位 刻在龟甲上的文字 刻在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下 商 家 水 休 鱼 从 上 林 门 安 山 眉 羊 羊 从 上 象形字 会意字 指事字 汉字的演化 司母戊鼎 高1 33米长1 10米宽0 78米重875公斤 1 工匠先用1000 的烈火 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 铅 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熔炼 2 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塑型 3 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 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 修整 这样 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雕刻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算一算 浇铸此鼎 如果以每一坩埚一次熔铜12 5公斤 浇铸875公斤的铜液 需要多少个坩埚同时进行 70 算一算 以每个坩埚需要四人 共需多少人共同协作 才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 280人 钟 建造者 时间 三大主体 作用 都江堰 玉垒山 岷江 成都平原 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 造成东旱西涝 成 玉垒山 成都平原 岷江 玉垒山 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 不知饥谨 时无荒年 天下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