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素养养成方案九月季第3周方案B(含解析).docx_第1页
高三语文素养养成方案九月季第3周方案B(含解析).docx_第2页
高三语文素养养成方案九月季第3周方案B(含解析).docx_第3页
高三语文素养养成方案九月季第3周方案B(含解析).docx_第4页
高三语文素养养成方案九月季第3周方案B(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月季第3周方案B周三B方案成语巧记1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易错点】易误解为:田园生活。2果不其然:果然如此。【易错点】易误解为:结果不是这样或果然不是这样。3裹足不前: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易错点】易误解为:停滞不前。4海外奇谈: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易错点】易误解为:国外的奇谈怪论。5毫发不爽:形容细微之处都不会出差错。【易错点】易误解为:丝毫都不爽快,不舒服。文化积淀人的称谓特殊称谓2(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宋词写意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写意】试问闲愁都几许像一缕醉人的春风,像一颗耀眼的流星,你从我的眼前走过,你走过我的横塘袅袅婷婷,袅袅婷婷,你真个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你就是我心中的洛神呵,我只能、只能目送着你的倩影,你的倩影从我的横塘匆匆走过今夜,你解带宽衣时,不要惊异噢,那抖落在地叮当作响的,正是我的满腔热望、全心期许,还有一丝忧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今夜月光满满,星光灿灿,春光冉冉,你将和谁作伴,蹴鞠,戏虫,斗草?还是听曲,习文,荡秋千?你总是踽踽而来,你总是姗姗而往为什么不能让我听一声你的叹息,让我只能蹙眉扼腕,只能满腔狐疑?我真愿化作一缕春风,伴随你徜徉月桥,伫立花榭,倚凭栏槛,开启窗棂。噢,我也真愿意能够开启你那一颗寂寞的芳心!但良辰美景奈何天,而赏心乐事谁家院?天空,碧云缓缓流动;地上,临水的岸边香草轻轻地摇曳。只有我像一座石雕,望断云天,而“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我多希望啊,我多希望有一支江淹那样的五色彩笔,让我写出动人的诗句,写出感人的华章,写出我对你的思念,写出我对你的祝愿然而,那也不过是销魂词,断肠句,和不尽的愁绪试问我的闲愁都几许?正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古人行藏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格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进左谕德,日讲如故。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转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寻迁礼部尚书。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拊,祧仁宗。万历改元,穆宗升褙,复祧宣宗。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核。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宜拊享太庙。”亦寝不行。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月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节选自明史于慎行传)【注】升拊: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祧(tio):迁庙。【参考译文】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十七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为新举子举行的宴会上为他加冠,他以没得到父亲的许可而推辞了。隆庆二年(1568),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穆宗实录撰成,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他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诗词做成后,吩咐别人书写好,并详细地从实告诉了皇帝。皇帝很高兴,曾经大书“责难陈善”四个字赏赐给他,这在词林诗界传为盛事。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和朋友都躲避他,唯独于慎行前往探视。等到张居正服丧未满夺情出仕时,他与同官便上奏劝谏。吕调阳从中阻拦,没能递入宫中。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于慎行从容自如地回答“:正是因为您厚爱我的缘故。”