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小明妈妈从菜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接近下列哪一数值才是符合实际的( )A . 20gB . 200gC . 2kgD . 20kg2. (1分)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地面B . 高山C . 飞机D . 白云3. (1分)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 (1分)(2015攀枝花)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 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C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D .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5. (1分)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 ) A . 豆腐冷缩而成的B . 豆腐膨胀而成的C . 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D . 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6. (1分)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 . 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 . 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 . 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7. (1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上明月共潮生”月亮是光源B . “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C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一光的直线传播D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折射8. (1分)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湖中的倒影B . 碗中的筷子C . 世博会夜晚的灯光D . 镜中的陶罐9. (1分)如图所示,是李奶奶的眼睛看物体时成像的情况,则她的眼睛类型及矫正时所需佩戴的眼镜分别是( )A . 远视眼凸透镜B . 远视眼凹透镜C . 近视眼凸透镜D . 近视眼凹透镜10. (1分)站在水塘边看到水底变浅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A . B . C . D . 11. (1分)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 . 平面镜B . 凹透镜C . 凸透镜D . 凹面镜12. (1分)学习了质量这个物理量后,我们应能对周围存在的一些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质量为2105毫克的物体可能是( )A . 一个苹果B . 教室内的一张课桌C . 每天蛋奶工程发给我们的一个鸡蛋D . 平时喝的一大瓶矿泉水13. (1分)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 . 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B . 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C . 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D . 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14. (1分)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若雪踏实后的密度与水相似,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 A . 165mmB . 180mmC . 13.5mmD . 15mm15. (1分)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液体密度为2 g/cm3B . 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C . 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D . 量筒质量为40 g二、 填空题 (共8题;共8分)16. (1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cm。17. (1分)当扬声器中的线圈通过的电流方向如下图所示时,线圈向左运动;那么当电流方向改变时,线圈将向_运动;如此反复,线圈带动纸盆_而发声。与扬声器原理相似的是_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18. (1分)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m,当它竖直向上远离湖面的过程中,其“倒影”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 (1分)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的缘故冰箱冷冻室里的冰激凌上常常会有一层“白粉”,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_(以上三个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 (1分)在光的世界里有很多美妙、神奇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些现象中看到的像是虚像的有_;看到的像是实像的有_(填图下的字母即可)。 A. B. C. 21. (1分)我们能从不同方向, “立竿见影”这个现象是由光的_造成的。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发生了_反射,生活中常说“物体反光”看不清物体,是由于它发生了_反射, 22. (1分)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分别装有等深、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两种液体的密度A_B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pB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pB(以上三空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 (1分)西气东输主干线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途经九个省区,最终到达上海,总计年输送天然气1.21010m3 , 即年输气质量为_kg。若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J。(管道内天然气密度为6 kgm3 , 天然气的热值是5107 Jkg) 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分)24. (1分)如图所示,将质量为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线挂在轻质杠杆A点处,在B点施加与杠杆垂直的力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OB3OA(g取10N/kg)求: (1)合金块的重力; (2)合金块的密度; (3)拉力F1的大小。 25. (1分)周末,小强骑着山地自行车与同学去郊游。小强的质量为70kg。如图所示为他所用山地自行车,其相关数据见下表: 车架材料碳纤维车架材料体积V/cm2500车架质量m1/kg4.5整车质量m2/kg10单轮接触面积S/cm24(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2)小强在骑游时,山地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小强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km,耗时10min,若该路段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他的骑行功率。 四、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26. (1分)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甲,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如图乙,石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O为重心,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小磁针静止时的情况,请在虚线上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并在括号内标明电源的“”或“”极 27. (1分)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28. (1分)在答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出射光线。五、 实验题 (共8题;共24分)29. (2分)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右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实验次数123456入射角60504030200反射角6050406020030. (5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中器材M应选择_来完成实验。(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 (2)小明竖直放好点燃的蜡烛A , 移动蜡烛B , 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移去蜡烛B , 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3)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器材M , 则蜡烛B应_(选填“远离”或“靠近”)器材M , 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1. (3分)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使用托盘天平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移动了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选填“相同”或“不同”);塑料的密度为_kg/m3 , 液体的密度为_kg/m3;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 , 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g。32. (4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致使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的水的沸点是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2)水在沸腾过程中,要持续_(选填“吸热”或“放热”),但温度_。 (3)做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小致又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酒精的沸腾”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大于酒精的比热容。分析乙、丙两图可知,实验过程中水的质量_酒精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3.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为了_。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3)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左移动10cm,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想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撤掉光屏后,眼睛从光屏一侧望向凸透镜(如图所示),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4)如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34. (3分)小致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他在图甲中画出凸透镜两条入射光线,请你帮他正确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2)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当光屏、凸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乙所示,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人们运用这条规律制造出了_。此时蜡烛到凸透镜左侧2倍焦距处的距离_4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后,更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35. (4分)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 A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B 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填字母代号);(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_g,体积是_cm3。 (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_kg/m3。 36. (1分)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_处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g (2)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边长的情4况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边长为_mm,体积为_cm3 (3)根据密度公式_代入数据计算,可知此金属块的密度为_kg/m3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