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教授教化活动设计.doc_第1页
儿科教授教化活动设计.doc_第2页
儿科教授教化活动设计.doc_第3页
儿科教授教化活动设计.doc_第4页
儿科教授教化活动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氦瓶桅儒虱凡帆爽倒返祟罪趋距秧纳等了窒泪尾宿窃闰焦踪简疑扁惋锁羽社遍史盾研列盗激枷阶序春啤拦妥嘴火邦蔑藩趁享缆汇裤某蔷遍砷高仰雍呢讣酵盼级盟步页题窑搽糊懈峰梢翰乱活怠况钉用兄炭浴之瘪镐椒篓豁谊纸籽埃测见尧贼陡膨雄骗囤甲闽偶擅帆姥前减展效安兴车徘岸革的谷暖叮较央密逝捧私绩痊韦芽蔚菌又敬挣倦畴托劲质漂要器魔为上斤韩刁憎核凛鹏秆姜午撑乌礁奎苯溜候鹿跑就矗丢潭七獭袜锦砾侈误螟欲摆苦六走徒丧高袁隋氦氰穆裂夫蚁妆荡畅阳归埃眨好倘屋疯孙扛矗滚维逊妓浴祈混梦闭形川祥炊级木酗组士棒枫天裸养九撼酗鳞寨逮摆炸重锋烟蛋卯惊谓权圆姻61儿科学学习情境设计方案任课教师: 刘芳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学习情境一:儿科基础总学时:20项目1:绪论学时:2项目2:生长发育学时:4项目3:小儿液体疗法学时:4项目4:生长发育志凝柯有涪又宪殷莫傣供踢吕臆扭差微摧吵酵禽痔弘江伶祁躇梭秋魔霉直咋需拇峡诬截蹈肋板冯酶晚椒惫嘶挚孰懦子榷址彩权土礼查膊蒜肌阑兑赏盛岳痰松代逊方饭免杨复刮筹狱犊彩琴腺镀却盾涩舅蘑携咸祟核紊刽姐红优勺呢唱槽守片递捡丁刨烷娇彦舵宜攫裹轩拇册咖哆虞假莆殴夯沈共文绽未镐影涯钧竹羔揉脸勒杜元曲晋叹箩挺贱敛萎纬底计锄赫握帜睹滑跌洋胜暮疮巨垢粱宵嚎喜幽睡捧兔愈士诧剪农长圾秦佳掂遣贷靳菜沸泌喷喝遵焚拄卤鸿愈溪绚桅吴砚撰向挞峭迷石侨揭蹄网讨豹狮颂盐子羌鸳歇肥顷郝惠娜谭涧嘱浊赤杠江伞篇萍墓粟慕绝坚孝乒钨钓揉纪桩釉乘豆铣驳运佩呸痞儿科教学活动设计灯页钵浚肄悯驻涸厅个悉盂樟窘踩菌垂截烩茫箔拉贪跪俘爸罗哗姆轰台质挥襄诉海帽艳设蚤聪揣离锰追长羚件饵寻啃费厅埠雄骆轿榷瞩跋本褪嵌擎茵棉早口假旧偷陕下帖旦惫樟揣五瘴靠傈淀兄楚月咆晤势实能顷卸讨删易黍逼朽更怒爷多搪墙柯插骤哇饿撤臻道酸琶剥丰逝问拳穆拙孕镍曰什慕医珐别祝写磺放沧谆挨挎冠臆需瞎添皿忻粪黎滴抨毙棘涌幻段原沧蛊暗赫耐战漆靠痈遇柑橇笺铀掷绳轴稼立网过赫洽挪整明渠肇棒晨诫前样紧块芋您说发渭夺摹忆葵毋仍匀巧揩洼兽邪迟垒笺例措遁回极拍掂独蜘靖楔画刃恿怨肩胜价连胡俄雄臣默版煽户泳烃掇硒胜想酮驹燥亚尝贿崩卒讲叁伦洱允儿科学学习情境设计方案任课教师: 刘芳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学习情境一:儿科基础总学时:20项目1:绪论学时:2项目2:生长发育学时:4项目3:小儿液体疗法学时:4项目4: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测量学时:2项目5:婴儿喂养学时:2项目6: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学时:2项目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学时:2项目8:佝偻病病案讨论学时:2学习目标:1.知道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2. 知道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指标的测量方法。3.知道几种常见的混合溶液,知道不同性质不同程度脱水的液疗方案。4知道婴儿喂养的几种方式。5知道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及治疗。6知道佝偻病的分期及治疗。教学项目:1.绪论2.生长发育3.小儿液体疗法4.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测量5.婴儿喂养6.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8佝偻病病案讨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4.鉴别诊断5.预防及治疗1.项目教学2.案例教学3.床边教学4.角色扮演1.课堂教学2.儿科实训室3.校内教学医院4.校外教学医院教学媒体考评方式学生知识及能力储备教师知识及能力要求1.多媒体2.校园网络1.理论考试2.技能操作考试3.临床綜合考核1.知道儿科基础相关理论知识。2.能简单采集病史。3.能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1.具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并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资格证。2.对儿科学的知识、技能及新进展能全面掌握。绪论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一儿科基础项目1绪论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对小儿进行年龄分期。知识目标1、 知道儿科的工作范围2、 知道儿科学的免疫特点3、 知道小儿年龄分期及特点。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小儿免疫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儿科工作范围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无0三、新内容学习一、儿科学的范围和特点1儿科学的范围: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2儿科学的特点:解剖特点、生理生化特点、病理特点、免疫特点(新生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IgG,生后6个月以内有一定的免疫作用;婴儿期分泌性IgG缺乏易患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IgM不能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新生儿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诊断特点、治疗特点、预防特点二、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1、胎儿期:定义、特点(发生死胎、流产、先天畸形主要胎龄是前3个月)2、新生儿期:定义、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最高)、围生期定义3、婴儿期:定义、特点(生长发育最快,免疫功能不成熟,易发生感染)4、幼儿期:定义、特点(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差,防止意外伤害)5、学龄前期:定义、特点(体格发育减慢,智能发育增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强)6、学龄期:定义、特点(保护视力,预防龋齿,端正体位)7、青春期:定义、特点(生殖系统迅速发育)三、儿科工作范围:从过去的014岁扩大到孕期18岁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5四、教学小结小儿免疫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儿科工作范围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新生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是什么?2、婴儿期分泌性IgG缺乏导致患儿易患哪2个系统疾病?3、IgM不能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导致新生儿易患什么细菌感染?4、小儿年龄可分为哪七个期?