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个构件的承载能力 稳定性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回顾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回顾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回顾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回顾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性及截面选择计算回顾4 6板件的稳定和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稳定的平衡结构的平衡不稳定的平衡因失稳而导致结构丧失承载能力的事件 加拿大一大桥 苏联一锻压车间 美国一体育馆 等等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上海某大型厂房施工时倒塌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山东某厂房施工时倒塌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1 欧拉屈曲特点 在临界状态前结构保持初始平衡位置 达到临界状态时 结构从初始平衡位置过渡到无限临近的新平衡位置 此后变形进一步的加大 要求荷载增加 结构平衡形式的转移 平衡状态出现分岔 因此称为平衡分枝 这类稳定称为第一类失稳或者欧拉屈曲 相应的荷载称为屈曲荷载 平衡分枝荷载或者欧拉临界荷载 举例 直杆轴心受压屈曲 一 失稳的类别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2 极值型失稳特点 没有平衡分岔现象 随着荷载增加 结构变形增加 而且越来越快 直到结构不能承受增加的外荷载 此时荷载达到极限值 这类稳定问题称为第二类稳定或压溃 相应的荷载称为失稳极限荷载或压溃荷载 举例 压弯构件受压失稳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3 屈曲后极值型失稳特点 在开始时有平衡分岔现象 即结构屈曲后并不立即破坏 还有比较显著的屈曲后强度 因此能继续承受荷载增加 直到出现极值型失稳 举例 薄壁钢构件中受压翼缘板和腹板的失稳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4 有限干扰型屈曲特点 结构屈曲后承载能力迅速下降 因此 结构如果有初始缺陷 在受载过程中就会不出现屈曲现象而直接进入承载力较低的极值型失稳 这类失稳也称为不稳定分岔屈曲 具有这类失稳类型的结构也称为缺陷敏感型结构 举例 承受轴向荷载的圆柱壳的失稳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5 跃越型失稳特点 结构由初始平衡位置突然跳跃到另一个平衡位置 在跳跃过程中出现很大位移 结构平衡位型出现巨大变化 举例 承受横向均布压力的圆球扁壳的失稳 扁壳失稳后跳跃到图中的虚线位置 并能继续承受大于失稳时的荷载值 但这点在实际工程中并无意义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杆的屈曲 板的屈曲 不稳定分岔屈曲 圆管压杆 跃越屈曲 铰接坦拱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屈曲的形式又可以分为三种 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弯扭曲屈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二 稳定的一阶 二阶分析 由经典的欧拉梁理论可知 由于则 大挠度理论 小挠度理论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二 稳定的一阶 二阶分析 一阶弯矩 二阶弯矩 将上式积分 并利用边界条件和 分别得到和 其中 且 由得到 欧拉临界荷载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欧拉临界荷载 当时 二阶位移 达到临界荷载时 构件的刚度退化为零 无法保持稳定平衡 失稳的本质是 压力使构件弯曲刚度减小 直至消失的过程 失稳是构件的整体行为 它的性质和个别截面强度破坏完全不同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三 稳定极限承载能力几何缺点 杆件的初弯曲 初偏心 初始不平度 缺陷力学缺陷 初应力和力学参数的不均匀性 残余应力 自相平衡 不影响截面的强度 截面的一部分提前屈服 刚度提前消失 降低稳定承载能力 几何缺陷 附加应力 刚度提前消失 降低稳定承载能力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三 稳定极限承载能力由于实际结构的失稳一般都呈弹塑性状态 截面的应力应变关系也是非线性的 所以求解结构的临界力比较困难 数值积分法或有限单元法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方法来解决 切线模量理论和折算模量理论 双模量理论 4 1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四 稳定问题的多样性 整体性和相关性多样性 1 失稳形式的多样性 弯曲失稳 扭转失稳 弯扭失稳2 失稳构件的多样性 轴心受压 受弯 压弯 受压板件整体性 不能孤立的去分析稳定问题 应考虑构件之间以及围护结构与承重结构之间的相互约束作用 相关性 不同失稳模式之间的耦合作用1 轴心受压构件的面外失稳表现为弯曲和扭转的相关屈曲2 局部屈曲和整体屈曲的相关性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前面介绍的轴心压杆屈曲都是针对理想的直杆 并承受绝对沿轴心的压力 又毫无初始应力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的 实际的压杆和理想的压杆不一样 不可避免的存在初始缺陷 这些缺陷有力学缺陷和几何缺陷两种 力学缺陷 残余应力 截面各部分屈服点不一致几何缺陷 初弯曲 加载初偏心其中对压杆弯曲失稳影响最大的是残余应力 初弯曲 初偏心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钢材小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 理想的弹塑性曲线 压杆临界应力与长细比的关系曲线 柱子曲线 当时 为欧拉曲线 当时 则由屈服条件控制 