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 公司概况第一章 自然条件 p1第二章 周边环境 p2第三章 发展历史 p4一、企业文化 p5二、企业内部改革 p5三、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p71、装置分类汇总表 p9第二篇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p12一、HSE管理体系基本概念 p12二、HSE管理体系与传统管理的主要区别 : p12三、HSE体系与GB/T 28001、GT/T 24001体系标准 p122002年7月份启动HSE建立工作2003年2月份试运行2003年9月8日正式运行四、公司推行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p13HSE方针:全员参与,建立健全HSE管理体系,实现HSE个人绩效的持续提升。我公司推行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五、危险识别与风险评价 p13-16危害识别是风险评价的基础和核心安全检查表,危害分析六、常用术语 p17三同时、三违、四不伤害、三不动火等第二章 安全生产管理 p17一、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和体制 p181安全生产的概念2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搞好安全工作,贯彻、执行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针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二、我国安全生产方面的主要法规 P19三、安全责任制 p191、从业人员权利 p192、从业人员的义务 p20四、危险化学品管理 p201、企业的主要职责 p20企业下列方法,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危害化学品产生的危害:5点2、职工的义务和权利 p213、安全标签 p214、技术安全说明书 p215、现场作业(七想七不干)内容:P21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五、事故管理及工伤保险 p221、事故管理 p222、公司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p22公司事故教训日为3303、工伤保险管理 p23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2010年12月8日修改,2011年1月1日起实施六、安全技术 p251、安全技术的内容 p252、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管理 p25设备不安全状态:物理、化学、行为状态3、设备的有害与危险因素 p26可分为:机械性危害和非机械性危害4、实现设备、设施安全的途径 p26设备本质安全化、装设安全防护装置、采取控制技术加以控制、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七、 安全装备 p27包括:安全防护和检测装置、救护设施、消防设施、个体防护设备八、安全检查监督 p27是指对生产作业现场的不安全因素或事故隐患的检查,其目的是查出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然后组织整改,消除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监察检查的对象主要是:人、物、环境、管理四因素安全监察检查形式包括:日常HSE检查、专项HSE检查。1、公司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 p28安全管理制度是组织安全生产行动的指南,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进入受限空间的时间2小时停工装置4小时,照明电压不大于12小时。九、安全隐患及风险控制 p29危害识别是风险评价的基础和核心。风险控制措施的内容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P301、公司事故隐患(风险)分级 p30上报集团公司级重大隐患15、上公司级重大事故隐患15、部级事故隐患9第二章 消防和气体防护管理 p30一、消防和气体防护的基本法规与公司制度 p3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五月一日起实施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滤毒罐的有效期限为5年,每年称重2次总经理是公司消气防安全第一负责人。二、物质的燃烧与爆炸 p3233火灾危险性分为三类:A甲类:闪点28如汽油、苯、乙醇。B乙类闪点28至60的如柴油、松节油.C丙类闪点60的如柴油、桐油、润滑油。爆炸下限10为甲类,10为乙类。三、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p34灭火的基本原理:防爆技术措施。爆炸火灾场所的分级、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质的措施。四、火灾的发生、发展及火场毒害物 p35A特别重大火灾 10、100、1亿B重大火灾 10-30 、50-100、5000万元-1亿C较大火灾3-10 、10-50、 1000-5000万元D一般火灾3、 10、1000万元以下。火灾发生的特征:具有社会性、季节性。五、常用灭火剂 p36-39火灾的种类A-F、常用灭火器的选择:水灭火剂、气体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剂六、气防知识 p38-40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防护用品的使用范围第四章 环境保护管理 p40一、环境的基本概念 p41环境的三个特征:它具有整体性和区域性、其次它具有变动性和稳定性、环境的资源性和价值性二、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 p41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污染。三、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及标准 p421979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以及各项法规1、环境保护法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p422、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 p43-46所有各项法规的颁布的实施日期3、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有关环境保护制度 p464、我公司的环境保护制度 p475、环境保护标准 p49环境保护标准概念、作用、分类6、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 p50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战略7、石油化工污染物的特点 p51水污染物、废渣、噪音对环境的影响8、清洁生产 p51清洁生产是人们在环境保护战略上改变过去的被动反应为主动预防的新思想新概念。清洁生产是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设备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清洁生产是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清洁生产审核步骤。 P53A、我公司的清洁生产 p54我公司的清洁生产措施 4点清洁产品的指标90号汽油240低于560 含量小于100号柴油700低于459硫含量由2000下降至3509、环境因素及环境因素管理 p53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考虑的六个方面 P56第二章 职业卫生管理 P56一、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P56二、生产性毒物 P58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P59我公司生产过程中主要生产性毒物表格 P60三、生产性粉尘 P61生产性粉尘分类、致病作用、控制、措施四、物理性有害因素 P621、高温作业分类、响因素、危害、预防措施2、噪音 P6365分类、响因素、危害、预防措施3、电离辐射 P65分类、响因素、危害、预防措施五、公司职业卫生管理状况 P67第三篇 企业管理体系 p68第1章 公司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p681、 什么是三项制度 p682、 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三项制度建设” p683、 “三项制度”建设总体框架 p704、 “职责划分”、“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的作用、区别与联系 p705、 “三项制度”理论模型 p716、 什么是三分机构 p717、 三分机构在管理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p718、 三项制度建设过程及成果 p719、 三项制度建设为何要开展识别工作 p7210、 如何开展三项制度建设的识别工作 p7211、 职责划分原则 p7212、 职责划分为什么要从以“部门为中心”向“业务为中心”转变 p7313、 职责划分手册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p7314、 为什么要建立和优化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 p7415、 