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泻下剂.ppt_第1页
第七章-泻下剂.ppt_第2页
第七章-泻下剂.ppt_第3页
第七章-泻下剂.ppt_第4页
第七章-泻下剂.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掌握 大承气汤 大黄牡丹汤 温脾汤 麻子仁丸 十枣汤 熟悉 济川煎 黄龙汤 第七章泻下剂 概述 定义 药物 泻下药作用 通便 泻热 逐水适应证 里实证 分类 寒下 温下 润下 逐水 攻补兼施 适应范围 热结 便秘 伴壮热烦渴 苔黄脉数等 寒结 便秘 伴畏寒肢冷 脘腹冷痛 脉沉 燥结 便秘 伴肠燥津亏等里实证 水结 水肿 腹胀 二便不利 使用注意 2 年老体弱 津血不足 孕妇 经期妇女禁用 3 泻下剂易伤胃气 中病即止 不可久服 4 服药期间宜食易消化食物 1 若兼有表证者 应视表里证的具体情况 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寒下 大承气汤 汉张仲景 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大黄四两 12 厚朴半斤 枳实五枚 12 芒硝三合 9 水煎 先煎厚朴 枳实 后下大黄 芒硝溶服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1 阳明腑实证 伤寒 温病 热入阳明 邪热与燥屎互结津液受损 症状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发热 便秘腹胀腹痛 痞 满 燥 实 主治 2 热结旁流证 症状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主治 3 里热实证之热厥 痉病或发狂 方解 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泻热通便 软坚润燥 行气通便消除痞满 配伍特点 峻下泻下 行气并用 临床运用 1 本方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 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 2 使用注意凡气虚阴亏 燥结不甚者 及年老 体弱等均应慎用 孕妇禁用 注意中病即止 以免耗损正气 方剂鉴别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泻热通便 硝黄枳朴 黄枳朴 硝黄草 峻下 轻下 缓下 返回目录 大黄牡丹汤 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 组成与用法 大黄四两 12g 牡丹一两 3g 桃仁五十个 9 芒硝三合 9g 冬瓜仁半升 30g 水煎服 芒硝后下 功用 泻热破瘀 散结消肿 主治 肠痈初起 湿热瘀滞证 症状 右下腹疼痛拒按甚或局部肿痞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恶寒自汗苔薄黄腻脉滑数 右下腹疼痛 湿热蕴滞肠中 气血壅滞 病机 方解 大黄芒硝丹皮桃仁冬瓜仁 泻热通便 活血逐瘀 软坚散结 活血散瘀 清热凉血 润肠通便 清肠利湿 消肿排脓 配伍特点 泻热通便活血散瘀清利湿热 临床运用 1 凡肠痈溃后以及老人 孕妇 产后或体质过于虚弱者均应慎用或忌用 2 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肠梗阻 急性胆道感染 胆道蛔虫 胰腺炎 急性盆腔炎 输卵管结扎后感染等属湿热瘀滞者 温下 温脾汤 唐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与用法 大黄五两 15g 当归干姜各三两 各9g 附子人参芒硝炙甘草各二两 各6g 水煎服 功用 攻下冷积 温补脾阳 主治 阳虚寒积证 冷积便秘 脾阳不足 寒积中阻 脾阳不足 冷积内停 症状 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口不渴苔白脉沉弦而迟 方解 大黄芒硝附子干姜人参当归甘草 温补脾阳 解散寒凝 补益气血 扶助正气 攻下冷积 配伍特点 温补泻下并用 临床应用 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于中阳虚寒 冷积内阻者 润下 麻子仁丸 汉张仲景 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蜂蜜 丸剂 口服 功用 润肠泄热 行气通便 主治 胃肠燥热 脾约便秘证 脾约证 胃肠燥热 津液不足 燥结内成 脾约 症状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 方解 麻子仁杏仁大黄枳实厚朴白芍蜂蜜 润肠通便 滋养阴血缓急止痛 轻下热结 小承气汤 润肠通便 配伍特点 攻润结合 临床应用 1 本方为润肠缓下剂 泻下作用较为和缓 孕妇慎用 不可久服 2 习惯性便秘 产后便秘 痔疮术后便秘属胃肠燥热者 均可应用 济川煎 明 张景岳 景岳全书 组成与用法 当归三至五钱 9 15g 牛膝二钱 6g 肉苁蓉酒洗去咸 二至三钱 6 9g 泽泻一钱半 4 5g 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钱 1 5 3g 枳壳一钱 3g 汤剂 水煎服 功用 温肾益精 润肠通便 主治 肾阳虚弱 精津不足证 证候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解 肉苁蓉当归牛膝枳壳泽泻升麻 温肾益精 暖腰润肠 补血润燥 润肠通便 补益肝肾 壮腰膝 性善下行 下气宽肠而助通便 渗利小便而泄肾浊 升举清阳 润肠通便温补肾阳 配伍特点 补中有泻 降中有升 临床应用 1 本方常用于习惯性便秘 老年便秘 产后便秘等属于肾虚精亏肠燥者 2 凡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 逐水十枣汤 汉张仲景 伤寒论 组成 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大枣十枚 用法 1 散剂 十枣汤水送服 2 清晨 空腹服药 3 小剂量开始 逐渐加量 4 药后可糜粥自养 功用 攻遂水饮 主治 悬饮 水饮壅盛 停于胸胁 咳唾胸胁引痛或胸背掣痛不得息短气心下痞硬胀满干呕头痛目眩舌苔滑脉沉弦 症状 主治 水肿 水饮壅盛 泛溢肌肤 症状 一身悉肿腰以下肿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解 甘遂大戟芫花大枣 攻逐水饮 经遂之水 脏腑之水 胸胁之水 缓和药物毒性 益气护胃 培土治水邪正兼顾 临床运用 1 使用注意本方作用峻猛 只可暂用 不可久服 2 渗出性胸膜炎 腹水等水饮壅盛属于实证者方可应用 攻补兼施 黄龙汤 明陶华 伤寒六书 组成与用法 大黄 9g 芒硝 12g 枳实 6g 厚朴 6g 当归 9g 人参 6g 甘草 3g 生姜 3片 大枣 2枚 桔梗 6g 水煎服 功用 攻下通便 补气养血 主治 阳明腑实兼气血不足证 症状 自利清水色纯清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谵语肢厥神疲少气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胃肠燥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