为一水平线 残余应力的影响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 焊接时的不均匀加热和不均匀冷却 型钢热轧后的不均匀冷却 板边缘经火焰切割后的热塑性收缩 板件经冷校正产生的塑性变形残余应力的分类 纵向残余应力 横向残余应力 绝对值很小 对杆件的承载力甚微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残余应力使构件的刚度降低 但不同的残余应力分布 影响程度也不同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从短柱段看残余应力对压杆的影响 截面的平均应力大于时 柱处于弹塑性阶段 只能由截面的弹性区来抵抗弯矩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此时 全截面惯性矩应该用弹性区截面的惯性矩来代替 这时临界应力为 相应的临界应力为 引入 需要注意的是 残余应力对两个主轴的临界应力影响并不相同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对y y轴屈曲时 对x x轴屈曲时 可见 残余应力对弱轴的影响比对强轴的影响严重的多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由截面的平衡条件可得 由三角形相似关系得则 再有 因此 由平衡条件有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联合求解可得到长细比或相对应的或 可以画成下面的无量纲曲线 正则化长细比 可以用于不同钢号的构件 结论 残余应力使得构件的刚度降低 从而降低了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2 初弯曲对整体稳定的影响 制造和安装距离杆端x处 具有初弯曲为在压力作用下 杆的平衡微分方程为 解方程得杆的挠度曲线方程为 其中 杆的中央挠度为 可见 当压力达到杆的欧拉值时 对于有不同初弯曲的压杆 均无限大 即杆发生屈曲 见课本图4 11 两端铰支的具有初弯曲的弹性轴心压杆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具有上述初弯曲的压杆的截面开始屈服的条件是 该式可以作为确定格构式轴心压杆和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压杆的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 以截面受压最大纤维屈服为标志 我国钢结构规范规定 压杆初弯曲的取值为杆长的1 1000 冷弯薄壁型钢技术规范规定为1 750 引进符号则有 其中 为相对初弯曲 是截面的核心距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将代入 得杆件越细长 值大而小 初弯曲的不利影响越大 值越大 初弯曲不利影响越大 结论 杆件的初弯曲使得杆件的整体稳定承载能力下降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3 初偏心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杆件尺寸偏差和安装误差弹性工作状态下的微分方程为 引入得 解此方程得杆长中点的挠度表达式为 画出压力 挠度曲线 可见初偏心影响与初弯曲类似 初弯曲对中等长细比的杆件影响较大 初偏心的数值一般较小 除了对短杆有明显的影响以外 杆件越长 影响越小 两端均有最不利相同初偏心距e0的铰支柱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4 杆端约束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杆端的约束条件 用等效的计算长度来代替杆的几何长度 取从而把它简化为两端铰接的杆 其中称为计算长度系数 相应的杆件临界力是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4 杆端约束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约束越强 越小 在弹塑性阶段失稳的轴心压杆 杆端约束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杆的连接条件 杆的长度 残余应力的分布和数值 以及杆的初弯曲 约束程度越高 杆的承载能力越高 如何在设计中考虑约束的有利影响是当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课题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5 轴心受力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 弯曲屈曲 中央截面边缘纤维开始屈服 极限承载能力 极值点屈曲 分岔屈曲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为保证轴压构件不会发生整体失稳应满足 即 可见稳定计算关键是求 亦即求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1 理想轴心压杆的临界应力 只适用于弹性阶段 2 实际轴心压杆的临界应力实际杆件总有缺陷 如残余应力 初偏心 初弯曲等 实际压杆的工作情况是 压力增大 侧移增加 曲线顶点对应压杆稳定极限承载力Nu Nu的数值受初弯曲 初偏心 残余应力 材料不均匀程度等因素影响 不再是的唯一函数 而是一个随机变量 1 GB50017 2003规范采用的柱子曲线 所谓柱子曲线指压杆失稳时的临界应力与长细比间的关系曲线 基本假定 1 初弯曲v0 2 残余应力选用13种形式3 假定材料为理想弹塑性 残余应力沿杆长各截面分布相同4 按两端铰接计算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从200多条曲线中选出有代表性的96条曲线进行分类 合并 3类 得到实用柱子曲线 厚板为第4类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2 截面类型的划分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实腹式轴心受压柱整体稳定计算的实用公式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根据截面的类型和构件的长细比查表获取 两个方向比较 取较小值代入公式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例题4 2作业 P165 4 