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亿置业集团验收标准PPT课件_第1页
保亿置业集团验收标准PPT课件_第2页
保亿置业集团验收标准PPT课件_第3页
保亿置业集团验收标准PPT课件_第4页
保亿置业集团验收标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保亿置业集团住宅设计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研发设计部2010年8月 2 一 公共楼梯 3 1 梯段净宽a 1 0米 b 1 1米 c 六层住宅的梯段净宽 1 1米 注 梯段净宽为楼梯装修完成墙面之间 墙面到栏杆中心线 4 2 楼梯的休息平台净宽a 住宅两跑及多跑公共楼梯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 且应 1 2米 b 住宅直跑公共楼梯中间休息平台 应 1 1米 注 休息平台净宽为完成墙面到栏杆中心线之间 栏杆中心线之间 如果楼梯休息平台有消防水管等管道时为栏杆中心线到管道外表面直线距离 5 3 楼梯踏步 最小宽度 和 最大高度 a 住宅共用楼梯为0 26x0 175米 b 小学 幼儿园为0 26x0 15米 c 商场为0 28x0 16米 4 楼梯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注 每个楼梯踏步不应 18级 也不应 3级 扇形楼梯离内侧扶手中心0 25米处的踏步宽度不应 0 22米 6 5 楼梯栏杆a 楼梯扶手高度 0 9米 b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 0 50米时 其高度 1 05m c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0 90米 d 楼梯垂直杆件净空 0 11米 e 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 注 a 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到扶手顶端的垂直距离 b 楼梯水平段扶手高度楼面完成面到扶手顶端的垂直距离 7 6 净高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 20m 注 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 包括最高和最低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 3m范围内 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距离 8 7 楼梯间的门a 通向楼梯间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且不应阻挡疏散通道 b 通向屋顶的楼梯间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 c 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d 疏散走道通向防烟楼梯间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注 a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住宅建筑 7 9层的塔式 7 18层的单元式 2 6层建筑面积超过500m2的塔式 单元式建筑 b 应设置防烟楼梯间的住宅建筑 10层及以上的塔式 19层及以上的单元式 不能自然通风的封闭楼梯 9 8 防烟楼梯间a 防烟楼梯间前室的使用面积 4 5m2 合用前室 6 0m2 b 防烟楼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应 2 0m2 合用前室应 3 0m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可开启外窗面积 2 0m2 10 9 其他a 对于10 18层的单元式住宅 一般只设一座疏散楼梯 要求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户与户之间窗槛墙高度 窗间墙宽度 1 2m 且为不燃烧体墙 b 出屋面的楼梯 门应开向屋面 并设挡水门槛 c 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 1 0m 11 10 注意事项a 对于梯段净宽和休息平台净宽 有栏杆中心线来确定 实际设计为了控制公摊面积 设计留的余量不多 在栏杆预埋件预埋和栏杆安装等每个环节中都应仔细核实尺寸 b 对于楼梯踏步 最大高度 净高和水平扶手高度从楼面实际完成面计算 对于公共部位 售楼处和样板房精装修的项目 当存在地砖装修进入楼梯部位时 在楼梯踏步施工和栏杆二次设计时应考虑地砖装修厚度的影响 12 二 室内楼梯 13 1 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 当一边临空时 不应小于0 75 当两侧有墙时 不应小于0 90 2 套内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 22 高度不应大于0 20 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0 25m处 宽度不应小于0 22 3 住宅套内楼梯休息平台净宽规范无明确规定 一般0 9 1 2米 且不小于梯段净宽 4 未规定的和注意事项同公共楼梯 14 三 电梯间 15 1 候梯厅深度不得小于1 50m 单边布置时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的深度 2 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 其面积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 50m2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00m2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 其面积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00m2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 16 3 电梯与卧室 起居室紧邻布置应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4 电梯门净宽 1 0米 5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使用面积 4 5m2 合用前室 6 0m2 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应 2 0m2 6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电梯机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17 8 通向机房的通道 楼梯和门的宽度 1 2m 门的高度 2 0m 注 必须考虑精装修对候梯厅深度和电梯门净宽的影响 尤其在做干挂石材墙面时必须保证规定的深度和净宽 18 四 走廊 通道 19 1 走廊和公共部位通道的净宽不应小1 20m 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 00m 超过十层住宅 且双面布房时 公共部位走廊及通道净宽不小于1 3米 2 套内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 20m 通往卧室 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1 0 通往厨房 卫生间 贮藏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0 90m 20 五 卧室 起居室 21 1 卧室 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 4m 