张居正很不高兴。于慎行不久就称病回乡。张居正去世后,他出任原职。晋升左谕德,主持日讲如故。当时张居正已被追究论罪,侍郎丘木舜前往江陵抄家。于慎行致函给他,称张居正的母亲年老,诸位儿子在覆巢之下,颠沛流离值得同情,应该推及明主覆盖之恩,成全大臣曾经侍候皇上的情谊。话语极为诚恳真挚,当时的舆论也认为他是对的。他由侍讲学士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又转任左侍郎,改任吏部职,负责詹事府。不久,升任礼部尚书。于慎行明了典章制度,诸多大礼都是由他裁定。在此之前,嘉靖中期孝烈后升格祭祀于仁宗的宗庙。改换万历年号,穆宗升格祭祀于宣宗的宗庙。于慎行称不合礼节,撰写太庙祧迁考,称:“古代七庙制度,三座昭庙三座穆庙,与太祖庙合为七庙。刘歆、王肃一道将高祖、曾祖、祖父、自己以及五世、六世分为三昭三穆。兄弟相传皇位,就在同一祭堂不同的祭室,不能作为一世。我朝,成祖既然是世室,与太祖都是百世不变的,则从仁宗以下算,必然经历六世,此后三昭三穆才完备。孝宗与睿宗是兄弟,武宗与世宗是兄弟,昭穆相同,不应该各为一世。世宗升格祭祀,距离仁宗已有六世,不应该承祧仁宗。穆宗升格祭祀,应该承嗣仁宗,不应该在宣宗的宗庙。”他引用晋代、唐代、宋代的先例做依据,既言论分明,事情核实。事情虽然未能施行,有识之人佩服他知达礼仪。他又谏称“:南昌、寿春等十六个王,世系的次序相距久远,应该在别的陵园祭祀,不应该在太庙中祭祀。”也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上奏请求早日建立东宫,让嫡长子出宫接受讲读教育。到了冬季,又上奏请求。皇帝恼怒,一再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劝谏“:册立的事,由我部负责,我们不提,是罪过。希望皇帝迅速决定大计,将我放归乡里。”皇帝更加不高兴,责备他要挟皇帝,怀疑圣上,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山东的乡试,预先传说负责考试人的名字,事后果然如此。言官便弹劾礼部官员,于是礼部官员都停发俸禄。于慎行称罪请求退休。奏章接连呈上,皇帝终于答应了。在家居住十多年,朝廷内外屡次举荐,均不答复。万历三十三年(1605),才起用负责詹事府。他上奏推辞,皇帝又没有挽留他。在家住了二年,朝廷推举七人任内阁大臣,第一个就是于慎行。诏令加封他为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事务。他再三推辞没有被同意,才取道赴京。当时于慎行已经患病。到朝廷答谢,拜叩起身都不合礼仪,他上奏请罪。归乡卧病在家,于是草拟遗疏,请求皇帝亲近大臣,录用闲置的人才,补充言官。几天后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赠封太子太保,谥号文定。名句默写(2019届河北唐山高三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岳阳楼记中“_,_”两句写一个人身份不同、所处境遇不同,忧患的内容有别。2赤壁赋中,诗人在参悟了人生道理,与客人宴饮之后,“_,_”,反映出内心解脱后的安适与自在。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答案】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语段综合(2019届山东临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魔术这门艺术 ,让人百看不厌、 ,给人们带来悬疑和猜测。每一个魔术节目都包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能够让人领会到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引导人们智力的开发,甚至也会促进思考能力。在旧中国,艺人们大多没有文化,学、演魔术靠的是 。随着科学不断地进步,魔术也在相应发展,但是两者并非平行地增长。魔术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科学。魔术是科学的,但绝不等于科学,绝不是简单地搬用科学技术就能创新出优秀的现代魔术节目。魔术是门独特的艺术,它把科学的原理经过特殊思维给予化妆”处理后,再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就连科学家也看不出这些“化妆”后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真面目。()反之,就谈不上“魔术”二字了。相比中国杂技在全球所占据的领先地位,中国魔术还比较薄弱。中国魔术行业多年来在世界上相对落后,跟国外的相比,目前国内魔术在规模上还比较小,演技上也还没有国外一些魔术师表现得那么 。近年来,由于行业整体的大改革大发展以及各级文化部门领导的重视,中国魔术取得了很大提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 乐不思蜀 口传心授 挥洒自如B脍炙人口 流连忘返 言传身教 挥洒自如C雅俗共赏 乐不思蜀 言传身教 炉火纯青D雅俗共赏 流连忘返 口传心授 炉火纯青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每一个魔术节目都包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能引导人们智力的开发激发思考能力,甚至也会让人了解到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B每一个魔术节目都包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能指引人们智力的开发,激发思考能力,甚至也会让人领会到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C每一个魔术节目都包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能引导人们智力的开发,让人了解到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甚至也会激发思考能力。