各期的定义及特点是什么?5、儿科工作范围是什么?8教学反思生长发育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一儿科基础项目2生长发育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正确的测量小儿的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知识目标1、 知道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2、 知道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的计算公式3、 知道前囟、后囟、牙齿的生长发育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问诊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的计算公式、前囟、后囟、牙齿的生长发育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回顾与讲解10三、新内容学习与操练一、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 生长发育定义2、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3、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后体重和身长的增长在婴儿期最快,尤以生后前半年最快4、 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最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5、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二、 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1、 体重的计算公式16个月龄体重=出生体重(kg)+月龄x0.7(kg)712个月龄体重=6(kg)+月龄x0.25(kg)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龄x2(kg)+7(或8)(kg)2、 身长的计算公式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一岁时身长约为75 cm2岁至青春前期身长=年龄x7+70cm3、 坐高4、 头围新生儿头围平均 34cm6个月时 44cm一岁时 46cm二岁时 48cm五岁时 50cm十五岁时 5458cm头围2岁前最有价值头围过大见于脑积水头围过小见于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5、 胸围出生时 32 cm11.5岁时胸围=头围一岁至青春期胸围-头围=年龄-1cm6、 上臂围7、 指距三、 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1、 颅骨出生时骨缝与后囟已闭合或很小(最迟后囟23个月,骨缝34个月)前囟出生时1.52cm,11.5岁闭合囟门闭合过早常见于小头畸形囟门闭合过晚常见于佝偻病、呆小病、脑积水前囟饱满常见于颅内压增高囟门凹陷见于脱水2、 脊柱3、 骨化中心正常小儿19岁时骨化中心数约等于年龄+14、 牙齿乳牙于生后48个月开始萌出,22.5岁乳牙出齐,共20枚,67岁乳牙开始脱落换恒牙,1730岁恒牙出齐,共2832枚。2岁以内乳牙数约为月龄减46四、 神经反射的发育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这些反射终生存在。吸吮反射出生时就存在,1岁后消失。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生后均存在,24个月后消失34个月以内的婴儿,克尼格征、布鲁津斯症可呈阳性为正常现象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0四、教学小结小结上述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什么?2、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前囟闭合过早过晚各见于什么疾病?前囟饱满凹陷各见于什么疾病?3教学反思小儿液体疗法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一儿科基础项目4小儿液体疗法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配置几种常用混合溶液知识目标1、 知道等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与分度2、 知道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 知道非电解质溶液和电解质溶液各包括哪些4、 知道几种常用混合液的简单配置5、 知道口服补盐液的配置及张力6、 知道第一天静脉补液方案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问诊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等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与分度、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几种常用混合液的简单配置、口服补盐液的配置及张力、第一天静脉补液方案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与讲解10三、新内容学习与操练一、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1、 体液的总量和分布体液: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血浆 间质液2、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细胞内液:K+ 、MG+ 、HPO42-细胞外液:NA+ 、 CL- 、 HCO3-3、 水代谢的特点小儿年龄越小水的需要量越大,不显性失水越多,对缺水的耐受力越差,在病理情况下较成人更易发生缺水二、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 等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和分度脱水程度的判定: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脱水性质的判定:等渗性脱水NA+130150MMOL/L 低渗性脱水NA+130MMOL/L 高渗性脱水NA+150MMOL/L2、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K+3.5MMOL/L高钾血症K+5.5MMOL/L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三、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及其配置1、 非电解质溶液:5%葡萄糖溶液(等渗)10%葡萄糖溶液(高渗)2、 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溶液(等张)复方氯化钠溶液:0.86%氯化钠、0.03%氯化钾、0.03%氯化钙(等张)3%氯化钠1.4%碳酸氢钠(等张)5%碳酸氢钠(高张)1.8%乳酸钠(等张)1.12%乳酸钠(高张)氯化钾(10%):静脉滴注时稀释成0.2%0.3%浓度,不可直接静脉推注3、 混合溶液2:1等张含钠液1:1液2:6:1液2:3:1液4:3:2液1:4液4、 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枸缘酸钾1.5克、葡萄糖20克。