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中考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docx_第1页
人教版地理中考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docx_第2页
人教版地理中考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docx_第3页
人教版地理中考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考纲要求考点1:地球和地球仪能用事实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利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记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考点2:地球的运动记住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会用事实材料说明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原因。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和方法。人教版地理中考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1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_体。证据:_船队的环球航行;地球的_照片;_食等。2大小:地球表面积约_平方千米,平均半径_千米,最大周长约_千米。3 经线(度)和纬线(度)。经线(度)纬线(度)图示形状长度所有经线长度都_长度_,_最长,向_缩短方向经线指示_方向纬线指示_方向关系所有经线_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相互_度数范围0线4由纬线和经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_。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任何一点的位置。如右图,判断A B两点的经纬坐标。A:_,B:_,并判断,A在B的_方向。5站在北极点,你的四周都是_方;站在南极点,你的四周都是_方。6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公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现象7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_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_时针。在下图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8地球自转造成昼夜不断交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叫_线。9四季的形成: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_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_。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10四季的划分:北半球春季_月,夏季_月,秋季_月,冬季_月。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的季节_。1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地球公转轨道旁的短线上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字母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半球季节ABCD(2)填表:12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各地获得_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完成问题。(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名称:A_;B_;C_;D_;E_。(2)图中A与B的分界线是_,纬度是_。C与D的分界线是_,纬度是_。(3)请在图中括号内分别填写“有”或“无”。(4)气候特征:在五带中,_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_带终年寒冷,_带终年炎热。一、经纬度的判断方法1经度的判断方法: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E),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W)。2纬度的判断方法: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N),度数向南增大为南纬(S)。3如右图,A、B、C的经纬度为: A(10N,180);B(0,170E);C(10S,160E)。二、东西半球的划分和判断方法1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20W和160E)。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160E18020W。2已知经度判断东西半球:如判断10W、 170W、170E、90E四条经线分别属于东西哪个半球。方法一:图示法。如下图:方法二:数值法。口诀为:小小东,大大西。意思是:只要小于20的经度一定在东半球,只要大于160的经度就在西半球。其余20160的经度,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如经线10W,因为1020,所以在东半球;经线170W和170E,因为170160,所以均在西半球;经线90E,因为90介于20160间,它是东经所以在东半球。三、分界线1南北纬分界线:赤道,即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2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即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3东西经分界线:0经线和180经线。0经线以东是东经,0经线以西是西经。4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20和东经160。5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6五带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即23.5S和23.5N;南北极圈,即66.5S和66.5N。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自秋分日至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3自冬至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总结】三点规律不用死记硬背,只需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便能得出。掌握这个图,是解答地球公转考点的许多题目的基础。【例如】判断妇女节(3月8日)、劳动节(5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1)妇女节:3月8日日期在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由图可得,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2)劳动节:5月1日日期在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由图可得,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五、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赤道全年昼夜平分。2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总结】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个半球就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则越往该半球方向,白天越长。【例如】妇女节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因此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劳动节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往北昼越长。3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内全部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相反。六、正午太阳高度与物影长短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2物影长短变化规律:物体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物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物影越长。七、易错点分析1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判读。(1)下图一,以北极为中心,可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以0经线为界,顺着自转方向的为东经,相反方向为西经。以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北纬。(2)下图二,以南极为中心,可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以0经线为界,顺着自转方向的为东经,相反方向为西经。以南极为中心,纬度就是南纬。【总结】面对极地为中心的地图,关键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方向,然后根据方向判断经纬度。