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 1m 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 3 2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 起居室时 其1 2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 1m 3 卧室最小使用面积 双人卧室为10 单人卧室为6 兼起居的卧室为12 4 起居室的最小使用面积为12 5 起居室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 3 22 六 厨房 卫生间 23 1 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 1 50m 最小净长 3 00m L型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 1 80m 最小净长 2 70m 双面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 2 10m 最小净长 2 70m 2 厨房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 10m 3 一 二类住宅厨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 三 四类为5 4 厨房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 10 并不得小于0 60 5 厨房 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 20 6 厨房 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 地面净距不应低于1 90 且不得影响门 窗扇开启 24 7 设便器 洗浴器和洗面器的卫生间使用面积应 4 设便器和洗面器的卫生间使用面积应 2 8 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 厅 或餐厅 厨房 9 除本套外 卫生间不应直接不知在下层卧室 起居室 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卫生间地面和局部墙面应有防水构造 10 厨房和卫生间楼板四周除门洞外 应设混凝土翻边 其高度 0 120m 25 七 阳台 露台 26 1 阳台地面构造应有有组织排水措施 2 阳台地面和局部墙面应有防水构造 3 露台的防水 排水和保温措施同屋面 4 露台栏杆要求同屋面 5 露台到室内的外墙应有翻边构造 27 八 栏杆 28 1 阳台 封闭阳台 外廊 室内回廊 内天井 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 临空高度24m和 七层 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 10m 当可踏面高度0 22m时栏杆高度从可踏面顶部算起 栏杆离楼面0 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2 栏杆应设置防止儿童攀登措施 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 11m 注 对于样板房 所有高度都从面砖完成面算起 29 九 窗 30 1 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 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 2 下列常见部位应设置安全玻璃 7层及7层以上的外开窗 单扇面积大于1 5m2的窗玻璃 距最终装修面小于500mm的落地窗 3 门窗应满足抗风压 水密性 气密性的要求 4 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1 0m 5 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外平开窗 31 6 外窗窗台距楼面 地面的净高低于0 90m时 应有防护措施 窗外有阳台或者平台时不受此限制 窗台的净高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保证净高0 90m 注 1 对于样板房所有高度都从面砖完成面算起 2 窗台的净高或防护栏杆的高度计算方法是 对于一般窗台 当窗台高度0 90m 当为飘窗时 有可踏面 宽度 0 22m 从可踏面算起栏杆高度 0 90m 32 十 门 33 1 住宅进户门应采用安全防卫门 向外开启的户门不应妨碍交通 2 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 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休息平台的疏散宽度 3 门的开启不应跨越变形缝 4 相邻的两个经常使用的门 在开启时不得相互影响 5 双扇开启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 2m 当小于1 2m时 宜采用大小扇的形式 34 2 门宽和门高a 安全出口 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 9m b 最小门洞尺寸 宽 高 单位mm 共用外门 1200 2000起居室 900 2000卧室 900 2000厨房 800 2000卫生间 700 2000阳台门 700 2000进户门 900 2000c 通向机房的通道 楼梯和门的宽度 1 2m 门的高度 2 0m d 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净宽 1 1m 注意楼梯间直通室外的 e 高层建筑疏散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 00m计算 35 十一 烟道 管道井 通风道 36 1 a 平屋面排气道和通风道伸出屋面高度 0 60m 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b 排气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距屋脊0 60m d 3 00米时 顶部同屋脊的连线同水平线的夹角0 60m e 当住宅有退台或上人屋面时 排气道和通风道应高出屋面2 0m 并避开同层所开启的门窗 f 公共餐饮业不能与住宅共用排气道 公共餐饮的排气道应高出住宅屋面 37 2 电缆井 管道井 排气道 通风道应分别独立设置 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统 3 无外窗的卫生间 应设置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 并预留安装排气机械的位置和条件 4 电缆井 管道井宜在每层靠公共走道的一侧设检修门或可拆卸的壁板 检修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门下设 0 1m高的门槛 注意 对于公共部位精装修应保证门槛高度 38 十二 地下室 39 1 一般要求a 库内车道净高不应低于2 2m 车位净高不应低于2 0m b 住宅地下自行车库净高不应低于2 0m c 住宅的卧室 起居室 厅 和厨房不应布置在地下室 d 地下室 半地下室中卫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 不应与上部排水管连接 e 地下车库直通住在单元的楼 电 梯间应设门 f 地下室顶板回填土厚度超过500mm时 才允许采用机械回填碾压 40 2 防火要求a 地下室 半地下室的楼梯间 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 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 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b 地下室 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 