D每一个魔术节目都包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能让人了解到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促进思考能力甚至也会引导人们智力的开发。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隐蔽得越深、这种“化妆术”越高明,魔术的水平就越高。B这种“化妆术”越高明、科学技术隐蔽得越深,魔术的水平就越高。C科学技术隐蔽得越深,魔术的水平越高,表明这种“化妆术”越高明。D魔术的水平越高,科学技术隐蔽得越深,表明这种“化妆术”越高明。【答案】1D2A3B【解析】1第一空,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这里形容魔术能够被大家欣赏应用“雅俗共赏”。第二空,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含贬义。流连忘返:意思是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这里表达的是看魔术时不愿离开应用“流连忘返”。第三空,口传心授: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言传身教:指用言行影响、教导别人。这里表达用讲述和心中体悟来学习魔术应用“口传心授”。第四空,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炉火纯青: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的境完美的界或做事情达到纯熟的地步。这里形容演技应用“炉火纯青”。故选:D。2划线句子“每一个魔术节目都包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能够让人领会到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引导人们智力的开发,甚至也会促进思考能力”,错误是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和搭配不当。B项,“指引人们智力的开发”、“领会知识”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应是先引导人们智力的开发激发思考能力,再让人了解到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D项,语序不当,应是先引导人们智力的开发激发思考能力,再让人了解到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促过能力”搭配不当。故选A。3注意前后文内容衔接提示,根据括号前“就连科学家也看不出这些化妆后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真面目”,“化妆术”紧承前文的“化妆”;后文中“反之,就谈不上魔术二字了”“魔术的水平”与后文的“魔术”二字照应。故选B。诗歌鉴赏(2019届广东梅州高三总复习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科举举行的考试。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嫩凉”巧妙点题,突出题目中“秋试”之“秋”微凉、清爽的季节特点。B“春蚕食叶响回廊”句生动贴切描摹出考生奋笔疾书、考场庄严寂静的情形。C“又携书剑路茫茫”写廓之携书佩剑踏上前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隐含了担忧之情。D此词在意向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2本词下阙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答案】1C2此词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廓之参加科举应试的热情鼓励和美好祝福。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明年的今日,他必已金榜高中,青云直上,那时他会笑着回看世间还在为科举考试忙碌的举子,非常轻松愉悦。【解析】1C项,“写廓之携书佩剑踏上前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隐含了担忧之情”错误,从词中来看,词中“携书佩剑”展现的是儒雅、刚健、自信的形象,“路茫茫”是写廓之会踏上广阔辽远的应考之路,而不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整句流露出的是诗人的鼓励、赞赏之情,而不是“担忧之情”。