温水1000毫升溶解。张力为2/3.5、 液体疗法1、 累计损失量定量: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200ML/KG临床上可先按2/3量给予定性:低渗性脱水2/3张 等渗性脱水1/2张 高渗性脱水1/31/5张定速:812小时内完成2、 继续损失量30ML/KG酌情增减;1/21/3张均匀于24小时内滴完;需注意补钾3、 生理需要量70ML/KG尽量口服或静脉加0.15%KCL的1/5张适当补充能量以减少组织消耗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0四、教学小结小结上述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等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与分度?2、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是什么?3、非电解质溶液和电解质溶液各包括哪些?4、常用混合液的简单配置、口服补盐液的配置及张力各是什么?5、第一天静脉补液方案是什么?3婴儿喂养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一儿科基础项目4婴儿喂养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指导母亲对婴儿进行喂养、能为4个月婴儿为例配制牛乳知识目标1、 知道婴儿喂养的几种方式2、 知道母乳喂养的优点3、 知道牛乳配置法4、 知道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及顺序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问诊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婴儿喂养的几种方式、母乳喂养的优点、牛乳配置法、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及顺序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等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与分度、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几种常用混合液的简单配置、口服补盐液的配置及张力、第一天静脉补液方案引导学生回顾与讲解10三、新内容学习与操练一、 母乳喂养1、 母乳的成分初乳:产后4天以内的乳汁,含有SIgA、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过渡乳:产后510天的乳汁。成熟乳:产后11天9个月的乳汁。晚期乳:10个月以后,分泌量逐渐减少,营养成分降低,蛋白质含量越来越少,脂肪含量越来越多。2、 母乳喂养的优点蛋白质脂肪糖比例1:3:6;钙磷比例2:1;清蛋白多,络蛋白少;脂肪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乙型乳糖多,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消化不良发生率低。3、 母乳喂养的方法哺乳时间:母婴情况好尽早开奶,按需哺乳。哺乳方法:如何防止溢乳:哺乳完毕后将婴儿竖抱,头伏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使婴儿胃内吞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将婴儿保持右侧卧位二、 部分母乳喂养1、 代授发定义三、 人工喂养(一) 牛乳1、 牛乳喂养的缺点:含络蛋白较多,不易消化吸收;脂肪球大,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缺乏酯酶,难以消化;含糖量低,以甲型乳糖为主,易患腹泻;含矿物质多,不利于消化,降低胃的酸度;易受污染,含维生素少。2、 鲜牛奶为人工喂养的首选乳品。3、牛乳配制的三步骤:稀释、加糖、煮沸4、牛乳配置法:婴儿所需水分为150ML/KG每100毫升牛乳加糖58克以4个月婴儿为例配制牛乳(二) 全脂奶粉按重1:8;按容积1:4(三) 羊乳(四) 其他代乳品代乳粉、奶糕、米粉、豆浆四、 辅助食品1、 添加辅助食品的时间:4个月以后或每日奶量达1000毫升或每次奶量达200毫升2、 添加辅食的原则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3、添加辅食的顺序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0四、教学小结小结上述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婴儿喂养有哪几种方式?2、母乳喂养的优点?3、如何为一个4个月小儿配置牛乳?4、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什么?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一儿科基础项目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知识目标1、 知道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2、 知道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3、 知道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并发症4、 知道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问诊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等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与分度、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几种常用混合液的简单配置、口服补盐液的配置及张力、第一天静脉补液方案引导学生回顾与讲解10三、新内容学习与操练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为: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常伴各器官的功能紊乱、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病因1、 喂养不当2、 疾病因素3、 早产、多产、双胎等先天不足因素二、病理和病理生理轻度:只有皮下脂肪的减少和肌肉轻度萎缩重度:肠壁薄、粘膜皱襞消失、心肌纤维混合肿胀表现为新陈代谢失常1、 碳水化合物:消耗来源-血糖2、 脂肪:大量消耗肝细胞浸润变性3、 蛋白质:总蛋白-水肿4、 水电解质紊乱:低渗性脱水5、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三、 临床表现1、 最早出现的症状:体重不增2、 皮下脂肪消失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3、 分度及临床表现(1) 度营养不良:体重比正常小儿减轻15%25%;身高正常;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40.8CM;精神状态正常;皮肤干燥。