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质检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质检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质检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质检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质检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市2014- 高三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题【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其中124题为选择题,25、26、27、28题为综合题。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本试题重点考查点为:区域农业发展、雪线、全球变暖、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天气系统、中国地理、人口数量变化、人口问题、地质构造、工业布局、交通布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洋流、人口分布、工业区位、能源问题、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气候、河流水文特征、湖泊变化、区域农业发展、区域生态问题等,考查知识点较多,主要以自然地理为主,选择题和综合题比例相对均衡,图文资料丰富,设问较好,题目比较灵活,难度和题量适中。(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说明:请把I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把II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第卷(选择题,48分)本卷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题文】 L7近十几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受到了进口产品的严重冲击。据此完成12题。1 东北地区受冲击严重的农作物是A棉花、小麦 B玉米、大豆 C小米、甘蔗 D花生、柑橘2 下列措施有利于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利用人工沼气发展温室农业,以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国有企业的粮食收购量,以补贴农民损失缩短休耕时间,施用化肥、农药等来增加产量鼓励农业结构调整,适度经营畜产、园艺作物A B C D【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答案解析】1.B 2.D解析:1题,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平原面积大,主要种植玉米、大豆,B正确。2题,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而且农作物秸秆多,因此利用人工沼气发展温室农业,可以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国有企业的粮食收购量,以补贴农民损失,可以解决一时之急,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缩短休耕时间,施用化肥、农药等来增加产量,可以短时间增加收入,但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农业结构调整,适度经营畜产、园艺作物,以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选择项可知,D正确。【思路点拨】熟悉东北地区农业特点、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F2 G4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图1示意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雪线、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完成34题。图13设雪线高度为3km的纬线平均气温为T,年降水量为P,则AT=10;P=120mm BT=10;P=40mmCT=18;P=120mm DT=18;P=40mm4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A全球爆发淡水危机 B高纬农区单产提高C作物种植北界南移D低纬高山雪线降低【知识点】本题考查雪线、全球变暖。【答案解析】3.D 4.B解析:3题,首先确定雪线高度为3km的位置,然后寻找与降水和气温曲线的交点,最后从图中读出数据即可。如图所示: 4题,全球气候变暖,高纬农区气温升高,热量增加,可能会导致单产提高,B正确。【思路点拨】熟悉全球变暖影响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题文】C3图2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56题。图25. 与台湾北部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A风力较大,风向为西北风B风力较小,风向为西北风C风力较大,风向为东南风D风力较小,风向为东南风6. 此时A黄河下游地区阴雨绵绵B福建沿海地区狂风暴雨C金沙江河段风和日丽D渤海湾沿岸雨雪交加【知识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答案解析】5.B 6.B解析:5题,与台湾北部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压线稀疏,所以其风力较小。根据风向判断方法可知,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风向为西北风,B正确。6题,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台湾附近低压可能为台风,所以福建沿海地区位于台风外围雨区,出现狂风暴雨,B正确。【思路点拨】熟悉等压线判断方法及台风结构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A2 E1图3示意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79题。7 河流段的两个断面水面的高程差称为落差。a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 A20m B40m C60m D80m8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Ab Bc Cd De9 暴雨发生时下列四点中最易被侵蚀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知识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答案解析】7.B 8.A 9.C解析:7题,a溪流第一断面的海拔在140160米之间,第二个断面之间的海拔在100120米之间,所以其落差在2060米之间,结合选择项可知,40m符合条件,B正确。8题,根据“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可知,水圳目的是为了灌溉农田,所以其分布地区有大片的农田,而农田多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即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另外水圳灌溉农田利用落差来引流,所以其分布地区要有适当的落差。根据这两个条件,结合图中信息可知,b处最合适。A正确。9题,丙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最容易被侵蚀,C正确。【思路点拨】熟悉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方法、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及准确解读水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题文】C4 M2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图4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1012题。图410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降水 C气温 D市场11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12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知识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答案解析】10.C 11.C 12.D解析: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纬度越低,蜂农放蜂时间越早,纬度越高,蜂农放蜂时间越晚。