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转向架运用检修概要PPT课件_第1页
动车组转向架运用检修概要PPT课件_第2页
动车组转向架运用检修概要PPT课件_第3页
动车组转向架运用检修概要PPT课件_第4页
动车组转向架运用检修概要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动车组转向架运用检修实作培训概述 机电学院金新灿 2 1 CRH1动车组由青岛四方 庞巴迪 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制造 既有快速 舒适 可靠的特点 又满足了中国铁路客运的和大运量的需求 3 CRH1动车组 4 动车转向架 5 拖车转向架 6 BSP公司生产Regina型动车组 该型动车组的检修周期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转向架及其各部件以走行公里为周期 其它车辆设备 包括牵引系统 车钩缓冲装置 车门等以时间为周期 经过综合分析调整 其检修周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等级 每1 4月是一级维修 每1 2月是二级维修 每运行60万公里是三级维修 每运行120万公里是四级维修 每240万公里是五级维修 7 1 1 3BSP公司生产Regina型动车组 8 2 CRH2动车组 CRH2型动车组采用了流线型车头 9 动力转向架 10 拖车转向架 11 1四方股份引进的E2 1000型动车组 该型动车组的检修周期分两个系列 五个等级 其中一个系列以走行公里为周期 另一个系列以时间为周期 两个系列中以先到检修周期的优先安排检修 一般在运行图中使用率高的按走行公里周期安排检修计划 使用效率低的按时间周期安排检修计划 12 1四方股份引进的E2 1000型动车组 以走行公里为周期时 每次运行结束后 一般1 2日 进行一级检修 每运行3万公里时进行以轮对为重点的二级检修 每运行45万公里时进行以转向架为重点的三级检修 每90万公里进行一级大修 每180万公里进行二级大修 13 1四方股份引进的E2 1000型动车组 以时间为周期时 每48小时进行一级检修 每30天时进行以轮对为重点的二级检修 每1年进行以转向架为重点的三级检 每3年进行一级大修 每6年进行二级大修 14 1 1 1四方股份引进的E2 1000型动车组 15 3 CRH5动车组 大流线型车头 圆滑鼓形断面车体 16 动力转向架 17 拖车转向架 18 长客股份引进的A250型动车组 该型动车组的检修周期以走行公里为主 以时间为辅 其检修周期分为五个等级 日常级是每日运行结束后的例行检查 基本级是 基本性 检修 检修周期为6万公里 第三级是一级大型维修 检修周期是120万公里 第四级是二级大修维修 检修周期是240万公里 第五级是三级大型维修 检修周期是480万公里 19 1 1 2长客股份引进的A250型动车组 20 1 三种动车组检修方案的比较 经过综合比较分析 可以初步得出三个结论 三种动车组分别采用了不同的修程设置方案 四方股份的动车组采用时间周期和走行公里周期并行的方式 长客股份的动车组采用以走行公里周期为主 时间周期为辅的方式 BSP公司的动车组采用时间周期和走行公里周期交错的方式 21 选择单辆车每百万公里检修费用与制造价格的比值进行比较 国内25K型客车是0 23 0 30 引进动车组在0 05左右 同口径相比大大低于国内25K客车的检修费率 由于大范围地采用了模块化结构 采取了换件修 委外修等作业方式 动车组检修频次虽然较高 但检修时间短 车辆周转快 可以较大幅度地检修单位的生产效率 22 从概念上讲 三种动车组的检修范围在对应修程下实施的主要项目相近 在三级及以上修程时 需要解编并进行分解检修 主要区别表现在检修周期的差异上 23 2 动车组修程修制设计的基本思路 以先进的检修和检测装备为基础 以高度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为支撑 以全面有效的检修人员培训为前提 引进国外动车组先进的检修理念 检修标准和检修方式 确保实现动车组安全运行 高效率使用的目标 动车组修程修制的基本框架分为预防性检修和事后检修或更正性检修 24 动车组修程修制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25 3动车组主要检修方式 换件修集中修状态修均衡修 26 3 1换件修 在各级修程中发现部件故障 或在中 高级修程中需要检修或更换部件 都采用换件修的方式 拆下的部件分三种情况安排送修 一是对于技术结构比较简单的部件由检修基地检修 二是对于技术结构比较复杂 修程范围较大的部件 在经过经济性分析后 由检修基地提供相应的检修场地和配套设施 委托制造工厂在检修基地内设置的检修单位检修 