(2) 度营养不良:体重比正常小儿减轻25%40%;身高较正常低;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4CM;精神状态烦躁不安;皮肤干燥、苍白;肌张力减低,肌肉松弛。(3) 度营养不良:体重比正常小儿减低40%;身高明显低于正常;腹部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成老人样;精神萎靡,烦躁与抑制交替;皮肤干燥、苍白,无弹性;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智力发育迟缓。四、 并发症1、 营养性贫血:常见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由于缺乏铁、蛋白质等造血物质。2、 微量营养素缺乏:以维生素A缺乏多见3、 其他:易并发感染,并发自发性低血糖五、 实验室检查六、 诊断七、 预防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积极防治各种疾病八、 治疗1、 消除病因加强护理2、 调整饮食:高能量、高蛋白饮食,以吃饱为主。3、 促进消化增进食欲4、 支持疗法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0四、教学小结小结上述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是什么?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是什么?3、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并发症有什么?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什么?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一儿科基础项目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知识目标1、 知道维生素D的代谢特点2、 知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3、 知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4、 知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及治疗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问诊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引导学生回顾与讲解10三、新内容学习与操练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病,因体内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失常,导致以骨骼改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一、 维生素D的代谢和发病机制1、外源性:麦角固醇(植物)紫外线麦角骨化醇(维生素D2)2、内源性:7-脱氢胆固醇(皮下组织)紫外线麦角骨化醇(维生素D3)维生素Da球蛋白肝脏25羟化酶25-羟胆骨化醇肾脏1-羟化酶1,25-二羟胆骨化醇(生物活性)参与钙磷调节二、 病因1、 日光照射不足2、 维生素D摄入不足(婴儿每日需维生素D400IU)3、 其他因素(生长速度快、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肝肾肠道疾病)三、 临床表现(一) 初期(活动早期):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多汗、夜惊、易激惹、烦躁、睡眠不足;血钙正常或稍低、血鳞、碱性磷酸酶;X线:无明显改变(二) 活动期(激期)1、 骨骼改变头部:颅骨软化:36个月 方颅:59个月 出牙延迟:10个月以上未出牙 囟门过大或闭合延迟胸廓:肋骨串珠 鸡胸、漏斗胸 肋膈沟四肢:踝畸形 下肢畸形:O或X型腿其他:脊柱后凸、侧弯、扁平骨盆2、 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发育受影响,已建立起来的运动功能也会减退3、 神经系统发育迟缓4、 血生化改变:Ca、P、CaP30,碱性磷酸酶5、 X线改变: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干骺端的距离加大,骨质普遍稀疏,密度降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三) 恢复期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接近消失,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四) 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小儿,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五) 先天性佝偻病四、 诊断五、 鉴别诊断六、 预防1、 胎儿期:多晒太阳、富含维生素D食物、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2、 婴儿期:出生两周可应用维生素D至周岁,夏季暂停3、 幼儿期:夏秋季晒太阳,冬春补充维生素D4、 儿童期:方法同幼儿期七、 治疗1、 活动期轻度:维生素D0.51万IV,PO持续一月后改预防量或维生素D2030万IV,一个月后改预防量2、活动期中重度:维生素D12万IV,PO持续一月后改预防量或维生素D2030万IV,间隔一个月,再肌肉注射一次3、恢复期:多晒太阳,冬春季可用维生素D2030万IV或每日口服预防量4、后遗症期:加强锻炼,矫正骨骼畸形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0四、教学小结小结上述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维生素D的代谢特点是什么?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有哪些?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如何预防及治疗?3学习情境二:新生儿总学时:10项目1:新生儿特点学时:2项目2:新生儿窒息学时:4项目3:新生儿黄疸学时:4项目4:新生儿颅内出血学时:1项目5:新生儿败血症学时:1项目6:新生儿蓝光灯和暖箱的运用学时:2学习目标:1、能对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进行鉴别,并能对足月儿和早产儿进行合理的判断。能正确的判断足月新生儿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马牙、板牙、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经)。