因为纬度越低,农作物开花时间越早;纬度越高,农作物开花时间越晚。所以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即气温。C正确。1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华北地区4、5月份采刺槐,而华北地区4.5月份会出现春旱,影响其采蜜,C正确。12题,蜜蜂属于活物运输,而且蜂农“追花夺蜜”时间相当宽裕,每一次移动距离相当较近,因此选择公路运输最适合,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细,但难度不大。【题文】 H1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总出生人口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例。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图5示意19502050某人口大国生育率、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的变化情况(含预测),读图完成1315题。图513图中表示总抚养比的曲线数字代号为A BC D14该国老年人口数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出现在A1963年 B2005年C2011年 D2017年15为提高生育率,该国政府可采取的积极措施有A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B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多胎政策 C创立更多的贵族幼儿园学校 D为儿童提供免费医疗和教育【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人口问题。【答案解析】13.A 14.D 15.D解析:13题,总抚养比低于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之和。所以为总抚养比,为少儿抚养比,为生育率,为老年抚养比。A正确。14题,该国老年人口数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出现在老年抚养比大于少儿抚养比时间,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此时大约为2017年,D正确。15题,由于养育婴幼儿成本和教育成本过大,使得育龄妇女生育愿望大大降低,所以为为提高生育率,该国政府可采取的积极措施有为儿童提供免费医疗和教育,D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正确判断“为总抚养比,为少儿抚养比,为生育率,为老年抚养比”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题文】 J3 E2图6示意某地区一地质事件发生前()后()的地形状况,读图完成1617题。图616. 该地质事件是A火山喷发 B断裂抬升 C崩塌滑坡 D褶皱隆起17该地区拟建化工厂,最合适的选址是A甲 B乙 C丙 D丁【知识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工业布局。【答案解析】16.A 17.D解析:16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变化可知,图中山地速度增长较快,因此可以推断该地质事件是火山喷发,A正确。17题,化工厂对环境污染严重,同时运输量大,因此应该布局在远离居民点、交通便利的地区,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丁地远离居民点,而且靠近海洋,交通运输便利。D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等高线变化、工业布局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K1 L9图7示意厦门市各街区居民出行对小汽车依赖程度,图8示意该市规划中的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线路。读图完成1820题。图8图718造成小汽车依赖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A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 B市区交通设施完善,对小汽车依赖程度高C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依赖度低 D城郊人流量小,交通通达度好,依赖度高19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对该市的影响有A市区的大气污染加重 B小汽车依赖度增大C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 D交通方式趋向单一20应用GIS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进行规划时,需要用到的图层有城市道路图层 地质地貌图层 土地利用图层 气候图层 土壤图层A B C D【知识点】本题考查交通布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答案解析】18.A 19.C 20.A解析:1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轨道交通线路越密集的地区,小汽车依赖度越低,A正确。19题,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可以减少小汽车数量,减轻市区的大气污染程度,同时可以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使得交通方式趋向多元化,C正确。20题,应用GIS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进行规划时,需要用到的图层有城市道路图层、地质地貌图层、土地利用图层。城市道路图层可以分析原有的道路分布,合理设计新路线;地质地貌图层可以避免一些地质灾害;土地利用图层可以尽量保护耕地和居民点。A正确。【思路点拨】熟悉城市交通布局、地理信息技术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B2 B3 D2图9示意某时昼半球状况。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读图完成2124题。21此时一架飞机从地起飞,10小时后到达地。到达时地的区时为 A1800 B2200 C2140 D222022若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 A B C D23该月,下列四地中日照时数最长的是A B C D24该月,下列四地中沿岸洋流对其增温最明显的是A B C D【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洋流。【答案解析】21.C 22.A 23.B 24.C解析:21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图中此时昼半球状况,所以地(40w)为12点,地为100w,其地方时为8点;10小时后,地(40w)地方时为22点,地的区时为45w地方时,所以此时地的区时为2140,C正确。22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而且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所以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置为(0,40w),四地中地此时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太阳高度角最小,因此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地,A正确。23题,根据22题分析可知,该日为秋分日(9月23号),所以该月太阳直射点主要位于北半球,在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其日照时间也最长,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地位于北半球,而且纬度最高,因此其日照时数最长,B正确。24题,根据图中信息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地附近为巴西暖流,增温作用明显,C正确。【思路点拨】本题错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整体难度中等。【题文】第卷(综合题,52分)本卷共4大题,52分。【题文】 J3 H1 M125.