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_第1页
NICU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_第2页
NICU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_第3页
NICU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_第4页
NICU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NICU院感控制与管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NICU郭晓萍 2 主要内容 新生儿与医源性感染的概念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危风险预防新生儿医源性感染的安全屏障 3 新生儿与医源性感染的概念 新生儿 出生以后不满28天的婴儿 一个新的生命开始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 4 新生儿的医院环境 爱婴区新生儿病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5 新生儿病室 新生儿病室独立区域主要收治胎龄超过34周 体重1800克以病情相对稳定 6 医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 指患者在医疗机构这一特殊环境接受医疗 保健服务期间获得的感染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 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指在医学服务中 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染 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7 8 9 10 11 需重症监护的新生儿 早产儿或先天性缺陷住院时间长使用各种插管性仪器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环境因素 12 物品污染情况调查研究 4台新生儿温箱进行6次抽样监测 共15份样本 结果12份样本培养出细菌产碱假单胞菌 7份铜绿假单胞菌 2份表皮葡萄球菌 1份G 杆菌生长 2份注水口 蒸馏水 过滤膜 风机管 消毒浓度 使用记录等 13 14 柯萨奇B病毒特点 对酸性环境耐受性较强 对抗生素 化学药物不敏感但对氧化剂敏感 易1 双氧水或含氯消毒剂杀灭当温度增高到50度时仅存活1小时 15 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从粪便中排出 也可从咽喉部排出 患儿的体液 如脑脊液 血液 胸水 骨髓 唾液 尿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可通过污染的手 食品 衣服 用具等传播 医护人员以及喂奶的产妇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16 17 为什么会发生 长期以来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护理部每月消毒隔离检查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 护理管理不到位 人的责任心不强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机制有缺陷 18 高危风险不仅仅是新生儿 而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工作态度是更大的风险 19 预防新生儿医源性感染的安全屏障 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物理屏障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屏障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屏障 20 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物理屏障 人员的出入控制各区物品设施 物理屏障的含义区域布局区域功能区域物品区域空气控制 缓冲间 探视窗 门 21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第七条新生儿病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 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22 第八条新生儿病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工作区域可分为医疗区 接待区 配奶区 新生儿洗澡区 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 隔离病室 有条件的可设置早产儿病室 无陪护病区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床间距不小于1米 有陪护病区应当一患一房 且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23 24 新生儿区平面设计及区域管理 病房入口处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区配备配奶室 奶具清洗间 沐浴室 喂奶室 治疗室等功能区 奶具清洗处理间不可以与衣物 洁具清洗在一起 病房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通风换气2次 每次30分钟以上 必要时可采用动态空气消毒 每日2次 每次4小时以上 每日用紫外线灯或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 设备仪器相对分区固定使用 25 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屏障 清洁的护理是安全的护理新生儿护理技术 26 清洁的护理是安全的护理 这个环境 绿色的 红色的 黑色的 病区工作环境是医务人员为新生儿提供生活护理 护理操作及医疗诊疗的基本场所 由于新生儿生理屏蔽常常被破坏 致病微生物污染程度高 直接密切接触传播等因素 更加需要清洁环境 27 环境与微生物 环境和手污染 G 菌比G 菌更常见G 菌在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G 菌交叉传播率为5 23 而G 菌为50 各种环境消毒剂并没有显著效果 28 传播途径 NNIS资料显示在过去10年感染率下降 