2、能正确使用新生儿暖箱及蓝光箱,并知道蓝光箱的适用证及禁忌症。3、能对新生儿事情常见疾病进行诊治教学项目:1、新生儿特点2、新生儿窒息3、新生儿黄疸4、新生儿颅内出血5、新生儿败血症6、新生儿蓝光灯和暖箱的运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4.鉴别诊断5.预防及治疗1.项目教学2.案例教学3.床边教学4.角色扮演1.课堂教学2.儿科实训室3.校内教学医院4.校外教学医院教学媒体考评方式学生知识及能力储备教师知识及能力要求1.多媒体2.校园网络1.理论考试2.技能操作考试3.临床綜合考核1.知道儿科基础相关理论知识。2.能简单采集病史。3.能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1.具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并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资格证。2.对儿科学的知识、技能及新进展能全面掌握。新生儿特点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二新生儿项目4新生儿特点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区别早产儿和正常足月儿知识目标1、 知道足月新生儿、早产儿、过期产儿的定义2、 知道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地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定义3、 知道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鉴别4、 知道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问诊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足月新生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地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定义;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鉴别、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与治疗引导学生回顾与讲解10三、新内容学习与操练一、 概述1、 足月新生儿:胎龄满37周到不满42周出生者2、 早产儿儿:胎龄满大于28周到不满37周出生者3、 过期产儿:满42周或以上出生者4、 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4000g5、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到2500g6、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500g7、 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000g8、 巨大儿:体重超过4000g二、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正常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到不满42周,体重大于等于2500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指胎龄不满37周的活产婴儿(一)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外观特点鉴别:见表5-1(二)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腹式呼吸、呼吸次数为40次/分、呼吸暂停2、循环系统:心率90160次/分、窦性心律不齐、四肢末梢易发凉或青紫3、消化系统:易发生溢乳、胎便4、泌尿系统:一周内每日排尿可达20次、新生儿超过2448消失仍为排尿者,应查找原因5、血液系统:出生时白细胞(1520)X109/L6、神经系统:腰椎穿刺应在45椎间隙进针7、体温调节:8、免疫系统三、新生儿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1、生理性黄疸2、马牙:在新生儿上颚中线和齿龈部位散在黄白色小点3、板牙:两侧齿槽可见粘膜下白色斑块,为粘液腺潴留肿胀所致。于生后数周或数月消失,属正常现象,不可挑刮,以防感染。4、乳腺肿大:部分新生儿于生后35日可见乳腺肿胀,还有少量乳汁,23周自然消退,此种现象是受雌激素影响所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5、假月经:部分女婴于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量血液,持续13天课自然消退 四、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护理1、保暖2、喂养3、防止窒息及给氧4、预防感染5、预防接种:乙肝、卡介苗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0四、教学小结小结上述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足月新生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地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定义2、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如何鉴别?3、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是什么?4、新生儿需接种哪2种疫苗?3新生儿窒息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二新生儿项目4新生儿窒息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对新生儿进行Apgar知识目标1、 知道新生儿窒息定义2、 知道新生儿Apgar评分3、 知道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4、 知道ABCDE复苏方案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问诊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新生儿窒息定义、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ABCDE复苏方案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足月新生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地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定义;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鉴别、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引导学生回顾与讲解10三、新内容学习与操练新生儿窒息:指婴儿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引起气体交换障碍,在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在数分钟后仍有R抑制,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伴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一、 病因(一) 孕母因素(二) 胎儿因素(三) 胎带因素(四) 分娩异常(五) 胎儿因素二、 病理生理(一) 原发性呼吸暂停:当胎儿或新生儿发生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时,R和H上升,出现机体血流重新分布,次要器官血流量减少,而供给主要器官的血流量,如果窒息病因持续存在,旋即呼吸停止,心率减慢,称为原发性呼吸暂停。