10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思考题1 简述影响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的因素及影响的方式 2 简述引入轴心受压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的原因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十字形截面 因其没有强 弱轴之分 并且扇性惯性矩零 所以扭转屈曲临界力低于弯曲屈曲临界力 通过公式推导发现 只要局部稳定有保证 就不会出现扭转失稳问题 因此规范规定对于双轴对称十字形截面 其 x或 y不得小于5 07b t 其中b t为悬伸板件宽厚比 工字形和H形截面 无论是热轧或是焊接 都是绕弱轴弯曲屈曲的临界力低于扭转屈曲临界力 4 2 6轴心受压构件的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失稳时必然呈弯扭屈曲 其原因形心和剪切中心不重合 规范规定 对于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的整体稳定的校核 要采用换算长细比 由换算长细比求得相应的稳定系数 再由 4 23 式进行整体稳定性校核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对双板T形和槽形截面 单轴对称截面 进行弯扭分析后 认为绕对称轴 设为x轴 的稳定应取考虑扭转效应的换算长细比来代替原先的长细比 单角钢截面和双角钢组合T形截面绕对称轴的换算长细比的简化计算公式 将在下册结合桁架进行介绍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截面无对称轴的构件 不等边角钢 总是发生弯扭屈曲 其临界荷载总是既低于相应的弯曲屈曲临界荷载 又低于扭转屈曲临界荷载 所以没有对称轴的截面比单轴对称截面的稳定性能更差 一般不宜用作轴心压杆 4 2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与那些因素有关 构件的几何形状与尺寸 影响屈曲形式 而屈曲形式对构件的稳定承载力有直接关系 杆端约束程度 约束程度愈高 则承载力愈高 钢材的强度 构件在弹性阶段屈曲时与强度无关 而在弹塑性阶段屈曲时 强度高的构件比强度低的构件临界力要高 残余应力 初弯曲 初偏心 残余应力的分布位置和大小对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影响很大 初弯曲和初偏心对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影响本质是相同的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截面选择原则 1 截面面积的分布应尽量开展 以增加截面的惯性矩和回转半径 提高它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2 等稳定性 使两个主轴方向的稳定系数 长细比 大致相等 3 便于与其他构件进行连接 4 尽可能构造简单 制造省工 取材方便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常用的截面形式及特点 角钢 单角钢截面适用于塔架 桅杆结构 起重机臂杆以及轻型桁架中受力较小的腹杆 双角钢能满足等稳定性的要求 常用于由节点板连接杆件的平面桁架 热轧普通工字钢 制造省工 但两个主轴方向的回转半径差别较大 适用于两个主轴方向计算长度相差较大的情况 如 工作平台柱 轧制H型钢 面积分布较合理 制造简单 生产量少 轴压构件宜采用宽翼缘 焊接工字形 在工厂制造 利用自动焊焊接所需的尺寸 其腹板按局部稳定的要求作得很薄以节省钢材 应用十分广泛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常用的截面形式及特点 十字形截面 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回转半径是相同的 对于重型中心受压柱 当两个方向的计算长度相同时 这种截面较为有利 在高层钢结构中应用广泛 但要保证不发生抗扭屈曲 圆管截面轴心压杆的承载能力较高 但是轧制钢管取材不易 应用不多 焊接圆管压杆用于海洋平台结构 因其腐蚀面小又可作成封闭构件 比较经济合理 方管或由钢板焊成的箱形截面 因其承载能力和刚度都较大 虽然和其他构件连接构造相对复杂些 但可用作轻型或高大的承重支柱 二 设计步骤已知条件 钢材强度f 轴力N 计算长度l0 截面类型1 确定截面形式 假定长细比 2 按假定的 根据截面分类和钢号可查表得稳定系数3 计算所需面积 4 求所需截面回转半径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若算得的以及 相对较小 可以在热轧型钢截面选择表中直接查找相应的型号 反之 则要通过下面的方法 通过计算 设计所需的焊接组合截面尺寸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5 由回转半径与截面尺寸的关系 见附表14 P339 确定所需截面轮廓尺寸 6 由求出的A h b再考虑构造要求 局部稳定和钢材规格等初选截面尺寸 由A 2bt h 2t tw令tw 0 4 1 0 t可求出t和tw 7 对所选截面进行验算 1 强度 2 刚度 3 整体稳定 4 局部稳定 翼缘宽厚比 腹板高厚比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4 3 1实腹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例题4 4 4 5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4 3 2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工程上许多柱子压力不大 但很高 为取得较大的稳定承载力 尽可能使截面向外扩展些 这时候就要采用格构柱 1 常见的格构式截面形式 由肢件和缀材 缀条和缀板 组成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2 格构式柱的形式 实轴 y y 虚轴 x x 3 轴心受压格构柱设计的主要内容选择截面整体稳定实轴虚轴单肢验算 分肢稳定和强度 缀条 缀板及连接计算4 整体稳定设计 1 绕实轴的稳定同实腹式轴压构件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2 绕虚轴稳定 绕虚轴的整体稳定临界力比相同长细比的实腹式构件低 轴心受压构件弯曲时 截面上存在弯矩和剪力 实腹式构件抗剪刚度比较大 产生的剪切变形较小 可以忽略 