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7).doc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7).doc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7).doc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7).doc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7)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B . 制作保险丝的材料熔点高、电阻大C . 超导体是很好的输电线和发热材料D . 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功率的仪表2. (2分)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 . 物体温度在0C以下时没有内能C . 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D .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3. (2分)关于下列热学知识,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变大B . 燃料如果不能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C . 物体吸收热量与c、m和 三因素无关D . 水凝固成冰后的比热容不变4. (2分)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 . 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B .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C . 一块0的冰全部融化成0的水D .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5. (2分)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 )A . 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24次,活塞完成24个冲程B . 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2次,活塞完成48个冲程C . 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720次,活塞完成2880个冲程D . 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440次,活塞完成1440个冲程6. (2分)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 雪化成水B . 湿衣服变干C .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了D . 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的瓶装饮料,稍停片刻,瓶子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7. (2分)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B . 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100gC .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5m/sD . 物理课本的重力约30N8. (2分)某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B . 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D . 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27分)9. (2分)(2016成都)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_热量;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10. (3分)一次性打火机里的丁烷,常态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打火机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因蒸发而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_(填“冷”或“热”).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_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小有关. 11. (5分)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_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二氧化碳是引起此效应的一种气体,但生活中却有很广泛的应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常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干旱时有时需要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气中水蒸气便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12. (2分)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和_。 13. (2分)常用水来取暖或降温,是因为水的_大,而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_大。 14. (3分)体温计的量程是_,分度值是_,它是根据_性质制成的 15. (2分)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小华的妈妈用毛巾在外面檫,可怎么也檫不掉,小华告诉妈妈,这不是灰尘,而是里面的灯丝受热发生_现象,然后又在附近内壁上发生_的缘故。 16. (3分)100的水蒸气和100的开水比较,其冷热程度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高温的水蒸气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 17. (2分)小红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_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18. (3分)煤气灶把3kg,初温为30的水烧到80,消耗了30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J,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20分)19. (5分)小华在家里经常学习做饭根据观察,她想食用色拉油的比热容可能比水小 (1)下列事实中,能支持她的猜想的是:(_) A . 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B . 油能使食物变得焦黄,而水却不会C . 油能漂在水面上D . 油比水蒸发得慢(2)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_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温度,发现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它们的初始温度为_(3)用相同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水的温度达到25,油的温度达到30,经计算得出油的比热容是_J/(kg)c水=4.2103J/(kg) 20. (9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_; (2)在这个实验中,小红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由表可知,加热了_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99(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_ (4)请同学们根据记录数据,帮助小红同学完善坐标轴,并在坐标轴中画出水的沸腾曲线 21. (6分)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次数质量m/kg初温 t/末温 t/加热时间t/min10.12030220.22030430.32030640.320401250.3205018(1)该实验中,利用加热时间表示_(2)如表中_(填序号)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3)通过数据分析,水吸收的热量除了与质量有关,还与_有关(4)为了进一步探究,给一定质量的冰加热,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甲和乙,你认为正确的是_;可见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还与该物质的_有关(5)生活中人们利用水来取暖或制冷,就是利用了水的_大的特点四、 简答题 (共1题;共5分)22. (5分)一个质量为1.5kg的钢件,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若把这些热量给30、 1.0 kg的水加热,水温升高到多少度?(已知钢的比热容为0.46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五、 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23. (5分)已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J/kg,完全燃烧07kg千木柴能放出多少热量?假设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40千克水的温度升高多少?(已知水的比热谷为42103J/(kg) 24. (1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已抵月球表面,如图所示。登月前月球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玉兔号”的质量为120kg,最大承载质量20kg,在500N的牵引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行驶180 m用时60min,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6m2。通过计算回答:(取g=10N/kg) (1)月球车空载测试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月球车空载测试时的功率。 (3)月球表面月岩的密度为3.2103 kg/m3 , 月球车在月球上最多可采集月岩多少m3?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27分)9-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