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梗死期心交感神经重塑的探讨_第1页
围梗死期心交感神经重塑的探讨_第2页
围梗死期心交感神经重塑的探讨_第3页
围梗死期心交感神经重塑的探讨_第4页
围梗死期心交感神经重塑的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围梗死期心交感神经重塑的探讨 北京医院邓开伯 DrLe 一个重要的启示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ALOWN做了一组饶有兴趣的试验 将已制成的心肌梗死的试验动物 狒狒 分为A B C三组 每组12只A组切断两侧颈交感神经 B组切断左侧颈交感神经 C组切断右侧颈交感神经 结果A B两组均未发生VT VF或猝死C组有85 的动物发生VT VF 并1 2发生猝死 ALOWN试验说明 1心脏的左右颈交感神经的分布不均衡2左侧颈交感神经的异常活动是产生VT VF以致猝死的重要机制3留给我们的临床思考 3 1 3 2 3 3 现代的试验 1Yanowitz等 Verrir等先后进一步证实了颈交感神经在心室的神经分布及活动的不对称性2Schwartz Nelson更进一步证实心交感神经在左右心室的分布差异 右交感神经使心室的不应期延长 而左侧则使心室的不应期缩短 而增加了VT VF的发生 围梗死期心交感神经的重塑 心肌损伤过程心脏交感神经的修复以及随之发生的重塑 CardiacNerveremodeling CNR 这是诱发VT VF以及猝死的重要机制 所谓CNR 是指在心肌缺血的直接作用下 心脏的交感神经的空间分布和密度均发生改变 表现为区域 局部 神经分布密度增加或缺失 denervation 前者密度增加是神经轴突芽生 nerveoraxonsprouting 所致 晚近的研究 Cao J M和Chen p s Chen l s等对53例接受心脏移植患者的心脏进行了神经分布密度与VT VF关系的研究 研究发现 这53例的神经分布与正常心脏有很大差异 正常人心脏神经的分布呈均匀树枝状 而病人神经分布的密度显著增加 以及神经分布局部缺失 其密度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梗死区的周围和冠脉血管纤维化的区域 而局部缺失主要位于梗死中心 芽生主要在交感神经轴突 其芽生的密度与心律失常与直接相关 重塑与猝死的试验 Cao J M等 为了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又做了如下的试验 在心肌梗死的动物模型上 将神经生长因子 NGF 注射在左星状神经节 促进左室交感神经轴突再生 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试验方法 1埋藏渗透性微泵 将NGF慢慢注射到左颈交感神经节中 以刺激交感神经生长2结扎其前降支形成前壁心肌梗死模型3用射频阻断房室传导 形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以减慢心率 使VT VF易于显示 4埋藏ICD 以监测心律失常试验组进行上述四项操作 对照组除不注射NGF外 其余相同 结果 试验组经历第一期室速发生后 又发生二期VT 且50 动物于11 60天后发生VF而猝死 对照组很少发生二期VT 且无一例发生VF和猝死 P 0 01 而本试验设了单纯的NGF组和单纯的结扎前降支组 该二组均未发生试验组的现象该现象说明 第二期VF发生与第一期VT有数天间隔 说明两者机制不同 第一期与缺血损伤有关 而第二期与神经芽生有关 临床的启示 1在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 左侧颈交感神经的活动异常 是形成围梗死期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基本机制 2心交感神经在心肌梗死的缺血区出现高密度的交感神经轴突的芽生 是心肌梗死后期产生VT VF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