格构式构件绕实轴弯曲的情况与实腹式相同 但 是绕虚轴弯曲时 剪力由比较柔弱的缀材承担 剪切变形较大 构件的附加侧向变形对临界应力的降低是不能忽略的 在实际设计中 对虚轴失稳的计算 常以加大长细比的方法来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钢结构设计规范对缀条柱和缀板柱采用不同的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 缀条构件 整个构件的横截面毛面积 构件截面中垂直于x轴各斜缀条毛面截面面积之和 整个柱对虚轴的长细比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缀板构件 整个柱对虚轴的长细比 单肢对平行于虚轴的形心轴的长细比 单肢的计算长度 当缀板用焊接连接时 取缀板间净距 当缀板用螺栓连接时 取缀板边缘螺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3 杆件的截面选择 按实轴稳定要求选定两分肢截面尺寸 1 假定长细比 2 由计算所需截面面积A 3 求所需绕实轴截面回转半径 4 根据A 初选分肢的型钢规格 验算实轴整体稳定和刚度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5 按虚轴与实轴等稳原则确定肢间距c和截面高度h求缀条式 缀板式 6 由求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7 由 求两分肢尺寸c和h c为两肢形心间距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实际计算时 可采用简化的方法 通过算得的 近似查附表14 找出截面尺寸和回转半径之间的关系 从而求得截面的尺寸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4 格构式压杆的剪力 跨中最大挠度为 则任意一点挠度为任一点的弯矩为任一点的剪力为 截面边缘纤维达到屈服强度时有即令 并取 得 又有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在常用长细比范围内 值与长细比的关系不大 对Q235钢 可取为常数 k 85 因此轴心受压格构式柱平行与缀材面的剪力为 为按虚轴换算的长细比确定的整体稳定系数令 即得 规范 规定的最大剪力计算公式 设计中剪力沿长度方向取定值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1 缀条设计n 承受Vb的斜缀条数有了即可按轴压构件设计缀条 注意 缀条一般为单角钢 可能产生偏心 应对强度设计值f折减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2 缀板设计首先 由单肢长细比以及回转半径确定缀板间的净距 其次 缀板宽度约为肢间距的 同时定出缀板轴线间距离 再次 缀板厚度约为肢间距的 最后 要求验算缀板的线刚度之和不得小于柱分肢线刚度的6倍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缀板焊缝设计 相当于多层刚架验算角焊缝是否满足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单肢稳定验算 N1 单肢压力A1 单肢截面面积 单肢计算长度 分肢最小截面回转半径当满足下列条件时 不用验算分肢稳定 对缀条柱 对缀板柱 且40 4 3实腹式柱和格构式柱的截面选择计算 例题4 6作业 P166 4 13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一 梁整体稳定的设计原理当梁上荷载不大时 仅在垂直方向有位移 当荷载加到一定值时 梁有侧向位移产生并伴随扭转 梁从平面弯曲状态转变为弯曲扭转屈曲状态的现象称为整体失稳 也称弯扭失稳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1 临界弯矩的计算根据弹性稳定理论 纯弯条件下的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简支梁的Mcr的计算公式为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根据弹性稳定理论 在最大刚度平面内受弯的单轴对称截面简支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Mcr普通式为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2 影响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1 截面刚度侧向抗弯刚度EIy 抗扭刚度GIt越大 则Mcr越大 2 计算长度减少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l1 可提高Mcr 3 荷载性质梁受纯弯曲时 弯矩图为矩形 跨中截面M达Mcr 附近截面对它的约束减小 Mcr最小 当跨中点受集中荷载作用 梁弯矩变化大 约束作用大 Mcr最大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4 荷载位置荷载作用于上翼缘 梁发生扭转 作用荷载会加剧扭转发展 而作用于下翼缘时 则有减缓截面扭转作用 5 加强受压上翼缘刚度 对梁的整体稳定有利6 支承情况梁支承对位移的约束程度越大 则临界弯矩越大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3 整体稳定系数的计算 1 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简支梁纯弯状态下 4 47 式可以改写为 为了简化计算 引入并取 代入上式则有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由前面的分析 取代入得 为了应用于不同牌号的钢材 公式修正为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简支梁的一般情况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1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可不计算梁的整体稳定1 有铺板 砼板 钢板 密铺在梁的受压翼缘上并与其牢固相连 能阻止梁受压翼缘侧向位移 2 H型钢或工字形截面简支梁受压翼缘自由长度l1与宽度b1之比不超过表4 7规定数值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3 箱形截面简支梁满足下列要求 可不计算其整体稳定性 