(13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10中乙国人口约2亿,盛产甘蔗,为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该国积极倡导利用娴熟的技术以甘蔗为主要原料制取酒精,目前已成为酒精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以酒精为汽车燃料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1)比较A、B两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2)简述乙国生产酒精燃料的有利条件。(5分)(3)分析乙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3分)【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分布、工业区位、能源问题。【答案解析】(1)A区小于B区(1分)。 原因:A区气候过于湿热(1分),开发历史短,地处内陆,交通较不便(1分);B区气候较凉爽(1分),开发历史悠久,位于沿海,海运便利(1分)。解析:根据图中人口密度分布数值可知,A区为1,B区为100,所以A区小于B区。其差异只要从气候、海陆位置、开发时间长短、交通情况等方面来分析。(2)原料(甘蔗)丰富(1分);劳动力充足(1分);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1分);生产技术成熟(1分);政府支持,前景广阔(1分)。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乙国为巴西,其生产酒精燃料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分析。自然条件:原料(甘蔗)丰富;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政策、科技、工业基础等。(3)人口众多,汽车的需求量大;为了减小对石油的依赖;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大气污染小(或答酒精燃料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娴熟。(任答3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解析:巴西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巴西为何大量生产汽车?即汽车需求量大;二是巴西为何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即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优劣分析;三是巴西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行性。【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区域人口密度分布、文字信息及熟悉工业区位分析方法、新能源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C4 J2 J3 M126. (14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1中甲国的奶牛全年有近10个月是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加工乳制品时严格执行欧盟标准。2014年11月,甲国T企业与我国H企业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由T企业提供奶源,在中国进行乳制品生产。(1)比较E、F两地气温差异,并分析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5分)(2)简述甲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3)分析T、H两企业合作生产乳制品的有利条件。(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答案解析】(1)与E地相比,F地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2分)原因:E地临海,沿岸有暖流经过,且位于温暖西风的迎风地带,而F地位于内陆的背风地带。(3分)解析: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信息可知,与E地相比,F地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其原因主要从海陆位置、洋流、大气环流、地形来分析。E地临海,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且位于温暖西风的迎风地带,而F地位于内陆,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地带。(2)全年气候温和湿润(1分);河湖众多(1分);草场广阔(1分)。解析:甲为英国,其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光照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广阔,同时河湖众多,水源充足,所以适合发展乳畜业。(3)T企业有丰富的优质奶源(1分),生产技术水平高(1分);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1分),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1分);两国政府政策的支持(1分);两国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且冷藏保鲜水平高,便于优质奶源的运输。(1分)解析:本题主要分析英国T企业提供奶源的优势和我国进行乳制品生产的优势以及交通条件保障。T企业优势:有丰富的优质奶源,生产技术水平高;我国进行乳制品生产的优势:主要从市场、政策;二者合作的技术和交通条件保障:两国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且冷藏保鲜水平高,便于优质奶源的运输。【思路点拨】等温线变化因素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判断、工业区位是常考的热点内容,平时要主要及时总结,能够结合题目信息灵活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题文】C4 J1 L427. (11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2所示地区种植的枸杞果实红色,粒大,籽小,含糖量高,营养丰富,畅销全国。M地岩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大多是狩猎与游牧生活的写照,至今保存完好。(1)请根据岩画内容推测M地古代的自然环境,并分析M地区岩画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因。 (4分)(2)草方格沙障是当地人们在铁路沿线建设的防沙工程。说明该工程的作用。(3分)(3)简述图示地区种植枸杞的有利条件。(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区域生态问题、农业区位。【答案解析】(1)气候湿润,水草茂盛。(1分)原因:该地区气候干燥,流水侵蚀少(1分);群山环绕,地形封闭(1分);荒漠广布,人迹罕至,人为破坏少(1分)。解析:根据岩画“放羊、围猎”信息可知,该地原来气候湿润,水草茂盛。岩画保存好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了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来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交通、人口密度来分析。(2)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1分)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1分)可防止风沙填埋路基和轨道。(1分)解析:本题考查沙漠治理。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可防止风沙填埋路基和轨道。(3)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1分)临近河流,灌溉便利; (1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1分)临近交通线,便于枸杞外运。(1分)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主要从气候(光照、热量、温差)、地形、土壤、水源、交通、政策等方面来分析。【思路点拨】西北地区是常考的热点区域,对其气候、地形、区域工农业发展特点等要熟悉,并且能够灵活分析应用,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C4 D1 L728. (14分)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