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562例产妇心理状况分析.doc_第1页
分娩期562例产妇心理状况分析.doc_第2页
分娩期562例产妇心理状况分析.doc_第3页
分娩期562例产妇心理状况分析.doc_第4页
分娩期562例产妇心理状况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娩期562例产妇心理状况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产妇分娩期心理特点,做好产时产妇心理保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对住院分娩产妇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全过程的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中有69.9%产妇充满喜悦与自信,小部分产妇出现焦虑或抑郁。结论产时心理保健对于提高产妇对分娩应激的应对,对促进自然分娩、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分娩期;产妇心理;分析 The study of mental states of 562 primiparae during the delivery HAN Xia (Dep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People.s Hospital of Taian,Taian 27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ity character of the primiparae ,so as to bring mentality care into effect and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Methods:562 healthy primiparae were selected randomly, whose mental states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questionnaire during the delivery course . Results:Among the whole, 69.9% were glad and self-confident, only small part occurred anxious or depression .Conclusion:Mentality care during delivery is important, which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replying stress, speed nature delivery and enhance vagina delivery security. Key words: delivery; primiparae mentality; study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产妇的心理保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妊娠时期是孕妇情绪和躯体承受多种应激的重要时期,分娩往往构成重大的应激事件,尤其对初产妇,而焦虑和抑郁是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反应。为了解初产妇分娩前后情绪变化情况,为初产妇女的围生产期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对2004.12005.12我院住院产妇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对来本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600份,收回562份,均为有效调查。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27.62.7岁,均无妊娠并发症。 1.2 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调查表,基本项目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产史、分娩心理准备、分娩时医务人员的态度、分娩后周围人给予的帮助、分娩方式、婴儿的健康状况、对新生儿性别的态度、家庭收入、夫妻关系等。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见表1。表1 调查结果 注:与高中以上文化比较,*P0.05;与其他型性格比较,*P0.01;与家庭关系和睦比较,*P0.01。 2.1 抑郁发生率 562例产妇发生抑郁169例(30.1%),其中轻度109例(81.9%)、中度49例(12.5%)、重度11例(4.6%)。 2.2 文化程度与抑郁的关系 303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发生抑郁为78例,259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发生抑郁91例,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抑郁与性格的关系 272例A型性格发生抑郁103例,发生率为37.87%,其他型性格发生抑郁66例,抑郁发生率为22.60%(且多为轻度),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家庭关系与抑郁的关系 449例家庭关系和睦产妇发生抑郁97例,而113例家庭关系不融洽的产妇抑郁发生72例,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即将出生的小生命抱着期待、喜悦的心情;另一方面对即将来临的分娩感到忧虑和紧张1。0 Hara等2 及Mowbray等3把妊娠最后一个月和分娩后的第一个月描述成妇女的严重心理痛苦时期。从本调查结果来看,在住院期间69.9%产妇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与状态,而30.1%的产妇分娩期和产后存在着不同心理问题。 产妇在分娩期常见的不良心态:紧张、恐惧、易受不良暗示、怕宫缩疼痛、怕出血、孤独,这种心态直接影响分娩过程:1)主观上惧怕宫缩、抑制激素分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2) 焦虑、恐惧可以使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血氧分压降低,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缓,3)而宫缩乏力的结果最终可发展成产后出血。产妇经历重大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后,又承担起照顾新生儿的责任,此时更易产生大量的心理痛苦。本研究发现产后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心情压抑、情绪不稳、情感淡漠、易哭、厌食、疲倦、睡眠障碍;2)自我评价较低、对生活缺乏信心,自责、自暴自弃、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倾向;3)创造性思维受损,反应迟钝。本研究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3.1 产妇抑郁与文化程度 本研究结果提示,受教育程度低的产妇(259例),焦虑、抑郁发生率(35.1%,91/259)较高。在妊娠期间,社会角色即将发生转换,对年轻夫妻而言,这是新的挑战,他们将面临新的责任,所受教育可以帮助孕妇新角色的转换和过渡,理性对待妊娠分娩。另外,产妇抑郁还受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一般而言,学校教师及医护人员产时心理状态较好,焦虑者少见。 3.2 产妇抑郁与性格特征 研究提示,神经质孕妇具有焦虑特质,她们易暴露于负性事件,但是又缺乏较好的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较低,躯体不适多,产前情绪变化明显,这充分说明,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对产前情绪变化起着重要作用。A型性格产时强迫、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情况明显高于B型行为组和M型行为组,A型行为发生产时、产后抑郁较另外两组高。 3.3 产妇抑郁与家庭关系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主要从家庭成员身上获得,家庭成员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降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反应性,此时,家庭支持具有提供个体安全和降低神经内分泌唤醒水平的结构功能4。家庭经济收入高、社会支持利用度高的孕妇生活满意度高的,她们胎儿的胎动、胎心率加速及反应均较好。在分娩过程中,丈夫提供的支持可唤起产妇积极的反应,缓解其孤独、恐惧感;性格开朗、外向,人际关系和谐,使她们更易获得医护人员的关注。因此,改善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可降低妊娠带来的应激反应。 3.4 产妇抑郁与新生儿性别 本调查结果表明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抑郁的发生无明显关系,这提示新生儿性别不是产妇抑郁发生的直接原因。但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在我国部分人群中仍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因此,还不能说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抑郁毫无关系。 分娩过程虽然是一个自然的生物学过程,但其涉及的不仅仅是躯体或生理功能,还涉及到心理和社会功能。产妇的精神因素往往对分娩及产后出血有一定影响。而传统的医学模式只注重纯生物医学因素,而忽略了产妇心理因素对分娩结局的重要影响,所以进一步加强孕期的心理保健工作,针对每个孕妇的不同个性及心理状况提供不同的心理咨询及辅导,使其尽量保持心情舒畅;而产时更要注意关心,陪伴产妇,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以降低难产率及产后出血,使分娩正常、自然、健康的完成。【参考文献】 1 罗来敏,仇剑金,徐芬芬,等.产后抑郁发病因素的综合研究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1,22(3):161.2OHara MW, Zekoski EM, Phillipps Ll-l, et al. A controlled prospective study of postpartum mood disorders: comparison of childbearing and nonchildbearing womenJ. J Abnorm Psycho1,1990, 99: 3-15.3Mowbray CT, Oyserman D, Zemencuk JK,et aL. Motherhood for women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the postpartum periodJ. Am J 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