三是对于大部件 如牵引变流器 牵引变压器等 在高级修程时返回制造工厂检修 27 3 2集中修 动车组部件的检修主要集中在检修基地 运用所仅承担日常的例行检查和部分临修作业 28 3 3状态修 服务性设施一般采取状态修 即随检随修 始终保持技术状态良好 同时部分设备或部件按照使用寿命的界定 在不能适应使用要求 即将发生故障前进行更换 采用监视型的状态修 29 3 4均衡修 为减少大修休车时分 通过换件的方式将部分部件 在运用过程中或其它较低级修程中安排检修 减少大修时的工作量 尽可能压缩动车组在修时间 30 一 检修概要动车组施行计划性的预防检修 检修分为五个等级 一级和二级检修为运用检修 三级 四级 五级检修为定期检修 运用检修在动车运用所内进行 定期检修在动车段内进行 31 各型动车组检修周期规定如下 32 动车组编组运用应执行以下规定 单列动车组为固定编组 运用状态下不得解编 两列同型动车组可重联运行 CRH系列动车组可在既有线路的指定区段及新建的客运专线上以200km h及以上速度级正常运行 超过检修周期的动车组严禁上线运行 动车组禁止与其它列车混编 禁止加挂各型机车车辆 无火回送时除外 33 动车组禁止通过驼峰 调车时禁止溜放 严格控制动车组超员 超员率不得超过30 动车组1号和0号车均设有驾驶室 可在两端操纵驾驶 动车组在始发 终到 通过站不安排客列检进行技术作业 动车组司机需转换司机室操纵时 应通知车站 在15分钟内完成转换作业 34 限速运行条件规定如下 当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 切除20 25 牵引动力时 可保持200km h速度运行 切除40 50 牵引动力时 限速160km h运行 轴承温度超过规定值时 立即停车请求处理 当空气弹簧故障时 限速160km h运行 动车组发生其它故障不能保证运行安全时 立即停车请求处理 CRH2型动车组通过站台高度1 1m及以上线路时 限速70km h运行 35 二 CRH2型动车组一 二级检修作业标准 一 一级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 1 制动装置 制动盘及制动夹钳装置 1 夹钳装置 配件齐全 状态良好 油缸及油管无漏油 悬吊螺栓紧固 各部件无裂纹 闸片外观状态良好 厚度符合规定 动车 5mm 拖车 6mm 36 2 增压缸安装螺栓无松动 悬吊部件无裂纹 管路无漏泄 增压缸 37 2 驱动装置2 3 6 7号车 齿轮箱 1 齿轮箱油量在油窗标线0 2范围 无漏油 悬吊部件配件齐全 安装牢固 橡胶垫无老化 齿轮箱温度传感器 呼吸器 注油孔盖 排油堵等安装紧固 38 挠性轴连接器 2 挠性轴接头外观及安装状态良好 39 3 牵引电动机外观良好 电机电源线 传感器及配线无破损 安装螺栓无松动 各部无裂纹 电机注油孔堵安装良好 4 冷却风道无破损 安装牢固 排风口良好 牵引电机 安装部 5 电机安装座螺栓无松动 裂纹 6 接地装置和碳刷外观及安装状态良好 接地线无松动 7 速度传感器外观及安装状态良好 配线无损伤 40 3 牵引装置 1 外观及安装状态良好 2 牵引座无裂纹 3 牵引杆橡胶节点无开裂 老化 破损 4 橡胶挡无老化 变形 开裂 缺失 41 4 转向架构架 转向架排障器 1 转向架构架无裂纹 2 转向架排障器安装牢固 测量下部距轨面距离5 7mm 3 转向架各安装管线状态良好 4 差压阀无漏风 安装牢固 5 转向架处车体底板和端板螺栓无松动 42 5 横向油压减振器外观状态良好 无漏油 安装不松动 减振器座无裂纹 43 5 轮轴 1 轮轴外观状态良好 各部无裂纹 2 制动盘外观状态良好 无贯穿裂纹 轮盘裂纹沿半径方向长度 127mm 轴盘裂纹沿半径方向长度 70mm 各部安装螺栓无松动 3 踏面清扫装置外观良好 安装无松动 研磨块无偏磨 厚度 13mm 44 6 轴箱及定位装置 轴箱部 1 轴箱油压减振器无漏油 外观状态良好 减振器座无裂纹 2 轴箱弹簧无断裂 橡胶护套无破损 3 轴箱外观状态良好 无漏油 螺栓无松动 橡胶防尘盖无破损安装不松动 轴箱盖 呼吸器 链配置齐全 45 4 传感器安装牢固 接线无松动 破损 5 转向架排障器及辅助排障器安装牢固 无异状 6 轴箱定位装置外观状态良好 橡胶节点无开裂 螺栓无松动 轴箱部 46 7 车轮及轮盘 1 踏面擦伤深度 0 5mm 连续碾擦长度 70mm 踏面剥离一处 长度 20mm 踏面剥离二处 长度 10mm 2 轮缘无缺损 磨耗不过限 3 轮盘螺栓安装牢固 无松动 盘面裂纹不过限 47 8 制动夹钳装置及闸片 1 闸片外观状态良好 厚度符合规定 动车 4 5mm 拖车 5 2mm 2 夹钳装置配件齐全 状态良好 悬吊部件无裂纹 3 踏面清扫装置状态良好 配件齐全 悬吊部件无裂纹 研磨块厚度 10mm 4 增压缸油位正常 安装螺栓无松动 悬吊部件无裂纹 管路无漏泄 各部状态良好 48 9 