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云落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件3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广东省普宁市云落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件3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广东省普宁市云落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件3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广东省普宁市云落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件3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广东省普宁市云落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件3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 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c 大篆 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 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 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2 今天的农历 又叫 夏历 据说来源于 a 夏朝b 商朝c 春秋d 战国 a a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 华佗b 张仲景c 扁鹊d 李时珍4 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 司母戊鼎b 马王堆帛画c 秦兵马俑d 湖北随州编钟5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是从 时候开始的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 c d b 6 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a 商朝b 西周c 春秋时期d 战国时期 7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出自谁的什么作品 d 屈原 离骚 学习目标 1 记住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观点及历史影响 2 知道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 3 掌握并理解 百家争鸣 中的主要派别 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观点及其历史影响 论语 十二章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部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 一 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名片 姓名 生活时代 籍贯 地位 孔子 名丘 春秋晚期 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 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1 孔子其人 圣人 2 孔子的思想 一 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 材料一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仲弓问仁 子曰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颜渊 第二十二 问题1 什么是 仁 仁者爱人 问题2 如何才能做到 仁 问题3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一 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 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 曰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颜渊 主张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注释 1 无道 指无道的人 2 有道 指有道的人 3 草上之风 指风加之于草 4 偃 仆 倒 材料三见课本p46导入框 1 提出 仁 的学说2 主张 爱人 3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一 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 3 孔子的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 教育对象 教学方法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谦虚好学 温故而知新 一 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 子路和冉求向孔子请教 一个人想办一件事 能否马上动手 孔子回答子路说 你父兄健在 怎能不先问问他们呢 而对冉求则说 应该马上去做 为何一个问题有两种回答 孔子说 冉求遇事犹豫不决 就鼓励他果断 而子路好胜急躁 则要他多方考虑 避免草率 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a 启发诱导b 因材施教c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d 择优而教 b 4 孔子的文化贡献 编成 春秋 孔子的弟子编著 论语 5 孔子思想的影响 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后世影响极大 一 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 二 思想家老子 老子 春秋晚期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以柔克刚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 道 三 百家争鸣 社会急剧变化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并互相辩论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学术繁荣局面 三 百家争鸣 经济上 军事上 政治上 铁器牛耕出现 生产力极大发展 从春秋争霸到战国七雄 奴隶社会逐渐瓦解 新旧社会制度交替 封建社会初步建立 国家由分裂趋向统一 社会急剧变化 孟子 荀子 庄子 墨子 韩非 孙武 诸子百家 儒家 反对战争 提出 仁政 资源可持续利用 儒家 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墨家 兼爱 非攻 法家 主张改革 提倡法治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知己知彼者 百战不殆 争论的话题 关于战争 关于治理国家 墨子 兼爱 非攻 反对非正义战争 孟子 反对一切战争 春秋无义战 孟子 仁政 庄子 无为而治 韩非 主张法治 改革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哪一种最符合时代潮流 影响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百家争鸣 起于春秋 鼎盛于战国 儒家孔子 仁 爱人 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 道家老子 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以柔克刚 兵家孙武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儒家孟子 反对战争 仁政 资源可持续利用儒家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庄子 无为而治 墨家墨子 兼爱 非攻 法家韩非 法治 改革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主张最相似a 墨家b 儒家c 道家d 法家 d 下列关联中正确的是a 老子 春秋 b 孔子 因材施教c 孟子 道德经 d 韩非 兼爱非攻 b 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因素是a 封建制度的确立b 社会的急剧变化c 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政策d 各学派阶级立场的差别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