严格执行隔离抗菌药物耐药菌株的规章制度隔离可预防病原菌在患者之间的传播 阻断患者之间传播或局部流行医务人员也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环节 控制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或其他途径在患者之间传播 29 清洁措施 正确的清洁卫生制度良好的工作区域和工作流程控制利于致病微生物生长的条件方便可及的清洁工具和设施有效地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正确执行手卫生 洗手和手消毒 30 31 32 物体表面保洁及消毒要求 新生儿室物体表面如监护仪面板 电话听筒 鼠标 键盘 门把 病历夹桌面每天用清水抹洗2次 被体液 血液污染时随时用含有效氯500mg L消毒液抹拭 33 新生儿衣物及被服类清洁消毒 新生儿的被服 毛巾等必须是一婴一用一消毒湿热消毒方法 婴儿衣服 尿布 小毛巾清洗时应用专机清洗 水温80 50分钟以上的洗涤时间 达到高水平消毒 有条件的话可用在供应室高压消毒化学消毒方法 没有湿热消毒条件的 可使用500mg L有效氯浸泡20分钟后 再用洗衣粉溶液洗涤 漂洗 衣物及被服清洁干燥放置 先进先出 尽量不使用化学消毒剂 34 眼药水 药膏 粉扑必须一婴一专用用的一次性尿布 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护士操作过程中如何落实 35 喂养用具 杯 匙 奶瓶 奶嘴 原则 婴儿喂养用具应一婴一用消毒 杯 匙 奶嘴用清水冲净 煮沸消毒 煮沸时间从水沸腾时算起 不得小于15min 高压消毒会使奶嘴粘连 灭菌 奶瓶 盛奶器等清洗干净后 经压力蒸气灭菌后备用 存放 经消毒灭菌后的杯 匙 奶瓶 奶嘴必须放置在清洁 密封和干燥的容器内保存 每日更换 36 取用 注意手卫生 防止污染 奶嘴必须用无菌镊子夹取 奶嘴套回奶瓶 配置牛奶和使用奶瓶时注意手不可触及瓶口及奶嘴 避免污染 37 温箱的消毒与管理要求 患儿使用时 温箱清洁 每日用清水擦拭内面2次 必须使用专用毛巾 减少暖箱内物品 进入温箱内物品必须消毒温箱使用后 应进行终末彻底消毒 干燥保存 38 温箱湿化器 温箱的湿化器 必须每天更换蒸馏水 储水槽尽可能每日消毒 外部湿化器 应每天将水倒掉 换上无菌水 医务人员每在个温箱操作前后均要手消毒 问题 什么是蒸馏水 39 新生儿护理技术 追求目标 零容忍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融于护理技术过程之中 40 新生儿护理技术 新生儿沐浴隔离技术新生儿脐部护理隔离技术新生儿断脐隔离技术新生儿臀部护理隔离技术新生儿游泳隔离技术新生儿抚触隔离技术新生儿配奶隔离技术新生儿疾病筛查隔离技术PICC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隔离技术新生儿呼吸道清理隔离技术 41 42 43 44 新生儿配奶隔技术 45 感染控制之呼吸道管理 湿化器用无菌注射用水吸痰时无菌操作 按需吸痰 46 湿化器每二天更换一次呼吸机管道每四天更换一次及时清除冷凝水按需吸痰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不常规气管导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有需要时现抽现用 不放置NS在床边应用温暖的生理盐水减少对气道粘膜刺激上呼吸机病人每日有物理治疗师进行拍痰提倡浅层吸痰 避免吸痰管损伤气管粘膜 47 浅层吸痰 吸痰管前端进入不超过气管导管前端插管后测量气管导管口至导管标志线距离以确定吸痰管插入深度每次吸痰前测量吸痰管插入深度吸痰前听诊肺部 评估肺部情况在床头卡上注明吸痰导管插入深度 48 49 50 51 感染控制之各类穿刺的管理 中心静脉管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及PICC 52 中心静脉的管理 只用于液体及TPN输入尽量减少断开通路的次数不在中心静脉处抽血保证液体持续输注 定期通管使用有压力监测的输液泵 53 54 胸腔穿刺及胸腔引流 55 56 下 57 胸腔引流 58 感染控制之皮肤管理 尽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早产儿皮肤不成熟 表皮与真皮容易分离剥离胶布时使用特制的REMOVE 使胶布容易与皮肤分离促进皮肤早日成熟 59 热带雨林 EBLW 胶布 duoderm胶布 俗称猪油膏 ETT H 型胶布固定在鼻唇沟胃管 下颌中央鼻饲 PH值试纸 压舌板连接胶圈保暖 保鲜纸 羊皮 棉花小垫 小帽 小袜 气泡垫 bubblesheet Probe 眼罩 24W 640g 60 ICP 61 用聚乙烯包裹在輻射台的周邊 使經皮水分丟失減少30 62 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屏障 规章制度 相关诊疗技术规范 操作流程1 爱婴区消毒隔离制度2 新生儿病区消毒隔离制度3 新生儿诊疗 喂养 生活用品清洁消毒4 新生儿常用物品 仪器的清洁与消毒医护人员的操作与推荐步骤是否相符 63 配奶间的管理制度 配方奶配制 配方奶注意保暖 马上给新生儿喂哺 未用完的配方奶必须丢弃 严禁放冰箱保存后再次使用 配方奶存放 奶粉开启后的有效日期为1个月 收集的人奶在62 5度恒温箱内消毒30分钟 巴氏消毒 人奶在4度冰箱内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配奶室使用 随时保持清洁 谁使用谁负责 班班交接 责任到人 操作过程保持无菌 配奶用具 各种配奶用具用后必须清洗并灭菌 未用完的奶瓶必须盖好 奶粉盖严 以防潮湿污 64 母婴同室病区管理特殊要求 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 应及时与正常母婴隔离 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 应暂停哺乳 产妇哺乳前应洗手 清洁乳头 65 对高危新生儿 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 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建立新生儿病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 完善质量过程和关键环节的管理 加强对新生儿诊疗不良事件的报告 调查和分析 提高医疗质量 66 岗位职责 护士层级职责明确落实高风险的患儿夜间 节假日护士人力发现感染案例及时报告护士能力与岗位需要对应 67 质量评价方法 边看边问 你是不是总是这样操作的 其他人是不是也是这样作的 如果有时候你无法这样作 你会用什么方法代替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次结果 正确的操作流程 而且是全体员工的操作系统才是医源性感染防范之本 68 质量评价指标 护士操作失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