空气弹簧及减振装置 1 空气弹簧外观状态良好 无漏风 充风状态下上盖与基准面间距在160mm到270mm之间 2 高度调整阀无漏风 调整杆无变形 配件无缺失 锁紧装置紧固 塞门正位 管路无漏泄 减震器 3 抗蛇形油压减振器无漏油及外观状态良好 安装不松动 减振器座无裂纹 橡胶套无破损 卡子无松动 49 二 二级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检修限度表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三 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部分专项检修作业办法 一 空心车轴探伤作业办法1 周期 空心车轴探伤每运行3万公里或1个月实施 2 作业准备 接通车轴探伤装置的电源 详细情况依照探伤装置操作说明书 进行探伤装置的性能试验 将探伤装置移动至待测车轴 3 车轴检查 取下车轴端盖 检查端盖橡胶盖和链有无缺损 目测检查车轴端面有无伤痕 70 4 车轴探伤 在车辆不带电时进行 安装耦合液回收容器 卸下C形止动环 轴端插头 形环 安装探头 按设备操作规程实施探伤 确认车轴无裂痕 卸下探头 排掉耦合油 安装 形环 轴端插头 C形止动环 卸下耦合液回收容器 5 安装车轴橡胶端盖及链 用橡胶锤敲打端盖 确认安装牢固 71 二 转向架齿轮箱润滑油补充更换作业办法1 齿轮箱外观检查 通过油位表上的标志检查齿轮箱油位 如油位低于油位表下线位置时进行补充更换 检查齿轮箱油质 若发现变质 乳化 混有杂质时进行更换 检查齿轮箱上盖 检查孔 油位表 注油孔 排油堵 呼吸器等各部外观状态良好 螺栓紧固 无变形 损伤 漏油 检查油位表磁体上是否有金属微粒 碎片 如有 需彻底检查齿轮箱组件 72 2 更换润滑油步骤 从齿轮箱组件上卸下注油孔盖 卸下排油口的排油堵 排净齿轮箱油箱中的机油 将油装入容器内 检查排油堵磁铁上是否有金属微粒 碎片 如发现 彻底检查齿轮箱组件 重新安装排油堵 从注油口注入新齿轮箱油 SONIC的EP3080 油量约4L 至最高油位线 给油箱加油时须做到小心轻缓 防止尘埃混入 关闭并拧紧注油孔盖 3 检查确认 注油完了 检查确认油量符合规定 齿轮箱外观状态良好 紧固部件无松动 各部位无漏油 73 三 转向架更换作业办法1 准备 将动车组移送定位至临修库转向架更换台位 设置安全防护及防溜措施 2 更换转向架 将轴箱弹簧座上的防尘盖揭开 将工艺螺栓拧入下夹板的座上 排除空气弹簧风压 分解转向架与车体间连接装置 松开转向架侧的盘形制动 踏面清扫装置及空气弹簧管路的连接空气软管 取下牵引电机航空插头 74 取下轴温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插头 拆解牵引拉杆并在车体侧临时固定 卸下牵引电机风道的下座 卸下接地线 检查高度调整阀无漏油 卸下高度调整阀调整杆下部的固定螺母 卸下抗蛇行减振器 卸下横向减振器的转向架侧的安装螺栓 对于前导转向架 卸下转向架排障器 检查确认所有连接装置分离 操纵转向架更换装置 落下转向架 推出转向架至分解台位 操纵转向架更换装置 更换良好转向架 转向架与车体连接 连接牵引杆 螺栓涂抹紧固胶 确认紧固力矩980Nm 穿防松铁丝 75 安装横向油压减振器 螺栓涂抹紧固胶 确认紧固力矩343Nm 与转向架连接侧196Nm 连接空气软管接头 连接牵引电机航空插头 安装导线压紧皮带 安装电机风道下座 安装轴温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插头及线夹 安装接地线 安装高度调整阀连杆 前导转向架安装转向架排障器 确认排障器状态良好 连接其他附属件 76 3 落成检查 调整空气弹簧高度 调整高度调整阀杆及空气弹簧调整板 测定车体下部和转向架构架基准面距离330 3mm 测定调整轴箱弹簧衬圈空隙 A值88 91mm 同一转向架之差在2mm以内 检查齿轮箱油位在0 2刻度间 测定车钩连接器高度990 1015间 钩差20mm以内 测定辅助排障器距轨面20 40mm 测定中心销及中心销安装部件与转向架构架安装部件的上下间隔48mm以上 测定车体枕梁及车体支撑梁安装部件与转向架构架安装部件的上下间隔 转向架两横梁间以内为53mm以上 其余部分为68mm以上 测定车体与车轮轮缘的上下间隔83mm以上 4 试运行 77 四 闸片更换作业办法1 拆卸闸片 切断下侧螺栓的防松铁丝 松开螺栓 取下螺栓和平垫圈 注意防止闸片掉落 用弹簧销卡住闸片底座向车轴相反一侧旋转 拔出闸片 闸片固定而难于拔出时 利用闸片的拉拔孔来拉出 2 自动间隙调节装置的调整复位在更换闸片之前 将间隙调整装置及活塞返回初始状态 取下垫片 在液压缸相反侧卡钳的腕部与车轮之间 插入返回夹具 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