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蝶恋花》(苏教).docx_第1页
【同步练习】《蝶恋花》(苏教).docx_第2页
【同步练习】《蝶恋花》(苏教).docx_第3页
【同步练习】《蝶恋花》(苏教).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教育出版社 (必修四) 畅言教育蝶恋花同步练习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 韩晶老师 基础知识达标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文学常识。晏殊(9911055),_著名词人。字_,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累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均出其门下。曾以枢密副使出知应天府,延请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清新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浣溪沙中“_,_”二句,传诵颇广。2解释词语。槛菊:_罗幕:_谙:_碧树:_ 尺素:_朱户:_3.默写。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_。_,_。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当堂达标训练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 “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2分)_“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_(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_ 课后能力提升能力拓展提升: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_(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问这两句蕴含了什么情?阐发了什么理?_(3)“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为什么?_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 北宋 同叔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似燕归来2略当堂达标训练4答案:(1)(2分)拟人;(1分)清冷(哀愁)。(1分)(2)(4分)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景色萧索;(1分)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1分)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情。(2分)(3)(4分)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1分)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1分)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2分)能力拓展提升:5(1)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惋年华将逝的情思。 (2)出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息,对句“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包含的哲理是人事兴衰,无往不复。或:一切美好而又必然消逝的事物虽无法挽回,可是同时又有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为某些事物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