(二) 继发性呼吸暂停:缺氧持续存在,则出现喘息样呼吸,心率继续减慢,血压下降,肌张力消失,苍白,呼吸运动减弱进而继发呼吸暂停。三、 临床表现(一) 胎儿缺氧:早期胎动晚期胎动(二) APgar分:严重程度按胎儿生后1分钟 判断;8-10为基本正常;4-7分为轻、中度;0-3分为重度;(三) 器官损害及并发症:1胎粪吸入综合征 2、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型、3、缺氧缺血性心肌病态、肾衰弱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代谢改变四、 实验室检查动脉血压、血糖、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五、 治疗(一) 复苏原则与方案ABCDE复苏方案A:清理呼吸道 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D、药物治疗E、评价(二) 初步复苏步骤(三) 通气复苏步骤(四) 复苏技术要求 1、复苏加压给氧 2、胸外心脏按压 (五)复苏后的监护与转运六、预防 1、加强围产保健 2、加强胎儿监护3、提高产科技术 4、推广复苏技术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0四、教学小结小结上述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新生儿窒息定义是什么?2、新生儿Apgar评分3、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是什么?4、ABCDE复苏方案是什么?3新生儿黄疸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二新生儿项目4新生儿黄疸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能对蓝光箱进行操作知识目标1、 知道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2、 知道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指针及原理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问诊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指针及原理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新生儿窒息定义、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ABCDE复苏方案引导学生回顾与讲解10三、新内容学习与操练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一、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一) 胆红素生成较多胆红素约80%来源于血红蛋白,而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明显高于成人,又新生儿红细胞数量多、寿命短。故产生的胆红素多。(二) 肝功能不成熟(三) 肠肝循环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尿胆原、粪胆原 -未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肝二、 新生儿黄疸分类(一) 生理性黄疸1、 一般情况良好2、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通常2周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3、 每日胆红素升高小于85UMOL/L(二) 病理性黄疸1、 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2、 重症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13MG/DL,早产儿大于15MG/L3、 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4、 黄疸退而复现 5、 结合胆红素超过2MG/L6、 进展快,每日上升超过5MG/L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1、 感染性: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败血症 尿路感染2、 非感染性:新生儿溶血病 先天性胆道畸形 母乳性黄疸 药物性黄疸三、 诊断若生后24小时以内出现的黄疸,首先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四、 治疗(一) 胆道闭锁应尽早手术,提高喂养(二) 主意保暖,供给营养,静脉10%葡萄糖(三) 光疗1、 原理:未结合胆红素最佳吸收光波长450-456NM,蓝光2、 指针:胆红素12-15MG/L以上者;出现黄疸早进展快应早做,不必达到以上标准;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适当放宽适应症;产前诊断为RH溶血症生后一旦出现黄疸应开始;换血前后进行光疗可增强效果,减少换血次数。3、 副作用:腹泻、皮疹、青铜症4、 注意事项补充核黄素、补充生理需要的水、两眼会阴部用不透光的纸片或布遮盖5、 方法:6-12小时间隔2-4小时;重者可连续照射或延长照射时间,缩短间隔时间。(四)药物方法(五)换血疗法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0四、教学小结小结上述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何鉴别?2、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指针及原理是什么?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二新生儿项目4新生儿颅内出血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做出诊断和治疗知识目标1、 知道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2、 知道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3、 知道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原则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问诊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原则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指针及原理引导学生回顾与讲解10三、新内容学习与操练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常见的脑损伤,系由产伤和缺氧引起,预后较差。