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一中首届“百花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总结.doc_第1页
乌一中首届“百花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总结.doc_第2页
乌一中首届“百花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总结.doc_第3页
乌一中首届“百花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总结.doc_第4页
乌一中首届“百花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总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一中首届“百花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总结2012年5月14日至18日,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和教学计划的总体安排,在两校区教学领导的精心筹备组织,在各学科组的积极配合下,成功举行了我校首届“百花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活动历时五天,10个学科23位选手经过精心准备,紧张角逐,献出了精彩纷呈的23节课,全校教师也积极参与听课,平均每人听课至少23节。经过评委组和学科考评小组公正评判,客观量分,最终获得了比较客观的评审结果。纵观此次活动,它既是对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的一次大比武,又是发现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实现学科专业引领的一个大舞台。我们一致认为,无论是参赛教师还是听课教师,即是一种启迪与思考,又是一次梳理与收获。一、本次活动呈现的特点(一)准备充分一方面,表现为活动组织准备充分,开学初的教学计划中就安排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运动会期间,根据校长的倡议,就初步制定了竞赛方案,5月5日召开了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会,讲明了竞赛的方案和组织活动的目的,对参赛教师进行了宣传和动员,5月6日各教研组推荐和报名,5月7日召开参赛选手会,下发讲课,说课的评价标准,由安校长向参赛教师讲明了教学设计和课后说课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应该避免的一些无效环节等。完善了竞赛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领导和区级学科带头人及区级教学能手为成员的评委会;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为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科考评小组;由学科骨干教师针对学科竞赛教学内容提前出了10分钟的随堂测试题;教导处印制了学生课堂满意率反馈问卷。每节课后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教导干事及时做出数据统计。另一方面,表现为参赛选手准备充分,参赛教师认真备课,细读文本,吃透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并能够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提前试讲,组内研讨,改进。接触学生,了解学情。(二)做得扎实参赛教师教风朴实,训练扎实。老师们大多能紧扣教材,把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落实在字,词,句,概念,计算上,不架空,不拔高。理解掌握运用,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语言,衣着仪表,朴实无华,大方得体。张文明老师,金一卓老师,李晓秀老师的精炼,简洁,规范的教学语言;郑海霞老师,樊杰老师,张庆玉老师的教学激情、调动学生参与、驾驭课堂的热情与自信;田海龙老师,包海涛老师,郝鑫老师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教材要求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自信,从容;董珊珊老师的沉稳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李红丽老师的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李娜老师的核心问题意识;张洋老师处理应激事件的冷静,沉着;张黎老师的品读文本的大胆尝试;马书光老师的缜密钻研意识,在基因问题的探究中注重引导学生推理;钱鹏老师的指向性明确的指导动作的口令,有活力和感染力;郑颖老师引领学生分组、创编、展示,新课程理念落实到位;李沫老师对黄岩岛问题上多媒体资料的整合,由视觉冲击而至理性思考的情境创设;孙胜军老师的清晰且具导引作用的板书;李长伟老师努力扑捉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切合点;刘春雨老师的诗歌鉴赏中的方法提炼;刘春丽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照应式的提问设计;刘景奎老师的沉稳与创新;每一位参赛教师都给评委和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评委们十分欣慰和高兴。二、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纵观23节课,不尽人意的方面还有很多,主要表现为:1、课堂教学目标不明。2、画龙不点睛,重点不突出,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3、小组合作流于形式。4、板书混乱,为了形式好看,而用不准确的词语来安排板书格式。5、对学生基本功训练不够,课堂教学测试得分率偏低。6、师生互动,交流的不够好,有的课堂学生满意率偏低。总之,本次竞赛活动,收获是主要的,不管是参赛教师,还是评委和听课教师,都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了一次较好的培训。对于课堂教学,我们常说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点燃,那么同样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不只在于一节课,更在于培养钻研的意识与兴趣。所以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一节好课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认真研课,磨课,“以学论教”,克服无效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竞赛课获得了奖项,需要思考的是,常态课这样上是否是完成教学任务,适应高考的最优化方式,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常态课能不能坚持这样上。我认为,有一些教师常态课上不到竞赛课的精彩程度,有一些教师的课适合参加竞赛,常态课即使能上到参赛课的程度,但未必适应学生发展和高考。一句话,开展活动,只是展示给大家研磨的样本和载体,引起我们思考,关注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而不是一蹴(cu)而就,树立“模式”。“百花争艳”,“百家争鸣”达到共同提高是我们组织活动的最终目的。所以,获奖的教师再接再厉,没获奖的教师刻苦自励,参与就是赢家,努力就是一种胜利的姿态。课堂教学的真正评价者不是评委而是你面对的学生。希望所有教师的课堂师生愉悦,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幸福教师。现公布本次竞赛活动的评选结果:理科组一等奖:张文明二等奖:李晓秀 李红丽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