故选C项。2诗歌标题是“送廓之秋试”,这是送别词,且是送对方去参加秋试,自然应是对对方的祝福和鼓励;词下阕最后两句说“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意思是“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明年今日”可见是词人的想象,“青云去”也作“青云上”,“青云直上”比喻人仕途顺遂,升迁很快,亦即官运亨通,迅速升到高位,词中是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文言文阅读(2019届广西百校高三毕业班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周虓字孟威。少有节操。州召为祭酒,后历位至西夷校尉,领梓潼太守。宁康初,苻坚将杨安寇梓潼,虓固守涪城,遣步骑数千,送母妻从汉水将抵江陵,为坚将朱肜邀而获之,虓遂降于安。坚欲以为尚书郎,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坚乃止。自是每入见坚,辄箕锯而坐,呼之为氐贼。坚不悦。属元会,威仪甚整,坚因谓虓曰:“晋家元会何如此?”虓攘袂厉声曰:“戎狄集聚,譬犹犬羊相群,何敢比天子!”及吕光征西域,坚出饯之,戎士二十万,旌旗数百里,又问虓曰:“朕众力何如?”虓曰:“戎狄已来,未之有也。”坚党以虓不逊,屡请除之。坚待之弥厚。虓乃密书与桓冲,说贼奸计。太元三年,虓潜至汉中,坚追得之。后又与坚兄子苞谋袭坚,事泄,坚引虓问其状,虓曰:“昔渐离、豫让,燕、智之微臣,犹漆身吞炭,不忘忠节。况虓世荷晋恩,岂敢忘也。生为晋臣,死为晋鬼,复何问乎!”坚曰:“今杀之,适成其名矣。”遂笞之,徙于太原。虓竟以病卒于太原。其子兴迎致其丧,冠军将军谢玄亲临哭之,因上疏曰:“臣闻旌善表功,崇义明节,所以振扬声教,垂美后世。故西夷校尉、梓潼太守周虓,执心忠烈,厉节寇庭。伏愿圣朝追其志心,表其殊节,使负霜之志不坠于地,则荣慰存亡,惠被幽显矣。”孝武帝诏曰:“虓厉志贞亮,无愧古烈。未及拔身,奄陨厥命。甄表义节,国之典也。赠龙骧将军、益州刺史,赙钱二十万,布百匹。”又赡赐其家。(选自晋书周虓传,略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B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C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D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校尉”是中国历史上的武官官职。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B“西域”狭义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广义范围更大。C“赠”是指给有功劳的官吏或其父祖加封进爵。文中指给周虓封官。D“赙钱”指因助办丧事而赠送丧主的钱财,“赙”指拿财物帮人办丧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虓因亲投降,仍然忠心祖国。他因母亲和妻子被苻坚的部将朱肜抓获而投降,面对苻坚给予的官职,周虓断然拒绝了,彰显了他对国家的赤胆忠心。B周虓陪侍苻坚,苻坚炫耀国力。大会群臣时,苻坚向周虓炫耀元会的威容仪仗;苻坚在为吕光饯行时问周虓兵力如何,周虓赞叹说从未有过这样的。C周虓不忘国恩,懂得国家大义。他与苻苞密谋袭击苻坚,事败被审时,他以高渐离、豫让为例,表明了自己世受国恩不忘忠心臣节、不会忘恩负义的意愿。D周虓归葬晋国,受到朝廷嘉奖。他因病在太原去世,他的儿子周兴迎接灵柩回来发丧,冠军将军谢玄亲临痛苦;孝武帝也下诏褒扬了他,并进行了赏赐。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坚曰:“今杀之,适成其名矣。”遂笞之,徙于太原。(2)臣闻旌善表功,崇义明节,所以振扬声教,垂美后世。【答案】1B2C3B 4(1)苻坚说:“现在杀了他,刚好能让他成就名节了。”于是鞭打他一顿,流放到太原。(2)臣听说表扬善行表彰功德,尊崇大义显明贞节,是用来宣传声威教化,为后世流布美德的。【解析】1“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这句话的含义是“周虓说:“我蒙受国家深恩,直到如今。只是老母亲被俘获,才丧失名节而到此地步。母子能得以保全性命,这是秦的恩赐。即使是公侯那样尊贵的封爵,我也不把它当成荣耀,何况是郎官之位呢!”根据理解“以至今日”的意思是“直到如今”因此可以排除AC两项。根据理解“虽公侯之贵”不可断开,因此可以排除选项D。故本题答案选B。2“赠”指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文中指给周虓追封官爵。故答案选C。3“赞叹说从未有过这样的”错,周虓说自有戎狄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这不是赞叹,而是一种讽刺,从下文“苻坚的亲信认为周虓大不恭敬,几次请求除掉他”可以看出。故答案选B。4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1)“适”刚好、“笞”鞭打、“徙”流放。(2)“旌”表彰、“所以”是用来、“垂”流布。【参考译文】周虓字孟威。年少时就有气节操守。州中召他为祭酒,后来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