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 12历史启示录复习课件 教科版.ppt_第1页
中考政治 12历史启示录复习课件 教科版.ppt_第2页
中考政治 12历史启示录复习课件 教科版.ppt_第3页
中考政治 12历史启示录复习课件 教科版.ppt_第4页
中考政治 12历史启示录复习课件 教科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单元历史启示录 1 中华文明的地位2 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不同时期的体现3 爱国主义的内涵及表现4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 青少年树立忧患意识的原因6 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原因及要求 历史的足迹1 如何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 一部民族精神的 也是一部民族发展的 2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1 中华文明是人类 的文明之一 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 的文明之一 2 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 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创造史 生长史 探索史 最早 最先进 3 近代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1 原因 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国家的落后 外国侵略者的侵略 2 后果 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一步步沦为 社会 西方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 破坏我国的 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 使我们的祖国积弱积贫 备受欺凌 殖民地半封建 灿烂文化 主权和尊严 半 历史的昭示1 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哪些体现 1 内涵 以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体现 革命战争年代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建设时期 两弹一星精神 铁人精神 抗洪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等 爱国主义 2 爱国主义的内涵及表现是什么 1 内涵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 对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 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 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 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 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 2 表现 3 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没有 指导 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4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打败了封建军阀 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建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先进的 正确的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 2 新中国成立初期 西方世界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误区判断 1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 最优秀的文明 提示 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 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2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提示 中华民族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建设时期形成的铁人精神 抗洪精神等 都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 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 1 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当祖国的发展兴旺时 忧患可以促使我们保持警惕 居安思危 当祖国的发展处于低潮时 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 迎头赶上 2 我国基础差 底子薄 人口众多 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 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科技领域 教育文化 综合国力 2 青少年为什么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 历史上许多中华儿女都 以天下为己任 2 我国还不发达 人民生活还不富裕 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 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 3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 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 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 伟大复兴 主力军 3 青少年应怎样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1 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 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 2 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 从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 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优良传统 现在做起 思考感悟 材料一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材料二 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 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思考 1 上述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2 为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提示 1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 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 2 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 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 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1 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1 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丰富及发展 革命战争年代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建设时期 铁人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抗洪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等 3 作用 使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生生不息 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4 传承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典例1 2012 广东中考 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说 今天 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的中华民族精神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爱好和平b 勤劳勇敢c 爱国主义d 自强不息 思路点津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与理解 解答本题只要记住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一知识点 即可作出准确的解答 故选c 答案 c 变式备选 2011 南充中考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下列各句能体现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苟利国家 不求富贵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志存高远a b c d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正确理解 体现了爱国主义 体现了自强不息 属于宿命论 否定了个人努力的作用 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因此答案为d项 2 历史给我们的昭示 1 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典例2 2011 攀枝花中考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0年的历程 回顾党的历程我们无比自豪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不断创造辉煌业绩 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 你怎样理解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思路点津 本题考查学生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的理解与认识 解答时应首先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救国奋斗都失败了 以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其次可从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所起的领导作用进行说明 答案 1 近代以来 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 强国富民进行的救国奋斗都失败了 2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打败了封建军阀 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 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 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 2012 兰州中考 2012年5月10日 甘肃岷县发生特大雹洪灾害 当地政府和群众紧急行动 全力投入抢险救灾的斗争中 岷县很快地恢复了生产 生活秩序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a 团结统一b 热爱和平c 勤劳勇敢d 自强不息 解析 选d 自然灾害面前的生产自救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 其他选项不能准确地表达题干说明的这一精神 2 2012 黄石中考 毛泽东的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影响着全国几代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 永恒不变的品质b 雷锋精神在中国历史各个不同时期得到丰富发展c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d 雷锋精神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传统美德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的品质 其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 雷锋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故a b c三项观点错误 应排除 只有d项观点符合题意 3 2011 玉林中考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90年历史画卷 波澜壮阔 厚实沉重 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 记住三句话 就把握了90年 这三句话应该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a b c d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题干材料中的90年是指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11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在题干语句中并未体现 应排除 故选a项 资料备查 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由来1920年8月 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 1920年9月1日 陈独秀在 新青年 发表的 对于时局之我见 一文中 曾称 吾党 为 社会党 后来才改称为 共产党 最早提出 中国共产党 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 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 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 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 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 提出 先要组织党 共产党 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 宣传者 先锋队 作战 部 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 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 其中包括 明目张胆地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在此前后 陈独秀在上海 李大钊 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 决定采用 共产党 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4 2011 乐山中考 十二五 规划指出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科学把握发展规律 主动适应环境变化 有效化解各种矛盾 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们之所以要增强忧患意识 是因为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 教育文化 综合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 任何时候都需要冷静分析现实 保持警惕 居安思危 世界的激烈竞争 只要树立忧患意识 国家就可以繁荣昌盛a b c d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 只有忧患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应将忧患意识化为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 故b项正确 5 2012 玉林中考 杭州长运公司司机吴斌 驾驶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 面对突然飞来的铁块造成身体严重挫伤的危急时刻 强忍疼痛 用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安全操作 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 他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最美司机 吴斌 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用生命履行了职责 用血的事实说明了承担责任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用行动诠释了人生大爱与生命价值a b c d 解析 选c 本题以 最美司机 吴斌的事迹为切入点 考查了要具有社会责任感 实现生命的价值等内容 吴斌的行为 是具有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是尽自己所能保护乘客生命的行为 他用自己的行动提升了生命价值 所以 的观点是正确的 吴斌履行自己的责任 不计代价与回报 是一种奉献精神 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因此 的说法是错误的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2011年10月9日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 史表明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创造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 也是全体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 分析材料 可以获取下列信息 1 五千年的奋斗 中华民族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正是由于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生生不息 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4 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 对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 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 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 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 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5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爱国主义是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每个中国人都具有的高尚情感a b c d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认识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观点错误 爱国主义不是中华民族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