且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需要说明的是 工程设计中 梁的整体稳定一般通过铺板或支撑来保证 需要验算的情况并不多 上述的公式主要用于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计算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3 规范稳定计算公式 4 4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例题4 7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一 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失稳现象对构件侧向有足够支承的压弯构件 在轴线压力N和弯矩M的共同作用下 可能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发生整体的弯曲失稳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二 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弹性性能平衡方程为 等弯矩作用的压弯构件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对于弹性压杆 以边缘纤维屈服为准则 考虑构件缺陷后 截面的最大应力应该满足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 当M 0时 代入上式 有 用来考虑构件初始缺陷的等效偏心距 可以直接用于计算冷弯薄壁型钢压弯构件或格构式柱绕虚轴弯曲的面内整体稳定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三 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计算的实用公式考虑截面的塑性发展 对公式 4 75 修正得上式适用于截面受压区屈服的情况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四 规范关于取值规定1 弯矩作用平面内有侧移的框架柱及悬臂构件2 弯矩作用平面内无侧移构件 框架柱及两端支承构件 1 无横向荷载作用时构件无反弯点时取同号 有反弯点时取异号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2 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作用时 3 无端弯矩 但有横向荷载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五 单轴对称截面 加强受压翼缘时除按式 4 85 计算平面内整体稳定外 尚应对较小翼缘进行下列计算 弯矩效应比较大时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 例题4 8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绕y轴的弯曲平衡 绕z轴的扭矩平衡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 例题4 9 4 10 例题4 11 作业 P1674 20 4 5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及截面选择计算 格构式压弯构件的设计 不作要求 4 6板件的稳定 一 均匀受压板件的屈曲现象局部失稳 在一定的压应力 剪应力作用下 板件 腹板或受压翼缘 有可能偏离其正常位置而形成波形屈曲 二 薄板的临界荷载1 单向均匀受压板件的临界应力由薄板弹性稳定理论 1 板件屈曲后任一点的挠度 其解可用双重三角级数表示 2 m n分别为x向 y向屈曲半波数 边界条件 x 0 x a y 0 y b时w 0 挠度 Mx 0My 0把 2 代入 1 式 并注意n 1时 N为最小临界力Ncr 令 稳定系数 则 把代入得 板的弹性屈曲应力 板稳定系数k与板长宽比a b有关 与x向半波数有关可见 当a b 时 出现一个半波 a b 时 出现两个半波当a b m时 有最小屈曲系数kmin 4 2 不同情况的临界应力 以上均为弹性分析结果 实际板件应考虑支承条件变化和板的弹塑性性能等 实际使用时 这些因素往往采用近似法考虑 1 非弹性性能 以代替上式中的E 2 支承条件以考虑弹性嵌固作用如 当腹板受纯弯时 1 6当腹板受剪时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产品脱酶脱酶处理工艺流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稻谷蛋白质含量测定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马匹饲养记录管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药合剂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6月浙江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运球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银行资管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职工测试题及答案
- 电气专业试题及答案
- 农林专业试题及答案
- 宠物经济下的宠物食品包装创新研究报告:2025年市场潜力分析
- 临床基于MDT平台下的“5A”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中应用
- 蜂蛰伤的治疗指南讲课件
- GB/T 18666-2014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
- 坏死性筋膜炎49390课件
- JT∕T 651-2022 牵引杆挂车转盘
- 某公司项目启动会(38张)课件
-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
- DB13(J)∕T 269-2018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建设技术标准
-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
- 临床营养支持小组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