编写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采用的方法 p7516、 如何在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中充分体现制约和责任 p7517、 编写制度的5W1H思考方法 p7518、 编写制度、设计记录表单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p7619、 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p7620、 如何贯彻执行“三项制度” p7621、 如何加强对制度执行力检查和考核 p7622、 如何深化和延伸“三项制度” p7723、 “三项制度”体系建设的三个波段指的是什么? P7724、 为什么要开展制度信息化建设? P7725、 公司“三位一体”发展规划 p7726、 什么是“三项制度索引表” p7727、 什么情况下应启动“三项制度”制订程序 p7728、 公司文件管理方面作了哪些规范 p7729、 公司文件分类 p7930、 文件保密要求 p7931、 岗位变更过程中文件管理要求 p7932、 “三项制度”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关系 p8033、 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 p8134、 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策划思路 p8135、 公司管理体系管理方针 p82以人为本、制度为范、科学管理、持续创新36、 一体化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需处理好的几个相互关系 p8337、 P-D-C-A管理思路 p8438、 目前公司通过的认证体系 p85第2章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p85GB/T19000族标准概要 p75第一节 标准的结构 p85一、贯彻GB/T19000族标准要抓住四个核心标准 p851、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p862、GB/T190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p863、GB/T190004-2000 idt 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p864、GB/T19011-2003 idt ISO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p865、全面理解和用好四个核心标准 p86四个核心标准的相互关系是:以GB/T19000的理论为依据第三节 标准的主要特点 p86第三章 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p87第一节 术语p87一、几个基本术语 p871、产品p872、质量 p873、过程 p874、程序 p875、质量管理 p876、质量管理体系 p877、合格、不合格和缺陷 p87注: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组织应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第二节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p87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p88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p882、领导作用 p883、全员参与 p884、过程方法 p885、管理的系统方法 p886、持续改进 p88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p888、互利的供方关系 p88第四篇 统计技术基础及相关知识p89第1章 基本概念 p89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收集,整理,描述,推断和分析的学科。随机现象p89总体与个体p89样本p89抽样p89第2章 数据的简单处理p891、 数据整理 作频率直方图 p902、 计算样本特征数 p901、 反映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p91样本均值,中位数,众数2、 反映分布离散程度的特征数 p92极差,样本标准差3、 几个常用的分布 p931、数据的分类及分布 p932、正态分布 p93第三章 区间估计 p94一、问题的提出p94二、区间估计的概念p94三、区间估计的计算 p95第四章 抽样检验p95一、抽样检验的概念 p95二、抽样检验方案的决定 p96有五个方面决定;生产风险和使用风险的定义第五章 控制图 p97一、质量的波动性 p97正常波动是服从统计规律的,一般服从正态分布二、控制图的设计原理 p981、正态分布的启示 p982、控制图对过程实施控制 p98三、控制图的分析与判断 p99受控状态,失控状态第六章 过程能力分析 p100一、过程能力 p100现代质量管理关注过程,强调过程,因为只有过程的稳定才能持续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二、过程能力指数 p100现代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所以说过程能力必须以满足顾客的要求程度来衡量才有意义,用来衡量过程能力满足顾客要求程度的方法就叫过程能力三、过程能力判断 p101第七章 企业能源消费与加工转换 p101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能源的构成 p101一次能源(天然能源),二次能源(人工能源)所有能源的名称和组成。2、能源消费 p1022.1、能源消费量统计原则 p102有5个原则2.2、能源消费性质划分 p103根据能源的消费性质可分为终端消费和中间消费2.2.1、终端消费 p1032.2.2、中间消费 p1033、能源加工转换 p1033.1、投入量(消费) p1033.2、产出量(生产) p1033.3、加工转换类别 p1033.3.1、炼油加工转换 p1043.3.1.1、投入量 p1043.3.1.2、产出量 p1043.3.2、火力发电 p104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3.3.3、供热 p1043.3.4、炼焦 p1043.3.5、制气 p1043.3.6、洗煤 p1044、能源消费统计指标 p1044.1、综合能源消费量 p104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能源总和4.1.1、工业生产消费量 p1054.1.2、用作原材料消费 p1054.1.3、非工业生产消费 p1054.2、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p1054.3、工业增加值节能量 p105综合能耗=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增加值4.4、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 p1054.5、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p105常用能耗数据单位换算 p1055、炼油厂能量消耗计算 p1055.1、炼油厂能量消耗指标的定义 p105是指炼油厂在统计期内,对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5.2、炼油厂消耗计算内容 p106炼油厂消耗计算内容包括:实际能耗、对比能耗、全厂能耗三部分5.3、炼油能耗评价指标 p1065.4、能耗计算方法 p1075.4.1、综合能耗量 p1065.4.2 、单位综合能耗 p1065.4.3、能耗计算的规定和说明 p106 5.5、能量换算系数 p1075.5.1、实际能量换算系数p1075.5.2、统一能量转换系数p1085.6、能耗评价指标的计算 p1085.6.1、全厂炼油能量因数 p1085.6.2、全厂炼油能耗定额和全厂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p1115.6.3、联合装置和辅助系统的能耗定额和全厂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p1116、化工化纤企业能耗统计 p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房屋买卖借款合同书范本下载
- 2025茶具买卖合同书
- DB43∕T 876.8-2015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8部分:科技服务
- 2025年甘肃中药材种植购销合同范本
- 上海危险品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隔离点突发事件防范措施
- 2025年卫星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机械加工电器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太原迎泽区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协理员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拖拉管施工方案范本图片
- M9000会议管理系统 操作指导
- 北京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25年城市地下管线质量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维修工技师(二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水稻病虫害防治课件
- 次氯酸钠使用安全培训课件
- 5.1 延续文化血脉(课件)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