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广电项目现场访谈-城市频道总监.doc_第1页
江苏广电项目现场访谈-城市频道总监.doc_第2页
江苏广电项目现场访谈-城市频道总监.doc_第3页
江苏广电项目现场访谈-城市频道总监.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 4江苏广电项目现场访谈整理李响 城市频道总监参加人员:刘海东、阙秋莲、杨学锋时间:2004/08/27(14:3015:45)主访:阙秋莲、刘海东整理:杨学锋=频道运营的两种模式1. 目前是城市频道仅仅是内容生产单位,广告收入在广告部,节目采购在节目采购部, 三足鼎立的情况使得城市频道想打造品牌缺少主动性和能力2. 如果三合一全部统起来,便于总体筹划,但缺少人才,总台也没放开政策。频道收视情况1. 目标责任考核,最大的目标是收视率,晚间5小时的平均收视率4.3点。4台总共9的收视率,测评体系不错,但指标制定不科学。2. 就2个栏目目标6点的收视率,但要对5个小时的收视率负责。3. 其他频道的运营也是同样的情况,2线的电视剧和非首播的在其他频道。4. 内容制作方面,电视新闻竞争达到白热化阶段,5档的同质化节目,此消彼涨。城市频道故意放弃白天和深夜的收视。没有激励和指标,因此不注意开发白天和深夜市场,即使开发,广告收入也不会大的增长。5. 对零距离的品牌应用上,认为零距离还没到最高点,属市场导入期,暂不做品牌延伸,当到达最高点时做延伸。6. 在延伸方面,短信对新闻类节目有负面影响。7. 点成本的制定不合理,城市频道60元每点,领导拍脑袋决定的。频道内部管理1. 保证每条节目都有质量,保持相对稳定,2个小时的收视压力2. 优秀的内容和人都缺乏,160个员工中70个左右的能用之人,70人中仅20的很敏锐的人才。主要缺的就是一线人员,大概10个强力编辑。3. 动态的末位淘汰的机制,除管理岗位,对于一线人员,每件事都用工分衡量,末5位警告,第2次就待岗。2年多淘汰了50人。12月中有4个月也要下岗。4. 总监制片人记者的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新闻的快速反应5. 日常时间基本用于条新闻,对于大型节目策划,缺少时间和人,缺少战略思考,仅仅在战术方面进行思考和操作。6. 由老同志先带新人,再由新人做小的简单事件,慢慢锻炼。7. 内部流动很难,三不拍,红包不拍,开业不拍,开会不拍。正在从竞争对手里挖人。频道外部合作1. 所有精力都在节目质量上2. 一切以打造城市频道品牌为主,有社区、广场等公益活动。频道美誉度高。3. 中国移动在和南京零距离在谈深度合作,想颠覆传统销售方式。4. 联通的手机电视在和零距离谈内容供给。内部绩效1. 想干事的人能够干事,目前是最好的阶段。希望可以完善更具体的制度,所有程序要制度化。2. 目前栏目瓶颈,主要是因为人员疲惫。所以要构建机制,即事业、感情、发展、待遇留人。3. 职能部门的待遇要提高,要更绩效化的考核。4. 对新闻节目有考虑,考虑明年晚间开10点档新闻。投入产出最合理的是新闻。5. 06年中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