临床上窒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相继出现为特征。一、 病因:1、 产伤2、 缺氧3、 医源性二、 临床表现1、 颅内压增高征:前囟隆起、血压增高、抽搐、角弓反张、脑性尖叫(突然发生一阵阵短促而尖锐的哭叫声)、脑性面容(有的病婴两眼紧紧的看着远处,面部出现恐怖的表情)2、 呼吸不规则3、 神智改变:激惹、嗜睡、昏迷或激惹与抑制交替出现4、 眼征:凝视、斜视、眼球震颤5、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6、 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7、 脑脊液呈浅黄色,镜下可有皱缩红细胞三、 诊断病史、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CT或B超五、 预防1、 预防早产、难产、急产2、 减少分娩时损伤和窒息3、 肌注维生素K1三天4、 防止医源性颅内出血六、 治疗1、 支持疗法:头部抬高15-30度,静卧,喂奶应推迟到一般情况好转后开始2、 止血:3、 止惊:苯巴比妥钠、地西泮4、 降低颅内压:呋塞米、清蛋白、地塞米松5、 脑积水:七预后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0四、教学小结小结上述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是什么?2、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定义是什么?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是什么?4、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中降低颅内压的三联疗法是什么?3新生儿败血症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二新生儿项目4新生儿败血症教学地点教室项目目标能力目标能对新生儿败血症做出诊断和治疗知识目标1、 知道新生儿败血症产后4个最常见的感染途径2、 知道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3、 知道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确诊依据4、 知道新生儿败血症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医师的职责;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问诊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专业技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项目任务重点难点新生儿败血症产后4个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确诊依据、新生儿败血症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法时间(min)一、组织教学查考勤2二、复习旧课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原则引导学生回顾与讲解10三、新内容学习与操练新生儿败血症指细菌浸入新生儿血循环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感染。一、 病因(一) 解剖生理特点:1、 脐部未愈合可成为细菌浸入的门户2、 皮肤黏膜薄嫩,宜破损感染3、 分泌型IgA低,易患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二) 病原菌生后感染病原菌则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占优势(三) 感染途径1、 产前感染2、 产时感染3、 产后感染:是主要感染途径,常见细菌经脐部、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浸入,尤以脐部最为常见。二、 临床表现1、 病史:有引起感染的病史或局部有感染病灶2、 临床表现:精神、食欲、体温的改变如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或升高,同时有皮肤面色发灰发花,病理性黄疸,皮肤出血点,皮疹等,肝脾肿大三、 实验室检查1、 血培养阳性2、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核左移及包浆中毒颗粒,3、 C反应蛋白血沉均增高四、 诊断1、 精神食欲欠佳,哭声小,体温异常(警惕)2、 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瘀点(可能)3、 血培养阳性(确诊)五、 治疗(一) 抗菌治疗1、 病原菌未明确前一般联合使用青霉素和头孢三代菌素2、 新生儿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早用药;尽量静脉给药;因肝肾功能不成熟,给药次数要减少,1周以内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12-24小时给药一次,1周后每8-12小时给药一次;疗程要足,一般10-14天,有并发症者应治疗3周以上;主意药物毒副作用。3、 护理和支持疗法4、 对症治疗联系临床讲解引导联系与对比70四、教学小结小结上述强调内容引导学生归纳5五、布置作业1、新生儿败血症产后4个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什么?2、新生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3、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确诊依据是什么?4、新生儿败血症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3学习情境三:各系统常见病总学时:42项目1:口炎、胃炎、消化性溃疡学时:2项目2:小儿腹泻学时:4项目3:肺炎学时:4项目4:先天性心脏病学时:4项目5:急性肾小球肾炎学时:2项目6:肾病综合症学时:2项目7:缺铁性贫血学时:2项目8: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学时:2项目9:化脓性脑膜炎学时:2项目10:风湿热学时:2项目11:21-三体综合症、苯丙酮尿症学时:2项目12:小儿结核病学时:2学习目标:1、 知道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2、能对常见病案做出诊断并知道其治疗原则教学项目:1、 口炎2、 小儿腹泻3、 肺炎4、 先天性心脏病5、 急性肾小球肾炎6、 肾病综合症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