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与责任同行 我记得刚踏进大学校门时,就看到校门口的大石头上赫然篆刻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大字,那时候不理解它的涵义。四年后毕业了,由学生变为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经过两年的的实践与磨练,我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的涵义。一个人民教师,除了要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有崇高的品德。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修养、师德建设应当走在社会的前列。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它是鉴别教师好与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那师德的核心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师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师爱是严慈相济,师爱是无私奉献。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那么该如何去爱学生,履行自己的责任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一、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奉献一生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的。但,教师在知识的领域里有不断进取的充实感,在育人的过程中有融洽和谐的亲切感,在思想与信息的世界中有探索研究的独立感,在不知不觉中桃李满天下时有精神满足的自豪感。我们应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并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才能算得上热爱教育。这种热爱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体现的尤为生动,班主任心系五六十个学生,繁琐的小事大事,常常会因为他们而失望、伤心,累的身心具疲。但假若这真诚的付出能唤回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这其中的乐与甜又是哪个“外人”能体会的呢?这其中的成就感、满足感让人甘愿奉献一生。二、热爱自己,给自己掌声和鲜花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会懂得如何去爱学生,也没有能力去爱学生。热爱自己,就要认可自己,给自己掌声和鲜花。对为师者的颂扬,莫过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悔写照,那种诉说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师魂,成为一种精神而代代相传。但是这个前提是春蚕必须是健康的,否则怎么有能力织出漂亮的茧。因此我们老师也要爱自己,对自己好一点,多运动,有着好的心态和好的身体才能给学生更多的爱。3、 热爱学生,师爱即是师魂 师爱是一缕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田,让灿烂在她们纯洁的心灵开花;师爱是一抹微风,轻拂学生的心田,让笑容在她们清纯的脸颊绽放;师爱是一泓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生命在师爱的温馨中成长。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然而,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有些落后。学生犯错误时,他们不问青红皂白,不是用爱的力量感化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急于求成,把教育工作简单化,希望通过:“罚”学生,可以迫使学生一下子改正错误。比如:做作业错一道题“罚”抄写五十遍、一百遍;把学生叫到办公室,严厉地呵斥一番,讽刺挖苦,甚至动手打学生;这样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有的还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在这种没有爱的教育氛围中,师生关系紧张僵化,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很多事例已经证明:一句话,足以让一个学生铭记终生;一个小小举动,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要学会换位思考。只要你能用心去体会,以学生的眼光去观察,以学生的情感去体验,以学生的心灵去感悟,以学生的兴趣去爱好。那么,学生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快乐,我们也会因学生的存在而幸福。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自身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迅速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勇敢攀登。 责任促使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爱是我们完成责任的一个更高的境界。如果把责任比作是树,那么爱就是树上的藤,他们紧紧依附,如影随形。爱与责任,相得益彰。“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 为人师表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崇高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负责任的意识。一方面要对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负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神圣的职责。教师所传授的,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有含糊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要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紧跟新课改脚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虚心向身边的优秀教师求教,从他们身上汲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尽全力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得细致、扎实。同时,利用空闲时间多阅读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让自己业务水平得以提升。 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一种榜样在学生人格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有句话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无意识效仿高中班主任的一些做法,做事认真严谨、待学生真诚严格等等。我想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而,教师作为身负重任的社会一员,更应该积极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生活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真正内涵。湖南籍教师谭千秋,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当搜救人员来到汉旺镇东汽中学,从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顿时定格为永恒,所有抢险人员无不震撼和落泪。 他用51岁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魂,给学生上了人生最宝贵的一课。 作为一名教师,两年的教育工作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爱的事业,爱与责任是教育的灵魂,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这短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