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 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 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 并应有明显标志 注 墙体设置和施工时 施工完成面必须保证梯段净宽满足规范要求 41 c 防火分区至防烟楼梯间或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前室 前室面积不应小于6m2 当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时 其面积不应小于10m2 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d 高层建筑地下室 半地下室其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及房间疏散门净宽 根据通过人数不小于1 0m 100人确定 e 地下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或者防烟楼梯间 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f 地下汽车库设到住宅楼梯间的走道时 开向走道的门均为甲级防火门 42 3 防水要求a 地下防水等级为二级的防水规定 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1 1000 包括顶板 墙面 地面 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2处 单个湿渍最大面积不大于0 1m2 b 穿墙管 盒 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 金属止水环应与主管满焊密实 管与管的间距应大于300mm 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圈的穿墙管 管径宜小于50mm 43 c 结构上的埋设件应采取预埋或预留孔 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 槽 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 d 明挖法地下室的防水混凝土和防水层的保护层在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合格后 应及时回填 基坑内杂物应清理干净 周围0 8m以内宜用灰土 粘土或亚粘土回填 其中不得含有石块 碎砖 灰渣 有机杂物及冻土 回填土密实度不得小于0 93 44 4 人防要求a 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 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 雨水管 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 b 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 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 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150mm c 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的人防围护结构 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45 5 地下汽车库a 地下汽车库出入口的坡道宽度 双向行驶时 不应小于7m 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4m b 贴邻上部建筑时 出入口上方应设防坠物挑檐 c 根据技术措施3 4 14条地下汽车库应设集水坑和相应的排水系统 集水坑的中距不宜大于40m 在集水坑周边1 0m范围内找坡 坡度为1 2 以满足必要时的清扫和排水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程4 1 19条要求 应设不小于1 的排水坡度和相应的排水系统 两条矛盾处应在设计和施工时沟通协调好 应按技术措施处理 46 十三 室外公共交通 47 1 道路a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 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 70m 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 时 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b 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7m 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 5m c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 5m 坡度应不宜大于1 20 48 2 消防a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回车场不宜小于12m 12m b 普通消防车的回转半径为9m 登高车回转半径为12m 49 3 地下车库出入口a 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 50m b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 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 50m安全距离 c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 应经不小于7 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 50 4 坡道和台阶a 供自行车推行的坡道中供人行的踏步数不应超过18步 b 台阶高度超过0 70m并侧面临空时 应有防护设施 c 地下坡道和台阶的起始端应有挡水坡和截水沟 51 十四 屋面 52 1 平屋面排水坡度一般应为2 5 2 卷材防水屋面天沟 檐沟纵向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 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天沟 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 3 高层建筑的裙房屋面雨水应单独排放 阳台雨水系统应单独设置 4 雨水管内径不得小于100mm 阳台雨水管直径可为75mm 5 当瓦屋面坡度 50 27 时 坡面的下端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檐口或女儿墙 栏杆等 所有的瓦片均需固定 6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的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15年 屋面防水等级三级的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10年 53 十五 装饰工程 54 1 外墙防水a 突出外墙面的横向线脚 窗台 挑板等出挑构件上部与墙交接处应做成小圆角并向外找坡 3 以利排水 且下部应做滴水槽 b 外门窗洞口四周的墙体与门窗框之间应采用发泡聚氨脂等柔性材料填塞严密 且最外表的饰面层与门窗框之间应留约7x7mm的凹槽 并满嵌耐候防水密封膏 c 采用湿作业施工的天然石材墙面 应对石材进行防碱背涂处理 避免石材表面出现水渍和反碱 2 人防工程的顶棚严禁抹灰 应在清水板底喷涂燃烧性能等级为A的涂料 55 十六 无障碍 56 1 无障碍实施范围和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