2不同节气的太阳光照图【考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2017宿迁)图1中、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A. B C D2(2016.滨州)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麦哲伦环球航行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流星现象3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 B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C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 D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42014年10月8日晚,亚洲和美洲地区出现月全食现象:即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没有太阳光直射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个地理现象的证据()A地球的大小B地球的形状C地球的公转方向D地球的自转方向5如右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体【考点2 经纬网】1.(2017郴州)一架飞机在燃料充分的情况下,从北京出发沿纬线一直向西飞,最终有可能到达( )A.北极 B.南极 C.北京 D.赤道2在地球仪上,有关经线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经线、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0纬线的长度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C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不指示任何方向 D23.5、66.5的纬线不是五个温度带的分界线3.(2017广东)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我国四大发射场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A酒泉(28N,111E) B太原(39S,100E) C西昌(40N,110W) D文昌(19N,110E)4(2017宿迁)读“经纬网图”,关于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5(2017襄阳)关于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点位于N点的西北方向B. 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C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D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2015泰州)如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6丁地的经度是() A.100E B.100W C.40S D.40N7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8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南温带,又位于东半球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9.(2016广东)长安汽车是最大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坚持科技创新,推进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技术,在重庆、上海、北京、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建立起全球研发格局,实现24小时不间断协同研发。观察图中的经纬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重庆位于(105E, 30N)附近 B. B.横滨位于(140W,35N)附近C.底特律位于(83E, 42N)附近 D.伯明翰位于(2W, 52S)附近(2016青岛)读图,经纬网图,完成1011题。10图中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11下列关于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A地位于南寒带 B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 C地位于南半球 D地位于西半球(2015广东)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读下图,完成1213题。12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3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A.(30S,105E) B.(30S,105W) C.(30S,75E) D.(30S,75W)14读右边经纬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经纬度为(170E,60S) B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 C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丙 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15.(2017威海)目前,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选址区域定于难言岛。下列关于难言岛经纬度位置的判读,正确的是()A164E,75S B164W,75SC136W,80SD136E,80S(2017青岛)读图“经纬网图”,完成1617题。16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17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B乙全部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地区C丙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D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考点3 地球的运动】1(2017连云港)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A太阳东升西落B地球昼夜交替C连云港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2.(2016咸宁)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2016泉州)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下图,回答35题。3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分别是() A自东向西、一天 B自西向东、一天 C自东向西、一年 D自西向东、一年4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下列哪个节日比较接近() A六一儿童节 B国庆节 C元旦 D教师节5此时M地的状况是() A处于冬季 B有太阳直射 C昼长夜短 D处于黄昏6(2016烟台)小明想在右图地球仪上查找印度尼西亚,他按箭头方向转动地球仪,这样转动可以用来() 演示地球自转 演示地球公转 探究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 探究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 A B C D(2017潍坊)经纬网是我们在地球上准确定位地理事物的依据,如图是上海、孟买、莫斯科、堪培拉四城市经纬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7随地球自转一周,四个城市中绕地轴旋转距离最长的是()A上海B孟买C莫斯科D堪培拉86月14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上海B孟买C莫斯科D堪培拉9四个城市中,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是()A上海B孟买C莫斯科D堪培拉(2017青岛)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012题。10我国下列法定节日中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D春节112017年端午节那天(5月30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12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该日青岛的白昼时间比海口短B该日前后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2017淄博)读图,完成1314题。13.如图所示的时刻,最有可能看到日出景象的是()A.A地 B.B地 C.C地 D.D地14.如图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国家或地区中黑夜时间最长的是()A.澳大利亚 B.中东地区C.南极地区 D.巴西(2017苏州)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读图回答1516题。15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A.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B.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C.这一天14点太阳升的最高 D.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16.次日,地球运行在图2公转轨道上的哪一段?( )A. B. C. D.(2016内江)四川省某市平坦开阔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青少年文化宮大楼,读图,完成1719题。17地球公转至A处的当日78时,一中学地理野外考察兴趣小组授旗仪式在文化宫大楼旁遮阳阴凉处举行该处应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18考察小组发现大楼四周绿化树长势有差异,其中全年光合作用最强,枝叶最茂盛的树应在() A区域 B区域 C区域 D区域19地球公转至B处时,正值内江一年当中() A收割小麦 B河水猛涨 C台风肆虐 D昼短夜长20. (2017泰安)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判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比点早看到日出 B.此时刻点的白昼比点长 C.从点沿经线不改方向可以直接到达点D. 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 (2016青岛)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结合图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周年往返路径示意图,图2光照图,完成2122题。21奥运会期间,青岛昼夜长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B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C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D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22 图2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A点B点C点D点(2017黄冈)黄冈市纬度范围在2945N- 3140N之间。右下图是我市某同学在自家楼顶(该楼坐北朝南,面朝正南方向)用手机拍摄的太阳能热水器照片。读图完成2324题。23.该图判断,该同学拍照时处在太阳能热水器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24.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同学家太阳能热水器里热水充足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16青岛改编)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图3)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4),读图回答2527题。 图3 图425.图3所示这一天是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26.图3所示这一天地球公转到图4( )处。 A.甲 B.乙 C.丙D.丁27.如图3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正值( ) A.日出 B.白天 C.黑夜 D.无法判断考点考纲要求考点1:地图的阅读能够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量算距离。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知道基本常用的图例,会选择适用的地图。考点2:地形图的判读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的不同部位。能识别地球的五种基本地形,掌握绘制及读懂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中考的必考点,而且所占分值较大。本章节的考点经常联系实际生活,如考查比例尺大小、地图内容详略关系和在地图上辨方向,从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图上提取所需信息,判断地势特征、坡度陡缓、地形类型,量距离,辩方向等。等高线地形图注重读图分析能力,考生要注意理解应用。1地图三要素:_、_、_。2比例尺:(1)定义:表示_距离比_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_距离/_距离。(3)表示形式:_、_和_。(4)大小:分子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分母越小比例尺越_。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范围越_,内容越_;比例尺越小,范围越_,内容越_。3方向: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1)一般方法:在一般地图上,通常用“上_下_,左_右_”来确定方向。(2)指向标法: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_方向。(3)经纬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_确定方向。经线指示_方向,纬线指示_方向。4选择适用的地图: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_图上找答案。外出旅游,确定行程,应该看_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_图。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6等高线:把_相同的点连成的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作_图。等深线:把海洋中_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7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_,当等高线密集至重合时,该处为_;越稀疏的地方,坡度越_。8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越往中间越高的地形是_,越往中间越低的地形是_;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是_;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是_。一、比例尺应用要注意的几点1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应把比例尺转换成同一形式,一般转换为数字式。一般而言,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2比例尺形式转化时:厘米化千米去掉5个0,千米化厘米加5个0。如:比例尺150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化成数字式为12500000。二、如何判读地图上的方向1指向标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反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时左面为西方,右面为东方。如果指向标是倾斜的,可采用指向标平移法。如图,要判断C在B的什么方向,可将指向标平移并以B为中心,由此观察到C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甲2经纬网法丁丙(1)一般经纬网地图: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乙无论纬线和经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指示的方向是不变的。如图,甲点在丙点的正西方向,乙点在丁点的东南方向。(2)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首先要通过“南顺北逆”来确定图示的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接着判断两点哪个更接近极点,越接近北极点,方向越偏北,反之相反。然后再根据地球自转的 方向确定东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为东,反方向则为西。如右图,D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三、如何判读地形图1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如右图)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判断山顶海拔高度范围:大于最里等高线海拔,小于最里等高线海拔+等高距的海拔高度。如右图,最里的等高线为300m,等高距为100m。因此该山的海拔高度为:300400米之间。3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山顶鞍部崖陡脊山谷山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用“ ”符号表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判断河流位置及流向:河流位于山谷。从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2)判断瀑布、攀岩:位于陡崖处。(3)登山:沿坡度较缓,即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攀登省力。(4)修路:与登高线平行,以减少起伏,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如图,在EF之间修建公路,EHF更加合理。(5)修水渠:从高处往低处引,渠水自流。(6)建水库:库址应选在面积较大的小盆地或峡谷处,以增加集水面积。坝址 应该选在盆地或者峡谷的出口处、坝长最短的地方,以减少工程量、降低 成本。如下图字母H处就是合适的坝址。(7)村镇位置:应该选在地形平坦、面积开阔、有河流经过的地方。(8)农业布局:一般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发展林业、畜牧业。(9)判断地势:可以借助流水方向辨别地势起伏,水总是由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四、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判断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海拔高度500米以上500米以下500米以上200米以下无标准相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